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例51岁女性患者因左腰腹疼痛伴肉眼血尿入院,CT检查提示左肾占位伴出血.患者行左肾切除术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左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随访7个月,患者无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光学显微镜下见肿瘤无包膜,但与肾组织之间存在纤维组织分隔,瘤细胞呈大小不等的巢片状,巢内细胞排列成管状、梁状、索状和实性,管状结构互相连接或沟通,漂浮于黏液样基质中,部分小管管腔塌陷或不明显,逐渐移行为梭形细胞,肿瘤细胞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透明,间质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部分区域可见出血钙化。免疫表型:小管状和梭形细胞显示CK阳性,Viminten阳性,CD34、CD56、AFP均阴性。病理诊断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结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类罕见的低度恶性肾上皮性肿瘤,预后较好,需注意与集合管癌、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后肾腺瘤等多种肾脏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肾脏巨大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报道并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其早期发现由6 cm发展5年至18 cm巨大肿块出现腹腔挤压情况方行治疗,640排CT检查与其他肾脏肿瘤无特异性区别,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结果病理检查示:镜下见肿瘤组织由狭长的小管组成,小管间见黏液间质,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及杆状,中度异性,间质内见多灶性浆细胞浸润,伴大片坏死。免疫组化:CD10(-),VIM(+),EMA(+),低分子量CK(-),CD15(-),Ki-67<5%肿瘤细胞,CK(-),CR(-),MC(-),CD34(-),CD31(-),S-100(-),诊断为肾黏液样小管状梭形细胞癌。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复查CT无复发,日常中度活动无不适反应,目前继续追踪随访中。结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梭形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肾上皮肿瘤,术前诊断无特异性,最终依赖术后病理确诊,治疗仍以根治性切除术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6岁,因间断血尿半年在当地医院就诊,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左肾实性占位病变,因未确诊转我院行常规超声、增强螺旋CT、增强MRI检查均提示左肾门下内侧突出于肾表面直径约2.5cm的实性占位,包膜完整,增强CT、MRI不增强;声像图呈均质、低回声(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内部未见血流信号,均提示左肾实性占位病变,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5.
肾脏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ucarcinoma of kidney,MTSCC)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肾脏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正式命名。该肿瘤多发于女性,发病年龄13~82岁。  相似文献   

6.
肾黏液管状梭形细胞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黏液管状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7例MTSCC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中5例为女性,发病年龄34~80岁,平均49.1岁,多为体检发现。镜检示,肿瘤黏液性基质中大部分为嗜酸性胞质的立方形细胞,呈紧密排列的小管状或乳头状结构,部分为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可见成簇的泡沫细胞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7例CK、CK7、CK19、vimentin和AMACR均(+),6例CK8和34βE12(+),5例CD15、4例CHG和3例RCC(+)。结论MTSCC是低度恶性的肾肿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黏液性管状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对1例肾黏液性管状梭形细胞癌进行观察、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45岁。体检偶然发现左肾占位。大体检查见肾实质内有一个灰白色、界限清楚的类圆形结节,偏髓质分布,直径4cm,质地略脆,均匀一致;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呈现两种结构:①类似于肾集合管的细管状结构,细胞单层立方排列;②类似于平滑肌瘤的梭形细胞结构;两种细胞均未见核分裂象;背景中显著黏液变性,并见多灶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泡沫细胞聚集浸润。免疫组化:EMA、CK7和Vim(+),CK341mi2、CD15(-),CgA弱(+),NSE和Syn(-)。随访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肾黏液性管状梭形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预后较好的肾上皮性肿瘤,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临床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肾黏液性管状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朱延波  蔚青  金晓龙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13-415,i0009
目的 探讨肾黏液性管状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2例肾黏液性管状梭形细胞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肿瘤均为男性,年龄37岁和82岁。肿瘤界限清楚,切面灰白色。镜下见嗜酸性胞质的低立方细胞单层排列,呈长管状或交织吻合的细管状,有的呈巢状;部分肿瘤细胞梭形,排列成束状,类似于平滑肌瘤。肿瘤间质黏液样,胞核居中,有皱折,核分裂罕见。瘤细胞间可见淋巴浆细胞及泡沫细胞。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EMA和AE1/AE3(+),34β3E12、SMA、S-100、HMB45、CD15、CD20、UEA-1、CK7和CAM5.2(-)。电镜示管腔内可见短的微绒毛,有连接复合体。结论 肾黏液性管状梭形细胞癌是低度恶性的肾肿瘤,可能来源于远端肾单位。  相似文献   

