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无包膜的二十面体衣壳蛋白病毒,为一种球形DNA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属。HPV感染具有两个特性:嗜鳞状上皮和免疫逃逸。根据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将其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HPV主要为HPV6、11、30、42、43等,主要导致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高危HPV主要为HPV16、18、31、33、52等,主要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和外生殖器癌等病变[1]。HPV广泛存  相似文献   

2.
正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病因~[1],通过检测HPV可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进行筛查和随诊。先前检测HPV的方法主要是针对HPV DNA,以判定感染的病毒类型或者负荷量。然而,宫颈感染HPV后是否发生病变,病变是否进展并非只与病毒的类型及负荷量相关,与病毒的活动程度也密切相关~[2]。目前认为HPV癌基因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感染皮肤与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DNA病毒,可引起感染上皮的增生性病变甚至是肿瘤的发生[1]。迄今已发现超过70多种的HPV基因型,至少有40多种可感染生殖器粘膜。其中HPV6、11、16、18、31、33是与生殖道良性及恶性增生极为相关的病毒,也是最常见的生殖道感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能特异感染人皮肤和粘膜的双链环状DNA病毒,已发现100多种亚型,其中约30种与人类肿瘤有关[1].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目前已有研究证实HPV感染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2].因此,对不同地区妇女进行HPV感染情况和型别的准确检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防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筛查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CIN和早期宫颈癌共50例患者,通过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免疫组化法分析P16蛋白、HPV L-1壳蛋白在其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在慢性宫颈炎(9.0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2.9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4.21%)及早期宫颈癌(100.00%)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χ2=45.38,P=0.00),人乳头瘤病毒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亦存在明显差异,分别是18.18%、35.29%、15.79%及0(χ2=12.59,P=0.00);随着病毒载量提高,P16蛋白与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有所改变(χ2值分别为41.37、32.95,均P<0.01).在慢性宫颈炎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呈正相关关系(r=0.52,P=0.01);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8、0.33,均P<0.05);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中,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均未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0.26、0.62,均P>0.05).结论 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表达阳性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出现的分子事件,在筛查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较高,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演变的始动因素,而HPV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则是推动宫颈癌变进展的重要事件.病毒基因组的整合破坏了E2基因完整性,E2蛋白断裂使宫颈细胞更易于永生化,促进癌变发展.下面就E2基因的功能及病毒基因组整合后癌变发生的机制进行阐述.E2蛋白是一种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可调节DNA复制、转录,在HPV感染及感染后病毒生活周期的正常维持中具有关键作用.宫颈癌的演变与高危型别HPV感染不可分割,以HPV16、HPV18两型感染最常见.HPV16 E2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位于基因组第2 755~3 852位;HPV18 E2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位于基因组第2 817~3 914位.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HPY)是引起尖锐湿疣等上皮乳头瘤样增生性疾病的主要病原。HPV衣壳蛋白L1,由于其结构特征及精确的抗原特性,在黏附宿主细胞、识别病毒受体、协助病毒DNA的人胞转运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在HPV感染的临床评估和HPV疫苗的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对HPV衣壳蛋白L1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关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人类生殖道常见的病毒感染,可引起宫颈癌、阴道癌、阴茎癌、肛周癌、生殖器疣等多种疾病。目前全球使用的预防性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均由HPV主要衣壳蛋白L1组装成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制成,可有效预防相关型别HPV感染及其所致的生殖器疣以及宫颈、阴户、阴道的癌前病变。宫颈癌是中国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因此HPV疫苗在中国的上市使用受到了公众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比较三种疫苗的效力、交叉保护效果和安全性,以及中国HPV流行型别与宫颈癌的流行现状,为HPV疫苗在中国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乳头瘤病毒E1蛋白是该病毒起始DNA复制的关键蛋白,其活性部分主要位于C端2/3序列,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与Ori中的E1BS结合后而行使DNA解旋酶功能。