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对于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假体屈曲问题,多数人认为不能或不太影响膝关节术后功能,仅仅是术后X射线片令人不甚满意,因此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目的:回顾分析78例123膝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屈曲对随访疗效的影响。
设计:分组对比观察。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一科。
对象:选择2001-10/2004-06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一科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者78例123膝,其中发生股骨假体不同程度屈曲15例17膝(13.8%),男5例,女10例,年龄47~81岁;未发生屈曲63例106膝(86.2%),男22例,女41例,年龄47~79岁。
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股骨假体屈曲组和非屈曲组手术前后HSS(HSS knee rating score)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和屈曲挛缩畸形,并测量屈曲角和屈曲距离,探讨股骨假体屈曲对置换效果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①股骨假体屈曲的测量结果。②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和活动度。③患者屈曲挛缩畸形例数及角度。④不良事件及副反应。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年以上。①17膝股骨假体屈曲角为7°~19°,平均为11.3°;股骨假体屈曲距离为2~4 mm,平均为2.6 mm。②术前屈曲组与非屈曲组患者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但术后屈曲组低于非屈曲组(P ≤0.01);术后均高于术前(P=0.02或P < 0.01)。③屈曲组术后屈曲挛缩例数和角度多于和大于非屈曲组(P < 0.01),两组术后屈曲挛缩均有改善(屈曲组 P < 0.05,非屈曲组 P < 0.01)。④非屈曲组并发右股深静脉血栓1例,骨化性肌炎1例;屈曲组并发髌骨假体撞击征1膝。
结论:本组资料证明,股骨假体屈曲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效果的影响是增加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的发生率,造成伸膝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Corin Rotaglide全膝关节假体置换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2007-05/2008-05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膝部损伤科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15例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例(共34膝),男7例,女19例,年龄52~67岁;均为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所用假体为英国Corin Rotaglide全膝关节假体。记录置换时间,置换后住院天数,参照膝关节协会评分对比置换前后膝关节功能,观察置换中并发症并摄标准膝关节正侧位X射线平片观察假体位置。2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从置换前平均84°(40°~95°)增加到置换后平均104°(80°~120°),膝关节评分从置换前平均39分(10~67分),提高到随访时平均87分(10~100分),功能评分从置换前平均38分(0~60分)提高到随访时平均76分(20~100分)。31膝获得肢体的良好对线,股骨及胫骨假体位置良好。1例胫骨假体后倾不足,2例胫骨假体残留2°~3°内翻,1例胫骨假体与骨组织界面存在非进展性透亮带。置换过程中发生副损伤或并发症4例,其中内侧副韧带股骨起点损伤1例,行可吸收螺钉固定并加用可吸收线、丝线缝合,置换后带支具锻炼,恢复良好;内翻畸形未完全矫正2例,至今未出现不适;脑梗死1例,经内科治疗后未遗留神经症状。提示Corin Rotaglide全膝关节置换减少了假体磨损和潜在的松动,尤其适合年轻活动量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能够为严重膝关节病患者解除疼痛、矫正畸形,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
目的:分析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9例(9膝)女性膝外翻患者,年龄50~75岁,术前X射线测量膝外翻畸形平均12.9°(10°~37°)。采取髌旁内侧入路,经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等处理后,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置换后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X射线检测膝外翻角度及HS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与结论: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8 (24~72)个月。膝外翻角度由置换前的12.9°降低到4.3°,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置换前的75°提高到为105°,HSS评分由置换前31.17分提高到87.83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所有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矫正,所有病例置换后无明显疼痛,行走、上下楼梯等功能较置换前明显改善。说明对于膝关节外翻畸形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后行全息关节置换早期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后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178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性分析1994-10/2005-10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全膝置换患者178例(205膝),男15例,女163例;单膝置换151例,双膝同时置换27例;保留后交叉假体18膝,后方稳定性假体147膝,活动衬垫40膝。置换髌骨75膝,未换髌骨130膝。17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置换前的疼痛分为7.56分(0~15分),置换后疼痛分为28.48分(10~30分),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56,P < 0.01)。HSS评分由置换前的36.35分(20~67分)进步为92.47分(56~100分),其中优183膝,良15膝,可4膝,差3膝,优良率为96.58%。全部患者中有3例疗效差,其中2例为采用保留后交叉假体的患者,1例后方稳定性假体感染,1例未行髌骨置换的患者发生了膝前痛,1例感染患者行翻修术。 相似文献
5.
