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早期发现及识别方法。方法对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常体检的1 000名婴幼儿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和Gesell发育量表筛查出可疑儿童,进一步应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诊断依据进行确诊。结果 1 000名儿童中9名为ASD患儿,阳性率为0.90%,其中1.5~2.0岁1例,2.0~2.5岁3例,2.5~3.0岁5例;男孩7例,女孩2例。结论加强对ASD患儿的早期识别能力,使患儿得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1岁以内孤独症警示指标阳性患儿进行随访3年,了解孤独症警示指标阳性患儿的结局及预后。方法 在高危儿门诊采用2010年卫生部颁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婴儿期孤独症警示指标对阳性患儿进行跟踪检查、家庭干预指导、定期评估及3年随访;并将3岁时确诊孤独症的儿童(实验组)与随机抽取的儿童孤独症门诊就诊的相同年龄段的儿童(对照组)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将各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警示指标阳性患儿35人中3年后确诊孤独症谱系障碍30人,5例其他,包括智力发育迟缓2例、先天性色素失禁症1例、结节性硬化1例,先天性盲童1例,所有患儿均进行早期干预;两组ASD儿童CAR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证实对照组严重程度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esell发育量表检测两组5个能区数值均低于正常,但对照组的儿童各能区平均水平均低于实验组,且各能区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利用婴儿孤独症早期阳性警示指标进行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减轻孤独症的严重程度和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的诊断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行ASD初筛阳性患儿97例,将其分为≤24个月(12例)、>24~≤36个月(47例)、>36~≤72个月(38例)3个年龄段,再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将其分为ASD组(73例)与非ASD组(24例)。收集患儿初诊时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或修订的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后续修订版(M-CHAT-R/F)量表和盖泽尔发育诊断(Gesell)量表各能区得分,分析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诊断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有75.3%的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符合ASD诊断,其中男患儿占71.8%,女患儿占100.0%。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ASD诊断符合率随年龄段增长呈依次上升趋势(χ2=10.032,P=0.002)。康复训练后再评估,ASD组患儿的Gesell量表中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能区得分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早期发现及识别方法。方法对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常体检的1 000名婴幼儿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和Gesell发育量表筛查出可疑儿童,进一步应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诊断依据进行确诊。结果 1 000名儿童中9名为ASD患儿,阳性率为0.9%,其中1.52.0岁1例,2.02.0岁1例,2.02.5岁3例,2.52.5岁3例,2.53.0岁5例;男孩7例,女孩2例。结论加强对ASD患儿的早期识别能力,使患儿得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BTR策略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ASD患儿30例,采取BTR策略进行6个月的治疗。对患儿的语言能力、行为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意识、目光交流状态进行观察,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定ASD患儿行为特征,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价儿童ASD严重程度,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3(PEP-3)评估其沟通能力。结果治疗后ASD儿童语言能力、行为情绪控制能力提升,问题行为发生减少;自我意识、目光交流状态均有提升。ASD儿童ABC量表各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ARS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EP-3量表对应的月龄提升,各因子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BTR策略在ASD儿童中治疗有效,能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促进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社交技能的虚拟人物互动系统在ASD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社交技能训练干预(SST),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虚拟人物互动系统支持下社交技能训练干预(VR-SST)。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儿童ASD症状评定量表(ABC评分)、ASD病情程度评定量表(CARS评分)、发育水平(Gesell评分)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ABC评分、CARS评分及Gese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BC评分、C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ASD患儿采用促进ASD儿童社交技能的虚拟人物互动系统进行干预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社交技能掌握情况,促进身心健康发育,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追踪通过综合性干预且临床症状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改善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干预撤销1年后,其临床症状、语言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灵解读(ToM)技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2015—2020年确诊的35例ASD儿童和35名典型发育儿童参与研究,ASD儿童干预时年龄在3~7岁之间,平均(4.60±1.14)岁。ASD组在干预前(T1)、干预结束时(T2)和干预结束1年后(T3)分别接受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心理教育量表第三版(PEP-3)、韦氏智力量表第四版(WPPSI-Ⅳ)、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适应量表(S-M)、社交反应量表(SRS)和心灵解读任务测试(ToM任务测试);典型发育儿童接受WPPSI-Ⅳ、SRS和ToM任务测试。结果 综合性干预对ASD儿童的临床症状、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言语智力发展都有显著改善作用;和T2相比,ASD患儿T3的CARS得分无显著变化;ASD组SRS和ToM能力都显著低于典型发育组;T2、T3的CARS得分和T3的WPPSI-Ⅳ智商能显著预测ASD患儿T3的ToM;T2的S-M量表得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中文版量化的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Q-CHAT)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早期筛查提供合适的工具.