在乳头瘤病毒DNA复制中,E1蛋白(E1)发挥作用尚需E2蛋白(E2)的参与,同时,E1对E2介导的转录也有调节作用。研究E1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揭开乳头瘤病毒的生活史及其致病的分子机制,为控制该病毒所致的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 RNA表达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对宫颈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88例宫颈癌病变患者,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其标本中HPV DNA及HPV E6/E7m 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正常范围87例(46.28%),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48例(25.5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9例(15.4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4例(12.77%)。101例ASCUS及以上病变程度的患者中,正常48例,阳性53例,其中23例CINⅠ、13例CINⅡ、15例CINⅢ及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诊断为ASCUS者中,HPV E6/E7 m RNA检出率明显低于HPV DNA(P<0.01);诊断为LSIL及HSIL者中,HPV DNA与HPV E6/E7 m RNA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诊断为CINⅡ~Ⅲ及SCC者中,HPV DNA与HPV E6/E7 m RNA检出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PV E6/E7 m RNA检出的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优于HPV DNA(均P<0.05)。结论相比HPV DNA检测,HPV E6/E7 m RNA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可有效判断HPV感染患者宫颈病变恶化可能性,在增强宫颈癌早期筛查与检测准确性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人乳头瘤病毒有高危型和低危型之分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是一种嗜上皮性小型环状双链DNA病毒,由于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携带有这种病毒.目前已知的HPV型别有200多种,大约40种型别涉及女性生殖道感染,约20种与肿瘤有关.根据致病力的强弱,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型,分型的标志便是导致宫颈癌危险性大小.  相似文献   

1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与人类致病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有100多种,与生殖道感染和子宫颈癌有关[1].HPV病毒分为高危型(HR)和低危型[2].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CIN)的首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乳头瘤病毒(HPV)为乳头空病毒科,属于DNA病毒,繁殖于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等宿主细胞核内,按其DNA碱基序列排列,目前已知有70多个型别,其中6、11、16、18、33、35、39、45等10余型可致病,与生殖道上皮细胞癌变有密切关系.妇女下生殖道感染HPV,可引起湿疣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核酸定量、P16、HPV L1壳蛋白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8例,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LSIL)5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SIL)79例。另选取同期35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蛋白、采用原位杂交检测HPV L1壳蛋白,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HR-HPV,PCR体外扩增法测定HPV DNA核酸定量。分析3者在宫颈病变不同阶段中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P16蛋白的阳性率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SIL中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最高,随着宫颈病变进展,其阳性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HR-HPV阳性率及核酸定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慢性宫颈炎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HR-HPV核酸定量呈正相关(P0.05);L1壳蛋白与HR-HPV核酸定量及P16蛋白均无相关性(P0.05)。在LSIL中,P16蛋白、HPV L1壳蛋白的表达均与HR-HPV核酸定量呈正相关(P0.01);P16与L1壳蛋白也呈正相关(P0.01)。在HSIL中,P16蛋白、HR-HPV核酸定量呈正相关(P0.05),L1壳蛋白与HR-HPV核酸定量及P16蛋白均无相关性(P0.05)。在宫颈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与HPV核酸定量呈正相关(P0.01),L1壳蛋白与P16及HR-HPV核酸定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P16蛋白、L1壳蛋白分析HPV感染宿主后的状态,可有效判断宫颈病变的发展阶段,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川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病毒分型、病毒载量对宫颈病变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1-12月在医院行HPV检测共计2 532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银川地区妇女HPV感染情况,常见高危型HPV感染状况、感染型别以及与年龄的关系;同时追踪HPV阳性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做病理检查者,探讨病毒载量与宫颈细胞病变之间的联系。结果 2 532例受检者中HPV感染474例,感染率为18.73%。其中HR-HPV 16阳性109例(感染率4.30%),感染率排在前5位的型别是:16型、52型、53型、58型及51型;混合感染111例(感染率4.38%)。