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围产期母儿结局。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和分娩的双胎妊娠25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胎盘绒毛膜性的不同分为两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组(monochrionic diamniotic twin, MCDA)62例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组(dichorionic diamniotic twin, DCDA)192例,比较两组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1) MCDA组自然受孕率90.3%明显高于DCDA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绒毛膜性的双胎妊娠围产期合并症、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仅MCDA组早产发生率稍高于DCDA组(P=0.07)。MCDA组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组(9.7%vs 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需要及时判定双胎的绒毛膜性,除了在孕18~24周行超声双胎结构筛查,孕期应增加超声监测频次,评估胎儿宫内安危,适当干预,减少母婴不良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单绒毛膜性与双绒毛膜性双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双胎住院的产妇158例,其中单绒毛膜性28例(单绒毛膜组),双绒毛膜性130例(双绒毛膜组)。记录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情况、分娩孕周情况、围生儿结局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单绒毛膜组妊娠剖宫产率(92.86%)高于双绒毛膜组(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分娩孕周≥37周(28.57%)少于双绒毛膜组(4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双胎生长不一和胎儿畸形发生率高于双绒毛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高于双绒毛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颅内出血和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绒毛膜性较双绒毛膜性围生儿并发症较多,且围生儿结局不良,故而应对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加强管理,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3.
双胎妊娠的绒毛膜性质与围产儿预后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卫  田晓先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25-3826
目的:探讨双胎的绒毛膜性质与胎儿结局的关系。方法:以孕期B超加产后检查胎盘胎膜的方法将238例双胎分为单绒毛膜组和双绒毛膜组,统计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并发症、围产儿预后等。结果:两组发生例数、分娩孕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单绒毛膜组早产、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双绒毛膜组,妊娠34周以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围产儿总死亡率及双胎之一新生儿窒息在单绒毛膜组中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双胎,孕期及早诊断双胎的绒毛膜性质和加强对单绒毛膜双胎的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116例双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为单绒毛膜(A组),75例为双绒毛膜(B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情况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A组产妇的早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羊水过多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生儿的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发育畸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新生儿入住NICU、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持续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绒毛膜性与围生儿结局和妊娠并发症均有密切联系,单绒毛膜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其对围生儿的危险性比双绒毛膜更大。  相似文献   

5.
医学上认为,双胎妊娠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并发症。最有效、最根本的应对策略就是降低双胎妊娠在ART妊娠者中的比率,预防性地对妊娠率较高、胚胎良好的年轻患者选择性地单胚胎移植,可显著减少双卵双胎的发生,达到预期目的。阻碍中国推广单胚胎移植的主要原因:①ART是自费医疗,且较昂贵。②中国晚婚晚育,高龄不孕女性较多。③患者和医生对双胎妊娠围生期风险的认识和重视不足。ART也增加高风险的单绒毛膜性单卵双胎的发生率,甚至偶可诱发以往未曾发现的单绒毛膜性双卵双胎。对于单绒毛膜性的单卵双胎以及单绒毛膜性的双卵性双胎,还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对双胎膜性予以早期诊断,以及对单绒毛膜性双胎进行早期围生医学干预,是ART中应对单卵双胎增加的唯一策略。  相似文献   

