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程度内脏脂肪面积与肥胖相关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682例T2DM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内脏脂肪检测仪(DUALSCAN HDS-2000)检测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并按VFA 0~50 cm2、50~100 cm2、100~150 cm2、≥150 cm2分为A、B、C、D 4组。比较4组腰围、BMI、腹部皮下脂肪面积、胰岛素(INS)及C-肽(C-P)释放试验、尿酸(UA)、血脂、HCY、胱抑素C(Cysc)的差异并分析相关性,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VFA与各检测指标的关系的相关性。  结果  内脏脂肪面积与腰围、BMI、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呈正相关(r > 0,P < 0.05)。A、B、C、D 4组INS(0 h、1 h、2 h)、C-P(0 h、1 h、2 h)、UA水平依次递增(P < 0.05),VFA与INS(0 h、1 h、2 h、3 h),C-P(0 h、1 h)、TG、APOE、UA、CYSC均呈正相关(r > 0,P < 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VFA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尿酸、CYSC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程度内脏脂肪面积与肥胖相关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682例T2DM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内脏脂肪检测仪(DUALSCAN HDS-2000)检测内脏脂肪面积...  相似文献   

3.
4.
肥胖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目前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死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一种全球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型糖尿病以靶组织对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为特征,与肥胖具有密切相关性。为更好防治这两种疾病,探索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是目前内分泌代谢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近年上述各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1肥胖与2型糖尿病共同的发病机制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其共同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涉及环境、遗传学和病理生理改变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研究与假说众多,其中节俭基因…  相似文献   

5.
韩洁  孙茜  张伟  许婧  曹宁  彭丽雅 《四川医学》2020,41(8):854-858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及对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腹型肥胖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控制饮食等,治疗组同时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BMI)、腰围(WC)、臀围、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MI、WC、臀围、腰臀比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MI、WC、腰臀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PG、2hPG、Hb A1c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PG、2hPG、Hb A1c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内脏脂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内脏脂肪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  相似文献   

6.
7.
田彬彬 《黑龙江医学》2023,47(3):266-268
目的:探讨间歇性禁食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内脏脂肪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样本医院收治的90例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接受间接性禁食治疗)与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饮食控制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服糖后2 h后的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及饮食控制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bA1c、FBG、2 h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6.604...  相似文献   

