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表达水平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23例子宫不典型增生患者为不典型增生组,体检健康正常子宫内膜者46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HE4、CA125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P0.0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E4、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组织分级以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子宫内膜癌Ⅲ~Ⅳ期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肌层浸润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无肌层浸润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结论血清HE4、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高表达,推测两者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盆腔磁共振成像与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9例。术前患者均接受盆腔磁共振成像检查,记录临床病理特征;采集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血清HE4、CA125水平。对手术切除的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记录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宫颈受累情况。结果 6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35例为弥漫性增大,21例为子宫内膜片状增厚,13例为子宫内膜形态不规则。盆腔磁共振成像与术后病理结果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宫颈受累情况的一致性均较为理想(均P<0.05)。血清HE4、CA125水平在不同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宫颈受累情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随着宫颈受累程度的增加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升高。ROC曲线分析显示,盆腔磁共振、HE4、CA125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均有较高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miR-93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接受治疗的EC患者133例作为EC组,同期接受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87例作为良性对照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miR-9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E4(human epididymal secretory protein E4,HE 4)的水平,分析其血清水平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对EC的早期诊断及淋巴结转移预测的价值。结果EC组的血清miR-93、CA125、HE4水平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EC患者血清miR-93水平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患者血清HE 4水平与年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miR-93对EC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且在与CA125、HE4联合检测后,对EC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结论miR-93在E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对EC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联合CA125、HE4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将同期于本院诊治的5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纳入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另选择60例正常体检人员为正常组;分析子宫内膜细胞组织内CA125、survivin和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探讨子宫内膜细胞组织内CA125、survivin和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 子宫内膜癌临床Ⅲ期~Ⅳ期、组织学分级G3级、肌层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Ⅰ期~Ⅱ期、G1/G2级、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 05);子宫内膜癌细胞内CA125、survivin阴性表达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均高于CA125、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P 0. 05);子宫内膜癌细胞内CA125、survivin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均高于CA125、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P 0. 05)。结论 CA125、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表达异常增高,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HE4及CA125水平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初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妇女70例为对照组。采用科华ST-360型免疫分析仪检测对照组血清HE4水平及研究组术前及标准化治疗后血清HE4水平,同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CA125水平。分析血清HE4及血清CA125水平与研究组患者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血清HE4、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年龄≥60岁妇女血清HE4水平显著高于年龄60岁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妇女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清HE4、CA125水平显著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年龄、病灶范围、肌层浸润程度、淋巴转移情况有密切关系(P0.05)。血清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年龄、分期、病灶范围、肌层浸润程度、淋巴转移情况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术前血清HE4及CA125水平的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不良预后因素的预测及随访监测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J-1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癌旁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癌、癌旁组织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DJ-1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J-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期别及患者血CA125水平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DJ-1 mRNA及DJ-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间表达无显著差异。DJ-1 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期别及血CA125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中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J-1 mRNA的表达高于高分化者,深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J-1 mRNA的表达高于局限于黏膜层及浅肌层浸润者,DJ-1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DJ-1 mRNA及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等环节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叶酸受体α(FRα)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表达,分析其在EC发生、进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EC患者作为EC组,选取同期4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为非典型增生组,42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对比3组子宫内膜组织中FRα、CA125的高表达率情况,并比较EC组患者不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者FRα、CA125的表达差异,观察EC组子宫内膜组织中FRα与CA125表达的相关性。同时对EC组中术后满1年患者共53例进行随访,分析组织FRα、CA125表达与EC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的关系。结果:EC组中FRα、CA125的高表达率均高于非典型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EC组患者不同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FRα、CA12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为G2~G3、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1/2的EC组患者FRα、CA125高表达率均高于肿瘤分化程度为G1、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肌层浸润深度1/2者(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证实,EC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FRα与CA125表达呈正相关(r_s=0.328,P=0.009);EC组子宫内膜组织中FRα与CA125呈高表达者术后1年复发率与低表达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组织中FRα、CA125均呈高表达且有相关性。