方法 2019年7月—2020年1月分别采用量化的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Q-CHAT)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5)ASD诊断标准的9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重复刻板行为检查量表(RBS-R)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特点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发育水平和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的ASD儿童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RBS-R量表分析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特点,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评估ASD儿童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ASD儿童的发育水平。结果 ASD儿童的RBS-R量表得分与CAR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324,P<0.05),RBS-R量表得分与ABC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538,P<0.01),且与ABC量表相关性更高;ASD儿童的RBS-R量表得分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中应人能的发育商呈负相关(r=-0.400,P<0.01);ASD儿童的RBS-R量表得分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但>3岁组ASD儿童的仪式性行为得分显著高于≤3岁组(Z=-1.995,P<0.05)。结论 RBS-R量表对ASD儿童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ASD儿童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在不同病情程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在新郑市中医院就诊的ASD儿童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每组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病情程度分为Ⅰ、Ⅱ、Ⅲ级,试验组采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均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第3版(PEP-3)评估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Ⅰ级、Ⅱ级患儿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7、6.280,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Ⅲ级CA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9,P=0.875)。两组Ⅰ、Ⅱ级患儿在PEP-3分项目中的模仿、情感表达、社交互动、非语言行为特征干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8、4.910、6.112、4.185,P<0.05),但两组Ⅲ级患儿间PEP-3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和常规干预模式相比,在轻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18~24月龄婴幼儿进行早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筛查并随访3年,了解深圳市ASD的患病率及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方法】 用婴幼儿孤独症检测表(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CHAT)量表对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和龙岗区的3 624名婴幼儿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转诊、电话访谈、诊断评估及3年随访。 【结果】 筛查阳性婴幼儿244人,总筛查阳性率为5.77%;共诊断ASD儿童10名,其中3例PDD-NOS,7例孤独症,总患病率为2.76‰,均为男性。第一次诊断评估为可疑ASD患儿在3年随访后仍旧符合ASD的诊断标准。 【结论】 深圳市ASD患病率低于国外报道结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利用儿童保健系统进行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6~30月龄的儿童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筛查及诊断,得出绍兴市儿童ASD的患病率及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 944例儿童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电话访谈、转诊及评估。结果共筛查出134例阳性儿童,筛查阳性率为6. 89%;共诊断出5例ASD患儿,总ASD患病率为2. 57‰。结论绍兴市ASD患病率与国内报道结果相符。在儿童健康体检时进行ASD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向琴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715-2716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方法。方法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定、孤独症行为评定(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58例孤独症患儿的运动、语言、社交、生活等各方面的能力与56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对比。结果儿童孤独症患儿各项发育指标明显落后,尤其是语言、精细动作和适应性。结论对儿童孤独症患儿早期发现、早期明确诊断,多种方法并用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徐汇区2012—2020年开展社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早期孤独症(ASD)筛查工作以来,登记确诊的徐汇区ASD儿童的就诊时间、确诊年龄,旨在为更早更快地识别孤独症儿童提供依据。方法 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及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体检的18~24月龄儿童常规筛查阳性者、18~24月龄筛查阴性和非18~24月龄儿童体检时医生怀疑有社交沟通技能问题并结合年龄段筛查量表或丹佛发育筛查Ⅱ(DenverⅡ)异常者,均通过绿色通道定向转诊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发育行为专科门诊进行确诊,确诊的AS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非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年龄段筛查假阴性确诊3种不同就诊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确诊的121例ASD儿童,82例为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18例为非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21例为年龄段筛查假阴性确诊,平均确诊月龄为(26.34±9.08)个月。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非年龄段筛查阳性确诊、年龄段筛查假阴性确诊年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2,P<...  相似文献   

15.
