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清幽养胃胶囊治疗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STITCH数据库获得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及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用软件Cytoscape 3.7.2构建活性成分-靶点-药物-疾病网络关系,用R语言进行生物功能和通路分析。运用PDB 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AutoDuck软件等工具进行关键靶蛋白与相关化合物的分子对接,以验证其治疗作用。结果 预测得到清幽养胃胶囊治疗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206个成分,涉及119个靶点,跟PI3K/Akt、IL-17、TLR等信号通路有关,并发现AKT1、IL6、ALB、CASP3、VEGFA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表明关键靶蛋白与相关活性成分结合程度较好,且绝大多数优于阳性对照药。结论 清幽养胃胶囊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形式治疗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进一步探究其机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吗丁林10mg,3次/d;硫糖铝混悬液2g,2次/d;奥美拉唑20mg,2次/d.两组同时对症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7.8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47%.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范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笔者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疏肝理气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预测和筛选柴胡疏肝散的活性成分和MAFLD的相关基因,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MAFLD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与MAFLD相关靶点的成分-靶点网络,分析网络获得重要靶点,并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作分子对接及历史文献研究对相关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从中药复方柴胡舒肝散中经ADME筛选后到了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柚皮苷、和异鼠李素、柠檬烯等140种化学成分,能够作用于65个MAFLD的疾病靶点,其中前十位的PTGS2、ESR1、AR、GSK3B、PTGS1、ESR2、ADRB2、AKT1、TP53、PGR和EGFR为最重要的核心靶点,可以调控的信号通路主要为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MAFLD的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基因表达与DNA转录的正调控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关键成分槲皮素与山柰酚与疾病核心靶点IL-6成功建立对接,且具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柴胡疏肝散在干预MAFLD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和肿瘤抑制作用治疗脂肪性肝病,整个过程通过多靶点和多途径对机体起到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柴胡舒肝散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胃复春口服治疗。各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2.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胃镜、病理、HP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胃复春组(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柴胡疏肝散(CSS)化学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探究其治疗急性胰腺炎(AP)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检索、筛选CSS中七味中药柴胡、川芎、香附、白芍、枳壳、陈皮、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蛋白靶标。通过Drugbank和TTD数据库收集已知调控AP的蛋白靶标,与成分对应蛋白相对应,筛选出共有基因作为候选预测靶标。采用String数据库对预测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Discovery studio 3.0软件对候选活性成分与候选靶标进行虚拟对接。利用Cytoscape 3.7.2绘制"成分-靶标"和"蛋白-通路"网络图。结果:通过口服利用度(OB)、类药性(DL)、药物半衰期(HL)筛选CSS全方成分,共得68个活性成分。网络分析表明,CSS中的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叶酸、柚皮苷、橙皮苷和甘草苷可能通过癌症、PI3K-Akt、细胞凋亡、AGE-RAGE等信号通路来调控BCL2L1、PTGS2、MCL1、RAF1、IL-6、AKT1等25个靶点治疗急性胰腺炎。结论:建立CSS-AP-靶点互作网络来诠释多成分-多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胃不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吗丁啉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胃镜下黏膜病变情况和病理组织学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20%;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对肝胃不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柴胡疏肝散(Chai Hu Shu Gan San,CHSGS)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分子靶点,构建预后模型和列线图。方法 从TCGA和GEO数据库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加权共表达基因和聚类模块与正常组的差异基因;将四者取交集,得到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从TCMSP和SymMap数据库下载CHSGS的化合物和靶点,进一步将CHSGS的靶点与HCC相关基因进行取交集得到治疗HCC相关靶点,将其治疗HCC相关靶点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使用SymMap数据库,构建CHSGS治疗HCC“病-证-方/药”网络。将PPI和构建的药物靶点网络取交集,得到核心的靶点,进一步使用cox LASSO回归分析构建相关的预后模型;结合临床性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构建列线图;使用分子对接评估分子靶点的结合情况。使用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结果 得到了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因890个。CHSGS治疗HCC靶点38个。GO和KEGG分析显示,CHSGS治疗HCC可能与对无机物的反应、类固醇代谢过程和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有关;CHSGS治疗HCC可能与FOXM1信号通路有关。cox LASSO回归构建了预后模型,其模型公式为:(0.1165)*CCNB1 + (-0.0396)*PON1 + (0.0888)*CHEK1 + (0.0521)*SPP1 + (0.0093)*NQO1 + (0.0102)*SERPINE1 + (0.0012)*IGFBP3。单因素cox联合多因素cox分析显示,ESR1、T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列线图结果显示,其c-index为0.68,P<0.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鼠李素与ESR1的结合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蛋白质水平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异鼠李素可能是CHSGS治疗HCC的主要成分之一,CHSGS治疗HCC的靶点用以构建的预后模型可以用于患者预后的评估,根据ESR1的表达水平、T分期构建的列线图可用于患者总体生存率的估算。  相似文献   

