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胎儿脊髓圆锥是指脊髓下段呈圆锥形的结构,胎儿发育过程中脊髓圆锥末端与脊柱之间有一处向上移行的过程,正常20周以上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多应位于第三腰椎水平以上,若脊髓圆锥位置位于第四腰椎水平以下,应仔细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腰骶部脊柱裂或腰骶管内其他疾病;胎儿出生时脊髓圆锥位于2~3腰椎,3个月后上移到1~2腰椎,属于正常,如果上移的时候受到阻碍,导致位于1~2之下,叫脊髓圆锥低位[1-3]。本文探讨正常胎儿与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显性脊柱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胎儿显性脊柱裂畸形的超声图像特点与随访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胎儿经引产后尸解确诊为胎儿显性脊柱裂畸形,二维超声准确率100%.26例胎儿显性脊柱裂畸形中,发生于骶尾部19例,胸椎部5例,颈椎部2例.结论:产前超声是诊断胎儿脊柱裂畸形可靠方法,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超声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确诊的120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胎儿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20例胎儿的超声诊断结果为脉络丛囊肿5例,骶尾部畸胎瘤5例,胼骶体缺失4例,前脑无裂畸形5例,开放性脊柱裂12例,Dandy-Walker综合征10例,脑膨出7例,脑室扩张40例(脑导水管狭窄25例)、Calen静脉瘤1例,蛛网膜囊肿3例,水脑畸形5例,无脑儿23例。结论 超声为一种重要的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方法 ,应用方便有效,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4.
梁丽华  荆荣霞  孙聪欣  耿旭娜  陈禹 《河北医药》2012,34(14):2136-2137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骶尾部畸胎瘤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1例产前经多普勒诊断而术后经病理确诊的骶尾部畸胎瘤的胎儿产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胎儿骶尾部畸胎瘤均可通过产前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1例骶尾部畸胎瘤的肿瘤声像图显示囊性3例、囊实性8例.按解剖学分型,Ⅰ型6例、Ⅱ型4例、Ⅲ型1例.病理诊断良性畸胎瘤10例,恶性畸胎瘤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主要方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胎儿预后判断及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不同切面及三维超声不同成像技术对于提高脊柱骶尾部微小病变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并确认的14例脊柱骶尾部微小病变胎儿,比较二维超声连续扫查中,不同切面对于提高脊柱骶尾部微小病变检出率的意义,比较三维表面成像和骨成像对于不同脊柱骶尾部微小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结果 14例脊柱骶尾部微小病变胎儿均经生后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包括半椎体5例,无症状的骶尾部骨化中心排列欠规整4例,皮毛窦1例,脂肪脊膜膨出1例,椎管内异常回声2例,脊柱纵裂1例。除脊柱纵裂1例漏诊,其余13例均经产前超声检查检出。对于脊柱微小病变二维超声连续扫查横切面及冠状切面检出率优于正中及旁正中矢状切面。三维表面成像及骨成像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的脊柱骶尾部微小病变检出率。结论二维超声多切面连续扫查联合多种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胎儿脊柱骶尾部微小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一、临床资料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3— 13岁。表现 :膀胱功能障碍 8例 ,进行性下肢无力 5例 ,双下肢感觉异常 3例 ,会阴部浅感觉减退 1例 ,骶部皮肤包块 1例。合并腰骶部隐性脊柱裂 3例 ,硬膜外脂肪瘤 2例 ,脊膜膨出 1例。全部患者均行MRI检查 ,表现为 :低位脊髓圆锥 ,终丝增粗 ,并可发现其合并病变。二、手术方法和结果在全麻下行脊髓栓系松解术 ,取侧俯位 ,骶部抬高 ,棘上纵行直切口或梭形切口 ,包括病变上下各1— 2个正常椎板。沿棘突和锥板剥开两侧椎旁肌 ,显露棘突和椎板的缺损处。术前诊断合并脊膜膨出者 ,自膨出囊四周逐步游离出…  相似文献   

7.
脊柱是胎儿超声检查中十分重要的解剖结构,是胎儿超声常规检查中一项重要内容. 胎儿先天畸形又称胎儿出生缺陷, 在我国1986年对1243名围产儿出生缺陷的调查中, 脊柱裂排在了第3位,脊柱裂又以腰骶椎最常见,因此,应用站立位超声检查胎儿脊柱是否正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6年5月应用站立位超声检查,对508例常规仰卧位检查胎儿脊柱腰、骶、尾椎段显示不清者进行了对比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章蓓  吴国柱  金黑鹰 《江苏医药》2012,38(8):970-971
目的 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骶尾部畸胎瘸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成人骶尾部畸胎瘤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47例成人骶尾部畸胎瘤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单房性囊肿占12.8% (6/47),多房性囊肿占42.6%(20/47),囊实混合性包块占38.3%(18/47),实性包块占6.3%(3/47).47例中4例恶变,恶变率8.5%.结论 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超声声像图有较为特征性表现,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诊断骶尾部畸胎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磁共振的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6例TCS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椎管内脂肪瘤5例,畸胎瘤3例,脊髓膨出5例,皮毛窦3例,脊髓纵裂4例,隐性脊柱裂6例。结论 MRI对TCS患者确诊具有重要价值,能明显显示脊髓圆柱的位置形态及伴发的畸形,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应作为脊髓栓系和脊柱闭合不全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0.
