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潘永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735-473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3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进行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同时以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的3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健康者比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急性期、恢复期CD4+分别为(36.25±5.10)%、(35.97±5.42)%,明显降低,CD8+分别为(30.91±1.14)%、(30.98±1.20)%,明显增高,CD4+/CD8+分别为(1.41±0.42)%、(1.40±0.39)%,也明显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CD4+/CD8+也明显下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能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伴喘息患儿中的水平及对其喘息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5-1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妇儿医院小儿内科血清MP抗体阳性住院患儿200例作为单纯MP感染组,其中92例MP感染伴喘息患儿为MP喘息组、108例MP感染不伴喘息患儿为MP非喘息组;选取同期住院89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哮喘组,检测3组患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对92例MP喘息组随访1年。结果 1)MP喘息组进行1年的随访后,反复喘息组70例,喘息终止组17例,失访5例;2)MP喘息组、MP非喘息组的CD3+CD4+、CD3+CD4+/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哮喘组(P<0.05),CD3-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哮喘组(P<0.05);3)MP喘息组进行1年的随访后,反复喘息组CD3+CD4+、CD3+CD4+/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喘息终止组(P<0.01),CD3-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喘息终止组(P<0.01)。结论 1)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2)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患儿同时伴CD3+CD4+/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低时,容易导致反复喘息,甚至发展为哮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连花清瘟颗粒结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指标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东平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采取连花清瘟颗粒+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病症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VC、PEV1、P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3+、CD8+低于对照组,CD4+以及CD3+/CD8+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连花清瘟颗粒+阿奇霉素方案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同病例治疗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细胞亚群分布,研究MPP的免疫损伤机制,为MPP免疫学治疗的可能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医学中心收治的MPP患儿共78例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经纤维支气管镜采集BALF样本,收集同期因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发育畸形以及慢性咳嗽入住本院儿科医学中心患儿BALF样本61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MPP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CD3+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和CD4+/CD8+检测结果MPP急性期和MPP恢复期均要低于对照组(P0.01),CD8+检测结果 MPP急性期和恢复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失调,本研究进一步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MPP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MP患儿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做对照,病程3~7 d,清晨取空腹静脉血3.0 m l,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数。结果:MP患儿CD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D3、CD8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肺炎越重,CD4、CD4/CD8下降越明显。结论:MP患儿可合并多器官损伤,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CD4、CD4/CD8下降程度与病情轻重和损伤器官的多少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恢复期患儿外周血中血清免疫球蛋白(IG)、T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CRP)和精制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MPP急性期及其中24例恢复期血清IgA、IgG、IgM和CRP,外周血CD3、CD4、CD8及做PPD试验,并与正常儿童30例进行比较。结果:MPP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较正常儿童的血清IgG及IgA水平降低(急性期P<0.01,恢复期P<0.05),CD3及CD4水平降低(均P<0.01),PPD反应无力(P<0.01),CRP急性期较恢复期及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了MPP感染的发病过程,且存在免疫功能降低及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及匹多莫德的治疗作用。方法: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静脉点滴阿齐霉素5天后,予以阿齐霉素口服,剂量和疗程相同。治疗组加匹多莫德口服,而对照组不用。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以28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分别为(32.40±5.93)%和(1.12±0.4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CD8+T细胞比例为(28.96±3.3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支原体肺炎患儿经匹多莫德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和CD4+/CD8+T细胞比值有明显上升(P<0.05);未经匹多莫德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支原体肺炎患儿匹多莫德治疗组平均病情反复次数较非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匹多莫德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41例肺癌患者术前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CD4^+/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分期相关:Ⅰ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未见明显抑制;Ⅱ期CD3^+、CD4^+、CD9^+和NK细胞减少,但较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肺癌患者所有亚群均降低,分别与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期增加,CD4^+/CD8^+明显降低,各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NK细胞和CD4^+/CD8^+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进展进一步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9.
