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市两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二共5个年级404名中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r=-0.19,P〈0.01);自我认同完成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偏好显著正相关(r=-0.17,P〈0.01),与互联网社交、娱乐、交易服务使用偏好相关不显著;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均为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9、0.17、0.27和0.44,P值均小于0.01);回归分析发现,互联网社交、自我认同完成、性别和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能届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其解释量分别为18.6%、3.4%、2.2%和1.8%.总的解释量为26%。结论:自我认同完成和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显著.并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
采用访谈和问卷研究法.对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显示:重度网络成瘾的学生只占1.2%.有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学生共占8.0%.8.8%。网络成瘾性别差异极其显着.男生成瘾性高于女生。其中大一学生网络成瘾性高于大二,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网络成瘾性高。在二年级中,理科学生上网成瘾最高。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7所中学6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量表的测试。结果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总检出率为6.36%。文科理科、不同年级的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惠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性更为内向,情绪趋向不稳定。结论网络成瘾的产生既有自身的心理因素。也有外界的环境因素,其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情况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不同的家庭功能对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对上海10所中学内初一,高一年级和职校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进行间卷调查,共调查3068名学生。回收学生问卷2911份.其中完整有效问卷2276份。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自制中学生网络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网络成瘾诊断自评问卷(YDQ),家庭功能量表(FAD)。结果:互联网过度使用组在家庭功能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分量表和总的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互联网过度使用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家庭功能的各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之间比较家庭沟通能力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六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存在家庭功能减弱,不同于互联网正常使用的中学生,不同性别年级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有相似的家庭功能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高中生网络成瘾状况,探究家庭环境中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三因素对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随机整群抽查郑州市城区6所高中800名学生,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自编的网络使用调查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1.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0%;网络成瘾率在性别、年级、学校性质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414、0.356、0.112);2.家庭组织性因素对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力居首位(β=-0.155),其次是家庭成功性和控制性(β=0.109、0.092)。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组织性、成功性、控制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封社会上35岁以下的网络用户(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除学生外)的网络成瘾现象与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关系进行比较探讨.方法(1)选取人中学生及35岁以下的其他青少年作为被试,分为两组,(2)根据K.S.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作初步判断是否有纲瘾现象及程度;(3)根据假设选择相应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孤独分类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及生存条件问卷。结果(1)35岁以下、非学生的青少年与人中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内容(交际、游戏)无显着差异;人际关系、孤独感、主观幸福感无显着差异。(2)35岁以下、非学生的青年的网络成癌程度与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呈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少地区和部门已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首先从“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表现入手,对网络成瘾进行初步介绍;其次,从互联网的特性、中学生个体人格特质及支持系统三方面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来探究中学生网络成癌的成因,最后,从青少年自身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初探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及干预。通过对以往的研究情况的分析,以便能提出更为行之有效的对策及干预办法,将有助于中学生及早摆脱网络成瘾,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自尊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职生网络成癌与状态-特质焦虑、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rom Y)、“自尊量表”(SES)对450名高职生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的年级、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高职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网络成癌倾向、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自尊均不存在差异;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自尊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职生特质焦虑能显著的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倾向。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与状态一特质焦虑、自尊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及原因和防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昆明市中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了解昆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危害性,从心理学角度剖析网络成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方法 以昆明市随机抽取的8所中学的高中和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以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和《网络成瘾测验(Internet Addiction Test)自评量表》为工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昆明市中学生可能有,以及已经有网络成瘾问题者的总阳性率为5.29%,其中高中生的问题更为严重,阳性率已经高达8.92%。讨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网络本身的特性与个体人格特质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宽松的学习环境、加强素质教育和给予心理治疗、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与伦理寻向机制等是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根据项目反应理论(IRT)编制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DDS),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根据网络成瘾的理论模型初步编制29个条目,二值评分。施测样本为1400名初、高中生网络使用者。结果:①在测量误差0.1952水平,选取13个条目组成量表。②条目区分度1.2928—2.2859。③条目程度0.5907-1.0035。④因素分析抽取3个因子,解释53.674%的总方差。⑤IADDS与效标显著相关(K=0.857)。最佳划界值5,敏感度91.5%,假阳性率5.7%。结论:该量表条目质量及信效度符合IRT与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中学生手机网络使用情况、手机网络使用自控力特点及其与手机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本信息问卷、修订的中学生手机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的中学生手机网络使用自控问卷对3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现象比较普遍,并且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存在手机网络成瘾现象,但比例不大;②手机网络成癌总分不具有性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II-CV)中文版和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某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的320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介于已有研究范围之内(检出率为5.6%),性别差异明显(t=3.18,P=0.002),年级间无差异(F=2.15,P=0.118),成瘾程度与网龄、周上网次数和每次上网时长高度相关(r=0.127~0.415,P0.05)。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负相关(r=-0.281,-0.295;P0.05),家庭适应性可以预测网络成瘾(F=30.262,P=0.000)。结论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初中生而言,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越好,网络成瘾程度越低。家庭适应性,而非家庭亲密度可以解释初中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3.
中职生网络成瘾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中职生网络成癌现状及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运用K.S.YONG的《网络成癌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对浙江3所中职学校237名在校生进行团体调查。结果中职生网络成癌比例高于同龄青少年,不同性别、年级、学习成绩者存在差异;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癌者社会支持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中职生网络成瘾问题比较严重,与性别、年级、学习成绩、社会支持特别是社会支持利用度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尊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及学校满意度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线上游戏成瘾量表、自尊量表、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对1427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自尊与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对网游成瘾存在负向预测作用;2学校生活满意度在自尊与网游成瘾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4%。结论自尊可以预测网游成瘾倾向,低自尊者更容易网游成瘾;学校满意度在自尊与网游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网络用户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我国中小学生网络用户网络成瘾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从全国10个省(市)抽取36000名中小学生被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和自编的人口学资料及其相关信息调查表对被试进行施测.结果: (1)共获31915份有效问卷,我国中小学生网络用户网络成瘾整体发生率为6.6%;男生高于女生(9.6%/3.8%,x2=210,P<0.001));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显著(X2=61.9,P<0.001),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网络成瘾发生率分别为4.1%、4.3%,4.6%、8.4%、7.3%、7.5%、6.3%、6.2%、8.4%;三片地区高于一片和二片地区(7.6%/6.1%、6.5%,x2=8.1,P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专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与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网络成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中专学生231人作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29份(有效率为99.13%)。其中男生97人,女生134人,平均年龄18±1岁。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网络成瘾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判断为轻度网络成瘾者占受试的6.98%,判断为网络使用过度占受试的14.41%。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男性、计算机专业相关,与SCL-90各因子之间均成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男性、计算机专业、精神病性因子和敌对性是影响网络使用的危险因素。结论中专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预防网络成瘾应从性别和个体的心理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宿舍上网行为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宿舍上网情况调查表和Bread网络成瘾测查表,对闽粤两省1200名对象进行调查,并重点对时常在宿舍上网的392名大学生及其所受影响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宿舍上网的人数比率高、上网频率高、通宵上网率高的“三高”现象严重;大学生的上网时间绝大部分都用在交往娱乐活动上;宿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业、人际交往、日常生活、情绪状态、生涯规划、爱情观等6个维度造成了非常显著的消极影响;宿舍的上网机会为网络成瘾提供了便利条件,宿舍网络致使成瘾率上升,成瘾率为3.05%。结论宿舍上网对大学生的心理维度造成了消极影响,并增加了其网络成瘾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