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由120急救送至天津市人民医院的8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按照急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分析比较两组的急诊停留、急救、分诊评估、球囊扩张时间,急救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AMI患者急诊停留、急救、分诊评估和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I患者抢救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I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AMI患者抢救中可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改善抢救效果,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48例急诊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5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0%,对照组17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73.9%,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杨娟娟 《现代养生》2023,(7):544-546
目的 探讨基于创伤评估的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9月急诊创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年龄、性别均衡可比的原则上,采用信封密封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创伤评估的分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给予基于创伤评估的分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总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多器官衰竭、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癫痫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创伤评估的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诊创伤患者应用绿色通道联合精细化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绿色通道管理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联合精细化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缩短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救治能力积累经验。方法 将天津市东丽医院急诊科2020年2—12月收治的49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将2021年1—12月收治的49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监测、急诊停留、急救及开始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用时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7.76%;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急诊科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抢救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在急诊科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92.3%,对照组成功率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能大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病患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评价分级分区分诊在急诊分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急诊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10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后1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级分区分诊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分诊准确率进行详细的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为99.0%,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为90.0%,护理满意度为83.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分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具有提高分诊准确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的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12月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668例纳入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5月实施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的患者66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分诊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为97.90%,高于对照组的8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挂号时间、就诊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56%,高于对照组的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预检、分诊护理实行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干预,提高了分诊准确率,缩短了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休克指数(BI)评估急救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11月-2023年10月急诊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性别、年龄、失血量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I评估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指标、BI、血气指标、并发症、抢救与预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I评估急救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分诊、抢救、休克纠正、苏醒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I、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BI、PaCO2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PaO2指标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估急救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致残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联合细节护理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2021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诊危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人工气囊,观察组采用便携式呼吸机联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院前生命体征、两组救治效率、两组转运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分诊时间、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转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91%(P<0.05);两组院内救治成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临床护理中,便携式呼吸机联合细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辅助患者恢复呼吸,改善生命体征,提高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反应团队模式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反应团队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救护理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的脊柱板使用时间、高级气道建立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术前抢救时间、止血药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快速反应团队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护理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管理在急诊科患者抢救临床效果和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020年5月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6~12月实施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管理的45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行急诊科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施以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各项情况,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7%(P<0.05)。结论:对急诊科患者采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各个科室的衔接和整合,缩短患者分诊时间和等待时间,可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病患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研究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 0,P<0.05)。结论为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抢救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每组均为26例。观察、记录每组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平均急诊停留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球囊扩张时间、总满意率、并发症(休克、胸痛以及心衰等)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分诊时间、平均急诊停留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球囊扩张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2.3%,治疗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和7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休克、胸痛以及心衰等)发生率为1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使用急诊护理路径方法具有较高效果,有效缩短患者的分诊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提高总满意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更加积极有效的全面护理,包括急救护理,病情监测,心理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为90.54%,明显高于对照组72.13%;护理满意率为93.24%,明显优于对照组80.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积极的全面的急诊护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促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有效急救护理方法,为制订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护理干预满意率。结果 两组抢救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 7,P<0.05)。观察组酸中毒纠正时间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 9,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顾强萍 《工企医刊》2014,27(4):925-926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急诊危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及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抢救结局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简化抢救步骤,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加快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急诊收治的86例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行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诊疗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检查等待时间、术前抢救时间、转运时间及科室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有效缩短急诊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的诊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20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