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孕检的120例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糖、HbA1c、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并分析血糖、HbA1c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孕妇的空腹血糖(FPG)、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总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FPG与甲状腺功能指标无显著相关性,而Hb A1c与FT_3呈负相关。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与甲状腺功能无显著相关性,而HbA1c能作为临床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病情的良好指标,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多处于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状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中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60例GDM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产检的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孕妇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 h血糖(2 h PG)及HbA1c水平,比较两组FPG、2 h PG、HbA1c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并分析FPG、2 h PG及HbA1c水平与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PG、2 h PG及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巨大儿发生与FPG、2 h PG及HbA1c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中FPG、2 h PG及HbA1c水平与妊娠结局存在正相关,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一种新的持续检测血糖的方法,确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轮廓特点。方法:孕妇身上连续72 h连接上一个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该装置每5 min检测一次皮下间质组织的血糖水平。孕妇记录下检测期间每次用餐的时间。分析每次餐后240 min内的血糖值。结果:58名孕妇参与此项研究,其中21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单纯饮食控制,19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胰岛素治疗,另有18名孕妇为I型糖尿病患者。对于检测的所有各组糖尿病孕妇,从其用餐至达到最高血糖峰值的时间均相似,大约为90 min,早、午、晚3餐的餐后血糖峰值的时间亦相似。Ⅰ型糖尿病患者组餐后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2.8%,妊娠期糖尿病组为8.7%。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达到餐后血糖峰值的时间约为餐后90 min。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更清楚全面地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有助于孕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20例明确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同时收集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血糖和血脂水平,探讨空腹血糖及血脂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同时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妊娠血浆空腹血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新生儿早产和大于胎龄儿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孕妇妊娠期间子痫前期发生率也较对照组升高(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异常与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以及早期血脂代谢异常如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与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预后均具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萍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1,9(3):189-190
膳食结构的调整对 2型糖尿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经验启示 ,膳食结构调整后不同发病年限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的变化不一致。现对 10 0例2型糖尿病患者 ,膳食结构调整后空腹血糖 (FBG)和餐后 2h血糖 (PBG)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门诊 (糖尿病饮食咨询门诊 )无严重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 10 0例。根据就诊病人发病年限分 4组 ,Ⅰ组 2 8例 ,发病 1个月~ 1年 ,男 19例 ,女 9例 ,年龄 4 1~ 5 5岁 ;Ⅱ组 30例 ,发病 2~ 5年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4 5~ 60岁 ;Ⅲ组 2 0例 ,发病 6~ 10年…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的空腹血糖5.45毫摩尔/升为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为11.0毫摩尔/升为超标,请问这是糖尿病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治疗后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63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组27例,并设健康孕妇95例为对照组,对各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对妊娠结局有较大影响,应及时进行筛查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顽敌”。对于糖尿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一般人只关注空腹血糖的检测。实际上,当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时,即可诊断为二型糖尿病。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餐后血糖的检测,使阻击糖尿病的“防线前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空腹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10月7日-2015年4月30日在昆山市玉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首次产检(孕13周以内)的975例孕妇为调查对象。收集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信息,测量初次检查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检测孕早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随访至24~28周并收集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筛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孕早期空腹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1.85%。根据孕早期空腹血糖四分位数(4.40、4.75、5.05 mmol/L)由低到高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发现随着孕早期空腹血糖的升高,GDM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趋势性检验,χ2=48.96,P<0.01)。以最低分位作为对照组,调整年龄、孕早期收缩压、孕早期舒张压、孕早期体质指数等因素后,发现孕早期空腹血糖的第3分位和第4分位均可以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OR(95%CI)=2.87(1.74~4.74)、4.18(2.56~6.82)],并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性检验,χ2=42.12,P<0.01)。 结论 较高的孕早期空腹血糖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并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重视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的倾向,这是很不明智的。事实上,后者的价值丝毫不逊于前者,甚至更加重要。两者意义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监测频率与围产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监测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前检查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97例。所有孕妇采用饮食指导结合运动锻炼控制血糖水平,必要时加用胰岛素治疗。根据孕妇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分为每天监测4次组共40例(A组),隔天监测4次组共88例(B组),每周1天监测4次组共69例(C组)。