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生长年限对三七质量、皂苷含量及抗血栓作用的影响,为确定三七药材适宜的采收年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三七皂苷R1 5个主要皂苷,比较1—6年不同生长年限的三七有效成分的积累情况。同时,利用斑马鱼血栓模型比较1、2、3年生三七的抗血栓作用。结果 1—3年生三七质量、5个皂苷含量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逐渐累积,其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均较高,随年限变化最显著;而4—6年生三七中质量、皂苷含量受批次个体等影响较大,皂苷含量波动较大,与3年生三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年生三七抗血栓作用比较中发现,在相同剂量下,生长年限越长,疗效越好;在相同生长年限下,剂量越大,疗效越好。结论 综合品质、产量、种植成本及活性等因素,结合目前产地种植三七的实际情况,3年生三七整体品质较高且趋于稳定,可为三七标准化采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七花及三七传统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差异性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本院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黄酮含量和总皂苷含量进行比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且比较两组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黄酮含量都很低,但是三七花中总黄酮含量比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黄酮含量高;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皂苷含量低,但三七花中总皂苷含量比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总皂苷含量高;实验结果表明,三七花中鸟苷、腺苷、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F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的含量,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中存在少量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和三七皂苷R1这三种化合物,但是三七花中却没有检测到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和三七皂苷R1这三种化合物。结论:本院通过对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三七根两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加以比较,发现三七花和三七传统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并且建立一套卓有成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三七主产区云南文山不同产地、生长年限三七花蕾中总皂苷和单体皂苷Rb1、Rb3的含量.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体皂苷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三七花蕾中总皂苷和单体皂苷含量差异较大,三年生含量高于二年生.结论 本法可用于对三七花蕾的质量控制,为三七花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净制工艺对三七主根、剪口、筋条质量的影响,为建立该药材合理的净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超声清洗5 min,超声清洗10 min,流水冲洗,锉刀打磨和清水浸泡5种清洗方式对三七进行净制处理,并参照药典的方法对其外观性状、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将各参数结合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清洗5 min更适合根和筋条有效成分的保留,超声清洗5 min和锉刀打磨2种净制方式均适用于剪口;醇溶性浸出物和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含量均为剪口主根筋条。结论:超声清洗作为一种新型的净制方法,适用于三七所有药用部位的清洗。  相似文献   

5.
化感物对三七病原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病原菌培养方法,考察不同化感作用物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生长年限的三七水培营养收集液、三七鲜根水提液、三七总皂苷三种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培养病原菌,从中寻找具有化感作用的化学物质。结果表明三七水培营养收集液、三七总皂苷及三七鲜根提取液对毁坏柱孢菌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三七鲜根提取液及低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对腐皮镰刀菌也表现为促进生长的作用;不同化感物对三七地上部分病害三七黑斑病病原菌人参链格孢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结论结果验证了三七轮作后有病害加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土壤不同水分含量对三七生长、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二年生三七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指标及有效成分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土壤水分含量为0.60 W或0.70 W时更有利于三七干物质积累。(2)土壤水分为0.45 W或0.85 W时三七光合速率下降,且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并不相同。(3)土壤水分含量为0.45 W时有利于人参皂苷Rg1的积累,0.60W时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d的积累最多,人参皂苷Rb1则在0.70 W处理下积累最多。结论:二年生三七的种植过程中,土壤的最适含水量为0.60 W,在此条件下对三七生长、光合作用以及总皂苷的积累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5,(8)
目的:揭示土壤不同水分含量对三七生长、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二年生三七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指标及有效成分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土壤水分含量为0.60 W或0.70 W时更有利于三七干物质积累。(2)土壤水分为0.45 W或0.85 W时三七光合速率下降,且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并不相同。(3)土壤水分含量为0.45 W时有利于人参皂苷Rg1的积累,0.60W时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d的积累最多,人参皂苷Rb1则在0.70 W处理下积累最多。结论:二年生三七的种植过程中,土壤的最适含水量为0.60 W,在此条件下对三七生长、光合作用以及总皂苷的积累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湖南永州市引种的三七质量,为本地是否适合种植三七提供参考。方法:以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性状以及人参皂苷Rg1(CA2H72014)、人参皂苷Rb1(C54H92023)、和三七皂苷R1(CA.7H80018)三者的总含量为指标对比本地引种三七与主产地云南文山州三七的质量。结果:永州引种三七的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与云南文山三七无显著差别,其它指标均低于云南文山三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三七主根、剪口、筋条不同部位加工成的三七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感官、色度测定、显微、理化、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结果:不同药用部位加工成的三七粉在外观颜色、显微特征、灰分、含量测定几个方面有明显区别,感官和显微特征不能区分三七的商品规格。颜色可以区分三七主根、剪口和筋条制成的三七粉,主根加工成的三七粉颜色最浅,呈黄白色,剪口与筋条加工成的三七粉颜色略深,呈现棕黄色和浅棕色,使用色差仪并结果经过SPSS分析结果与观察一致,剪口的颜色最深,筋条次之,主根颜色最浅;显微特征能够区分剪口和主根、筋条加工成的三七粉,剪口加工成的三七粉中可见纤维,主根与筋条加工成的三七粉中均未检出有纤维,剪口可见簇晶,主根中簇晶未检出;主根灰分全部合格,剪口和筋条有部分不合格,酸不溶性灰分全部合格。测定三七不同部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主根和筋条与剪口成分有明显差异。结论:颜色差异、显微特征区别、灰分数据、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为三七粉提供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西三七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特征。方法利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三七中总皂苷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Re和三七皂苷R1含量。