9.
乳腺梭形细胞癌是乳腺化生性癌的一个亚型,在临床中较为罕见,常常与乳腺良性肿瘤难以鉴别,因此了解乳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该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本文通过报道1例乳腺梭形细胞癌病例,探讨该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临床经验,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乳腺梭形细胞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食管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食管梭形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7例食管梭形细胞癌均为腔内型息肉样肿块,组织学示6例癌成分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肉瘤成分多样分化,3例为平滑肌肉瘤,3例为未分化肉瘤,1例为黏液纤维肉瘤。术前确诊率为14.3%。病理分期:T1期4例,T2期2例,T3期1例。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均为癌成分转移。结论食管梭形细胞癌术前确诊率低,淋巴结转移率相对也较低,癌成分在其淋巴结转移中常见,外侵不明显。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5例肺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6058例肺癌患者中15例确诊为肺梭形细胞癌,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8岁,9例有大量吸烟史。CT显示肿瘤平均直径(53.6±20.3)mm,其中2例侵犯相邻结构,12例为外周型。7例患者行PET-CT,肿块平均标准摄取值为12.8±4.3,高于其他同分期的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P=0.003)。中位生存期为12.1个月,接受外科治疗的11例患者中复发和转移较常见,手术治疗患者较非手术者生存时间更长(P=0.01),术后化疗患者较未行化疗手术患者在生存时间未能明显获益(P=0.03)。 结论肺梭形细胞癌极为罕见,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对化疗反应差,目前早期手术为主要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2.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观察3例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免疫表型。结果 3例“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均由“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构成,而且均有cytokeratin(AE1/AE3)、vimentin和SMA表达。结论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容易误诊。需和纤维瘤病、结节性筋膜炎、低级别梭形细胞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3.
黏液表皮样癌是肺癌中很少见的一种类型,具有低度恶性的特点。该瘤一般生长缓慢,病程长,预后较好,发病多见于中、青年,儿童少见。现报道1例4岁儿童肺黏液表皮样癌,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51岁。反复咳嗽、咳痰3年。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主要为干咳,伴有少量痰液,痰液呈灰褐色,晨起较重。查体:心、肺、腹均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巨检:肺叶切除标本1件,22·5 cm×11 cm×3·5 cm大小,距肺门支气管切缘2 cm处可见一灰白色肿块,大小1 cm×1 cm×0·8 cm,剖开发现肿块部分突向支气管腔,支气管直径约0·5 cm;肿块切面灰白色、实性,质中,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镜检:肿瘤细胞呈团片状排列,团片中可见弥散排列、大小不一的黏液腔,腔内黏液呈淡蓝色,局部可见钙化灶;瘤细胞形态多样,以黏…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spindle cell tumor with thymus-likes differentiation,SETTLE)是一类罕见的伴胸腺或第三腮囊相关分化的甲状腺恶性肿瘤。1991年Chan等[1]首先报道了1例发生于颈部的伴有胸腺或第三腮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 ,80岁。 3年前因右颈前区肿物 ,行手术治疗 ,术后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 1年前又发生同侧颈前区肿物 ,再行手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4个月前同侧颈部又明显增大 ,CT检查示癌肿复发。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见右叶甲状腺 9cm× 8cm× 6cm大小 ,质地硬 ,活动度差 ,左侧无异常。临床诊断 :右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病理检查 巨检 :灰粉、灰褐色结节 1枚 ,表面附皮肤 ,结节大小 9cm× 4 .5cm× 7cm ,梭形皮肤面积 9cm× 2 .7cm ;结节部分被覆包膜 ,切面灰粉、灰褐色、囊实性 ,结节表面见淋巴样组织 4枚 ,直径 0 .3~ 1 .8cm。…  相似文献   

17.
乳腺梭形细胞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梭形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复习2例乳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表现,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回顾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6岁和60岁.肿瘤直径分别为2 cm和2.8 cm.2例肿瘤均由梭形细胞组成,其间可见少量上皮样细胞,其中例1细胞较...  相似文献   

18.
<正>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of kidney,MTSCC)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多形性肾上皮性肿瘤,WHO(2004)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列为单独的亚型。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为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本文报道1例MTSCC并复习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诊断及鉴别诊断。1材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5天入院。查体无阳性发现。彩超  相似文献   

19.
黄艳  谭伟艳  湛浩强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5):353-355,i0010
目的分析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由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梭形细胞排列成束状,上皮样细胞排列成巢或单个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S-100和HMB45(+),CK(-)。结论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黑色素细胞良性肿瘤,应注意与黑色素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正>肺黏液表皮样癌是肺部极少见的恶性肿瘤,本文从临床病理角度报道5例肺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2—2009年间经手术切除的肺黏液表皮样癌5例,复习所有切片,观察其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