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7,(5)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喘息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儿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喘息患儿和同期接受体检的57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设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根据试验组患儿是否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再将试验组患儿分为试验1组(急性发作期)和试验2组(稳定期)两个亚组,对比两个亚组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试验组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0.08±4.21)ng/m L,较对照组健康儿童的(43.14±6.36)ng/m 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4.05±2.88)ng/m L,较试验2组患儿的(26.09±3.10)ng/m 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诱发儿童喘息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监测早产儿血红蛋白、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及宿迁市妇产医院的10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生后6个月的血红蛋白、25羟维生素D、前白蛋白水平评估患儿营养状态并分为对照组(营养正常,n=66)和观察组(营养不良,n=40),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情况。结果本研究发现40例(37.74%)患儿营养不良(观察组),66例(62.26%)营养状态正常(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通过监测早产儿血清25羟维生素D、Hb、前白蛋白水平,有效评估患儿营养状况,及早进行营养管理,提高早产儿相关指标水平,改善营养状况,避免因营养不良对患儿智力发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丽华常少琼陈瑞芳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5):115-117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常住人口的25羟维生素D3与骨密度、肌酐、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的关系,评价岭南地区人群骨质疏松风险。方法于2016年采集以上人群数据并根据性别、年龄、骨密度值、25羟维生素D3水平进行分组评价。结果4 450例岭南地区常住人口的25羟维生素D3平均水平高于北方地区,男性29.70±9.43ng/m L,女性25.00±7.72ng/m L,均处于正常范围。肌酐(r=0.245,P<0.01)、年龄(r=0.214,P<0.01)与其正相关程度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25羟维生素D3水平逐渐增高,其中男性偏高于女性,而女性在60岁以后出现下降趋势。而25(OH)D3与体重、血压、血脂、尿酸、空腹血糖和骨密度等相关性不强。结论 25(OH)D3可能与地域纬度、性别、年龄、肌酐和雌激素水平有相关性,但其机理有待研究。25(OH)D3与骨密度值相关性不强,可能是不影响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了解银川市中小学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预防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 在银川市兴庆区和金凤区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1 458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结果 银川市中小学生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中位数为52.93 nmol/L,四分位数间距为59.37 nmol/L,其中充足者784名(53.77%),缺乏者461名(31.62%),不足者213名(14.61%),未见过量和中毒者.不同年龄组间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缺乏与不足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缺乏检出率各年龄段均较高,尤其以12岁组最高(43.3%).不足检出率以7岁组最高(16.8%),8~12岁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13岁开始逐渐降低.不同性别、民族间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营养状况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银川市中小学生血清25-羟维生素D虽总体平均水平处于适宜状态,但是维生素D缺乏、不足检出率仍较高.应进行合理的干预和加强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维生素D结合蛋白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依据早产儿出生后28 d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比较两组各项基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产儿发生BPD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早产儿中,28 d后BPD组45例,其中轻度16例,中度15例,重度14例;非BPD组75例,BPD发生率为37.50%;轻度组血清25(OH)D[(82.36±10.09)nmol/L]、DBP[(396.74±22.46)μg/ml]显著高于中度组[(73.29±11.46)nmol/L,(378.42±19.69)μg/ml]和重度组[(69.38±12.05)nmol/L,(368.53±20.08)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血清25(OH)D、DBP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CPAP时间、新生儿并发症、25(OH)D及DBP是... 相似文献
6.