结果广西靖西县不同产地三七样品的总皂苷及单体皂苷含量存在差异;不同部位间皂苷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根茎的最高,主根次之;同一样品中,各单体皂苷含量以人参皂苷Rg1最高,人参皂苷Re最低,不同样品中各单体皂苷间比值存在差异。结论广西靖西县各地三七质量存在差异,药材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三者含量之和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三七中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为三七药材不同部位的充分合理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UPLC法同时测定三七药材中不同部位(剪口、侧根、绒根、表皮、皮层、木质部)中5种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成分的含量;应用Metaboanalyst和SIMCA-P+11.0对三七药材不同部位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探讨三七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结果: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5种人参皂苷能够达到良好分离,线性关系、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试验均符合中药质量分析要求;三七剪口中5种皂苷含量最高,绒根含量最低,三七主根中除人参皂苷Re在表皮分布较多之外,其余四种皂苷类成分在表皮、皮层以及木质部等部位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三七样品的不同部位在一定程度能够区分,其中绒根、剪口、表皮以及木质部均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而侧根和皮层区分度较低;在区分三七样品的不同部位时,Rg1、Rb1和Rd化学成分对于区分三七样品不同部位具有较强的贡献度。结论:三七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性,该研究可为三七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侵染强度对三七生长和药效成分皂苷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三七种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二年后,随机采集100株三七,分株测定菌根侵染强度、地下部生物量和皂苷含量;结果:随着丛枝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地下部生物量、人参皂苷Rd和四种皂苷总含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而后出现下降趋势。同时,随着丛枝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以及这四种皂苷的总产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丛枝菌根侵染强度与三七地下部生物量、皂苷含量及皂苷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具有低侵染增加,高侵染转而降低的现象。丛枝菌根适度侵染时三七有最大的生物量和最高的皂苷含量及皂甙产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优化三七总皂苷的超滤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单因素考察不同分子量超滤膜、浓度、温度、洗液体积对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含量的影响;结果:100 mg?mL-1三七总皂苷水溶液,用10kDa的超滤膜,温度70℃,洗涤体积1200mL,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各个组分透过率可达到90%以上;结论:该工艺用于三七总皂苷类注射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Sun Y  Ke J  Ma N  Chen Z  Wang C  Cui X 《中药材》2004,27(2):79-80
目的:对比分析根腐三七与正常三七中总皂苷及R1、Rg1、Rb1三种单体的含量,为根腐三七的质量评价及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同田对比正常三七、根腐三七及不同腐烂程度三七的皂苷含量与单体成分,用HPLC法测定单体皂苷含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结果:三七根腐后比正常三七总皂苷含量平均降低了30.88%,R1、Rg1、Rb1三种单体平均含量分别降低了25.53%、11.26%、17.82%.结论:三七的皂苷含量随根部腐烂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根部腐烂对R1、Rg1、Rb1三种单体皂苷的比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三七叶抗抑郁活性组分PnGL与其它不同来源的人参皂苷提取物成分上的差异,为基于PnGL开发抗抑郁新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PnGL中人参皂苷Rb1、Rb2、Rc、Rb3的含量,并与不同来源的人参皂苷提取物作比较。结果 PnGL中4种成分的含量达到30%以上,其中Rb3、Rc为主要成分,含量分别为17.66%、9.32%。而三七(根)总皂苷、人参茎叶总皂苷、人参(根)总皂苷均不含Rb3,且Rc的含量最高不超过3%。结论 PnGL与其它人参皂苷提取物存在明显的成分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超滤工艺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超滤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相对分子量超滤膜、药液质量浓度、温度、洗液体积对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超滤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的超滤工艺为三七总皂苷水溶液质量浓度100 g.L-1,选用10 kDa超滤膜,超滤温度70℃,洗液体积1 200 mL,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各组份透过率均>90%。结论:优选的超滤工艺用于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纯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不同规格和部位的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60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25~1.25mg范围内,吸收值与含量呈线性关系,r=0.9970,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1.76%(n=5)。不同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在10.1%~32.7%(g/g)之间,以剪口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最高。结论:测得不同三七药材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存在差别的,含量趋势为剪口>60头>筋条>100头>无数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选用不同皂苷类对照品为指标对样品中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影响。 方法: 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三七总皂苷为对照品,香草醛-高氯酸显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 结果: 以不同对照品为指标测定三七总皂苷含量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及其制剂中总皂苷含量时,可用三七总皂苷作对照品,为含有三七的制剂含量测定提供较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油炸三七炮制工艺。方法:以浸出物,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油量、油炸时间、油炸温度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三七油炸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参数为药材与油量比值20∶40,油炸时间为7 min,油炸温度为120~130℃。浸出物,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b_1的质量分数依次为28.6%,0.88%,7.76%,3.02%。三七炮制品外观色泽为棕黄色,炮制品的质量稳定。结论:结合三七炮制品的质量及外观色泽,优选的三七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三七的炮制工艺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薄层扫描法测定三七药材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皂苷类是其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文献报道三七总皂苷含量约12 % [1~3] 。三七的薄层指纹图谱中,较明显的斑点为人参皂苷Rg1,Re ,Rb1及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与三七皂苷R1斑点极为接近,人参皂苷Rb1的Rf 值偏低,只有人参皂苷Rg1的斑点最清晰,分离效果好,故参考文献[4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三七药材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1 仪器、试剂和药材CS 930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公司) ,硅胶G薄层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