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拾行手术治疗患者90例,依据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仪器设备管理(χ~2=6.354,P=0.049);护士配合技能(χ~2=6.314,P=0.049);消毒隔离(χ~2=6.325,P=0.049);护理质量安全(χ~2=6.341,P=0.04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2%(1/4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3.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3,P=0.04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44/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45%(3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P=0.026)。观察组显效率88.89%(40/45),对照组显效率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手术室细节化护理模式,有助于辅助提升手术效果,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服务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该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发生及临床诊治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268例CSP的临床资料。结果 7年间CSP发生占同期异位妊娠的比率由2008年的1.14%上升到2014年的5.83%,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5.252,P0.05);年龄≥35岁患者的比率由7.14%上升到30.65%,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4.124,P0.05);在孕7周内获得早期诊断的患者比率逐年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χ~2=3.631,P0.05);误诊率由63.64%下降至14.52%,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4.130,P0.05);开腹手术由45.45%下降至6.45%,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4.134,P0.05);子宫动脉栓塞(UAE)+清宫术由18.18%上升到62.90%,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5.288,P0.05)。结论CSP发生率升高,获得早期诊断的患者比率增加,误诊率下降,介入治疗比率升高。  相似文献   

3.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胃肿瘤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92例胃肿瘤患者,采用随机信封1∶1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对照组患者在检查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DCA管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胃镜检查图像质量优良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胃镜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7,P=0.021)。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1,P=0.011)。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9,P=0.017)。2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调查问表(SF 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CA管理模式在胃肿瘤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提高胃镜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护理危机及防范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其护理危机并采取针对性防范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由责任护士调查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0%,观察组为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04,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2.0%,观察组为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3,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身、环境及护理操作因素等潜在多种危机,通过加强护理防范策略,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科不同护理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旨在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对某医院放射科护理工作模式改革效果进行回顾性评价。改革前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在传统的放射科窗口内护理;改革后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设放射科窗口外护理,主要为患者行放射线检查前提供各项服务及健康咨询工作。两组通过年度统计的对比剂渗漏、碘过敏不良反应及其他不良事件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项目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改革前后总碘过敏反应发生率(χ2=0.58,P0.05)及对比剂渗漏发生率(χ2=0.33,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P0.01);患者满意度由改制前的81.74%上升至91.81%,二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P0.01)。结论该医院增设放射科窗口外护理对对比剂渗漏及碘过敏反应的控制帮助不大,对不良事件和患者满意度影响大,该模式的运行有助于减少放射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对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降低医院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 选取外科和手术室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开始实施手卫生干预,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基线调查期,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手卫生管理,对管理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知晓率、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α=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71.76%上升到8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6,P <0.05);手卫生正确性从84.99%上升到9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10,P <0.05);手卫生知晓率从71.94%上升到9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9,P <0.05);手卫生五大时机依从性均有所提高,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由9.93%降到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 <0.05)。结论 实施手卫生管理后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知晓率、依从性、正确性、及手卫生五大时机依从性,有效降低了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药护人员协作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持续性干预的效果,为提高老年患者慢性疾病预后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某院老年科和呼吸科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和药学服务,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对患者住院和3个月随访期间提供全程医药护服务,出院后3个月后测评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再次入院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值为(21.97±11.24)分,对照组为(27.69±1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干预组患者再次入院率(11.86%)较对照组(34.4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1);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好(79.66%)较对照组(48.2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3,P〈0.01)。结论实施持续性医药护人员协作干预模式能有效地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再次入院率,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值得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干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农村老年人1 700名,其中高血压患者1 110例,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编问卷对1 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PSQI平均得分为(7.65±3.91)分,474例(42.7%)睡眠质量差;新发患者组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PSQI总分均高于高血压病史组(2χ=15.742,P=0.000;t=4.743,P=0.000);血压控制不良组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PSQI总分均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组(2χ=4.545,P=0.033;t=2.411,P=0.016);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24.054,P=0.000),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07,P=0.000);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70岁、农民、有收入、2级血压水平、有冠心病史、胃病史、气管炎史是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提高睡眠质量是改善生存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洁  沈燕 《疾病控制杂志》2010,14(9):914-916