高辉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26):4924-4928
背景:目前有一些研究考虑到了体质量指数对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后功能的影响,但是大部分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目的:观察体质量指数对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320例,均接受初次膝关节髌骨置换,其中双膝置换200例,共520个膝关节,左膝置换219个,右膝置换301个。由同一组医生采用同一种假体(均为Scorpio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对320例患者行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治疗。按体质量指数分为4组(超重组:体质量指数25.1~27.0 kg/m2,肥胖组:体质量指数27.1~30.0 kg/m2,病理性肥胖组:体质量指数> 30 kg/m2,对照组:体质量指数< 25 kg/m2)。按1989年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HSS),记录置换前及随访时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以及膝关节最大屈曲度、伸直度数和并发症。结果与结论:320例患者均通过门诊复查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28.3个月。置换前超重组、肥胖组、病理性肥胖组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P < 0.05),但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在最后的随访中发现,无论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各组置换后均明显提高,各组提高的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肥胖组和病理性肥胖组围置换期并发症明显增高(P < 0.05),181膝中有14膝(9.2%)合并伤口并发症,1膝(0.5%)感染,2膝(1.3%)内侧副韧带损伤,感染发生于置换后10周内并与伤口并发症有关;而超重组258膝中有6膝(2.3%)合并伤口并发症;对照组81膝中有1膝(1%)合并伤口并发症。围置换期无死亡和肺栓塞病例。提示体质量指数对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后早期的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内已有部分医院采用微创进行髋关节置换,但切口大小报道不一,位置也不尽相同。
目的:比较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的置换指标及短期临床随访结果。
方法:对30 例30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同期30例30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均衡(P > 0.05),疾病谱相似。两组病例均采用施乐辉公司生产的非骨水泥型假体,比较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置换时间、切口长度、置换后早中期的功能锻炼情况及影像学评价结果。
结果与结论:微创组与常规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输血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微创组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置换时间、置换后影像学评价及髋臼角测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组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组快,而中期结果相似。置换后及随访时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组除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切口近端皮肤擦伤。提示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及置换后早期功能锻炼,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但应严格选择置换适应证,由拥有相应设备条件的医院及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开展。 相似文献
7.
选择2002-02/2007-05在天津医院关节外科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9例(9髋)。男1例,女8例,年龄52~69岁。初次全髋关节置换选用股骨假体与髓腔锉同号,髋臼假体直径比髋臼锉直径大2 mm。对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畸形程度进行Harris评分。随访时间最短1年,最长6年。髋臼骨折中4例为稳定性骨折,给予多枚螺钉加强固定,1例为不稳定性骨折,给予结构性植骨配合多枚螺钉固定;股骨骨折中1例为Vancouver AG型,给予钢丝捆绑固定,3例为B1型,给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或钢丝捆绑,1例为C型,给予LCP内固定。定期复查X射线片,未发现髋臼假体周围透亮带及松动表现。Harris评分平均为87.2分。结果表明:在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选用的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直径应当不超过髋臼锉直径2 mm。对于骨折疏松明显的患者,最好选用与髋臼锉相同直径的髋臼假体并使用螺钉固定,或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当出现髋臼骨折时,可选用多枚螺钉固定或同时进行髋臼植骨。术中发生骨折,应当根据骨折类型和假体稳定性选用适合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8.
