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病情呈持续进展的心血管综合征。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除了对患者消化系统产生损害作用外,还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相关。探讨Hp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等关系,对阐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根治Hp感染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研究等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胃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原发性胃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的关系。方法:经内镜、手术诊断的胃淋巴瘤患者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30~75岁,中位年龄52.5岁。胃粘膜标本切片,采用HE及Warthin-Starry染色后观察组织中有无Hp感染。结果: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29例,胃粘膜组织中发现Hp感染24例,阳性率82.8%。其中胃MALT淋巴瘤8例,Hp感染7例,阳性率87.5%。明显高于同期胃良性病变Hp阳性率46%(P<0.01)。29例中11例进行了术后随访,3例仍存在Hp感染,阳性率27.3%:结论:Hp感染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对手术切除的PGL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及细菌检测,以观察淋巴瘤在不同病理状态中Hp感染的差异,从而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收集我院1981年~1996年间手术切除胃标本经病理证实为PGL者30例为实验观察对象。用与PGL组年龄相匹配同期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腺癌,采取系统抽样各随机提取100例作对照观察。2.标本均采用10%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PGL的诊断标准从临床可排除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胃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原发性胃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的关系.方法经内镜、手术诊断的胃淋巴瘤患者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30岁~75岁,中位数年龄525岁.胃窦部13例,胃体部9例,贲门部2例.凹陷溃疡型9例,蕈样隆起型8例,结节型12例.胃粘膜标本切片,采用HE及WarthinStary染色后观察组织中有无Hp感染.结果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29例,胃粘膜组织中发现Hp感染24例,阳性率828%.其中胃MALT淋巴瘤8例,Hp感染7例,阳性率875%.明显高于同期胃良性病变Hp阳性率46%(P<001).29例中11例进行了术后随访,3例仍存在Hp感染,阳性率273%.结论Hp感染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EH患者150例为EH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根据CAIMT和Hp-IgG检查结果将EH组患者分为CAIMT增厚组89例和CAIMT非增厚组61例,Hp感染组67例和Hp非感染组83例。EH组CAIMT1.0 mm者所占比例(59.3%)和Hp-IgG阳性者所占比例(44.7%)均高于对照组(12.0%,28.0%)(P0.05)。CAIMT增厚组Hp-IgG阳性者所占比例(55.1%)高于CAIMT非增厚组(29.5%)(P0.05),Hp感染组CAIMT1.0 mm者所占比例(73.1%)高于Hp非感染组(48.2%)(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IMT增厚与Hp感染率呈正相关(r=0.787,P0.01)。Hp感染组血清TG、TC、LDL-C、HCY、hs-CRP高于Hp非感染组,HDL-C水平低于Hp非感染组(P0.01)。结论 EH患者CAS的发生与Hp感染有关,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炎性反应、血脂代谢及HCY水平促进CAS的发生和发展,清除或预防Hp感染可能是防治EH患者发生CAS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慢性感染类型之一。多项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升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也更易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炎症、免疫反应等多种机制影响血压,而高血压可能通过影响维生素D水平来影响幽门螺杆菌的定植。现进一步阐述幽门螺杆菌与高血压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原发性闭型青光眼(PACG)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地区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83例POAG患者、82例PACG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同时所有患者均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结果 POAG组、PACG组、健康对照组14C-尿素呼气试验Hp阳性率分别为73.5%、52.4%、34.0%,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中、小视盘RNFL全周厚度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OAG组与PACG组的大、中、小视盘RNFL全周厚度均明显减小(P0.05),且POAG组明显低于PACG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OAG组Hp浓度与RNFL厚度呈负相关(r=-0.488,P0.05);PACG组也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是无统计学意义(r=-0.013,P0.05)。结论保定地区POAG与Hp感染可能密切相关,可能Hp感染为POAG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范瑞琴  王超 《肝脏》2012,17(6):444-445