李雪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2):194-197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发生儿童生长痛(GP)及其它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2019年6月以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1例儿童GP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2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补充维生素D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儿童血清25-(OH)D、血钙、血磷及骨密度水平变化,并对可能发生GP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121例患儿经治疗后,有效105例,有效率为86.78%。25-(OH)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接近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水平、超声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检验显示有家族史(OR=2.116,95%CI:1.653~2.879)、体育活动时间>2 h/d(OR=1.279,95%CI:1.038~1.508)、挑食(OR=2.745,95%CI:1.348~5.607)均是G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 结论 儿童GP可能与25-(OH)D水平有关,维生素D对于GP的治疗效果显著,对患儿骨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并对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扬州市婴幼儿25-羟维生素D水平及现状,为科学合理指导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2年8-12月来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检查的986例婴幼儿进行静脉末梢血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测定。结果 986例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总体水平为(87.33±35.77)nmol/L,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羟维生素D水平缺乏、不足、适宜水平的检出率为分别为11.4%、32.3%、56.4%。季节变化对婴儿的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不明显,而1~2 h/d户外活动及常规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维生素D缺乏。结论 扬州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应对家长进行有关科学预防维生素D缺乏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婴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及维生素D服用情况进行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白介素4 (interleukin 4,IL-4)及白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相关性. 方法 分别对84例哮喘儿童和48例健康儿童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3、IeE浓度及IL-4、IL-12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ALP). 结果 哮喘儿童血清25-OH-D3平均浓度(62.81±26.34)mmol/L及IL-12平均水平(24.25±40.78)n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87.16±28.63)mmol/L和(43.21±62.12)ng/L,而IL-4平均水平(138.06±129.03)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100.86±88.81)ng/L;且哮喘儿童IgE与IL-4呈正相关,与IL-12呈负相关(P<0.05). 结论 维生素D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常规治疗哮喘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对泰州地区部分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了解健康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儿保门诊儿童共476 例。取清晨空腹血,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泰州市儿童各年龄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表示,分别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组。经秩和检验,不同年龄组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维生素D水平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6例儿童中, 维生素D严重缺乏(≤5 ng/ml)占3.15%(15/476); 缺乏(≤15 ng/ml) 占38.45%(183/476);不足或以下(15~20 ng/ml)占17.86% (85/476);充足(>20 ng/ml)占40.55%(193/467) ;过量(>100 ng/ml)为0。维生素D不足(≤20 ng/ml) 的儿童占59.45% (283/476),其中婴儿组为9.3% (8/476);幼儿组为36.21%(42/467);学龄前组为70.13%(54/567 );学龄期组为90.86%(179/476),以学龄期儿童为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血清维生素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泰州市儿童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学龄儿童维生素D缺乏尤为严重,3岁以上儿童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冬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3)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成年男性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2015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岁以上健康男性体检者标本76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甲状旁腺素(PTH),紫外光度法测定血磷(P)和偶氮胂Ⅲ法测定血钙(Ca)浓度水平,同时测量足跟骨密度、腰围及身体质量指数(BMI);以50 nmol/L作为阈值分为25(OH)D缺乏组和正常组,同时按10岁年龄为间隔,分为5个年龄段。数据通过SPSS软件处理。结果 25(OH)D水平随着年龄增加其浓度水平呈上升趋势。25(OH)D缺乏症的总患病率为23.2%,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25(OH)D缺乏组的BMI、腰围、Ca和PT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年龄指标则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浓度水平与BMI、腰围和PTH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温州地区成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缺乏呈低龄化趋势,年龄、BMI、腰围、血清Ca及PTH水平是影响成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浙江预防医学》2019,(8)
目的分析早产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OH) D]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防治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为调查对象,于出生后2周检测血清25-(OH) D水平,收集早产儿性别、出生季节、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居住地、母亲年龄和母亲妊娠期并发症等相关资料,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早产儿582例,平均胎龄(32.9±2.3)周,平均25-(OH) D水平为(45.1±16.6) nmol/L。维生素D缺乏91例,占15.64%;不足287例,占49.31%;充足204例,占35.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β=7.962)、母亲年龄(β=0.738)、出生季节(β=4.166)、出生胎龄(β=0.093)和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β=4.025)均是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64.95%的早产儿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居住地、母亲年龄、出生季节、出生胎龄和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影响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斯斯邓莲鹃刘德良缪勤葛芹芳 《智慧健康》2023,(21):195-200
目的 探讨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本科新生儿病区收治的9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出生后24h内的静脉血完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测定,并分析母亲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值、孕期日晒时间、受孕方式、职业、学历、分娩方式、分娩季节、胎数、妊娠期合并/并发症、孕期补充维生素D情况以及早产儿胎龄、性别等因素对早产儿25(OH)D水平的影响。结果 早产儿25(OH)D水平为(55.50±27.62)nmol/L;维生素D缺乏、不足及充足的比例分别为16.0%、27.7%、56.3%;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与母亲孕期日晒时间<30min/d、职业、孕期不规律或未补充维生素D以及受孕方式几个因素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期日晒时间<30min/d及孕期不规律补充或未补充维生素D是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25(OH)D水平为(55.50±27.62)nmol/L,总体来说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态较理想,对母亲孕期日晒时间较短及补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幼保健》2018,(22)