6.
医学上认为,双胎妊娠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并发症.最有效、最根本的应对策略就是降低双胎妊娠在ART妊娠者中的比率,预防性地对妊娠率较高、胚胎良好的年轻患者选择性地单胚胎移植,可显著减少双卵双胎的发生,达到预期目的.阻碍中国推广单胚胎移植的主要原因:1.ART是自费医疗,且较昂贵.2.中国晚婚晚育,高龄不孕女性较多.3.患者和医生对双胎妊娠围生期风险的认识和重视不足.ART也增加高风险的单绒毛膜性单卵双胎的发生率,甚至偶可诱发以往未曾发现的单绒毛膜性双卵双胎.对于单绒毛膜性的单卵双胎以及单绒毛膜性的双卵性双胎.还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对双胎膜性予以早期诊断,以及对单绒毛膜性双胎进行早期围生医学干预,是ART中应对单卵双胎增加的唯一策略.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455-1456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胎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 000例孕产妇,所有孕产妇均于妊娠11~13+6周给予超声检查,以产后绒毛膜性鉴别检查为对照,分析超声检查对单绒毛膜双胎的鉴别诊断结果。结果产后绒毛膜性鉴别检查显示,双胎妊娠84例(8.40%),其中双绒毛膜双胎妊娠52例(5.20%),单绒毛膜双胎妊娠32例(3.20%);产前超声检查显示,双胎妊娠87例(8.70%),其中双绒毛膜双胎妊娠52例(5.20%),单绒毛膜双胎妊娠35例(3.50%);双绒毛膜双胎妊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4.23%、99.68%、96.40%,单绒毛膜双胎妊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3.75%、99.89%、94.50%,两种方法诊断单、双绒毛膜双胎妊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有效鉴别诊断单绒毛膜和双绒毛膜双胎妊娠,有利于指导医师及时于孕期对孕产妇作出相应的处理,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双胎妊娠发生率逐年增加,双胎妊娠畸形的发生率较单胎高,特别是单卵双胎畸形发生率更高,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在双胎妊娠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妊娠风险不同区分单卵双胎与双卵双胎特别重要,双胎绒毛膜性的判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早孕期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可达100%,中晚孕阶段通过超声管理,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可早期发现双胎特有的并发症,如:双胎输血综合征、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联体双胎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宫内治疗成为可能,通过超声检查可提示临床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24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发生率为5.7%,单绒毛膜性(MC)双胎9例,双绒毛膜性(DC)双胎15例。一胎胎死宫内发生在早期5例,中期10例,晚期9例。期待治疗中,孕27周放弃治疗引产1例,孕29~34周终止妊娠8例,34~37周终止妊娠6例,37周终止妊娠9例。双绒毛膜性、孕早期发生一胎胎死宫内、孕34周后终止妊娠的围生儿病死率均低于单绒毛膜性、孕中、晚期发生一胎胎死宫内、小于孕34周终止妊娠的患者;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对母亲的凝血功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感染风险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孕妇中,绒毛膜性、死胎发生的时间、终止妊娠的时间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在孕早期B超了解绒毛膜性质,及早发现一胎胎死宫内的时间,加强孕期母儿监测,尽可能延长孕周,有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子代不良结局发生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中登记的2 872例双胎妊娠孕妇及其子代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进行了早孕期绒毛膜性超声确认,并有明确妊娠结局。根据超声提示的双胎绒毛膜性将孕妇分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组(单绒组,n=642)和双绒毛膜双胎妊娠组(双绒组,n=2 230)。比较单绒组和双绒组子代不良结局(<28周流产、围产期死亡、双胎均死亡和出生缺陷等)的差异,对影响单绒组和双绒组子代不良结局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绒组和双绒组子代发生<28周流产率(分别为15.0%、9.0%,OR=1.85,95%CI:1.50~2.27)、围产期死亡率(分别为1.0%、0.4%,OR=3.22,95%CI:1.45~7.12)和双胎均死亡率(分别为12.0%、4.6%,OR=2.71,95%CI:1.91~3.83)的风险高于双绒组子代;子代不同孕周死亡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孕14~27周、孕14周前、孕28~33周和孕≥34周,单绒组子代死亡风险均高于双绒组。单绒组子代出生缺陷发生风...  相似文献   

11.
<正>双胎妊娠包括单绒毛膜和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前者包括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twin,MCDA)和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 twin,MCMA),在双胎妊娠中占比约30%[1]。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sIUFD)作为一种罕见妊娠并发症在双胎妊娠中的发生率约为6%[2],其中50%~70%发生在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发生sIUFD的最常见原因[3],  相似文献   

12.
《时尚育儿》2016,(9):10-12
双胎妊娠比单胎妊娠容易出现母胎并发症.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和双绒毛膜双胎(DCDA)均可发生一胎异常.双胎之一异常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双胎生长发育不一致、染色体或基因异常和结构异常.为提高双胎妊娠的临床咨询与管理水平,本文就双胎妊娠中一胎异常的筛查、诊断与处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描述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胎儿体格发育超声生物学参数变化特征,构建双胎妊娠胎儿孕中晚期双顶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四个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防治策略研究"双胎专项课题,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7年至2017年双胎妊娠胎儿为研究对象,基于临床病案资料获取绒毛膜性等基础特征和...  相似文献   