背景:当前所用的膝关节表面置换假体大多为男性设计,与女性自身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很大的差异。而临床解剖研究发现,男女膝关节外形,尤其是髌股关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样以来,女性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以后与男性相比出现了较多的并发症。
目的:观察“女性膝”在膝关节置换后的膝关节功能及伸屈活动度,并分析其在髌股关节方面的设计特点。
方法:应用捷迈公司的健达“女性膝”治疗老年女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1例13膝,年龄61~81岁,双膝关节2例,13膝均有不同程度的屈曲和内翻畸形,比较分析“女性膝”置换前后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伸屈活动度。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HSS评分满分100分,85分以上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尚可,60分以下为差。
结果与结论:所有膝置换后12周膝关节HSS评分均显著高于置换前(P < 0.01);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置换前(P < 0.01)。膝关节肌力及稳定性均有所增加,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提示“女性膝”的设计与亚洲女性膝关节解剖特点更加匹配,临床应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对于双膝严重骨性关节炎行两组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的围手术期康复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
目的:比较双膝骨性关节炎两组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术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两组医生对59例(118膝)患者双膝骨性关节炎同台同时全膝表面置换,与同期80例单膝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置换前均进行康复教育及预备康复,置换后康复方法标准一致。
结果与结论: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组置换前通过压腿平均减小屈曲畸形角度11.2°(5°~22°)。置换后3~6周,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5级,较置换前平均增加0.8级;平均ROM≥95°(110±15) °;无痛行走500 m以上;独自无痛上下10级楼梯,无肿胀;出院时HSS评分较置换前增加。置换后3个月没有发现松动表现及不良反应,其康复疗效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在围手术期对双膝骨性关节炎两组医生行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通过系统而量化的康复,有利于减少置换中截骨量和置换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相比康复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隐性失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影响很大,尤其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红蛋白的下降往往与预期的结果相差很远。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1-03/2005-05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61~79岁;同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65~77岁。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为初次行单侧关节置换的患者,24 h 补液总量不超过2 000 mL,参与者对试验知情同意。②试验方法:4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32例在术中和术后输入异体库存血。所有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均在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未输血。术前及术后二三天均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红细胞比容。术前计算出所有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30 kg/m2 为非肥胖组,体质量指数>30 kg/m2 为肥胖组。通过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质量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比容计算所有患者的总失血量,减去显性失血部分即得隐性失血。③试验评估:观察两组术后显性和隐性失血的相关情况。
结果:纳入全髋关节置换术41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3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实际失血总量平均为1 520 mL,隐性失血为482 mL,占总量的32%。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实际失血总量平均为1 508 mL,隐性失血为776 mL,占总量的52%。两组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②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肥胖患者和非肥胖患者的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①全膝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远较全髋关节置换术高,且使用引流血回输仍不能完全满足机体恢复循环的需要,应特别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②对隐性失血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临床评估能力,可帮助关节置换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有利于术后开展早期关节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1.