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中,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黄曲霉素等致癌因素已获公认,但仍有部分肝癌患者仍病因不明。幽门螺杆菌(HP)主要引起胃、十二指肠慢性感染,并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HP研究深入,发现其与许多胃肠外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也相关。本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与分析,以期对肝癌的致病机制及防治提供实验依据。资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肝癌组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53岁,为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均经过临床与病理诊断,诊断标准符合2009中国《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对照组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52岁,为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公认,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抗Hp药物治疗这类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还证实Hp感染也是胃癌和胃淋巴瘤的重要病因之一。但Hp的确切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综述近年来有关Hp与氧自由基相互关系的报道,以期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上的恶性肿瘤中估计占第二位。我国胃癌年死亡率为16/10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近20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胃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自1983年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许多研究认为该菌感染作为环境因素之一,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虽然尚不能肯定两者有因果关系,但越来越多的资料支持HP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从病因学研究的原则角度,对HP与胃癌的病因学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潘占荣贵州省凯里市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内科556000SubjectheadingsGastritis/microbiologyHelicobacterinfections/complicationsHelicobacterpylor...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流行病学调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的年鉴中已将此列为人胃癌的第1类致癌原.一般认为HP是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胃癌的发病率与Hp感染率呈正相关,Hp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较无Hp感染者增高6倍,北医三院调查了1333例胃粘膜活检标本和30例手术标本,发现早期胃癌的Hp感染率为81.3%,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的53.8%‘但上海地区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并不支持这一结论.Hp感染与肠型胃癌和弥漫性胃癌均相关.在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胃癌死亡率为75/10万人…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诊断的病例约有900 000例.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相关因子.1990年Correa等[1]首先提出了Hp引发胃癌的Correa模式:即经过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的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高血压分级将其分为1级、2级、3级;选取同期入院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采集每组血清测定Hp-Ig G、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糖等指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Hp-l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分级越高,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Hp-lgG水平越高;高血压1级与高血压2级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Hp-lgG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低于高血压3级(P0.05);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Hp-lgG水平与患者年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Hp)与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有学者提出口腔内亦存在Hp,且其与胃内Hp感染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腔Hp可能是胃内Hp感染的重要储存库,是胃内Hp根除治疗后复发或再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RGML)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本收集39例PGML以及22例巴性胃炎、32例Hp无关疾病的胃粘膜行对照研究。结果:PGML组Hp检出率87.18%,显高于对照的63.64、53.13%(P<0.005)。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来源的淋巴留占92.31%,Hp检出率达86.11%,瘤周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淋巴滤泡检出率分别为84.62、56.41%,且炎症活动程度与Hp分布密度相关。组织学研究提示胃B细胞MALT淋巴瘤与Hp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收集39例PGML与22例淋巴性胃炎、32例Hp无关疾病的胃粘膜作病例对照研究;Hp感染的确定采用改良的Giemsa染色;PGML的分类结合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GML组Hp检出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的63.64%及53.13%(P<0.005)。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来源的淋巴瘤占92.31%,Hp检出率达86.11%,瘤周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淋巴滤泡检出率分别为84.62%及56.41%。组织学检测的初步结论为:胃B细胞MALT淋巴瘤与Hp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RGML)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本文收集39例 PGML了以及22例淋巴性胃炎、32例 Hp 无关疾病的胃粘膜行对照研究。结果:PGML 组 Hp 检出率87.18%,显著高于对照的63.64、53.13%(P<0.005)。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来源的淋巴瘤占92.31%。Hp 检出率达86.11%,瘤周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淋巴滤泡检出率分别为84.62、56.41%,且炎症活动程度与 Hp 分布密度相关。组织学研究提示胃 B 细胞 MALT 淋巴瘤与 Hp 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幽门螺杆菌(Hp)在中国的感染率较高,胃Hp的检查方法虽然已相对成熟,但仍不断有新的改良。近年来口腔Hp与胃Hp的关系是研究的热点,有不少报道对口腔Hp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但目前尚无统一方法可同时检测胃Hp及口腔Hp。此文就胃Hp与口腔Hp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