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短期替代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7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HD患儿,分别于rhGH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检测血清FT3、FT4、TSH,并由专人用同一量具测量身高、体重,计算生长速率(GV)和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1)治疗3、6个月后FT3水平、FT3/FT4比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而FT4、TS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6个月后Ht、HtSDS、GV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01)。3)治疗前后整体的FT3、FT3/FT4比值与GV、HtSDS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 rhGH治疗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血清FT3水平的升高可能有助于促进GHD患儿追赶生长。  相似文献   

2.
性腺功能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终身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患儿经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后,性腺功能对其成年终身高(final adult height,FAH)的影响。方法将1993年10月至2004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生长中心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15例,排除慢性器质性疾病、骨骼异常、营养不良和精神心理方面异常所致的生长迟缓,按照有或无自发青春发育,将其分为自发青春发育组(n=9,男性为5例,女性为4例);无自发青春发育组(n=6,男性为3例,女性为3例)(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无自发青春发育组6例患儿均有性腺功能低下,其中5例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首先采用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直至血T3,T4水平稳定在正常水平后,再开始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15例患儿的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方法为:于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剂量为每周0.7I U/kg(0.23mg/kg),疗程为1.1~7.7年。治疗结束后定期复诊,当年生长速率(growthvelocity,GV)2cm,或将女性患儿骨龄(bone age,BA)≥14岁,男性患儿骨龄≥16岁时的身高,视为近似终身高或成年终身高。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儿成年终身高,影响成年终身高的因素和青春期的生长因素。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标准差分值(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DS)在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为(-1.13±0.54),无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为(-1.00±0.47)。以遗传靶身高(target height,THt)校正的成年终身高标准差分值(FAH-SDS)在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为(-0.33±0.58),无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为(0.04±0.62)。77.8%(7/9)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的成年终身高达到或超过遗传靶身高范围,所有无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的成年终身高达到或超过遗传靶身高范围,两组患儿成年终身高标准差分值与遗传靶身高标准差分值(THt-SD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成年终身高标准差分值和以遗传靶身高校正的成年终身高标准差分值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的成年终身高标准差分值与第1年的生长速率、治疗开始按年龄判断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CA)、青春发育开始时的身高标准差分值和遗传靶身高标准差分值呈正相关。而无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的成年终身高标准差分值,与上述因素均不相关。自发青春发育组男、女患儿青春发育开始年龄分别为(12.98±0.59)岁和(10.75±0.84)岁,无自发青春发育组男、女性患儿性激素诱导发育年龄分别为(21.92±5.81)岁和(19.44±0.68)岁,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自发青春发育组男、女性患儿青春期身高获得分别为(24.38±1.86)cm和(22.47±2.65)cm,占终身高的(14.91±1.15)%和(15.21±1.43)%。无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青春期的身高获得男、女性分别为(3.07±2.64)cm和(3.63±2.18)cm,占终身高的(1.86±1.61)%和(2.35±1.40)%,两组男、女性患儿间比较显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经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能改善性腺功能,性腺功能可影响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终身高。对于治疗开始晚,治疗开始身高明显落后的无自发青春发育患儿,可通过延缓诱导其青春发育年龄的方法 ,改善终身高。  相似文献   

3.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是指由垂体前叶合成和分泌释放的生长激素(GH)不足,或由于GH分子结构异常等所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GHD不仅可导致身材矮小、生长缓慢,也可引起各种代谢紊乱。GHD患儿应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不仅能促进其线性生长,也会对相关的心血管疾病(CVD)标志物,如脂质谱、炎性介质、脂肪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物质、凝血-纤溶系统等生化指标、身体组分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超声指标产生影响,所有这些因素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并可导致CVD的发生。人们对于rhGH的长期安全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关于GHD患儿应用rhGH治疗前后相关CVD标志物变化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GHD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rh GH注射液治疗,剂量为0.1 IU·kg~(-1)·d~(-1),时间为患儿睡前,注射位置为大腿中部1/2的外、前侧皮下,且每天注射1次,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患儿身高、身高年增长速率、身高标准差积分和行为因子得分等情况。