背景:自我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疾病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及健康状况,同时减少住院天数和次数,降低医疗费用,已日渐成为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康复的研究热点,但其研究多集中在西方国家,国内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膝关节置换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自我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模式,利用自我管理调查表、膝关节评分、住院时间和膝关节屈曲达90°所需时间来评价干预效果,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和膝关节评分均有提高,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住院天数和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均有缩短,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果显示自我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膝关节置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有关髌股关节问题的并发症高达39%,而造成置换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原因很多,其中低位髌骨是引起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原因之一,但是常被临床医生忽视。
目的:分析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导致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原因之一髌骨低位的发生机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骨科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78例85膝临床资料。按照HSS膝关节评分将病例分成两组,高分组和低分组。将两组置换前后膝关节X射线片对照,应用Insall-salvati法测量髌骨的高度,并利用Hofmann 方法测量关节线的位置变化。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低位髌骨与Insall-salvati指数及关节线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高分组59膝未发生低位髌骨;低分组26膝中23膝发生不同程度的髌骨低位,其中6膝Insall-salvati指数为1.1±0.1,17膝关节线上移(7.0±2.3)mm。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位髌骨发生与Insall-salvati指数和关节线的上移有一定关系。提示初次全膝表面置换后髌骨下移的发生是由于胫骨聚已烯垫的厚度大于截骨的厚度即关节线上移和髌韧带的挛缩引起的。因此在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中要最大程度恢复原有的膝关节线位置,并加强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以尽快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防止髌韧带的挛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肥胖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特点及疗效,并与非肥胖患者进行对比。
方法:选择2004-09/2007-03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80例(80膝),均使用后稳定型固定平台假体。其中体质量指数< 25.0 kg/m2者入非肥胖组,体质量指数≥27.1 kg/m2者入肥胖组,非肥胖组和肥胖组各40例。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置换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最大伸屈度数、HSS评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入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54个月,平均36.7个月。2组末次随访的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及HSS评分均高于置换前(P < 0.05),最大伸直度低于置换前(P<0.05)。肥胖组置换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最大伸屈度数和HSS评分与非肥胖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非肥胖组只有1例出现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5%;而肥胖组中有4例出现伤口并发症,其中1例合并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合并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1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终末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肥胖患者可以获得同非肥胖患者相似的近期临床效果,但围手术期应重视伤口处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世界血友病协会的治疗指南明确表示,关节置换应当在保证患者凝血因子活性的情况下进行。
目的:观察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1997/2006在血液内科的配合下,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水平监测,根据指南制定常规流程,进行因子Ⅷ(冻干人凝血因子Ⅷ)或因子Ⅸ(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替代治疗,对4例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共6个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
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凝血因子进行常规替代治疗,血友病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与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85)。置换后早期3个膝关节出现关节内血肿或肌肉出血,其中1例患者因凝血因子抑制性抗体形成,导致1侧膝关节置换后伤口裂开,行扩创清理后,伤口愈合良好。4例患者6个膝关节置换后没有晚期感染、假体松动、移位和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4例患者置换前膝关节KSS评分平均28.2分,功能评分平均35分。置换后KSS评分85.2分,功能评分87分,与普通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后评分相似,但平均住院天数延长约3倍,住院费用为普通膝关节置换的2.5~3倍。结果显示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和凝血因子水平监测是保证血友病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最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背景:国内外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康复有较多的研究,但往往局限于一种康复方法。
目的:分析系统康复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方法:选择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5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置换前给予康复指导,置换后由康复治疗师给予康复锻炼,同时行CPM锻炼和冷敷,对照组给予传统CPM锻炼。
结果与结论:干预组置换后24 h~6 d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置换后2 d~6周时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置换后2,6周时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均无局部切口并发症发生。说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系统康复可加快康复进程,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随着临床工作与实验研究的深入开展,膝关节置换的技术与假体设计均得到了不断地改进,然而髌骨的处理方法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目的:分析髌骨常规置换、髌骨常规保留、髌骨选择性置换3种方法的各自特点及优缺点,寻求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髌骨处理的最佳方案。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10-01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献。英文资料的检索时间为1990/2010;中文资料的检索时间为1990/2010。英文检索词为“total knee arthroplasty;patellar;replacement”;中文检索词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髌骨;处理;常规置换;常规保留;选择性置换”。 纳入标准:①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假体设计相关研究。②人工膝关节假体的生物相容性。③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时髌骨的处理方法。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共纳入32篇用于综述。结果及结论: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是否应进行髌骨置换在随访研究中各持己见,观点不一,逐渐演化为髌骨常规置换、髌骨常规保留、髌骨选择性置换3种观点。目前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关于髌骨处理的问题仍需进一步长期的随访和随机对照研究,在对文献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化对照研究时,应慎重把握文献的可信度、时间范围、评价标准,以更准确、合理地指导医生们的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7.