比较分析3组血糖监测方式的依从性差异以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和C组监测方式的依从性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孕产妇发生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多、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和剖宫产率均高于A组和B组。而A组和B组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饮食调整和运动控制血糖水平的孕妇,可以隔天监测血糖水平,既能孕妇经济和精神负担,又能降低围产期并发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仍要每天监测,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幼保健》2019,(16)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脂代谢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检分娩的51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组,同期分娩的6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血清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 (ApoA)、载脂蛋白B (ApoB)及脂蛋白a (LPa),并计算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TC/HDL、TG/HDL、LDL/HDL及Apo B/Apo A等各血脂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预测的价值。结果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前BMI、产次、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周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除Apo A及LPa外,两组孕妇孕早期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孕妇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孕妇血脂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ROC曲线显示TG/HDL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 001),曲线下面积为0. 741,95%CI为0. 712~0. 77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孕早期存在高血脂异常代谢,TG/HDL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都市孕妇孕早、中期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孕中期血脂情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成都市243例单活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体格状况、个人信息、孕中期血糖、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1)孕前身体质量指数为消瘦、体重正常和超重肥胖人群的孕早、中期增重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各期高低增重量人群中,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对于24~29岁孕妇,孕中期体重增长较高时,其HDL浓度较高。30~35岁孕妇血TC浓度随着孕中期体重增长而增大,另外30~35岁孕妇孕早中期体重增长较高时TG水平也较高。结论 孕妇孕中期及孕早中期增重可能影响孕中期血脂代谢,但孕期增重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与妊娠期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0月参照ADA标准诊断为GDM 38例,另选35名正常孕妇做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分娩前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HDL-C)和Visfatin值,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GDM组血浆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DM组FPG、Fins、TG、LDL-C、HbA1c及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分娩前Visfatin与空腹血糖和HOMA-IR以及TG均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而GDM组分娩前Visfatin与上述指标之间无相关性,但与孕期体重增加量和分娩时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 Visfatin参与正常妊娠期血糖、血脂代谢调节,并可能与GDM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查并了解孕妇空腹血糖的水平,为妊娠期血糖控制提供保健指导依据。方法收集安庆市妇幼保健所门诊首次产检的4724例孕妇的孕检资料,对其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4724例孕妇中,空腹血糖最小值为2.65mmol/L,最大值为12.20mmol/L,平均水平为(4.59±0.01)mmol/L。不同年龄、不同孕周、不同身体质量指数孕妇血糖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082、3.734、32.879,均P<0.05);将年龄、孕周、BMI进行因子分析,各因素对血糖贡献率:年龄为44.94%,孕周为35.31%,BMI值为19.75%。结论应加强妊娠期血糖的监测和筛查,控制引起孕妇血糖升高的相关影响因素,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水平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江山市人民妇产科收治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200例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GDM组,并在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中随机抽取200例为正常组。整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将GDM组中血糖控制理想的117例孕妇分为GDMⅠ组,血糖控制不理想的90例孕妇分为GDMⅡ组。对比分析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三组孕妇的围产儿结局中除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明显改善外,GDMⅠ组的妊娠结局中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剖宫产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结局中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DMⅡ组(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从妊娠24~28周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及时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可使大部分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明显降低GDM孕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价值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例完成产前检查并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有无GDM分为GDM组216例和正常组1 801例,比较两组孕妇妊娠不同阶段FPG水平及妊娠结局,分析FPG诊断GDM的价值。结果 GDM组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剖宫产率、巨大儿、需要胰岛素治疗及需要饮食运动控制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FPG值的升高,糖耐量试验(OGTT)阳性率明显升高,筛查GDM的灵敏度逐渐降低,特异度逐渐升高。当FPG<4.4 mmol/L时,如暂不行75 g OGTT,将导致有一部分孕妇漏诊。结论 GDM的不良妊娠结局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行FPG检查对GDM有预测意义。当FPG<4.4 mmol/L时,仍不能完全排除GDM的发生,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孕期宣教,控制体质量,必要时仍需进行OGTT试验,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控制,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血糖控制水平对妊娠结局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200例患有GDM的孕妇为GDM组,并在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中随机抽取200例为正常组。整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将GDM组中血糖控制理想的117例孕妇分为GDMⅠ组,血糖控制不理想的90例孕妇分为GDMⅡ组。对比分析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3组孕妇的围产儿结局中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GDMⅠ组的妊娠结局中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剖宫产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结局中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DMⅡ组(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妊娠24~28周对孕妇进行GDM筛查、早期诊断、及时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可使大部分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明显降低GDM孕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