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接诊的62例围绝经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18.51±0.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9.88±1.07)分,且SAS、SDS评分[(69.52±2.06)分、(59.15±1.54分)]高于对照组[(51.36±1.86)分、(41.3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教育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慢性失眠、一周透析次数及脑卒中病史均可能是发生不良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体质指数、家庭收入、肾小球肾炎及一周透析次数与不良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障碍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慢性失眠及脑卒中病史均是发生不良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教育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慢性失眠及脑卒中病史均可能是发生不良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该院诊治的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估疲乏状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诊疗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学历、婚姻、月经、睡眠、照顾者、原发病、并发症、医疗保险、血红蛋白、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透析次数、透析史,通过统计学分析判断以上各因素是否为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PFS-R条目均分为(5.13±1.02)分,处于中度疲乏状态,其中无/轻度疲乏19例(14.6%)、中度疲乏86例(66.2%)、重度疲乏25例(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1~60岁、有月经、睡眠时间<8 h/d、照顾者为其他人员、有并发症、有医疗保险、C-反应蛋白>8 mg/L、透析次数≥3次/周、透析史≥36个月的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PFS-R条目均分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睡眠、并发症、C-反应蛋白、透析次数、透析史是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处于中度疲乏状态,其疲乏状况受年龄、月经、睡眠、并发症、C-反应蛋白、透析次数、透析史等因素影响,临床工作者应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疲乏,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围绝经期女性MHD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予以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MHD治疗的122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命质量量表(MOS SF-36)进行评估。结果122例患者中出现焦虑情绪16例,抑郁情绪29例,且主要集中发生在透析龄3~5年中。焦虑患者MOS SF-36量表各维度(除SF外)评分均明显低于无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患者MOS SF-36量表中RP、VT及MH维度评分与无抑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无抑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情绪的风险较大,特别是透析龄较大的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均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8月至2022年11月南京市3所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衰弱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及临床痴呆评估量表对认知衰弱进行筛查,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的相关因素。结果 1 2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认知衰弱255例(20.99%),非认知衰弱960例(79.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897)、年龄(OR=1.751)、人均月收入(OR=1.658)、透析龄(OR=2.210)、并发症(OR=1.965)、SDS评分(OR=1.782)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肌酐(Scr)为保护因素(OR=0.994)。结论 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透析龄、并发症、抑郁及Scr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认知衰弱的独立因素。应多加关注以上患者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认知衰弱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分为围绝经期组(32例)和未绝经组(48例).比较两组睡眠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围绝经期组患者睡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现况,分析患者症状困扰的影响因素,以便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14例透析患者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困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25.2%~83.6%,其中发生率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皮肤干燥(83.64%)、瘙痒(76.64%)、易惊醒(65.89%)、口干(65.89%)和乏力(64.95%),严重程度排在前5位的是入睡困难(1.67±0.73)、性兴奋困难(1.47±0.70)、性欲减退(1.44±0.69)、易惊醒(1.44±0.60)及口干(1.39±0.63),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比较,糖尿病肾病组较肾盂肾炎组症状困扰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太原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制定减缓老年人认知损害,提高老年人认知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5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太原市3个城市社区的29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290名老年人中,认知功能障碍者260人,检出率为89.66%。量表的6个领域中,单项回答或者操作不正确的所占比例:短期记忆为94.1%,视空间领域为92.8%,执行功能为98.6%,注意力为89.3%,语言功能为96.9%,定向力为71.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城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为年龄、教育水平、经济来源、生活情况、听力、血糖,即年龄越大、文化程度低的、经济来源依靠子女的、与儿女共同生活的、听力差的、血糖高的老年人,其认知能力较低。标准偏回归系数:年龄为-0.288,文化程度为0.366,经济来源靠子女、靠自己和子女分别为-0.115、-0.126,与儿女同住为-0.124,听力为-0.148,血糖为-0.102。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单项回答或者操作不正确者所占比例较高的是执行功能、语言功能、短期记忆。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认知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HIV/AIDS患者认知功能,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MHD 3个月及以上且合并HIV 感染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国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痴呆量表评分评估MHD HIV/AIDS患者认知功能,根据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分为正常组及认知功能障碍组,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73例MHD HIV/AIDS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为83.56%。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透析龄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 );受教育年限、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时程、CD4+ 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均低于正常组(P均<0.05 )。