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早期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17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进行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2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8例,发生率为45.35%;7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送检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59.05%,革兰阳性菌27株占25.71%,真菌16株占15.2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气管切开、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住院时间有关。结论 ICU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严格呼吸机的相关使用指征,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严格执行无菌化管理,预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Wnt1诱导的信号通路蛋白1(WISP1)/Toll样受体4(TLR4)/整合素β5通路基因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及山东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88例纳入研究,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纳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n=49)、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n=139)。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WISP1/TLR4/整合素β5通路基因,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18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9例,发生率为26.06%,共分离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6株,占比79.3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WISP1信使核糖核酸(mRNA)、TLR4 mRNA、整合素β5 mRNA表达水平高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20 d、WISP1 mRNA、TLR4 mRNA、整合素β5 mRNA表达水平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50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定义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进行呼吸机治疗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1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中吸痰次数>6次/d、机械通气时间>6d的患儿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多因素分析发现,吸痰次数>6次/d (OR=24.56,95%CI:0.756~4.595),机械通气时间>6d (OR=6.757,95%CI:1.345 ~ 8.753)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吸痰次数过多和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其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NICU机械通气时间≥2d的患儿816例进行监测,分析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其感染危险因素,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98例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4.3%;气管插管、胎龄<37周和机械通气时间>7d是S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个因素有关,临床应重点观察独立危险因素,积极开展感染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杭州某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布情况,以期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6月于杭州市某院开展机械通气治疗的143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5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送检样本内共分离出138株病原菌,包括12株革兰阳性菌、116株革兰阴性菌、10株真菌;革兰阳性菌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常见为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常见为白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患者年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口咽部微生物定植、湿化器微生物定植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口咽部微生物定植、湿化器微生物定植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杭州某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发生与患者年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等因素有关,而针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临床医师可依据病原菌分析结果合理制定防治措施,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感染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使用呼吸机患儿189例为研究对象,目标性监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病原菌情况,分析患儿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临床资料,归纳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189例使用呼吸机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例,发生率13.76%,死亡3例;26例患儿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占62.50%,革兰阳性菌8株占25.00%,真菌4株占12.50%;机械通气时间、免疫情况(CD3~+、CD4~+、CD8~+)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需加强真菌感染的重视度。且根据风险因素,目标性监测高危患儿,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探究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新生儿科收治的150例需要行呼吸机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将100例患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孕周、出生体重、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孕周、出生体重、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防治与护理,以减少其临床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剖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儿150例,根据患儿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其进行分组:A组37例均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B组113例均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A组中的病患施以痰标本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深度挖掘先心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痰培养提示阳性者有36例,阳性菌株共46株,包含3株真菌、5株格兰阳性菌、38株格阴性菌.对A、B两组的插管次数、白蛋白浓度、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前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镇痛时间等信息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临床医师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还应视其药敏试验和病原菌分布的情况,为其制定最佳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CU重症监护中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感染致病菌群。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研究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6例),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群,并对ICU重症监护中心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在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共检出主要病原菌42种,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05%,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8.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意识障碍、胃内容物反流、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留置胃管、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5 d、APACHEⅡ评分≥15分、抑酸剂使用时间>3 d及气管插管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 ICU重症监护中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致病菌,临床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查,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对留置胃管、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5 d、APACHEⅡ评分≥15分、抑酸剂使用时间>3 d及气管插管等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干预措施,以尽量避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ICU应用呼吸机患者600例,统计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78例,发生率为13.00%;78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3株、占73.26%,革兰阳性菌19株、占22.09%,真菌4株、占4.65%;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莫西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耐药率较低;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5d、气管切开、APACHE II评分≥15分、使用制酸剂为呼吸机相关肺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需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同时进行病原学分析,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从而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危险因素,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93例使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时间>48h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9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8.7%;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中,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孕期(29.5±6.3)周、出生体重(2778±617)g、机械通气时间(123.3±21.4)h、插管次数(3.1±1.9)次、吸痰次数(19.4±7.1)次、平卧率50.0%、静脉置管率41.5%;对照组:孕期(34.7±6.8)周、出生体重(3046±609)g、机械通气时间(93.6±17.8)h、插管次数(1.8±0.9)次、吸痰次数(10.8±8.2)次、平卧率24.2%、静脉置管率42.4%.