王艳娟  卢云  吴晓庆  陈娟  郑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36-4238
目的:在进行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早期诊断孤独症患儿,为早期干预做准备,并总结早期识别患儿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连云港市8 532名0~3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筛查出可疑儿童,以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的诊断依据进行确诊。结果:8 532名儿童中9名为孤独症阳性,阳性率为10.55/万,其中1岁内1例,1~2岁3例,2~3岁5例;男孩8例,女孩1例,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P<0.05)。结论:加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对孤独症患儿的日后康复意义重大;总结出的早期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方法,为婴幼儿父母及医务工作者提供早期筛查孤独症患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Gesell发育量表对2岁以内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应用效果,为其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年龄在24月龄以内的55例ASD患儿、4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及131名正常儿童,运用Gesell发育量表对其进行测评,并对3组儿童的发育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87.26%的ASD组患儿在Gesell发育量表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ASD组患儿及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五个能区中的得分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患儿与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适应性行为及精细动作上的得分与其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患儿在大运动能区的得分优于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ASD组得分低于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岁以内ASD患儿即有发育落后及发育不平衡的现象,以语言及个人-社交发育落后明显,大运动发育相对接近正常为特征,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有利于对ASD患儿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第Ⅰ版(BSIDⅠ)联合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筛查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效果,为基层儿保系统开展ASD早期筛查提供临床数据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参与“0~3岁儿童早期发展风险和异常筛查项目”采用BSIDⅠ评估的6~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2010年卫生部颁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婴儿期孤独症警示指标对6~12月龄阳性患儿进行BSIDⅠ评估。对认知发展指数(MDI)、运动发展指数(PDI)异常(MDI或PDI <80)的婴儿追踪随访,18月龄进行M-CHAT-R/F评估,后由专科医师进一步根据DSM-5进行ASD确诊。结果 纳入研究3 096例,警示指标阳性患儿535例,BSIDⅠ发育异常421例,占13.60%。18月龄时进行M-CHAT-R/F评估阳性共38例,初筛总阳性率为9.97%,最终确诊ASD 16例。将BSIDⅠMDI<80作为预测因子,其在ASD组与非ASD组筛查中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  相似文献   

18.
儿童孤独症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春霞  李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91-2693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患儿临床特征性行为表现,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量表)及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量表)在孤独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符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29例孤独症患儿进一步进行ABC量表及CARS量表评估,分析该组患儿的行为特征和ABC量表及CARS量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有关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障碍的项目出现频率最高。ABC量表及CARS量表测定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均为93.10%,且阴性病人不重叠。结论:社会交往“质”的缺损和言语交流“质”的缺损是儿童孤独症突出表现,交会性注意障碍和想象性游戏障碍相结合可能显示孤独症或广泛性发展障碍(PDD)的高危性,ABC量表及CARS量表是很好的诊断工具,配合使用,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春市区所属十个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方法抽查长春市所属的十个区现住人口中0~6岁儿童10000人,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筛查。筛查阳性者进一步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CCMD-3进行评定、确诊。结果筛查阳性者223人,确诊为儿童孤独症者15人,男性12人,女性3人。患病率为15.44/万。结论长春市区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接近国内报道的患病率,探索建立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康复训练的干预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国外多感官刺激疗法已在儿科疾病领域广泛应用,国内尚无大量干预性研究。本研究旨在观察多感官刺激治疗对儿童孤独症患儿社会适应和行为能力的影响,探究多感官刺激疗法对孤独症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03-01-2018-02-28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资料进行配对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感官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第3版(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3,PEP-3)、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EP-3量表中认知(t=2.085,P=0.041)、语言理解(t=2.370,P=0.021)、语言表达(t=3.458,P=0.001)、大肌肉(t=2.680,P=0.010)、小肌肉(t=2.305,P=0.025)、模仿(t=2.240,P=0.029)、沟通(t=4.253,P0.001)和体能(t=2.109,P=0.039)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ABC量表总分为(51.97±8.96)分,低于对照组的(70.12±9.94)分,t=7.429,P0.001;干预后观察组CARS量表活动水平指标评分为(2.32±0.33)分,优于对照组的(2.59±0.37)分,t=2.983,P=0.004。结论多感官刺激治疗可改善孤独症患儿PEP-3量表、ABC量表及CARS量表活动水平指标评分,提高孤独症患儿社会适应及行为能力,改善患儿孤独症症状,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