杨冬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05-130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孕期为12~40周的8679名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共检出35例胎儿畸形。对检出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不同的胎儿畸形有其各自特异性的超声图像。本组胎儿畸形:无脑儿10例、单纯脑积水7例、胎儿浆膜腔积液4例、腹裂3例、骶尾部畸胎瘤1例、唇裂5例、肢体畸形4例、骶尾部脊柱裂2例。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检查中最安全最易被接受的检查方法,已成为胎儿畸形产前检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给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4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5%。其中优23例(占57.5%),良14例(占35%),中2例(占5%),差1例(占2.5%)。椎弓根内固定位置较佳,且无松动,X线片显示,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100%,无复发病例。结论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对治疗腰椎管狭窄减压彻底有效,同时,给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保障减压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确切,预后质量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四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相比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率.方法 利用GEVoluson 730 expert常规行二维和四维彩超检查分析6 000例18~ 34孕周胎儿.四维成像方法应用经腹容积探头,在二维超声成像的基础上,采用表面成像法,显示胎儿各部位立体图像,并着重观察胎儿颜面部、躯干,手足及心脏结构.结果 本组资料中6 000例发现胎儿畸形60例,其中唇裂5例,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3例,手足畸形4例,脊柱裂3例,无脑畸形1例,露脑畸形1例,十二指肠闭锁1例,成骨发育不全2例等,漏诊1例,为单纯性腭裂.诊断符合率90%.结论 四维超声能实时动态连续显示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状况,显示胎儿表面结构立体完整并安全简便无损伤,相比二维超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在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37例,均采用后入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Cobb角、椎管狭窄程度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损失率明显降低,Cobb角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椎管狭窄各程度与神经功能A级、C级、D级、E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人路减压并行椎弓根内固定方式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经引产或随访证实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中,产前超声诊断无脑儿7例,露脑畸形1例,脑膨出3例,脉络丛囊肿3例,脑积水、脑室扩张17例,Dandy-Walker畸形3例,开放性脊柱裂3例,全前脑2例,胼胝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多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2例女性盆腔多囊性病变的MSCT表现.结果 本组62例83个病灶,CT术前准确定位55例(88.7%).其中卵巢囊腺瘤21例;卵巢囊肿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例;卵巢畸胎瘤5例;输卵管积液3例;盆腔脓肿3例;盆腔包裹性积液1例;盆腔淋巴管瘤3例;子宫腺肌瘤1例;肠系膜囊肿6例;盆腔结核2例;脐尿管囊肿2例.CT准确判断病理组织类型49例(79.0%).结论 MSCT对女性盆腔多囊性病变的定位准确率高,对定性诊断亦具有重要价值,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颜强 《江西医药》2005,40(7):375-377
目的探讨腰椎旁或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75例腰椎闻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组1采用腰椎旁或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推拿治疗;组2采用腰椎旁或骶管注射治疗;组3采用整脊推拿治疗。比较3组病例在治疗后1d、1个疗程3周后及6个月后的结果。结果3组病例在治疗后1d、1个疗程3周后的临床疗效及6个月后的追踪结果显示:组1和组2较组3见效快、疗效高。但组1较组2疗效高且稳定,对伴有小关节紊乱者尤为明显。结论腰椎旁或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见效快、疗效高且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特点和分型及其与临床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组收集9例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26—74岁,平均44.2岁),全部行腰3-骶1椎间隙CT扫描检查,其中1个可疑椎间盘向椎间隙下方加扫薄层。结果9例患者CT都显示椎间盘突出,发生于腰4—5椎间盘4例,腰5-骶1椎间盘5例。其中,脱垂型5例,游离型4例。脱垂间盘和游离髓核表现为突入椎管内的软组织密度影,在CT横断面上与硬膜囊相比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压迫硬膜囊和邻近神经根。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可显示,脱垂间盘位于椎间隙后下方或后上方,有清楚的边界,而游离碎块影在CT上则没有明确和清楚的边缘。结论CT是诊断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方法之一,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骶管囊肿20例的类型分析及发生机制。方法 20例骶管囊肿病人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行囊肿造影;并在穿刺成功后、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前、后三个不同时间点各抽取囊肿液2~5 ml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20例患者造影后显示12例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8例不相通;相通与不相通组比较氯离子、蛋白质含量有差异,不同时间点之间氯离子含量有差异。结论骶管囊肿可能分为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型及不相通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部位隐匿性骨折的MRI与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58例外伤患者先行普通X线检查未发现有明确骨折,但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分组进行螺旋CT(SCT)及MRI检查,其中105例进行CT扫描;53例做了磁共振MRI扫描。结果 158例中有59例患者骨折:分别为:胫骨平台12例,髋臼9例,鼻骨7例,骶骨6例,肱骨髁上骨折9例,肋骨5例,腰椎4例,胸椎7例。结论SCT及MR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途径,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间经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检查诊断,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25例脊柱结核。结果125例脊柱结核中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共显示累及颈椎者5例,占4%,累及颈胸段者2例,占1.6%,累及胸椎者29例,占23.2%,累及胸腰段者10例,占8%,累及腰椎者72例,占57.6%,累及腰骶段者7例,占5.6%。其中125例骨质破坏,27例死骨形成,75例椎旁或腰大肌脓肿,78例椎间盘破坏,35例骨性椎管狭窄。结论脊柱结核的传统X线检查,有其明显局限性,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的细节,死骨、脓肿及钙化的形成,椎间盘的破坏,对病变范围、椎管狭窄及脊髓压迫的情况有明显的显示优越性。这二者的结合已成为目前脊柱结核的有效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