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三维/四维超声联合使用检查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2月罗定市妇幼保健院行二维/三维/四维超声联合使用检查且经引产或者随访证实胎儿肢体畸形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超声检查资料,对比二维超声与二维/三维/四维超声联合使用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二维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84.00%(42/50),低于二维/三维/四维联合使用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8.00%(4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5)。结论二维/三维/四维超声联合使用检查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对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参加产前三级排畸的孕妇5 852例,均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二维超声与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的效果。结果 5 852例孕妇经产后检查确诊胎儿肢体畸形79例,二维超声检查确诊65例、误诊1例、漏诊13例,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确诊75例、漏诊4例。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二维超声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82.28%,特异度为99.98%;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4.94%,特异度为100%。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对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为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检查的中晚期孕妇3 192名,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对可疑畸形胎儿再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根据引产、分娩或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单纯二维超声检查及联合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 192名中晚期孕妇共分娩3 225个胎儿,检查出畸形胎儿123个(畸形158处),经引产、分娩或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随访证实畸形胎儿104个(畸形135处),失访畸形胎儿19个(畸形23处).135处胎儿畸形中,联合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符合率约91.1%(123处),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77.8%(105处),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证实体表畸形72处,联合超声诊断符合率约91.6%(66处)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73.6%(53处),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四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体表畸形具有明显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在胎儿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山东济南圣玛丽亚妇产医院进行常规产检的孕妇620例,均行二维超声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并进行随访将检查结果与引产或出生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20例孕妇分娩后随访证实胎儿畸形52例,畸形98处,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最为常见共30处,其次为胎儿肿瘤及四肢骨骼均13处、泌尿生殖系统11处、胸腹腔积液10处、心血管系统及皮肤水肿均8处,颜面部4处、消化系统1处,RT-3DU检查发现93处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4.90%(93/98),高于二维超声检查72.45%(71/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5例和对照组225例。所有孕妇分剐在孕早期、中期、晚期行超声筛查,观察组行二维超声联合四雏超声检查,对照组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及采用联合超声法下在不同孕周下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中胎儿畸形的检出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联合超声法筛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孕中期(52.38%)显著高于孕早期(16.67%)和孕晚期(3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畸形胎儿临床准确率高,孕中期胎儿畸形的检测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就诊的不同孕周孕妇进行阶段性超声筛查,分为孕早期(11~17+6周)、孕中期(18~27+6周)、孕晚期(28~40+6周)。对所有不同孕周的孕妇首先接受二维超声诊断检查,对初步怀疑胎儿畸形的孕妇再次实施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将不同孕周的二维超声检查结果以及联合四维超声检查与临床分娩结果分析比较。结果:2891例孕妇共分娩出2930例胎儿,经临床观察和随访发现124处畸形,其中泌尿生殖系统35处,消化系统31处,心脏23处,胸腹腔积液14处,胎儿肿瘤8处,皮肤水肿8处,四肢骨折5处。孕中期胎儿畸形检出率较高,且以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为主,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期的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孕早期超声可对部分严重的胎儿畸形进行早期诊断,孕中期超声可筛查出部分胎儿结构异常,孕晚期超声则可提高迟发型胎儿畸形诊断检出率。超声检查时产前胎儿畸形检查的重要手段,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胎儿畸形诊断率,是及时发现胎儿异常、降低出生缺陷的首选方法,应根据不同孕周的超声特点,提高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进行超声检查的孕妇。所有孕妇经过二维超声检查后,怀疑存在胎儿肢体发育异常现象55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并将二维超声检查和三维超声检查与产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9.05%、46.15%和63.64%,采用三维超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48%、84.62%和8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胎儿中有42例肢体畸形,其畸形种类共13种。结论采取三维超声诊断能够提高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而且能够准确地反映胎儿肢体结构和畸形状况,有利于为临床中制定合理处理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骨骼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骨骼畸形胎儿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进行对比检查、分析,比较其诊断结果。结果本组32例共17种胎儿骨骼畸形中颅骨缺如最多,占25.00%;其次是脊柱裂占15.63%;三维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在胎儿骨骼畸形诊断中明显优于二维超声,对胎儿骨骼畸形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及二维超声对8 025例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提供的畸形部位、形态改变的准确性及直观性,统计并比较二者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①发现胎儿体表畸形45例66处。二维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相符51处(符合率77.27%),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60处(符合率90.9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可直观显示胎儿体表结构异常特征、对立体形态及各结构部位的关系,并实现了对胎儿运动的立体图像的实时观察,提高了其诊断的准确性。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图像立体、直观,为胎儿体表畸形的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优于单纯使用二维超声,是目前产前诊断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二维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以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基于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300例中晚期孕妇作为此次研究人群,孕妇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2月份于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均应用二维超声、二维联合四维超声依次进行检查,就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300例中晚期孕产妇分娩结局显示,300例胎儿中,有15例胎儿畸形。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联合诊断的检出准确率更高,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二维超声以及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进行筛查,能够有效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00例,300例孕妇均在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进行超声筛查,根据孕妇选择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120例孕妇为选择单纯二维超声检查,观察组有180例孕妇选择二维超声联合思维超声检查,比较二组孕妇的筛查结果。结果:孕中期筛查出胎儿的畸形率多于孕早期和孕晚期,观察组产前筛查出胎儿畸形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中期筛查的畸形胎类别中以泌尿生殖系统最高,与其类别相比,P0.05。