9.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47例,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病理学检查和HP检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对照组35例口服维酶素、吗丁啉,3个月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结果: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能改善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香连化浊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香连化浊方治疗CAG的可能作用靶点和通路,采用水杨酸钠、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及饥饱失常多因素诱导大鼠CAG模型,给予香连化浊方和摩罗丹干预60 d。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法观察各组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SI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各组胃黏膜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抗凋亡因子(Bad)、细胞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最终获得香连化浊方潜在活性成分241种,核心靶点53个。香连化浊方可影响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DNA代谢过程的调控、细胞对氧化还原的反应等多个生物过程,影响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癌症及癌症相关等多个信号通路。动物模型验证结果,香连化浊方能够降低CAG大鼠血清中IL-6、TNF-α、IL-1β、VEGF水平;降低胃组织中Bad、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香连化浊方可通过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CAG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来探究防衰益寿丸中君药抗衰老作用并验证。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等数据库筛选防衰益寿丸君药的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gSee和OMIM疾病数据库中检索衰老相关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查询其活性成分对应靶点基因名称;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疾病、两者交集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通过R 3.6.1软件对防衰益寿丸君药抗衰老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将核心靶点与对应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 研究共筛选出31个活性化合物,预测得到152个作用靶点,共收集2257个衰老靶点。通过靶点映射表明药物活性成分作用于AKT1、TNF、MAPK8、MPAK1、CASP3等97个共同表达靶基因,发现靶基因主要参与被动跨膜转运蛋白活性、铵离子结合、血红素结合、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衰老作用。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核心靶点AKT1、MAPK1、TNF及HMOX-1靶点可与活性成分原阿片碱、花生四烯酸及山奈酚小分子化合物稳定结合。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防衰益寿丸能够调控多条通路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大脑胆碱能神经通路功能,增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老龄小鼠血脂水平。结论 研究初步探究并验证了防衰益寿丸君药抗衰老作用的核心活性成分(人参皂苷类成分、山奈酚、花生四烯酸、原阿片碱等)及关键靶基因(如AKT1、TNF、CASP3、MAPK1、HMOX1等),网络关系构建及通路富集(如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揭示了药物抗衰老的潜在通路和机制,体现了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作用,为进一步深入阐释其抗衰老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平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平胃散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相互作用网络图和潜在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筛选出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挖掘出平胃散中42种活性成分、67个药物靶点,慢性浅表性胃炎630个疾病靶点,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5个,主要富集于43个生物过程和71条信号通路上。结论平胃散中的山柰酚、汉黄芩素、川陈皮素、厚朴酚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白介素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半胱氨酸蛋白酶3等靶点调控TNF、p53等炎症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抑菌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惠临  张立平 《世界中医药》2021,16(10):1507-1513
