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9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优质护理对脑中风患者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优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两组均干预4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4个月两组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及满意度。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优化。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52.71±6.79)、(55.55±5.12)分]均高于对照组[(34.55±7.08)、(44.71±4.53)分](均P0.05);观察组NIHSS评分[(12.71±3.95)分]低于对照组[(17.57±4.11)分](P0.05)。观察组满意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优质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分期式护理的临床价值,探究颅脑外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同时应用分期式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MA),患者干预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干预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上肢、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上肢、下肢FMA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护理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分期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2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黄绿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护理前两组的简化Fugl-Meyer评价法(FMA)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BI评分(75.38±12.49)分和FMA评分(11.32±1.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1±13.12)分和(9.16±2.27)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临床治疗、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ADL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对医护人员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FMA评分为(60.91±13.73)分,高于对照组的(49.02±18.50)分;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L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有效提高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循环治疗仪结合康复锻炼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循环治疗仪结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21.23±2.12)分,低于对照组的(25.87±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I评分为(65.24±5.27)分,高于对照组的(48.67±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仪结合康复锻炼能够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能为低频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伴单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rTMS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低频rTMS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治疗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d、治疗后40d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变化.结果 低频rTMS组治疗前NIHSS、BI评分和FMA评分分别为(16.44±3.29)、(36.69±5.97)、(31.06±7.43)分,对照组分别为(16.38±4.01)、(35.98±6.41)、(30.87±8.5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rTMS组治疗后10d NIHSS评分、BI评分和FMA评分分别为(8.13±2.18)、(56.04±5.21)、(48.42±7.73)分,对照组分别为(11.23±1.97)、(50.12±4.88)、(42.12±8.61)分;低频rTMS组治疗后40d NIHSS、BI评分和FMA评分分别为(3.11±0.53)、(73.29±5.34)、(61.63±8.36)分,对照组分别为(5.62±0.98)、(63.96±4.46)、(52.45±7.61)分.两组治疗后10、40d NIHS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rTMS组治疗后10、40d NIHSS、BI评分和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bemorrhage,HICH)患者的预后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救治的76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院前急救,临床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主要包括有急救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护理、颅内高压护理、临床观察护理、必要手术术前护理准备、术后各项临床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NIHSS、FMA、Barthel指数、SF-36、SDS、SAS各项评分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患者37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97.37%,对照组32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84.21%,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11.21±3.08,对照组19.23±3.26,观察组Barthel指数78.92±8.65,对照组53.35±8.04,观察组FMA得分38.31±3.62,对照组23.68±3.46,观察组SAS得分47.41±5.42,对照组67.21±6.47,观察组SDS得分45.09±4.65,对照组59.83±4.74,观察组患者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FMA(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HICH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治疗脑损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FMA、BI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显著。结论:针灸配合康复治疗脑损伤后综合征疗效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平稳期患者共74例纳为研究对象,并开展回顾性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患者训练前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变化及训练满意率。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20.07±1.33)分,低于对照组的(24.02±1.58)分,ADL评分为(74.54±3.02)分,高于对照组的(70.02±2.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总满意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生理机能,提升整体预后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焦丽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69-5170
目的探讨对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对其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观察组74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护理。分别通过FMA评分法和MBI评分法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分别为(61.27±13.15)分和(60.67±11.85)分,对照组分别为(31.12±8.09)分和(41.18±10.22)分,两组患者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提高更为明显。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压氧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应当作为此种患者的常规护理内容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综合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瘫痪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综合功能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综合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43-1144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误吸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行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56例,行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Bartbel指数(BI)评分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评分。结果 (1)观察组的误吸发生率为8.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2)两组患者干预后的NIHSS评分、BI评分和GQLI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控制误吸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阳春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与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QOL评分为(91.75±6.11)分,高于对照组的(52.52±3.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为(4.25±0.32)分,低于对照组的(8.50±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A评分为(4.14±0.40)分,低于对照组的(8.46±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术期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服务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此同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QOL、ADL和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QOL、ADL和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有助于改善其消极心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于南阳市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细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Barthel指数(B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B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3,P=0.430)。结论 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手术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负性情绪,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0急救护理工作中针对常见隐患的有效防范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宁河区急救分中心东棘坨站2016年10月1日-2017年7月1日收治的252例急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急救护理常见隐患防范措施,最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得到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1±2.6)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70.6±3.6)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120急救护理过程中,运用常见隐患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120急救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干预在社区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出院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指导与自主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家庭护理干预,由护理康复小组实施家庭护理指导,并采取健康状况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生理健康评分为(141.28±15.36)分,活动能力(38.45±3.88)分,心理健康(114.30±11.15)分,认知功能(26.45±2.31)分,社会支持(27.54±2.3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上升至(22.14±2.94)分,6个月后提升至(31.07±1.79)分,其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指导中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健康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手外科患者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该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的手外科患者98例,根据研究需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对常规护理进行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关管理论掌握程度评分为(18.9±1.2分)、基础护理落实评分(18.2±1.6)分、护理理论评分为(15.1±1.1)分,护理差错的评分为(11.5±2.6)分;对照组相关管理论掌握程度评分为(16.8±1.3)分、基础护理落实评分(15.2±1.3)分、护理理论评分为(13.4±1.2)分,护理差错的评分为(15.6±2.5分);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果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外科护理实施细节管理,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的护理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儿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家庭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的方式。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分(FMA)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价(ADL),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后康复效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护理后FMA及AD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FMA、ADL评分[(59.8±2.3)、(8.8±1.4)分]均高于对照组[(51.0±2.4)、(7.2±1.3)分](均P<0.05);两组护理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情感、生理及社交功能评分[(66.1±5.8)、(36.2±7.4)、(37.3±9.3)分]均高于对照组[(60.7±5.4)、(30.2±6.9)、(31.0±8.9)分](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有效率(90.56%)高于对照组(71.69%)(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家庭康复训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