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六节奇经八脉“奇”是异于平常的意思,也是单独无偶之义。奇经是对正经而言,就是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的经脉。李时珍说:“正经在人体内作用,如同沟渠,奇经如同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流溢于奇经,所以秦越人把它比喻作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则流于湖泽”①。奇经八脉的命名开始见于《难经》,《难经》著作时间,是在《内经》以后,可以说奇经八脉的理论,是从《内经》经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彭丽华 《环球中医药》2010,3(6):449-450
《难经》是以质疑问难的形式解释《内经》的论著,其发挥至理,剖析疑文,补《内经》之所未发,扩前圣而启后贤,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即“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  相似文献   

3.
第一讲《难经》的概貌《难经》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全书用问答体裁,辑为八十一难,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脉学、经络学、脏象学、疾病学、腧穴学、针法学等,均有进一步的发挥。它继承了先秦的医学成就,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此书,向以《内》《难》并称。为了帮助读者学习《难经》,首先对它的概貌作一简单介绍。一、《难经》的名义《难经》书名,最早见载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称为《八十一难》;梁·阮  相似文献   

4.
《难经》是继《内经》之后出现的经典医学著作。全书八十一难中,有三十二难涉及或专论针灸内容。对经络学说、腧穴应用、以及针刺操作等作了较多的发挥。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内经》的针灸学理论,反映了我国早期针灸学的部分成就。 (一) 经络学说,早在《内经》中就已有了系统的论述。《难经》除了对经脉长度、十二经气血循环、六经气绝症、经脉与藏府关系、经络的生理作用等复述了《灵枢经》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全书共计三卷(亦有分五卷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皆不详,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是继《内经》之后又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全书八十一难中,不但对脉学等内容做了独创性的阐述,而且涉及和专论针灸内容,就有三十二难之多。对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等,均做了较多的发挥,进一步充实了《内经》的针灸学理论,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大多研究《难经》的学者都认为它是解答《内经》疑义的著作。在今天,这种观点得到进一步的介绍和论述。然而,现在也有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但是他们的论证却并不十分可靠,以致近几十年出版的《难经》教材以及相关医史著作中,仍然认为《难经》是阐释《内经》要旨之作。本文从《难经》问难中针对的"《经》言"出发,将八十一难分为三大类,即问难并非针对"《经》言",问难中所称引"《经》言"未必见于今本《内经》,以及所引"《经》言"虽见于今本《内经》,解答却与今本《内经》内容相冲突或重复,进而从这三方面出发,通过对文献的体例和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寻找《难经》并非是解答《内经》疑义之作更为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一、《难经》作者及其时代《难经》为什么叫《难经》?难是问难,即从《内经》中提出问题来解答的书。《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说:“皇甫谧曰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惟《伤寒论》序称撰用《八十一难》则汉末已有《难经》。《隋志》称二卷,《旧唐志》称《黄帝八十一难》一卷,秦越人撰。按秦越人史称扁鹊。据《史记·扁鹊传》所记扁鹊非一人一时之事,学者认为扁鹊系名医之称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及其临床应用210000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王启才第二讲:奇经八脉有关奇经八脉的理论,最早散见于《内经》之中,但很不系统,很不完整。到了《难经》才正式明确地提出了“奇经八脉”这一概念.并在《内经》的基础上,将奇经八脉的理论加以扩充和整理。后世皇...  相似文献   

9.
试述奇经八脉及其辨证施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奇经八脉始见于《内经》、《难经》,二书对八脉的循行、病候都作了简要论述。《内经》还提出“督脉生病治督脉”等。后世医家如皇甫谧、王叔和、滑寿、王海藏、杨继洲等,亦作过一些讨论和补充,但多限于奇经生理、病理,或囿于针灸治疗。明·李时珍总结前人论述,著成《奇经八脉考》,使奇经辨证初具规模。清·叶天士阐明通补奇经法则,将奇经理论用于  相似文献   

10.
阴跷脉考辨     
有关跷脉的理论最早散栽于《黄帝内经》,《难经》有相对详细的论述,后世医籍基本都依从上述医经之论。直至北宋张紫阳《八脉经》有关奇经八脉的论述与前人有所不同,并着重强调了阴跷一脉的特殊性,而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一书中的跷脉理论已臻完善。1、循行分布。阴跷脉是足少阴肾经之别出,起于然骨之后方,上内踝前方,沿下肢内侧上行到阴部,经腹部、  相似文献   