8.
汪宇  缪莹  万沁 《西部医学》2022,34(10):1461-1465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蓄积的因素,为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内脏脂肪蓄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09月~2020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530例。根据内脏脂肪检测结果,将纳入者分为内脏脂肪正常组及内脏脂肪蓄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内脏脂肪蓄积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皮下脂肪面积、FPG、INS、FCP、2hCP、ALT、AST、GGT、BUN、Cre、UA、TG、HDL-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HbA1C、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皮下脂肪、BUN、T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与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蓄积显著相关(P<0.05)。 结论 性别、年龄、BMI、皮下脂肪、BUN、T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与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蓄积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某部机关男性干部肥胖与糖尿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  言  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肥胖与糖尿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关系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我们对 2 0 0 1年参加我院体检的男性干部进行肥胖和糖尿病关系的调查分析 ,旨在探讨肥胖和 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777例男性干部 ,年龄 5 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胖及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测定BMI、WHtR、WHR及血脂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BMI、WHR、TC 及T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HtR、HDL及LD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肥胖率为69.4%,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胆固醇及高甘油三酯检出率分别为27.8%及50.0%,高于对照组的6.7%及33.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及高胆固醇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及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控制体重及合理膳食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与肥胖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根据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1650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低减(IGT)和糖尿病(DM)人群的肥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我省肥胖(BMI≥27)患病率为7.9%,BMI大于25,少于30人群,DM和IGT患病率是正常体重的倍和2.5倍。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指数、腰臂围比均是IGT,DM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指数增加可增加糖尿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胖类型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00年参加石家庄市社区健康检查的35~55岁城市居民中筛选出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及其他疾病的单纯肥胖者558例作为研究对象,2007年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随访到520例,结合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WC)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周围肥胖组185例,腹型肥胖组120例,混合肥胖组215例。分别测定血压(BP)、BMI、WC、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血脂,并依据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WC、BMI、WHR对2型糖尿病的预测作用。结果混合肥胖组、腹型肥胖组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WC、WHR、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OMA-IR高于周围肥胖组,且混合肥胖组的BMI、WC、WHR、HOMA-IR均高于腹型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以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为因变量,以BMI、WC、WHR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OR值分别为2.99、3.79、3.21(P均<0.01)。结论混合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密切,WC可较好地预测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相关检查、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东直门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判定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并测定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WC)、血压、心率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相关关系.结果 BMI、腰围与痰湿质成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浆内皮抑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风险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2例,根据随访期间DN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对D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共发生DN患者共35例,观察组平均动脉压、HbA1c、UACR及内皮抑素显著高于对照组(t=2.159,2.228,4.302,4.496;P=0.023,0.027,0.000,0.000),GFR显著小于对照组(t=3.56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FR是DN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41,P=0.001),HbA1c、UACR及内皮抑素是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26,1.147,1.309;P=0.007,0.004,0.000),内皮抑素预测DN发生的最佳截点为43.29 ng/mL,AUC为0.890,显著优于GFR、HbA1c及UACR(Z=2.171,3.283,2.667;P=0.030,0.001,0.008),敏感性为85.71%,显著优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内皮抑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DN发生风险具有显著联系,具有较好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 1型蛋白磷酸酶骨骼肌特异糖原靶向调节亚单位 (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2DM )及其中间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合肥地区汉族T2DM患者 16 0例 ,健康成人 10 6例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基因型测定。结果 ①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与健康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不同基因型组间空腹血糖、血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糖尿病组中基因型D/D的餐后 2h血糖显著低于基因型D/I、I/I(P=0 0 32 )。结论 PPP1R3基因 3′ UTR 5bpD/I多态性与安徽汉人 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据第60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报道,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 smellitus,T2DM)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佛罗里达州糖尿病中心研究表明:青少年T2DM5年发病率从8.7%上升至19.9%,平均诊断年龄13.5岁,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1]。随着DM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45例,根据BMD水平分为骨量减少组(A组,24例)、骨量正常组(B组,21例)。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血钙、血磷、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BMD和BMI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cy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血钙、血磷、TC、TG、LDL-C及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D与BMI呈正相关(r=0.26,P<0.05),与Hcy呈负相关(r=-0.579,P<0.05)。结论:BMI下降、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Hyp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is the gold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insulin sensitity, but it is too complicated and expensive to use in clinic.We tried to find an alternative indicator to reflect insulin sensitivity.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our adipokines, adiponectin, leptin, resistin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with insulin sensitivity, we used a hyp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to test insulin sensitivit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obesity and type 1 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versus controls.Methods In this parallel control study, we tested insulin sensitivity using a hyp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in different groups, then examined levels of adiponectin, leptin, resistin and TNF-α in seru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adipokines and glucose disposal rate (M value), as well as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M value/insulin, M/I),which are the "gold standard" indices of insulin sensitivity.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an leptin values in the four adipokines from the four different groups (P〈0.001; comparison of the var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was analyzed by variance analysis).Compared to controls (using multiple comparison two-way Dunnett t test), only the leptin level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our adipokines from the four different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P 〈0.001).The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different adipokines and M or M/I values also showed that only leptin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 (r=-0.64, P 〈0.001) or M/I values (r=-0.56, P〈0.001);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ther three adipokines and M or M/I values.Conclusion Only leptin was associated with M or M/I values.Therefore, leptin might be one of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the degree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risk of the accompanying diseas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对2型糖尿病糖代谢的作用,为2型糖尿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腹型肥胖组(病例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对照组),分析腹型肥胖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在体重、BMI、腰围、腰高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TG、HDL-C及脂肪肝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空腹血糖与体重、腰高比、TG、脂肪肝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提示,空腹血糖随体重、腰高比、TG、脂肪肝增加而增高。结论: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较非腹型肥胖患者糖代谢紊乱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与2型糖尿病(T2DM)之间的相关性及CRP与肥胖在T2DM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社区体检的居民,排除资料不全、数据异常者剩余1435人纳入研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及血清CRP等指标,依据不同的空腹血糖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分析比较不同CRP水平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及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情况及其与肥胖在T2 DM发病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糖尿病人群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CRP水平均高于正常人,随着血清CRP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BMI、SBP、TC、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随着血清CRP水平升高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随血清CRP水平升高而降低.未调整混杂因素时,高水平血清CRP存在着高糖尿病患病风险,调整混杂因素后,血清CRP与T2 DM不再存在相关性.CRP与肥胖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T2 DM人群中CRP水平较高,高水平血清CRP对糖尿病患病风险有预测作用,但不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