目的探究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早产儿呼吸支持治疗及转归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黄骅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早产儿121例,依据患儿出生24 h内血清25 (OH) D水平将患儿分为观察组血清25 (OH) D水平低于选取的早产儿的平均水平,即低维生素D组53例和对照组[血清25 (OH) D水平高于选取的早产儿的平均水平,即高维生素D组] 68例。对两组母婴相关因素、住院期间患儿的治疗情况、两组呼吸支持治疗情况、两组临床转归情况及两组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母婴各相关因素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氧疗率、呼吸支持治疗率、呼吸机机械通气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常频呼吸机治疗率、高频呼吸机治疗率、CPAP治疗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氧疗、CPAP时间及PS治疗率较对照组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出院体重、住院期间死亡率、转诊率无明显差异(P0. 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肺出血、湿肺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 05);观察组BPD、RDS发生率分别为33. 96%、62. 26%,显著高于对照组14. 71%、42. 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低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会增加早产儿氧疗及CPAP时间,增加BPD、RDS发生率,延长其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常规口服鱼肝油对纯母乳喂养婴儿冬季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各项检查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为对象,取脐带血2 ml,分离血清。新生儿自出生后第15天开始补充鱼肝油,随访至4个月,采集纯母乳喂养婴儿的空腹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与脐带血清同时检测25(OH)D。结果 共43例纯母乳喂养婴儿,其中男26例,女17例。脐带血清25(OH)D为(20.9±5.1)nmol/L(12.5~32.1 nmol/L),维生素D缺乏率为100%。第4个月婴儿静脉血清25(OH)D为(106.3±42.4)nmol/L(30.2~208.5 nmol/L),其中4例<50 nmol/L(维生素D缺乏率9.3%),7例50~75 nmol/L,25例75~150 nmol/L,7例>150 nmol/L。血清25(OH)D水平与口服鱼肝油量呈正相关(r=0.530,P=0.001)。鱼肝油漏服率(漏服时间/应服时间)平均为36.1%(39/108),血清25(OH)D与漏服时间呈负相关(r=-0.634,P=0.001)。结论 北方冬季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母乳喂养婴儿每日口服鱼肝油可显著提高血清25(OH)D水平,但漏服不能确保婴儿免于维生素D缺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3)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诊治的135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中,依照24 h动态监测25(OH)D水平将患者分成正常组(70例)和缺乏组(65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与血压变异性(BPV)区别,分析25(OH)D与BPV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测定,缺乏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24 h收缩压标准差(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DSD)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分析,25(OH)D水平和24 h SSD、24 h DSD、dSSD及dDSD存在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 血清25(OH)D和机体24 h SSD、24 h DSD、dSSD及dDSD呈负相关性,应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监测,提高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5-OH-VD)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疑似为冠心病312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2~80岁,将无冠心病的98例做为对照组,确诊为冠心病的214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组)7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组)124例。征得患者同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65例和多支病变组77例。对比分析其收缩压(SPB)、舒张压(DPB)、25-OH-VD、高敏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hs-CRP、TC、TG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VD、HDL-C、SPB和DP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25-OH-VD水平明显低于S组,hs-CRP和TG水平明显高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支病变组25-OH-VD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25-OH-VD随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25-OH-VD筛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D,为冠心病的早期预测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3年3月在北京市回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19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心衰组和健康组一般资料情况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以及心衰组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人群出院后随访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心衰组与健康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即心功能下降,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随着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者,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其心功能降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下降趋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临床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评... 相似文献
19.
刘倩倩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20,(2):32-34
目的分析影响郑州市小学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为儿童代谢性骨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体检的3587例小学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并利用酶免疫法检验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应用Pearson检验分析儿童年龄与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儿童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的危险因素。结果3587例儿童中维生素D缺乏症发生率为7.58%;一年级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高于其他年级(P<0.05);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591,P<0.05);户外活动时间<3 h/d、食欲不佳、未规律服用鱼肝油是影响儿童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可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规律服用鱼肝油来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生。因此,应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运动,并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其和家属对服用鱼肝油及规律饮食的重视程度,以降低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枢性性早熟(CPP)组儿童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和区间分布,分析CPP儿童性激素与25(OH)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5年本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82例CPP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儿童20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分析检测血浆25(OH)D水平,并将25(OH)D水平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峰值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PP组儿童25(OH)D水平比对照组低[(55.7±16.9)nmol/L vs.(66.5±20.1)n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 P<0.05),25(OH)D水平与LH/FSH峰值比存在负相关关系(r=-0.74,P<0.05);两组25(OH)D水平构成不同,维生素D缺乏区间CPP占比(39.7%)高于对照组(22.2%),维生素D充足区间CPP占比(16.3%)低于对照组(33.3%)。结论 CPP儿童青春期提前骨骼生长发育快,维生素D需求量大,在儿童性早熟的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维生素D重视,定期监测25(OH)D水平,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