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搜索四逆散中中药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利用GeenCard、OMIM数据库搜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疾病靶点,利用R语言取得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3.7.2构建药物-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尿酸性肾病(uric acid nephropathy, UAN)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出补肾活血方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DrugBank、SymMa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中药各成分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DisGenet、malaCards和OMIN数据库获取尿酸性肾病的靶点基因。David绘图工具筛选出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关系图,并通过CytoNCA插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得到核心靶点蛋白。采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将补肾活血方关键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运用乙胺丁醇和腺嘌呤诱导的尿酸性肾病模型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进行基础实验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得到补肾活血方治疗UAN的作用靶点234个,其中核心靶点19个,对应5种中药的113种有效成分。GO富集分析共得到925条基因功能信息,KEGG富集分析发现112条信号通路,涉及Toll样受体、NF-κB、PI3K-Akt、p53、TNF等信号通路治疗尿酸性肾病。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异黄酮等关键活性成分与ALB、MMP9、TLR4等关键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方组、非布司他组大鼠肾组织TLR4和NF-κB蛋白表达量和血清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ALB水平明升高(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补肾活血方中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TLR4、NF-κB和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减少ALB漏出,发挥保护肾脏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信息数据库(DisGeNET)、疗效靶点数据库(TTD)等数据库分析组方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构建加味当归芍药散活性成分-EMs痛经靶点网络,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分子对接vina(Autodock vina)软件对组方潜在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免疫印记法初步验证组方对EMs小鼠模型子宫内膜预测靶点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组方筛选出活性成分86个,其治疗EMs痛经对应的交集靶点共64个,其中度值较高的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抑制基因p53(TP5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1990个条目,KEGG通路分析涉及雌激素、黏着斑等127条通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组方核心成分槲皮素与VEGFA、AKT1、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等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力。验证实验显示,加味当归芍药散可显著下调EMs小鼠模型VEGFA、CXCL8、TP53等mRNA及MMP9、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散的核心成分可调控EMs痛经的多个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细胞侵袭、雌激素、免疫、炎症反应等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来研讨麦门冬汤治疗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库分别筛选麦门冬汤各药材的活性成分及对应的靶点,并获得肺纤维化相关的治疗靶点,提取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对靶点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和GO(Gene Ontology)生物功能分析,进一步对度值评分较高的分子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评估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活性。结果 筛选得到麦门冬汤有145个活性成分,疾病与活性成分共有靶点704个,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麦门冬汤活性成分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半胱氨酸蛋白酶3、酪氨酸受体激酶SRC等相关的50个蛋白靶点,药物可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分化及生物酶活性来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及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豆甾醇、山奈酚、原阿片碱、白桦脂酸、槲皮素化合物与靶点AKT1、GAPDH、STAT3、MAPK3有较低的结合能,表明以上小分子具有潜在的抑制肺纤维化活性;体外实验表明麦门冬汤可促进MRC-5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AKT1、p-AKT蛋白表达,下调VEGF蛋白。结论 麦门冬汤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该研究可为麦门冬汤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前瞻性观察.所有病例(50例)均经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服药6~12个月,50例患者最少随访5年以上.以胃镜、病理活检结合临床症状作为判断疗效依据.结果近、远期均获得较好疗效.其中萎缩消失者23例,占4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隐结构模型方法诠释名老中医“调肝守恒”治疗慢性胃炎经验,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调肝守恒”核心组方治疗慢性胃炎的潜在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组方具有成药可能性较大以及口服吸收较佳的候选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获得慢性胃炎相关预测靶点,并与潜在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交集分析,获得组方治疗慢性胃炎的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lueGO插件对共同作用靶蛋白进行GO生物功能注释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 发现组方中包含的59个候选成分可能作用于疾病的101个靶点,候选成分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可能是组方发挥作用的关键成分,生物学功能涉及凋亡、增殖、炎症反应等多方面,交集基因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经典炎症-肿瘤信号通路。结论 隐结构模型方法诠释名老中医遣方用药以“调肝守恒”为路法,提供临床实践用药范式与借鉴。组方治疗慢性胃炎是多靶点、多成分、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其可能是通过调节以上关键蛋白表达及信号通路,来发挥改善慢性胃炎相关症状,延缓、阻断炎-癌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