可尝试检测FRα和CA125表达,作为EC病理诊断、恶性程度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2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04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及10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HE4的表达差异,分析血清HE4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月经状态、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分期以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2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的表达水平为85.63(60.98~125.78)p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6.05(50.30~63.50)pmol/L(Z=-8.257,P<0.001)及对照组的59.52(50.11~71.09)pmol/L(Z=-8.865,P<0.001);而在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HE4的表达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Z=-1.458,P>0.05)。研究组中,血清HE4水平在不同患者年龄、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以及FIGO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3.849、-3.099、-5.279、-7.763、-5.704、-5.855,均P<0.01);而在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5.086,P>0.05)。有1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的血清HE4水平为87.24(62.65~129.95)pmol/L,显著高于术后血清HE4水平65.38(51.58~82.01)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33,P<0.001)。结论血清HE4水平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高表达,且与年龄、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疗效相关,提示血清HE4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及随访监测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间皮素、CA125在子宫内膜癌及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原发灶组织60份、淋巴结273枚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份中间皮素、CA125的表达情况。结果(1)间皮素、CA12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5.0%,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2)Ⅰ期子宫内膜癌间皮素阳性表达率为58.3%,Ⅱ期+Ⅲ期阳性表达率为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子宫内膜癌CA125阳性表达率为61.1%,Ⅱ期+Ⅲ期阳性表达率为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检查有转移的淋巴结中,间皮素、CA12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1%(32/34)、97.1%(33/34),HE染色检查无转移的淋巴结中,间皮素、CA12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0/239)、10.9%(26/239)。结论(1)间皮素和CA125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潜在的诊断标志物。(2)间皮素与CA125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随着期别的增加,二者的阳性表达率也升高,提示与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3)间皮素与CA125在区域淋巴结中表达情况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微转移。(4)间皮素和CA125有显著相关性,二者可能有互补应用于临床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乳腺癌基因-1(BRCA1)及癌抗原125(CA125)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E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妇科收治的82例EC患者、30例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及3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内膜正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EC组、增生组及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BRCA1和CA125的表达情况,比较3组内膜组织中BRCA1及CA125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并分析BRCA1与CA125的相关性。结果 EC组BRCA1阳性表达率低于其他两组,而CA125表达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患者组织中BRCA1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分级、病理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的肌层浸润深度中,BRCA1的表达无差异(P0.05);除在淋巴结是否转移中的阳性表达率无差异外,EC组患者组织中CA125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分级、病理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C组患者组织中BRCA1与CA125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825,P0.05)。结论 BRCA1的低表达及CA125的高表达可能与EC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其水平变化与EC患者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EC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白显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126-4128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在子宫内膜癌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增生性子宫内膜及正常健康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TTG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通过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初步研究PTTG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TTG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增生性子宫内膜组织(P<0.05)。手术-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患者的PTTG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即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PTTG阳性率增高(χ2=5.22,P<0.05);高分化腺癌(G1)的PTTG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G2和G3)(χ2=4.73,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超过1/2的患者PTTG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1/2的患者(χ2=4.25、6.31,P<0.05)。结论:PTTG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PTTG蛋白表达可用来鉴别肿瘤恶性程度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叶酸受体α(FRα)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表达,分析其在EC发生、进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EC患者作为EC组,选取同期4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为非典型增生组,42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对比3组子宫内膜组织中FRα、CA125的高表达率情况,并比较EC组患者不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者FRα、CA125的表达差异,观察EC组子宫内膜组织中FRα与CA125表达的相关性。同时对EC组中术后满1年患者共53例进行随访,分析组织FRα、CA125表达与EC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的关系。结果:EC组中FRα、CA125的高表达率均高于非典型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EC组患者不同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FRα、CA12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为G2~G3、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1/2的EC组患者FRα、CA125高表达率均高于肿瘤分化程度为G1、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肌层浸润深度<1/2者(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证实,EC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FRα与CA125表达呈正相关(rs=0.328,P=0.009);EC组子宫内膜组织中FRα与CA125呈高表达者术后1年复发率与低表达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组织中FRα、CA125均呈高表达且有相关性。可尝试检测FRα和CA125表达,作为EC病理诊断、恶性程度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胎盘特异性蛋白(placental-specific protein 1,PLAC1)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PLAC1和PLGF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35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PLAC1和PLGF在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意义。结果 PLAC1主要在子宫内膜癌细胞胞浆与胞膜表达,PLGF则主要表达在癌细胞胞浆和血管上皮细胞。