50岁年龄段HPV阳性率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型、18型及52型病毒载量在CINII及以上级别病变中明显增加。结论银川地区频发的HPV基因型具有区域性,亚型与宫颈病变有相关性,而且HPV病毒载量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HPV分型定量检测能预测病变的风险,能提高宫颈细胞病变的筛查率,降低漏检风险,应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否持续存在的评价,用LEEP环切电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有效性。方法对6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62例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用LEEP环切电刀术后,高危型HPV的检测随诊。结果在LEEP环切电刀中,治疗前为高危型人乳头瘤感染阳性62例,4例(6.45%)患者随访时仍阳性。69例妇女中治疗前存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随访时仅有2例残留或复发。结论治疗后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95.65%被彻底清除,提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监测治疗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这种治疗措施可以清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1概述 尖锐湿疣,又称尖圭湿疣、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某些类型的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并与癌有一定关系.人类乳头瘤病毒为DNA病毒,目前发现人类乳头瘤病毒大约有100个型别,约1/3侵犯生殖器和肛周部位.人类乳头瘤病毒不仅是尖锐湿疣的致病因子,而且与肿瘤有关.据报道,80%~90%生殖器肿瘤中可查到人类乳头瘤病毒DNA.人类乳头瘤病毒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促使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过早性交、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低下、高性激素水平、吸烟等.尖锐湿疣往往与多种性病并存.  相似文献   

18.
广元地区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变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元地区妇女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优势HPV亚型,分析HPV16 E6基因的变异及地域株分布.[方法]对宫颈癌的患者,采用HPV普适引物GPS /GP6 和高危HPVE6基因特异引物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肿瘤组织中所提取DNA进行HPV PCR扩增,扩增片断经DNA测序确认其HPV感染率及亚型.[结果]HPV总体感染率为97.2%;HPV16为主要型别,占78.5%,其中HPV16单一感染23例,与其他HPV亚型共感染32例;HPV58感染率为第2,占27.1%:其余依次分别为HPV59 (21.4%,); HPV52 (20.O%,), HPV18 (11.4%,); HPV33, HPV45和HPV6各1例(1.4%).共有38倒肿瘤组织中检测到不同HPV型别的共感染,占总感染的54.3%.感染的HPV16中,东亚株占34.5%,欧洲株占32.7%). [结论]该地区宫颈癌组织中HPV感染以16型为优势感染亚型,HPV58,59和52为亚优势感染型别,超过半数患者为混合感染.HPV16感染中以HPV16东亚和欧洲流行株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 mRNA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40例、宫颈上皮瘤变患者90例(Cl N 1、Cl N 2、Cl N 3分别30例)及宫颈炎妇女30例,分别检测上述各类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E6 mRNA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宫颈癌、宫颈上皮瘤变(Cl N 1、Cl N 2、Cl N 3)患者的HPV16E6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且HPV16E6 mRNA表达水平在宫颈癌>Cl N 3>Cl N 2>Cl N1>慢性宫颈炎患者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HPV16 E6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化的宫颈癌患者survivin蛋白、HPV16 E6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的survivin蛋白、HPV16 E6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中分化患者(P<0.05)。对HPV16E6蛋白及mRNA分别与survivin蛋白进行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HPV16E6蛋白与survivin蛋白呈正相关关系(r=0.604,P<0.001),HPV16E6 mRNA与survivin蛋白呈正相关关系(r=0.615,P<0.001)。结论:HPV16E6 mRNA与宫颈病变有一定的关系,HPV16E6 mRNA与surviv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P53及P16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未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层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20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采用支链DNA技术和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E6/E7 mRNA、P53及P16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中HPV E6/E7 mRNA、P53及P16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V E6/E7 mRNA与P53蛋白不相关(r=1.107,P=0.112),HPV E6/E7 mRNA与P16蛋白呈正相关(r=0.363,P=0.000),P53与P16蛋白呈正相关(r=0.477,P=0.000)。结论 HPV E6/E7 mRNA、P53及P16蛋白在ASCUS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的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检测三者可作为ASCUS分流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