结论 MHD HIV/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年龄、透析龄、受教育年限、HAART时程、CD4+ 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Kt/V是其可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及血管功能状况与影响因素,早期发现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损伤,做到早期预防,以期发现危险因素,及时控制,为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有力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12月共160例围绝经期高血压女性(研究组)患者和160例围绝经期血压正常女性(对照组),对所有对象均进行一般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教育程度、现病史、家族史、饮酒史、吸烟史、饮食偏好、长期紧张、近期服用药物等)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则采用飞利浦LE33心脏彩超进行测定,动脉血管功能则采用MB400型动脉硬化检测仪进行检查。比较两组女性的心脏结构、功能及血管功能变化情况,总结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体质量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腰臀比及三酰甘油(TG)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饮酒、吸烟比率、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收缩末前后径(LVESd)、...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6个社区40~55岁的350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38份)。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和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组成,资料由SPSS17.0软件包处理。结果:338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已绝经者24.26%,月经紊乱者24.56%,月经正常者51.18%,有围绝经期症状者81.66%;改良Kupperman评分总体均分为(12.89±8.869)分,更年期症状改良Kupperman评分13项症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68.34%、失眠67.75%、疲乏67.45%、关节痛60.65%、头痛57.99%。结论:更年期症状是生理、心理两方面的,其发生率高低与年龄、文化程度及月经情况等因素有关。应加强更年期妇女保健,改善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居民认知功能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以郑州市盛和社区≥60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认知障碍相关因素调查、认知功能评估、睡眠障碍和营养状态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老年居民认知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050名郑州市盛和社区≥60岁居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为防治情绪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筛选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付方式问卷测评,同时测量研究对象的激素水平,从多因素角度对围绝经期情绪障碍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因素包括HAMD总分(OR=1.677)、HAMA总分(OR=1.581)、负性生活事件(OR=2.088)、神经质(OR=1.602)、自责(OR=1.859)为危险因素,而雌二醇(E2)(OR=0.632)、5-羟色胺(5-HT)(OR=0.598)为保护因素。结论:影响围绝经期妇女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较多,涵盖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除了传统的激素替代疗法外,还应重视通过心理、精神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机会性筛查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围绝经期门诊初次就诊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分析其接受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357例研究对象,422例在本次就诊前1年内行乳腺癌机会性筛查,占31.1%,其中采用乳腺超声检查者最多,占5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人工流产史、既往乳腺疾病史、肥胖是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的乳腺癌筛查率较低,进行乳房自检的女性较少,乳腺癌筛查率与围绝经期女性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人工流产史、既往乳腺疾病史、肥胖有关,应加强围绝经期女性对早期乳腺癌机会性筛查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乳腺癌的预防与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2月某院年龄≥65岁的55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住院的原因,比较住院和非住院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糖,透析前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血浆白蛋白、血钙、血磷、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铁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清除率和透析充分性等临床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因素。结果 12个月中,55例老年患者24例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38例次,平均每例住院次数为0.69次;每次住院时间(19.7±9.7)d;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肺部感染和心血管病。住院组患者的舒张压、透析前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素清除率均显著低于非住院组(74.2±8.6 vs 79.4±10.6,P=0.029)mmHg(1mmHg=0.133kPa),(609.0±172.9 vs 779.2±268.9,P=0.002)μmol/L,(16.8±5.8 vs 24.0±7.0,P=0.000)mmol/L,(31.4±6.2 vs 36.8±4.3,P=0.000)g/L,(1.0±0.4 vs 1.2±0.4,P=0.023)mmol/L,(0.6±0.1 vs 0.7±0.1,P=0.003)(1.2±0.2 vs 1.4±0.2,P=0.01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和透析充分性是影响老年患者住院的相关因素(β分别是-0.494、-0.303和-0.281)。结论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肺部感染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透析前血尿素氮、血红蛋白和透析充分性是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医院接受MHD的13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肾病(DN)、透析龄、心功能不全(HF)及PICC等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7例MHD患者中共有5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0.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8.2%,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和PICC相关感染,分别占21.8%、16.4%和14.5%;单因素分析显示,MHD患者年龄≥60岁、有贫血、低蛋白血症、DN、HF及应用PICC、透析龄≥1年与发生医院感染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低蛋白血症、贫血、DN和应用PICC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血透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的培训和教育,规范管理,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骼肌减少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中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规律血液透析且病情稳定的131例非住院MHD病人,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测定病人的肌肉质量,并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测定病人的握力,用改良量化主观整体评估(MQSGA)法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同时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Logstic回归分析MHD病人肌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131例MHD病人中,肌少症的发生率为41.22%(54/131),有或无肌少症两组间性别、透析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QSGA得分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肌少症发生率是女性的43.67倍,随着hs-CRP水平升高和MQSGA得分增加,肌少症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病人肌少症的发生率高,男性、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是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液灌注(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50例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MHD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HP联合血液透析(HD)组(HP+HD组,25例)和单纯HD组(HD组,25例),并设对照组(25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HD组血清hs-CRP[(6.72±263)mg/L 