甲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周开姣本文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了60例甲型肝炎(甲肝)患者在疾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了解细胞免疫与甲肝感染的关系。1调查对象与方法1.1病例组选取甲...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1-32
目的:研究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26例为治疗组,另选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CD16CD56、CD16、CD56NK细胞和CD3、CD4T和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CD16CD56、CD16NK细胞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康复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3、CD4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患儿免疫系统严重紊乱,动态监测肺炎患儿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对预测其病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1)
目的分析脾氨肽冻干粉口服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哮喘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为MP感染哮喘发作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治疗的MP感染致哮喘发作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冻干粉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_4~+、CD_8~+ 、CD_4~+/CD_8~+ 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IgG、IgA较治疗前均升高,IgM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IgG、IgA高于对照组患者,IgM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_4~+、CD_4~+/CD_8~+ 较治疗前升高(P<0.05),CD_8~+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CD3+、CD_4~+、CD_4~+/CD_8~+ 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CD_8~+ 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治疗后试验组哮喘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氨肽冻干粉口服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MP感染致哮喘发作患者哮喘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MP感染致哮喘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严重程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及机体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MPP患儿88例,其中重度MPP组21例,轻度MPP组67例,选取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比较3组血清25-(OH)D及T细胞亚群水平,分析血清25-(OH)D及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重度MPP组血清25-(OH)D水平、CD3+T细胞、CD4+T细胞[(18.88±2.64)ng/ml、(57.25±4.76)%、(27.04±3.30)%]比轻度 MPP 组[(26.92±3.19)ng/ml、(65.73±3.74)%、(36.22±3.02)%]、对照组低[(29.71±3.53)ng/ml、(66.88±3.69)%、(37.40±2.94)%];CD8+T 细胞[(22.40±2.37)%]比轻度 MPP 组[(24.90±2.49)%]、对照组[(25.89±3.06)%]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25-(OH)D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904、0.873、0.591、0.501)。结论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儿童MPP的严重程度,MPP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失调,MPP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甲基叔丁基醚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30只健康昆明种成年小鼠,体重(28·5±2·9)g,随机分为3组,灌胃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400,100和0mg/(kg·bw)。每天1次,共计30d。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计数的变化,并计算胸腺及脾脏指数。结果甲基叔丁基醚染毒组体重轻度降低。可使外周免疫器官胸腺重及胸腺指数降低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减少,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叔丁醚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减少,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56例矽肺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发现CD3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显著升高(P〈0.05),CD4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矽肺病人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而不同矽肺期别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未见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验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指导意义评价.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00例纳入研究(研究组);同时纳入同时间段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儿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验,并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IgG、IgA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而IgM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红细胞免疫情况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的CD8+、CD4+/CD8+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而CD4+、CD3+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免疫功能调节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患者及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肿瘤免疫学研究证实 ,恶性肿瘤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均有程度不同的降低 ,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有直接影响[1] 。其中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肿瘤免疫的主要方面 ,TH 与TS 细胞是肿瘤免疫调节的重要细胞[2 ] 。为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肿瘤药物治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 12 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并对其中 14例病人化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经病理、穿刺细胞学证实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12 2例 (男 75例 ,女 4…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及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41例肺癌患者术前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CD4+/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分期相关:Ⅰ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未见明显抑制;Ⅱ期CD3+、CD4+、CD8+和NK细胞减少,但较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肺癌患者所有亚群均降低,分别与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期增加,CD4+/CD8+明显降低,各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NK细胞和CD4+/CD8+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进展进一步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3月该院儿科收治的5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并同时选择54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数据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Ig G和Ig 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g 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免疫黏附促进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免疫黏附抑制分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和CD3+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CD8+和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MP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各项指标出现明显异常变化。通过测定这些指标,对于诊断患儿的病情程度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治疗过程中适当加入一定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能够对患儿的治疗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T辅助细胞(Th)水平变化及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1年5~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及青岛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并确诊的71例肺炎患儿,以及同期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5例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是否由肺炎支原体(MP)导致,将71例肺炎患儿分为MPP组(n=36)及非MPP(NMPP)组(n=35);15例正常儿童则纳入正常对照组。采集肺炎患儿急性期及正常儿童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并统计学分析血清IFN-γ、IL-4及IFN-γ/IL-4水平在各组的差异。3组受试者年龄及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3组受试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MPP组血清IFN-γ及IL-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3.1±29.2) ng/L vs (152.3±28.2) ng/L, (124.8±34.7) ng/L vs (80.0±24.6) ng/L],而IFN-γ/IL-4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6±0.7) vs (2.2±1.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血清IFN-γ及IFN-γ/IL-4水平显著低于NMPP组[(173.1±29.2) ng/L vs (192.2±36.4) ng/L,(1.6±0.7) vs (2.2±1.0)],而IL-4水平则显著高于NMPP组[(124.8±34.7) ng/L vs (100.4±31.9) ng/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MPP组血清IFN-γ及IL-4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2.2±36.4) ng/L vs (152.3±28.2) ng/L, (100.4±31.9) ng/L vs (80.0±24.6) n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PP患儿急性期Th1/Th2应答失衡,Th2相对呈优势状态;这种免疫失衡在MPP的免疫病理损伤及肺外并发症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