目的评估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探讨下一步干预工作方向。方法采取城镇联动的干预方式,对可能存在商业性服务的歌厅、桑拿浴室内的服务小姐采用知识讲座、咨询答疑、发放资料、播放短片、有奖问答、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进行干预,同时免费提供安全套和艾滋病性病检测。干预前后按照同样方案,对上述场所的服务小姐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和体检。结果干预后,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从64.11%上升到7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3,P〈0.001)。安全套使用意识明显提高,服务小姐在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愿意使用安全套来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比例从基线调查时的78.60%上升至9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4,P〈0.001);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由46.69%上升到7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6,P〈0.001);但其中有固定性伴者最近一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无明显变化(χ^2=0.45,P=0.504)。性病感染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从21.40%下降至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P=0.011)。结论娱乐场所高危行为干预有一定的效果,是可行的。如能将艾滋病防治与性病防治工作进一步结合,必将对预防艾滋病病毒在内的性传播感染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正军  鲁永萍  陈敏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37-2838
目的掌握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医疗机构监测样品平均合格率为90.08%,2005与2008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6,P〈0.05)。Ⅰ、Ⅲ级医疗机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5),2005与2008年空气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3,P〈0.05);2005与2009年污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对医疗机构尤其Ⅰ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消毒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监督监测力度,改善硬件设施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医疗器械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探讨其在临床疑似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1830台(套)医疗器械,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896台(套)]和观察组[934台(套)],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根据风险分析要素和评估值,将其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3类,制定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对该院2018年1-12月儿科病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18年1-5月100例实施普通儿科护理常规,观察组2018年6-12月100例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两组患儿输液渗出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理论考试及操作成绩。结果外渗发生率降低,观察组为12.0%,对照组为2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0,P=0.004)。家属满意度,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两组患者不同环节满意率比较:在环境舒适、流程便捷、服务态度、宣教等方面满意度均有提高。两组患者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的比较:对照组分别为:(71.64±8.34)分、(79.06±10.26)分;观察组分别为:(91.26±4.57)分、(94.37±5.3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7、4.087,P=0.000、0.000)。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姜荣 《中国卫生产业》2020,(2):94-95,98
目的探讨儿科优质护理工作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为5次,占比0.2%,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为18次,占比为0.9%,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3,P<0.05);观察组十分满意21例,满意28例,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十分满意17例,满意27例,护理满意度为8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0,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8月海南农垦总医院行瓣膜手术和CABG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按是否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与CABG分为同期组和非同期组,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指标和随访预后结果。结果同期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室停留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均显著低于非同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14.89、13.20,P<0.01);同期组术后房颤、围手术期心梗、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同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11.40、8.86,P<0.05);随访期内,同期组死亡率、瓣周漏发生率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均显著低于非同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9、7.60、5.07,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瓣膜病老年患者同期行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是可行的。术前和术后要做好对症处理,术中做好心肌保护,可以大大降低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9年1月开始在普外科病房管理过程中融入了护理风险管理,选取2019年1-6月间(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500例普外科病房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2018年7-12月间(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500例普外科病房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80%)较对照组(4.20%)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8,P=0.026)。研究组满意度(98.00%)较对照组(95.20%)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8,P=0.015)。结论在普外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围手术期管理在正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来本科就诊的行正颌手术治疗的患者167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2人和实验组8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建立微信平台,采用标准化围手术期管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前准备完善率、依从率、满意率依次为94.12%、90.59%、84.71%,均高于对照组的75.61%、75.61%、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4,P=0.002;χ2=5.679,P=0.017;Z=-2.408,P=0.016)。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为(7.98±1.07)分,高于对照组的(7.57±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P=0.005)。面部术后肿胀程度,实验组平均值为(19.12±6.46)mm,对照组为(24.37±5.52)mm,2组的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97,P<0.001)。实验组口腔异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9.41%、3.82%,对照组为14.63%、6.1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1,P=0.423;χ2=1.386,P=0.239)。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术前准备的完善率,降低患者术后面部肿胀程度,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依从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临床药学服务当中应用医院药事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并将其中100例并未实施药事管理的患者纳入到参照组,实施药事管理的100例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用药服务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不良反应观察组(5例)显著低于参照组(50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84,P<0.05)。服务满意度对照组(85%)远高于参照组(5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9202,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当中应用医院药事管理能够更好的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日间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全程风险管理、规范标准制定、过程质量监控、核心能力培养、多元健康宣教、术后延续照护等措施,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入院前评估完成率、入院前爽约率、患者满意度、7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不良事件或纠纷比例等核心指标均得以改善。结论推行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日间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可以保障诊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体验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并应用日间手术精准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日间手术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3月在日间医疗部行妇科手术患者共125例,1月入院者为观察组,3月入院者为试验组,观察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精准化全程健康教育。结果两组焦虑程度无差异(P>0.05),试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出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精准化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日间手术患者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时追踪法在改善老年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治的79例老年患者,依据康复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康复护理采用定向监督模式,观察组康复护理采用实时追踪法,从资料收集、目标制定、地图绘制、团队组建、数据采集、评价反馈和路径优化7个方面进行实时追踪.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