比(1.35±0.92)mg/L]、IL-6[(348.83±64.41)ng/L比(54.49±2247)ng/L]、TNF-α[(7.52±317)ng/L比(2 53±0.88)ng/L]水平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HP+HD组与HD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HD组比较,HP+HD组血清hs-CRP[(4.78±2.49)mg/L比(6.89±2.69)mg/L]、lL-6[(260.54±56.72)ng/L比(357.14±56.37)ng/L]、TNF-α[(5.36±241) ng/L比(7.49±2.87)ng/L]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HP可改善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emoperfusion on micro-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Methods Fifty MHD patients (MHD group) and 25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The MH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digits table:hemoperfusion combined with hemodialysis group (HP + HD group,25 cases) and hemodialyais group (HD group,25 cases).The plasma levels of mic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cluding 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interleukin-6 (IL-6) and tumor necrosis faetor-α (TNF-α )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plasma levels of hs-CRP,IL-6 and TNF-α in MH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6.72 ± 2.63) mg/L vs.(1.35 ± 0.92) mg/L,(348.83 ± 64.41) ng/L vs.(54.49 ±22.47) ng/L,(7.52 ± 3.17) ng/L vs.(2.53 ±0.88) ng/L](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lasma levels of hs-CRP,IL-6,TNF-α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HD group and HP+HD group (P>0.05),Compared with those in HD group,the plasma levels of hs-CRP,IL-6 and TNF-α after treatment in HP+H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4.78 ±2.49) mg/L vs.(6.89 ±2.69) mg/L,(260.54 ±56.72) ng/L vs.(357.14 ±56.37) ng/L,(5.36 ±2.41) ng/L vs.(7.49 ±2.87) ng/L] (P <0.05).Conclusion Hemoperfusion improves micro-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MH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替诺福韦(tenofovir,TDF)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HIV/AIDS患者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分析TDF组和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组HIV/AIDS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检查资料,比较2组患者CKD的发生率和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TDF组患者CK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32例HIV/AIDS患者,其中TDF组249例,AZT组193例,开始治疗时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2(26,50)、31(26,43)岁,传播途径主要以同性传播为主(分别为69.48%、82.90%)。TDF组与AZT组24个月CKD累积发生率分别是2.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中,AZT组均高于TDF组(均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DF组患者中,女性(HR=57.46,95% CI:2.981~67.684)和基线eGFR异常(HR=4.75,95% CI:1.351~16.702)者发生CKD的风险更高。结论 TDF可以引起HIV/AIDS患者CKD的发生,但发生率较低,女性和基线eGFR异常者发生CKD的风险更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女性患者以及评估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镁与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至8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收集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实验室数据等情况,分析血镁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各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MIA综合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血清总镁水平为(1.11 ±0.14)mmol/L.营养不良者44例(36.7%),血清镁水平显著低于营养正常患者[(1.00±0.12) mmol/L比(1.14±0.15) mmol/L,t=3.576,P=0.001];慢性炎症者43例(35.8%),血清镁水平显著低于无慢性炎症的患者[(1.07±0.13) mmol/L比(1.13 ±0.15) mmol/L,t=2.138,P=0.035];动脉粥样硬化者79例(65.8%),血清镁水平显著低于无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08 ±0.12) mmol/L比(1.15±0.08) mmol/L,t=0.385,P=0.019];合并MIA综合征者26例(21.7%),血清镁水平显著低于无MIA综合征的患者[(1.02 ±0.10) mmol/L比(1.13 ±0.14) mmol/L,江3.534,P=0.001].血清镁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呈负相关(r=-0.237,P=0.010;r=-0.331,P=0.000),与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钾、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和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 =0.191,P=0.037; r=0.345,P=0.000; r=0.242,P=0.008;r=0.282,P=0.002;r=0.254,P=0.005;r=0.265,P=0.011;r=0.233,P=0.018;r =0.282,P=0.007; r=0.374,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2,95%CI=1.026~1.271,P=0.009)、hs-CRP (OR=1.415,95% CI=1.152~1.740,P=0.001)、IMT(OR=1.386,95% CI=1.009~1.904,P=0.044)、血清白蛋白(OR=0.944,95% CI=0.910~0.978,P=0.002)和血清镁水平(OR=0.886,95% CI=0.788~0.996,P=0.042)是MIA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镁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否合并营养不良、炎症状态、动脉粥样硬化及MIA综合征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杨丽蓉  马正东  吴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09-1511
目的:调查江门市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医学干预和保健措施。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亚健康积分量化表筛选的方法对江门市500例40~60岁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76.4%,其发生和年龄、工作状况、收入、文化程度、运动、生活作息方式和自我保健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江门市妇女围绝经期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和卫生部门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