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味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五味的文字记载首见于《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吕氏春秋·本味》也提到了五味,曰:“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相似文献   

2.
一、五味先走其所喜《灵枢·五味》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成,先走肾。”五味入胃先走其所喜之脏,说明某味时某脏有一定的亲和性。对于这一亲和性的产生,《内经》以天人相应、同气相求的观点予以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  相似文献   

3.
王敬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67-1768
“人以食为天”。饮食五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人体必须从饮食五味中不断摄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但反过来说,饮食五味的不当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因此,研究饮食五味与人体的关系,对于防病和治病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津慧 《四川中医》2002,20(7):22-22
五味化合,变化多端。本文之目的:探讨五味化合之规律。方法:通过深研《内经》、《伤寒论》中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结果:五味化合有其自身规律可循:(1)为相辅相成的作用。如辛甘发散,甘淡利湿等;(2)为相反相成的作用。如辛开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补泻。  相似文献   

5.
宗盛 《家庭中医药》2005,12(12):31-31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始终离不开饮食中的五味——甜、酸、苦、辣、咸。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假如你调配得科学合理,不仅能够增加营养,而且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相反,你若是偏嗜其中一味,则有害于身体。甜味科学研究证实,糖类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祖国医学认为甜味入脾,吃甜食具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缓解疼痛、解除毒素等作用。但是过食甜膩之食品,则会壅塞、泄气,不仅使血糖升  相似文献   

6.
7.
8.
9.
胡凤媛 《国医论坛》2007,22(1):17-17
1 饮食五味对人体作用的双重性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说明饮食五味对人体具有"养"和"伤"的双重作用:一方面饮食五味化生精微,人养五脏,滋养机体,可养正;另一方面,饮食五味失调,非但无益于机体,反而偏助脏气,损伤五脏,使阴阳失衡,可导致疾病发生,久之亦可招致早衰.  相似文献   

10.
《内经》对于五味功效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奥,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归纳《内经》所述,辛味有发散、散郁、润燥的作用,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相似文献   

11.
严英 《家庭中医药》1999,6(6):52-52
现代医学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祖国医学讲究食物的性味,其实,“医食同源,药食同行”,两者都讲究才有利于祛病健身。中医根据食物的性质将其分为寒、热、温、凉、平;根据食物的味道,将其分为甘、酸、苦、辛、咸。然后再根据人的体质和疾病的偏寒、偏热等情况,安排合理的饮食。这样,既可防病治病起保健作用,又能增加营养,促进食欲,不失为养身之妙法。  相似文献   

12.
李学勤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9):163-163,162
合理的营养是保持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营养缺乏或过剩,既会削弱体能,也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保持合理的营养对健康至关重要。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膳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  相似文献   

13.
试析《内经》有关的“五味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云 《江西中医药》1997,28(2):39-40
试析《内经》有关的“五味学说”邓云指导:谢文光(江西中医学院94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内经》五味学说五欲五过五伤五宜基本概念临床运用《内经》中有关五味学说的论述颇多,特别是在五味的产生、性质、生理病理作用以及在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整套的...  相似文献   

14.
<正>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对五味已有广泛的实践认识记载,如《左传》的"昭公元年"、"二十年"、"二十五年"均记载有"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先王之济五味"、"气为五味"、"以奉五味"等,《周礼·天官》载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为《内经》五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五味理论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5.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相关论述启发下,探讨了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问题。认为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叶辛属木、味咸属火、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这种配伍关系较传统中医理论中按照推演络绎法进行五味的五行配属,更能反映药味的功效作用,能较好地解释临床用药的一些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内经>明确提出了治疗脏腑病和经络病的不同治疗方案,但由于两种病变在气血和功能上关系密切,也均具有气血不调和功能失常两方面的病机,因此发病后的症状也多有相似之处.根据<内经>的整体观思想,从脏腑与经络在人体内外两大环境中的不同作用入手,比较两者病机与表现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对两种不同的疾病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也有助于对经典著作中部分条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四气与五味     
力军 《家庭中医药》2006,13(7):13-14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又有医家称此为药物的“性”。性气最早见于《素问》,《神农本草经》首先将性气落实于每一味药物,李时珍说:“温凉寒热,四气之本性也。”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说:“寒热温凉,在天则为气,在药则为性。”  相似文献   

18.
人体必须不断摄取食物,才能获得营养以维持生命。祖国古医籍《黄帝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人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其意为人体五脏之气,气血津液的生成,神气的健旺,完全依赖天地间五气、五味的供养。  相似文献   

19.
《内经》根据当时对人体生理、病理活动规律的认识,确立了以五脏为主体的脏象学说。《内经》中对五脏的论述较多,尤其对五脏功能作用、脉象及五脏与形体方面的联系、五脏与疾病的关系等论述较详细,为脏象学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仅以肾为例,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医五味理论根植于中国古代五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医学领域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千百年来指导着临床治疗及用药选择。而五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也具有着重要地位,它将饮食赋予了美味与健康的双重意义,使饮食与养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