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膜性肠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剑琴  李俊达 《医学综述》2008,14(12):1831-1832
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伪膜性肠炎发病率逐渐攀升,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为其主要致病茵,腹泻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本文对伪膜性肠炎的发病机制、病理表现、临床诊断及治疗预防进行分析评价,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合理用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福润  黄留业   《中国医学工程》2011,(8):116-116,118
目的通过对26例伪膜性肠炎的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6例伪膜性肠炎的临床资料及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发生,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均行结肠镜检查,提示伪膜性肠炎。结论伪膜性肠炎多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发病,年龄大、病情重及外科手术患者为高危人群。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可明确诊断,甲硝唑及万古霉素是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贺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45-145
目的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及人口的老龄化,伪膜性肠炎患者越来越多,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方法静脉应用克林霉素。结果导致伪膜性肠炎1例。结论高龄及外伤、手术等应激后应用抗生素易引起伪膜性肠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伪膜性肠炎(PMC)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1年来诊治的32例P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在发生PMC之前均有多种抗生素应用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等表现,全部病例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诊断为PMC。结论PMC多发生于抗生素应用之后,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外科大手术后等是发生PMC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者,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此病,电子结肠镜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PMC)的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内镜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科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2003年3月至2009年11月诊治的28例P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老年人、住院时间长、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是PMC的高危因素。肠镜有特征性表现。所有患者停用抗生素,用甲硝唑、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后全部治愈,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结论:PMC常在应用抗生素后发病,老年人、重症患者及外科大手术患者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要考虑PMC,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是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工作中,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伪膜性肠炎(PMC)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其主要致病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腹泻。PMC可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等手段进行早期诊断,并进行早期积极治疗以预防其反复发作。目前其微生态治疗,尤其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疫苗的研制将会成为PMC治疗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伪膜性肠炎治疗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伪膜性肠炎病例患者的用药及临床情况。结果:患者年龄越轻,合用的抗生素越少,使用口服的给药途径,合并的疾病越轻,治疗伪膜性肠炎所需的药物越单一,治愈时间越短,愈后越好。抗生素种类与克林霉素和第三代头孢最为密切。结论: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伪膜性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万古霉素治疗伪膜性肠炎的疗效与单纯使用万古霉素的疗效,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4例伪膜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万古霉素治疗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对照组(万古霉素治疗),服药7天。重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腹泻情况、大便球杆比例、内镜下表现、住院时间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泻情况、大便球杆比例、内镜下表现、住院时间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是辅助治疗伪膜性肠炎及改善其病理基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伪膜性肠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的观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伪膜性肠炎患者46例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结果:46例伪膜性肠炎的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7岁,29例有基础疾病,而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年龄偏大,65岁以上者占48%,住院前均有长期、大量、反复应用抗生素以及清洁手术患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在使用抗生素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并伴有其他临床症状.结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引发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伪膜性肠炎是发生于肠粘膜的急性坏死性炎症,并伴有伪膜形成。该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近来笔者应用中药治疗1例,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穆某,男,57岁,退休干部。素体虚弱,罹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病证。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抗生素所致伪膜性肠炎(PMC)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教训,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73例临床使用抗生素引起PMC的患者从年龄、合并疾病、抗生素的使用种类、时间、发病时间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 PMC多发于合并有长期慢性疾病、年龄大、体质差、手术打击后及抗生素应用不规范的老年患者.结论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引起PMC的主要原因,对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现象时,结合结肠镜的特征表现首先应考虑有无PMC.及早停用抗生素,使用足量和足疗程的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是治疗PM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伪膜性肠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临床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23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表现为腹泻,且腹泻前均有使用抗生素史。18例患者接受内镜检查,15例可见粘膜表面附以多发的黄白色隆起假膜。14例(60.7%)患者年龄≥65岁,17例(73.9%)诊断伪膜性肠炎前住院天数≥10天,12例(39.1%)有腹部大手术史。较长时间质子泵抑制使用,入ICU,机械通气,肠内营养及免疫抑制的使用可在本组患者中观察到。全部病例确诊后,均停用原用的抗生素。应用甲硝唑辅以活菌制剂后症状消失。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大便性状,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及加强其防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重症伪膜性肠炎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伪膜性肠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重症伪膜性肠炎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老年,在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重症伪膜性肠炎,积极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其主要致病菌,为有效控制伪膜性肠炎的发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抗生素所致伪膜性肠炎研究,总结临床经验教训,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8年至2005年62例临床使用抗生素引起伪膜性肠炎的患者从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抗生素的使用种类、时间,发病时间、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伪膜性肠炎多发于合并有长期慢性疾病、年龄大、体质差、手术打击后及抗生素应用不规范的老年患者。结论: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对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现象时,首先应考虑有无伪膜性肠炎。  相似文献   

16.
伪膜性肠炎(PME)是指由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d)侵袭小肠、结肠黏膜引起的肠道急性渗出坏死性炎症疾病。尤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及运用广谱抗生素者多见。本文总结我院1995年-2005年收治的伪膜性肠炎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on,F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菌群失调,难辩梭状芽胞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1].本病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大多急骤,轻者仅有腹泻,重者病情进展迅速,诊断治疗不及时导致死亡.本科于2008年1月25日收治1例,经医护配合,及时诊断治疗,全面综合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伪膜性肠炎几乎全部与使用抗生素有关( 1) 。该病起病急 ,因其有发热 ,腹痛腹泻 ,大便化验异常 ,临床极易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如不及时诊治 ,可产生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我院 1997~ 1999年收治急性腹泻 6 0 0名 ,其中检出伪膜性肠炎 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伪膜性肠炎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8~ 6 6岁 ,6例均因发热、腹痛及腹泻 ,大便化验异常 ,在当地诊为痢疾使用抗生素无效而转入我院。其中 4例因腹部手术 (胃癌术后 2例 ,阑尾周围脓肿、胆囊炎各 1例 ) ,2例因上呼吸道感染于入院前半月或一周使用过抗生素。诱发的抗生素 头…  相似文献   

19.
老年伪膜性肠炎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10年来收治老年伪膜性肠炎患者8例,经治疗均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岁。基础疾病:恶性肿瘤5例,脑出血1例,开放性骨折1例,尿毒症1例。8例患者都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其中6例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0例PMC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在发生PMC之前均有多种抗生素应用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等表现。20例均做粪厌氧菌培养,有14例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9例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PMC。结论:PMC多发生于抗生素应用之后,老年人、多种疾病联合、胃肠疾病或手术干预等是发生PMC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者,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腹泻、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此病。纤维结肠镜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