结果在治疗3、6个月后,CHD患儿身高、身高标准差积分和身高年增长速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行为因子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h GH治疗GHD临床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rh GH治疗GHD的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长期的研究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5.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26例的生长激素治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γ hGH)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 (GHD)所致矮小症治疗的结果分析。 【方法】 采用γ hGH替代治疗。 【结果】  2 6例患儿治疗前身高长年增长率 (3.54± 0 .39)cm ;治疗后半年、1年 ,身高增长率分别为 (5.47± 1 .2 8)cm、(9.2 7± 1 .53)cm。统计学t检验差异具有十分显著意义 (P <0 .0 1 )。 【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生长激素应用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已经有35年 ,最初的生长激素来源于尸体的垂体 ,其来源很有限。到 1985年 ,发现 3例青年男性应用垂体源性生长激素治疗后出现了Creutzfeldt -Jakob病 ,可能与污染物质Prions有关。结果生长激素的生产和应用被迫停止 ,迄今为止 ,在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病人中 ,已有 50人发生本病[1] 。目前的生长激素制剂纯度很高 ,杂质含量很少 ,具有安全、稳定和来源充足的特点 ,因此最近美国联邦食品药物委员会 (FDA)已经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慢性肾功能不全有关的身…  相似文献   

7.
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是由于腺垂体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部分或完全缺乏,或是由于GH分子结构异常、或受体缺陷等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文献报道GHD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导致机体心脏结构及功能损害、脂质代谢异常,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危害机体健康。本文就近年来GHD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体重指数(BMI)的青春前期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实现rhGH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rhGH治疗1年以上的76例GHD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4年发布的儿童肥胖、超重筛查BMI界值点,将GHD患儿分为BMI正常组(30例)、超重组(23例)和肥胖组(23例),治疗前、治疗1年后分别测定身高、BMI、骨龄及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含量,并计算生长速率(HV)、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TSH)、FT3、FT4水平。结果 3组患儿治疗1年后的HV、HtSD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BMI正常组治疗效果优于超重组及肥胖组(P<0.05),超重组与肥胖组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1年后BMI均有下降趋势,其中超重组、肥胖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3组患儿与治疗前相比,测定TSH、T3、T4、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等无异常改变。结论 rhGH可以显著提高青春前期GHD患儿的生长速率,在纠正了其他因素后,应用rhGH治疗超重、肥胖GHD患儿时,推测可能需要更大的rhGH剂量以获得更好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科呼吸困难患儿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因呼吸困难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救治的364例病历资料完整的患儿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儿为230例(63.2%),女性为134例(36.8%);年龄为1个月至13岁,中位年龄为7个月。结合小儿死亡危险(PRISM)Ⅲ评分、相关参考文献及急诊科常用生化检测指标,选取性别、年龄、是否进行有创通气、是否合并先天性疾病、是否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心率、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血Ca2+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动脉血pH值、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乳酸水平及剩余碱水平等共计17个指标,作为可能影响急诊科呼吸困难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详细记录上述17个指标情况及患儿主要诊断与预后情况。对不同影响因素下急诊科呼吸困难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再根据上述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及专业知识,选择影响急诊科呼吸困难患儿预后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 结果①进行有创通气、入住PICU、合并先天性疾病,以及血Ca2+水平、SpO2、PaO2及剩余碱水平异常患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38.4%、30.8%、30.8%、23.7%、34.7%、31.7%、23.3%),显著高于未进行有创通气、未入住PICU、未合并先天性疾病,以及血Ca2+水平、SpO2、PaO2及剩余碱水平正常患儿(13.1%、11.9%、11.9%、12.1%、15.6%、16.4%、13.9%),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161、19.456、19.456、8.255、10.463、5.736、5.338,P<0.05)。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心率、动脉血pH值、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血清白蛋白水平、SaO2、PaCO2及血乳酸水平是否异常患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急诊科呼吸困难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进行有创通气、是否入住PICU、是否合并先天性疾病、血Ca2+水平及SpO2,为影响急诊科呼吸困难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1、2.260、3.867、1.992、2.225,95% CI:1.244~5.109、1.112~4.594、2.122~7.045、1.068~3.719、1.059~4.677,P=0.010、0.024、0.000、0.030、0.035)。 