结论 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患儿自身状态和临床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相关,针对患儿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6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生儿为A组(62例),其余为B组(206例)。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性别、胎龄、白蛋白水平、分娩方式、Apgar评分、是否存在感染、出生体质量、抗生素联合应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情况及气管插管次数的差异,并分析上述因素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结果 268例新生儿中6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3. 13%。两组新生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新生儿胎龄、白蛋白水平、分娩方式、Apgar评分、是否存在感染、出生体质量、抗生素联合应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情况及气管插管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白蛋白水平、分娩方式、Apgar评分、是否存在感染、出生体质量、抗生素联合应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情况及气管插管次数均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均P0. 05)。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描述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研究"课题。结果在151例新生儿呼吸机插管通气治疗的患儿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发病率为37.1%。其中,男性的发病率为43.6%,女性为19.5%,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χ2=7.0046,P<0.05),轻度窒息儿高于重度窒息儿(χ2=4.0322,P<0.05)。早产儿高于足月儿(χ2=6.3884,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在肺炎、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和肺透明病中的发病率分别为56.4%、46.6%、44.4%、42.7%和42.1%。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很高,对于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的男性患者以及相关的原发疾病,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胃潴留、误吸、滥用抗生素、非无菌操作、患儿胎龄、呼吸机管道污染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有着很大关系。误吸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减少误吸是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点。临床上,大量新生儿因为基础疾病、生理缺陷以及早产等因素进入重症监护室,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是因为新生儿机体的免疫能力差,导致细菌生物容易经过开放气道进入到体内,从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指的是新生儿诞生后在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因为器械通气导致肺部感染,当前肠内营养支持在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中得到了广大医学者的认可。本文综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肠内营养干预的关键点,希望能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经过机械通气且通气时间大于等于48 h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符合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标准的45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未感染肺炎的55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结果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48 h的新生儿中肺炎发生率为45%,发病患儿和未发病患儿在住院时间、插管天数、体位、出生体重、胎龄、营养不良、肺部原发疾病、留置胃管、反复吸痰、反复气管插管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患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早产、应用H2拮抗剂、体重低、平卧位、肺部原发病、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73 h等,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其他病菌,为了降低新生儿患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概率,需要避免上述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的侵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09年E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机械通气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和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在102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0例,发病率68.6%.检出致病菌1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58.6%),革兰阳性菌35株(22.3%),真菌30株(19.1%).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各22株(各占14.0%),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21株(13.4%),鲍曼不动杆菌17株(10.8%).在7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单一致病菌感染11例,混合感染59例(84.3%),其中31例为2种致病菌感染,28例为3种致病菌感染.结论 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但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致病菌存在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48 h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收集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儿中有38例发生VAP,从VAP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34例,阳性率89.47%,共分离出37株病原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敏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插管次数≥2次、机械通气时间≥72 h、留置胃管≥48 h是早产儿机械通气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静脉丙种球蛋白注射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机械通气VAP发生率高,插管次数≥2次、机械通气时间≥72 h、留置胃管≥48 h等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静脉丙种球蛋白注射是保护因素,应对上述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机械通气≥48h的364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64例发生VAP的患儿在气管插管下取其痰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364例机械通气≥48h的患儿中发生VAP 64例,发生率为17.58%,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胎龄、母亲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共培养出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93.3%,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等;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最强,敏感率为81.82%,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等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下降,敏感率分别为72.73%,77.27%,68.18%。结论 VAP的发生相关因素较多,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应对VAP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依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60例,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相关因素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0例,发生率为31.25%;单因素检验12个变量是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为:APACHEⅡ评分高(OR=4.56)、机械通气时间长(OR=3.23)、头部仰卧位置(OR=3.02)、年龄大(OR=2.98)、应用抗酸剂(OR=2.23).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以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120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鉴定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性试验.结果 1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99株,79例为混合感染,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