11.
奇经八脉,始见于《黄帝内经》和《难经》。《内经》记载了奇经八脉的主要病候;《难经》比喻十二正经为“江河”,奇经八脉为“湖泊”,概括了两者的形象及其相互关系。后世诸家论述,以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与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最为著称;但他们都着重于奇经八脉生理、病理和病候的阐发。清·叶天士通过长期医疗实践,观察分析了奇经的证候和病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他的理论与经验,贯串于许多案例之中。今将天士通补奇经法则及其临床运用,分别加以归纳,并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12.
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人对《伤寒杂病论》序文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索问”、“九卷”二书各有八十一篇,其“八十一难”非今日之《难经》,这就否定了《伤寒杂病论》与《难经》的学术源流关系。今从《伤寒杂病论》对《难经》脉法的应用及其发展,探讨两者的学术源流关系,这对于研究中国医学史和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是不无裨益的。《难经》出现在《内经》之后,对脉学多有发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脉诊体系。而《伤寒杂病论》则是把《难经》脉法运用于临床的第一家,以下几方面可资说明。  相似文献   

13.
《难经》是以质疑问难的形式解释《内经》的理论性著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注释,而是发挥至理,剖析疑义,以垂示后学,诚为学习《内经》之津梁。尤其是其自出机杼,有所创新,补《内经》之所未发,扩前圣而启后贤,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历代医家常以《内》、《难》并称,把《难经》也尊为“医经”,认为是学者升阶岐黄堂奥登堂入室的必读著作。但近年来,似有忽视学习研究《难经》的倾向。今特撰本文,为学习《难经》一呼,并供进修或自学者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内经》、《难经》、《金匮要略》所言“治未病”,是祖国医学预防思想的精华,其与疾病的预防保健、医疗临床有密切关系,故有必要对其渊源,含义及其价值等作以探讨。一、知“治未病”之渊源“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最早由《内经》提出,之后《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也有不少论述。 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难经》的奇经八脉入手,重点探讨任脉的生理、病机和临证等,指出其不同于十二经脉之功能特点,其归入奇经,能够总任一身的阴经,有统任诸阴脉的功能,发挥奇经作用,使奇经理论系统化,成为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任脉对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并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更证实了《难经》阐发了《内经》的旨意,发前人所未发,有独特的学术价值,给后世医学理论的提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钧 《北京中医》2006,25(12):727-730
3 奇经八脉及其他相关的经络内容 3.1奇经八脉 关于奇经八脉在《内经》中只是散见于各篇章,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述。至《难经》在27、28、29三难中,始论述了奇经八脉的作用、循行起止及所主疾病。尔后《针灸甲乙经》复记述了奇经八脉的有关穴位。至明代李时珍,在研习之后,撰有《奇经八脉考》附于《濒湖脉学》后。现综合上述内容,以示应用于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难经”,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内经”并重,因此后世有“内难”之称。“难经”初见于志书的,隋书经籍志记载有“黄帝八十一难二卷。”“难经”初见于文学书籍的,梁阮孝绪七录记载有“黄帝众难经之目。”“难经”初见于医籍的,汉张仲景伤寒论自序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现在为了便于了解它的概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  相似文献   

18.
蒋燕 《陕西中医》1990,11(7):332-333
<正> 督脉首见于《内经》。《难经》发皇《内经》经义,有所创新,立“奇经”,把奇经喻为深湖,储藏十二经多余之气血。并将督脉归入奇经,发挥奇经的作用。迄今所论督脉的生理功能始自《难经》,可见其影响之深远。1.督脉的命名对督脉的命名现有争议。《难经》第一次提出“奇经八脉”之名称,把督脉归入奇经。《二十七难》曰:“脉有奇经八脉者……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足乔),有阴(足乔),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督古与(叔衣)通。《说文》:“(叔衣),新衣声,一曰背缝”,督有衣背缝,中之意,《辞海》《辞源》有同  相似文献   

19.
《难经》是中医学历史上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重要医学典籍,在中医学术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杨玄操注《难经》序中提出《难经》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所撰,后世多宗此说。但也有学者认为《难经》成书于汉代,更有人认为成书于六朝,乃至唐代,见仁见智,各不相同。该书采用问答体裁,对《内经》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释和发挥,并有许多独创而鲜明的学  相似文献   

20.
奇经八脉的内容散见于内经各篇,“奇经八脉”的名称首见于《难经》。《难经·廿七难》说:“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有统帅联络作用,有调节渗灌作用。对后者,《难经·廿八难》说:“比如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入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说:“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把正经比做河流,把奇经比做湖泊来说明奇经八脉对于正经的调节作用是形象逼真的。湖泊并非死水一潭,在正常情况下,本身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