结论对于急诊科呼吸困难患儿,急诊科医师应高度重视患儿是否合并先天性疾病、是否进行有创通气、是否入住PICU、血Ca2+水平及SpO2等危险因素,这对呼吸困难患儿在急诊科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体质量指数(BMI)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GHD患儿的临床资料,每例均收集其身高(Ht)、体重(Wt)、BMI、血清生长激素(GH)、血清IGF-1等指标。结果 1)GHD患儿中IGF-1水平与BMI呈正相关;2)GHD患儿IGF-1水平受性别、BMI、青春期状态等因素的影响;3)GHD患儿中,在BMI SDS<0.30组,BMI SDS每增加1个单位,IGF-1 SDS降低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 SDS≥0.30组,BMI SDS每增加1个单位,IGF-1 SDS增加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调整了性别、血小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高密度脂蛋白、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睾酮、骨龄落后程度等混杂因素后,青春期前GHD患儿的BMI SDS每增加1个单位,IGF-1 SDS增加39.3%;青春期GHD患儿的BMI SDS每增加1个单位,IGF-1 SDS降低9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0.05)。结论 GHD患儿的IGF-1水平受性别、BMI、青春期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并且适宜的BMI有利于促进GHD患儿的生长发育。GHD患儿在青春期前应适当增加BMI,进入青春期后应注意控制其BMI,这可能有助于IGF-1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长效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PEG-rhGH)和短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GHD患儿中20例给予0.2 mg/(kg·周) PEG-rhGH治疗(长效组);30例给予0.03 mg/(kg·d)短效rhGH治疗(短效组),疗程为56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6、28、56周评价两组患儿的身高、年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积分 (HTSDS)、骨龄(BA)、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胰岛素抵抗(IR)。结果 长效组和短效组的生长速度在治疗28周时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长效组:(3.67±0.81)cm/年至(14.05±2.30)cm/年,短效组(3.39±1.36)cm/年至(13.63±2.32) cm/年)],长效组较短效组提高更明显(t=2.114,P<0.05);治疗至56周长效组和短效组的生长速度分别为(10.98±1.01)cm/年和(10.77±1.48)cm/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6周起两组患儿的HTSDS较治疗前出现显著改善(P<0.05),逐渐接近正常水平。从治疗第4周开始长效组HTSDS改善明显优于短效组(P<0.05),在观察过程中一直持续存在。两组患儿在治疗后IGF-1 SDS逐渐提升,至治疗16周开始较基线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疗程至28周开始长效组IGF-1 SDS较短效组在正常范围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56周的治疗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EG-rhGH对儿童GHD治疗有效,效果优于短效rhGH,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牛静  夏立红  张松青  商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689-3691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GHD)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免疫状态进行比较,探讨r-hGH作为免疫增强剂的应用前景。方法:32例GHD儿童r-hGH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化学分析法分别检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并与26例正常儿童对照。结果:①32例GHD儿童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对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②32例GHD儿童免疫球蛋白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对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hGH治疗后不仅可改善GHD患儿的身高,而且还可明显改善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重组生长激素(rhGH)治疗矮小症儿童前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并对其有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57例应用rhGH治疗的矮小症患儿进行随访,包括23例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CGHD)和34例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症(PCHD)。以年龄、性别匹配20例儿童作为对照。在诊断时和治疗中每间隔3个月检查IGF-1、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GHD组和PGHD组GF-1水平偏低,其中对照组与CGHD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IGF-1在治疗3个月时即明显上升,此后呈逐渐上升趋势。