活动衬垫和固定衬垫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虽然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在体外的研究中显示具有更好的关节运动学表现、更低的磨损率,但是否具有更好的体内临床效果仍有争议。
目的:对比观察活动衬垫型和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在置换后1年时膝关节活动度和临床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对比分析。2003-11/2006-07首尔国立大学盆唐医院关节重建中心。
对象:共纳入接受全膝关节置换488例患者669膝。244例患者341膝采用了固定衬垫型假体,244例患者328膝采用活动衬垫型假膝。
方法:所有手术皆由一位固定医师(TK Kim)完成。采用髌旁内侧入路,术中不翻转髌骨,而将髌骨向外侧脱位进行显露。以间隙测量器作为间隙撑开工具并进行间隙的准确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软组织松解平衡,直到达到下述标准:屈曲间隙大于伸直间隙不超过3.0~4.0 mm或伸直间隙大于屈曲间隙不超过1.0~2.0 mm,对于内翻畸形膝关节,外侧间隙大于内侧间隙2.0~3.0 mm是可以接受的。常规行髌骨置换,所有假体都采用骨水泥固定。
主要观察指标:以角尺测量患者置换前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程度和最大屈曲度。置换前后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状态采用AKS评分、髌股关节评分、WOMAC评分和SF-36系统评分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置换后两组在PF膝前痛评分、WOMAC疼痛评分和SF-36躯体疼痛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固定衬垫组平均AKS疼痛评分略高于活动衬垫组(48.5±3.2,47.5±4.8,P=0.010)。置换后两组患者的屈曲畸形得到了很好的矫正 (P=0.341),两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没有显著性(P=0.412)。置换后所有反映膝关节功能的评价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
结论:活动衬垫型膝关节假体置换后在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缓解以及膝关节功能方面与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相比并没有显著性优势。手术技术是获得置换后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膝置换治疗膝内翻畸形已成为膝内翻畸形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软组织生物力学方面的争议较多。为更好地评估人工全膝置换治疗膝内翻畸形的生物力学性能,文章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2006/2008关于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内翻方面的文章,检索词“TKA,Varvs knee”,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有关文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严重的膝内外翻畸形和屈曲畸形的患者,软组织松解平衡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每完成一步都要进行测量,要做到既纠正到位,又不可过度纠正造成关节继发不稳定。股骨、胫骨要求对线准确,保证假体置入后股骨头中心、膝关节中心和踝关节中心位于一直线。同时又回顾性分析了2000-01/2006-07河南省南阳市骨科医院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全膝置换后43例患者的临床结果,并采用KSS评分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其中5例失访,38例46膝获完整随访,平均随访5年。术前至最后1次随访,均膝关节功能评分27(12~55)分/77(56~98)分;92%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超过90°多数病例术后膝关节力线正常,4例残留5°~10°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为缓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疼痛,目前临床上常用静脉留置镇痛泵,口服或静脉应用止痛药物等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置换后疼痛,但静脉镇痛泵和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影响患者置换后的功能锻炼,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手术区局部注射布比卡因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08-11-01/2009-12-3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关节外科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168例(218膝),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于术区周围多点注射布比卡因(成分:0.75%布比卡因10 mL+肾上腺素0.1 mg +生理盐水20 mL);对照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不作局部镇痛处理。两组患者置换后均配用静脉留置镇痛泵,持续使用50 h。通过评估置换前、置换后患膝静止和活动时的目测类比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比较两组镇痛效果。
结果与结论:干预组置换后4,8,12 h,患膝静止时和活动时目测类比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 0.05)。置换后3个月干预组膝关节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干预组置换后有4例需要口服曲马多缓释片,16例仅用静脉止痛泵就能控制疼痛;对照组置换后有11例需要口服曲马多缓释片,9例仅用静脉止痛泵就能控制疼痛,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提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关节周围广泛注射布比卡因,可明显缓解置换后早期疼痛,利于关节功能的早期锻炼康复,对近期疗效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