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5,(7):61-63
目的观察不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2,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T2DM患者120例,根据患者降糖方案的不同分为3个小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B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C组患者给予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观察:1三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达标时胰岛素的使用量;26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观察治疗后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A、B、C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6.9±2.3)d、(4.1±3.0)d、(3.8±1.5)d,达标时胰岛素的使用量为(19.0±7.8)U、(12.1±5.9)U、(11.9±5.3)U,B、C两组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B、C两组无差异(p>0.05);2治疗6个月后,B、C两组与A组FBG、PBG、Hb A1c、HOMA-IR差异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B、C两组无差异(p>0.05);3治疗6个月后,B、C两组与A组TC、TG、LDL-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B、C两组无差异(p>0.05);4A、B、C组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5%、20.0%、5.0%,B、C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C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和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T2DM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迅速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血糖控制能力较好。此外,该方案导致T2DM患者发生临床低血糖事件的比率相对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158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观察组)和胰岛素静脉滴注(对照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p H恢复时间、尿酮阴转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阴离子间隙(A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C肽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稳定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阴转时间、p H恢复时间、平均每人每日低血糖次数、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4,39.01,33.62,17.46,2.28,9.23;均P<0.05),两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人数(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45,P<0.05)。治疗后观察组AG和Hb Alc均低于对照组,而CO2-CP和C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8,3.46,4.37,9.24;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显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与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治疗疗效、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兰溪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GD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记录对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Hb A1c、空腹血糖(FPG)及2h血糖(2h-PG)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显著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 (Cys-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低血糖、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羊水过多等产妇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巨大儿及低血糖胎儿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生长受限、畸形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治疗GDM效果显著优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Hcy、Cys-C水平,缩短G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脆性糖尿病(DM)患者行实时动态胰岛素泵(3C)、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GMS)治疗效果。方法:样本采集本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脆性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胰岛素泵-2C,n=40)和观察组(3C方案,n=40),比较两组血糖指标、临床指标、血糖波动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比较2组血糖波动无差异,治疗后2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BG、2hPG及HbA1c指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BG、MAGE、FBG、ACU10、ACU3.9指标更低,低血糖次数、胰岛素用量更少,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结论:3C方案治疗此病能控制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2020年4月收治的90例GDM患者,根据蒙特卡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配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2 h PBG值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进行短期强化治疗和综合护理,可及时有效地控制FBG和2 hPBG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次数,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阳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T1DM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患儿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比较2组患儿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HbA1c、空腹血糖水平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2组患儿HbA1c、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患儿BM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BMI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患儿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7,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儿童T1DM,可降低患儿发生低血糖及体质量增加的风险,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每日胰岛素用量的影响,为T2DM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8月1月至2017年5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6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加用利拉鲁肽辅治疗,为治疗组,另30例为对照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腰围、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改善情况。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腰围、BMI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腰围、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后T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Hb A1C、HOMA-β和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 A1C、HOMA-β和HOMA-IR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胰岛素日用量分别为(43.74±16.53)、(44.10±13.99)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日用量[(20.75±9.24)U]明显少于对照组[(54.57±16.07)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少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多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患者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胰岛素日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7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在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有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平均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联合门冬胰岛素30可有效降低血糖指标、中医症状评分,减少胰岛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胰岛素泵治疗,研究组予以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血糖及相关指标、体质量指数(BM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及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三餐后2h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MI变化量为(0.77±0.14)kg/m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0.127)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可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7):911-912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沙格列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以及血清C肽等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 PBG、Hb A1c、血清C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 PBG、Hb A1c、血清C肽水平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口服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与地特胰岛素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地特胰岛素,对照组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压和血糖并调整绷沙坦或地特胰岛素剂量,均治疗12 w。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两组内皮素1、一氧化氮、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胰岛β细胞功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住院次数和低血糖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住院次数(1.15±0.68)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93±1.2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次数(9.42+1.8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1±4.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胰岛及内皮细胞功能,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及并发症控制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鄞州区第二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GDM患者243例,根据孕妇的个人意愿将患者分为个体化营养干预组即观察组(89例),普通治疗组即对照组(154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生活方式干预6周前后血糖、血脂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情况,并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与Hb A1c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FBG与Hb A1c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与TG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TC与TG表达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个体化营养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患者血糖及身体基线指标的综合评估后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通过改善患者的膳食习惯进行进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对降低产妇围产期的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各项指标、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观察组患者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空腹血糖(FPG)值、餐后2 h血糖(2 h PG)值、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血糖次数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较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的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FPG、2 h PG及Hb A1C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FPG、2 h PG及Hb 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胰岛素用量[(0.56±0.22)U·kg-1·d-1]明显低于对照组[(0.78±0.34)U·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主(P0.05)。联合治疗组体质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体质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体质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可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FPG、2h PG、FCP以及Hb A1c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8.7±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FC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F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b A1c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b A1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1%(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LADA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为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6月30日诊治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常规胰岛素强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时血糖(FPG、2hPG)、炎性因子(WBC、CRP、PCT)变化,以及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感染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PG、2hPG、WBC、CRP、P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4.75±2.22)d、(34.67±5.31)U/d、(5.61±2.04)d短于对照组(6.43±2.76)d、(42.94±6.65)U/d、(7.67±2.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8例低血糖发生,观察组有1例低血糖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利于感染及血糖水平的及时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是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联合沙格列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值、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 PG、HbA1c水平、胰岛素用量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行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80例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制血糖过程中血糖波动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血糖波动小,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Hb A1c7.0%)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加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或甘舒霖30R)治疗,24周后,观察FBG、2h PG、Hb A1c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BMI变化评价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问卷调查评分比较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FBG、2h PG、Hb 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间FBG、2h PG、Hb A1c达标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BMI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基础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安全性、有效性优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ral hypoglycemic drugs,OADs)治疗方案对使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预混胰岛素30/70单独或联合使用OADs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停用预混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n=30)和对照组(继续使用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联合OADs)(n=20),各组均依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胰岛素及OADs用量。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三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试验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HbA1c、FBG、三餐2hPG均有所下降(P均〈0.01);治疗组BMI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BMI较治疗前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FBG、午餐2hPG及HbA1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BMI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期间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可使FBG和HbA1c显著改善,不增加体重,简便易行,且降低了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