相关分析发现IGF-1与患儿年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和治疗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性别和激发GH峰值无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证实矮小症儿童IGF—1偏低,经过rhGH治疗可使IGF-1升高,治疗中IGF-1水平与治疗时间、胰捣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的身高、骨龄、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方法测定48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的身高、骨龄、身高增长速率、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steocalcin)、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1,25-(OH)_2D_3],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r-h GH治疗后6、12个月时GHD儿童身高增长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血清BAP、Osteocalcin、IGF-1、IGFBP-3、1,25-(OH)_2D_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结论 GHD儿童体内骨代谢水平明显降低,GH替代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IGF-1、IGFBP-3、身高、骨代谢指标、骨代谢调节激素1,25-(OH)_2D_3明显增高,GH替代治疗可促进GHD儿童身高增长及骨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后,与肿瘤发生相对危险度、肿瘤死亡率以及再发肿瘤发生相对危险度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NKI、CBM、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应用rhGH治疗GHD后与肿瘤相关性的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资料收集、质量评价、数据提取,最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GHD患儿应用rhGH治疗后,肿瘤的发生风险无增加,两者无相关性(RR=0.76,95%CI为0.59~0.90,P<0.05)。应用rhGH治疗后,GHD组发生肿瘤的死亡率与预期死亡率相比,结果无统计意义,说明rhGH并不增加肿瘤患儿的死亡率(SMR=0.90,95%CI为0.77~1.05,P>0.05)。但是对于既往患有肿瘤的患者,应用rhGH后,可以使再发肿瘤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危险性增加1.3倍(RR=2.30,95%CI为1.61~3.27,P<0.05)。结论 GHD患儿应用rhGH治疗后,肿瘤发生相对风险及死亡率无明显增加,但是再发肿瘤的危险性增加1.3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预后,并对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明显的智力落后、继发性癫痫及肢体瘫痪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有12例患儿出现危重病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对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首次诊断是否为手足口病、转诊次数、总病程、患儿精神差对患儿的预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转诊次数&gt;3次、总病程以及患儿入院精神差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减少患儿就诊次数,积极给予退烧、抗炎治疗,缩短患儿总病程,是提高患儿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有效治疗方法,研究生长激素治疗对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serum growth factor 1,IGF-1)、生长激素释放肽(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peptide,Ghrelin)、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31例患儿,实施常规的营养治疗的方式,研究组31例患儿实施生长激素治疗的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且BMI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血清IGF-1指标比对照组高,生长速率(growth rate,GV)和身高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生长激素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患儿的生长,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患儿第一年生长速率(growth velouty,GV)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青春期前ISS患儿共42例,以rhGH治疗后第一年GV为评价指标,探讨与性别、治疗前年龄(CA)、治疗前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治疗前体重指数标准差积分(BMI SDS)、父亲HtSDS、母亲HtSDS、治疗前GV、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峰值、治疗前骨龄(BA)等9个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本次研究中42例ISS患儿经rhGH治疗后第一年GV均有所改善,治疗前CA是影响ISS患儿治疗第一年GV的独立因素。 结论 ISS患儿采用rhGH治疗的年龄宜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泰安市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268例,根据连续治疗7 d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白细胞计数等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7 d治疗后治愈102例,有效134例,无效32例;归入预后良好组236例(88.06%),归入预后不良组32例(11.94%)。预后良好组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明显短于预后不良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EV71病毒阳性率、CoxA16病毒阳性率、机械通气率、发热持续时间≤3 d比例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家长接受过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比例明显高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水平、EV71病毒、CoxA16病毒、机械通气、发热持续时间、家长接受过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本市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不良预后率偏高,应针对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水平、家长接受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等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和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84例HPS患儿的临床检查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结果 84例HPS患儿中,62例(73.81%)与感染相关,其中EBV感染52例(61.90%)最多;3例(3.57%)HPS患儿与恶性肿瘤相关;11例(13.10%)HPS患儿与结缔组织病相关;其他病因8例(9.52%)。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BV感染、年龄小、血小板降低和白蛋白低下是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对噬血细胞综合征BV感染、年龄小、血小板降低和白蛋白低下患儿监测,并采取预防措施,早期诊治,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