结论:在胎儿畸形诊断中选取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妇进行筛查,可提高胎儿畸形检查的准确率,降低缺陷胎儿的出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5年超声科进行孕中期胎儿检查的孕妇132例,均采用二维超声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进行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两组超声的诊断结果,与其引产、尸检和分娩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2例孕妇中,确诊畸形胎儿14例,二维超声波诊断出率为71.43%,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率为92.86%,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畸形胎儿图像特点更为形象、具体.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有较高的诊出率和清晰、逼真的畸形图形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0例中孕期孕妇,对其进行产前筛查,筛查时选择二维超声、四维超声以及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随后和出生诊断结果进行相比对,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00例孕妇经胎儿出生诊断以及引产后,证实30例胎儿产生畸形,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后诊断畸形的例数为19例,诊断正确率经计算后为63.33%,进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断畸形的例数为28例,诊断正确率经计算后为93.33%,两组数据经对比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选择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可提升诊断正确率,与此同时在对孕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时四维超声检查为主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联合胎心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前检查的孕妇48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对照组行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及胎心心动图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四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筛查准确率,比较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胎儿心脏所用时间参数。结果观察组产前筛查显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8例,产后证实诊断准确15例;对照组产前筛查显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3例,产后证实诊断准确15例。观察组筛查准确率为83.33%,对照组为65.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胎心筛查中,观察组在每例样本耗时及每幅图像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筛查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动态直观,提升了超声成像时间,缩短了诊断时间。四维超声联合胎心心动图检查有效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49-850
目的研究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应用于产前胎儿畸形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1 600例中晚期孕妇,对其实施产前筛查,针对疑似胎儿畸形孕妇给予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和诊断,同时综合分析引产及胎儿降生后的随访资料,对其诊断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 600例研究对象中,娩出胎儿数量共计1 611个,属于单胎的有1 589例,其余11例属于双胎。联合诊断法在胎儿畸形诊断符合率上大大高于二维超声诊断法(96.25%vs 85.00%,P<0.05);联合诊断法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符合率上大大高于二维超声诊断法(91.30%vs 73.91%,P<0.05)。结论针对产前胎儿畸形,选择二维超声以及四维超声进行联合检查,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减少出生缺陷,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辅助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先采用二维超声技术筛查,再行STIC技术采集数据,脱机分析。对终止妊娠或死亡胎儿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活产胎儿以新生儿超声诊断为金标准。观察二维超声技术与四维超声STIC技术的诊断结果。结果 120例胎儿中,81例经引产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心脏畸形,其余39例活产胎儿经超声诊断,有38例确诊为心脏畸形。产前二维超声确诊为胎儿心脏畸形111例,其中产后经金标准确诊103例;产前二维超声诊断为正常9例,产后经金标准确诊正常1例。产前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STIC技术确诊为心脏畸形胎儿119例,产后金标准确诊118例;产前联合诊断为正常1例,产后金标准确诊1例。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67%、灵敏度为86.55%;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STIC技术的诊断准确率99.17%、灵敏度为99.16%,两组灵敏度与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对疑似胎儿心脏畸形采用二维超声筛查,再行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检查在胎儿半椎体畸形、蝴蝶椎畸形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例确诊为半椎体畸形者和18例确诊为蝴蝶椎畸形者,产前采取二维超声检查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四维超声进行检测。四维超声在收集到数据后进行处理,形成立体图像以便多角度、形象的观察。最后比较产前超声结果和产后影像学结果。分别记录两组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产前半椎体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2.5%;观察组蝴蝶椎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二维超声检查,四维超声在产前诊断半椎体、蝴蝶椎畸形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用于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疑为胎儿畸形的中晚期孕妇2208例,应用二维超声检查以及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分析联合检查法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结果二维超声的胎儿畸形确诊率为81.0%,体表畸形确诊率为78.9%;联合诊断依次为94.8%、96.5%,联合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能够动态观测胎儿的体表情况,提高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率,有效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表面三维成像和断层超声成像这两种超声显像技术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分析。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月行三维超声的孕妇共2 159例,采用3-DUS和TUI技术对纳入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技术的胎儿畸形检出情况及检验畸形胎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胎儿畸形发生率为3.33%(72/2 159),3-DUS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性为72.22%、特异性为99.47%;TUI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性为61.11%、特异性为99.38%;联合检验的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99.90;3-DUS和TUI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DUS和联合检查、TUI和联合检查敏感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者的特异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超声关于超声检查3-DUS技术显示胎儿体表结构为主,体内结构——TUI技术显示为主,两者联合检验对提高产前胎儿畸形检出率有较好的作用,临床上应结合两者的长处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8,(2):143-14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应用于产前诊断中对胎儿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87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筛查,以终止妊娠或胎儿出生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判定并比较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在产前诊断中对胎儿畸形筛查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符合率。结果 879例产前筛查孕妇,经"金标准"明确诊断38名先天性畸形胎儿,发生率为4.32%。二维超声诊断灵敏度为60.53%,特异性为99.05%,阳性符合率为97.38%;四维超声诊断灵敏度为89.47%,特异性为99.64%,阳性符合率为99.20%。四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灵敏度、阳性符合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四维超声和二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较二维超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阳性符合率,临床中对于二维超声筛查异常者应采取四维超声进一步筛查,以提高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