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LAC1和PLGF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化及年龄患者中,PLAC1和PL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Ⅳ期、肌层浸润深度≥1/2及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LAC1和PLGF的表达明显高于Ⅰ期+Ⅱ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AC1和PLGF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且分期越高,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PLAC1和PLGF的表达越高。PLAC1和PLGF可能是子宫内膜癌进展、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CA125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探究HE4和CA125联合诊断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及46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血清HE4和CA125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25、HE4水平较正常阳性界值均明显升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可用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HE4、CA125两种肿瘤标记物单独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PPV均较低,而两种标记物联合检测时,上述指标均明显提高,尤其是敏感性,提高至80%左右。结论:血清HE4、CA125两种标记物联合检测对女性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其单独检测,有利于患者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4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5.0%,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5.0%及癌旁组织组8.8%(P<0.001).②Survivin在内膜癌组过表达率(++~+++)为51.7%,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0%及癌旁组织组0%(P<0.001).③Survivin在临床晚期(Ⅲ~Ⅳ期)、组织学低分化(G2~G3级)、深肌层浸润(>1/2)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早期(Ⅰ~Ⅱ期)、组织学分化好(G1级)、肌层浸润浅(≤1/2)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增高且多为中等及强阳性表达.对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很好的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P1 (FOXP1)和蛋白激酶D2 (PKD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6年3月就诊的98例子宫内膜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8份子宫内膜癌癌变组织纳入研究组,98份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组织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FOXP1和PKD2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OXP1、PKD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PKD2高表达率高于对照组,FOXP1高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PKD2和FOXP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类型、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 05),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无明显关系(P0. 05)。子宫内膜癌患者1年生存率为92. 86%(91/98),2年生存率为86. 73%(85/98),3年生存率为80. 61%(79/98)。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PKD2表示、FOXP1表达相关(P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1/2、PKD2高表达、FOXP1低表达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KD2高表达,FOXP1低表达。FIGO分期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1/2、PKD2高表达、FOXP1低表达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磷酸甘油酸酯激酶1 (PG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50例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GK1的表达,并分析PGK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PG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39. 5%)高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高表达率(8. 0%)(P0. 05); PG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类、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 05),与年龄、肌层浸润无显著相关(P0. 05); PGK1预测患者预后的效果优于FIGO分期,表现为ROC曲线下面积较大。按ROC分析所得阈值对部分随访患者分组,发现PGK1水平升高会导致患者的预后恶化,癌症复发或死亡率升高。结论 PG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类、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浆中CA125与溶血磷脂酸(LP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医院住院治疗的71例EC患者为EC组,同期住院治疗的46例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EAH)患者为EAH组,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6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3组妇女的基线资料以及血浆LPA、CA125的表达水平。分析EC临床特征与血浆LPA、CA125的关系。结果 3组女性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组患者的LPA与CA125水平及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EAH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患者血浆LPA的表达水平与其肿瘤大小关系不明显(P0.05),与是否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以及肌层浸润深度相关(P0.05);血浆CA125的表达水平与是否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无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以及肌层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在EC的鉴别诊断及早期诊断方面,血浆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CA125;在EC预后判断方面,LPA与CA125均是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骨桥蛋白(OPN)及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择期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4例为内膜癌组,体检健康女性84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内膜癌组术前和对照组体检时取外周血检测血清HE4、CA125、OPN及YKL-40水平,分析其与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术后3年生存预后的关系。采用受术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前血清HE4、CA125、OPN、YKL-40联合检测对患者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内膜癌组术前血清HE4、CA125、OPN、YKL-40水平均高于术后、高于对照组,内膜癌组年龄、FIFO分期、组织分化、病灶范围、肌层浸润、淋巴转移等不同患者术前血清HE4、CA125、OPN、YKL-40水平均有差异,内膜组术后3年生存患者术前血清HE4、CA125、OPN、YKL-40水平均低于不良预后患者(均P<0.05)。ROC曲线显示,术前血清HE4(84.33 pmol/L)、CA125(39.85 U/ml)、OPN(3...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癌抗原125(CA125)、CD68、癌胚抗原(CEA)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8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均行手术切除癌组织,并留取子宫内膜癌组织和距离癌组织边缘2 cm以上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A125、CD68、CEA阳性表达率。分析CA125、CD68、CEA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统计子宫内膜癌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癌旁组织中CA125、CD68、CEA阳性率分别为18.75%、76.25%、16.25%;癌组织中CA125、CD68、CEA阳性率分别为80.00%、21.25%、82.50%。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CA125、CEA阳性率较高,CD68阳性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034,70.236,48.430,均P<0.05)。CA125、CEA与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均呈正相关,CD68与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均呈负相关(均P<0.05)。控制年龄、病理类型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25、CD68、CEA与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均相关(均P<0.05)。随访1年,失访5例,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年生存率为69.33%(52/75)。CA125、CEA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CA125、CEA阴性表达患者,CD68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CD68阴性表达患者(χ^(2)=3.912,6.413,7.509,均P<0.05)。结论CA125、CEA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CD68在子宫内膜癌中呈低表达,联合检测有利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