14.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UFD)是双胎妊娠较复杂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因不同,则临床处理方案也不相同。妊娠中、晚期发生sIUFD,对存活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较大。单绒毛膜性(MC)双胎发生sIUFD时,存活胎的围生期死亡、脑损伤、早产等风险明显高于双绒毛膜性(DM)双胎。对其治疗需综合考虑病因、绒毛膜性、死胎发生时的孕龄及母体疾病等采取个体化的处理原则。笔者拟就sIUFD的病因、处理及存活儿的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的影响,为促进GDM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的300例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GDM的孕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血糖正常的孕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分析GDM对母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年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双胎不同一性、一个胎儿死亡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体质量指数(BMI)、孕产次、受孕方式、分娩方式、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死亡及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除胎膜早破外,GDM没有增加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不良围生期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预测单绒毛膜(MC)双胎中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儿(s IUGR)妊娠结局的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7月在本院接收的60例超声预测单绒毛双胎中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儿,对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回顾分析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产妇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率为3.3%。结论:单绒毛膜双胎当中s IUGR采取超声预测,并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诊疗方法、妊娠结局及围生情况。方法从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产妇中选取28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绒毛膜双胎正常胎儿产妇28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妇大小胎儿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出生体重差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小胎儿宫内死亡率、两胎宫内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Ⅰ型胎儿15例、Ⅱ型胎儿13例,未检出Ⅲ型胎儿。Ⅰ型同Ⅱ型胎儿出生体重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妊娠结局以及围生情况较差,且不同类型胎儿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临床中应当加强监测,选择有效的产前干预方法,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子痫前期(PE)是孕产妇死亡、孕产妇与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的重要因素。双胎妊娠PE的发病率更高,据报道可达13%~37%。与单胎妊娠不同,双胎妊娠可能因胎盘较大、胎盘分泌的血管因子更多,而存在特殊的PE发生机制,临床上也表现出发病时间早而严重合并症较少的特点。双胎妊娠PE特殊的高危因素包括绒毛膜性、IVF妊娠、胎儿生长不一致等。目前针对双胎妊娠PE的预测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的血清学检查,如磷脂酰肌醇糖生物合成类F蛋白(PI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或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指标监测,而综合多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相对较少,预测效果仍需校准,且研究多存在样本量不足等缺陷,因此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辅助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9.
17三体是极其罕见的常染色体异常,极少发生自发性流产。如胎儿超声形态正常,常需采脐血查核型,以确定是否中止妊娠。但由于嵌合型的存在,仅凭脐血淋巴细胞核型,也可能出现漏诊。本文报道1例。 孕妇36岁,初次妊娠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无特殊家族史。多次超声未见胎儿异常。作为高龄孕妇,于孕13周作羊水细胞培养核型检查。闭经33周时,因胎膜早破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在胎儿畸形尤其是病理性双胎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近两年产前超声检查9 982例,孕早期超声检查要注意观察绒毛膜囊数及羊膜囊数,孕中晚期注意观察胎盘数、双胎儿大小、形态、羊水量及脐血流的变化.结果 9 982例产前超声检查中单胎妊娠9 831例,单胎畸形458例,占妊娠总数的4.59%,占单胎妊娠的4.66%;双胎妊娠150例,病理性双胎32例,占妊娠总数的0.32%,占双胎的21.33%;三胎妊娠1例,占妊娠总数的0.01%.双胎病理性妊娠包括:①双胎之一消失或形成纸样儿17例,占病理性双胎的53.13%;②双胎宫内生长受限7例,占21.88%;③双胎输血综合征5例,占15.63%;④双胎之一无心畸形1例,占3.13%;⑤联体双胎2例,占6.25%.结论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胎儿畸形及病理性双胎妊娠的最佳选择,简便、易行、无创、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