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以期能够为避免和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于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297例,将26例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为肺部感染组,271例非肺部感染患者为非肺部感染组;调查分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以及相关因素。结果 297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31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44%,其中发生肺部感染26例,占83.87%;感染病原菌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73.07%,革兰阳性菌6株占23.08%,真菌1株占3.85%;肺部感染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开胸止血率、胸骨哆开率以及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升高,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措施,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和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住院部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共85例,在手术期间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从患者自身护理、手术操作护理以及术后用药监督、感染监护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手术后对患者临床症状及医院感染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85例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均顺利开展,实施手术后的812h内拔除气管后6h进流食,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医院感染3例,感染率为3.5%,经及时治疗处理后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开展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瓣膜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出有效的方法及措施,从而更好的帮助其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手术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16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某三甲心脏专科医院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13 236例患者,其中术后发生医院感染92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6.97%。不同术式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复杂先心类手术(13.32%)、大血管类手术(11.60%)、冠脉移植类手术(8.23%)、瓣膜类手术(5.49%)、简单先心类手术(5.45%)。感染类型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778例,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154例),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42例)、血流感染(34例)、手术部位感染(27例)、泌尿道感染(2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次手术、异体输血、手术时间>265 min,以及复杂先心类手术是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异体输血,避免二次手术,有利于预防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以期早期提供预防方案,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31例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患者设为病例组,选取同期31例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平均阻断循环时间、平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平均辅助循环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平均CCU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灌注不良综合征、慢性肺部疾病史为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手术、平均手术时间长、平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存在灌注不良综合征、慢性肺部疾病史是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完善手术方案和治疗方法,围术期加强呼吸道感染预防、严格无菌规范操作,可降低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并监测感染后心肌酶谱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1月在唐山工人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517例,分析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原学特点,比较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 51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68例(13.15%),共分离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59.49%)、革兰阳性菌22株(27.85%)、真菌10株(12.66%)。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胸骨哆开率、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以及再次开胸止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合并基础性疾病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影响因素(P<0.05)。感染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吸烟史及合并基础性疾病是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影响因素,术后肺部感染可引起心肌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贫血对医院感染的影响以及其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为临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经济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山东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72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用1∶1病例对照匹配分析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720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51例,感染率20.9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贫血、留置胃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共匹配成功23组,医院感染组住院总费用是210 525.35元,非医院感染组是157 383.18元,总的直接经济负担是71 414.05元(Z=-3.746,P<0.001);感染组各费用均高于非感染组,其中以西药费差值最大,总的经济负担是40 708.36元(Z=-4.932,P<0.001);医院感染组住院时间是35天,非医院感染组是23天,延长住院时间12天,对患者造成的间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脏直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高效的解决策略,以降低心脏直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医院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治疗的患者2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分析病原菌构成及相关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8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有9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3.49%;共检出1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7株,占5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进行时间、手术过程失血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外物置入等是导致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直视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很多,需关注患者及手术操作等方面影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12年6月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检查、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以上资料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6例,感染率为10.28%;其中肺部感染30例,占83.33%;痰液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各8株,分别各占26.67n;感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45.34±14.55)%、非感染组为(55.01±16.63)%,呼吸机使用时间感染组为(16.11±7.31)h、非感染组为(11.32±6.56)h,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2例、胸骨哆开10例、低心排综合征9例,非感染组分别为18、20、21例,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开、低心排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2月医院心脏及大血管术后患者,统计感染情况和感染特征,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感染37例,感染率为1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8.1%;共检出病原菌61株,以革兰阴性菌37株占60.7%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长、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抗菌药物联用是导致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感染率高、相关影响因素多,应对术后患者密切观察,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期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57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医院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85例)和非感染组(488例);归纳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检测TGF-β1、Smad2、Smad3表达水平;比较两组TGF-β1、Smad2、Smad3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GF-β1、Smad2、Smad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时间、糖尿病、联用抗菌药物、二次手术、术后住院天数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OR=1.912、1.984、2.356、1.996、2.128,P均<0.05);感染组TGF-β1、Smad2、Smad3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绘制ROC曲线获得TGF-β1、Smad2、Smad3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765、0.73...  相似文献   

11.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行妇科手术安全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病人因患妇科疾病行妇科手术的安全性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8月 32例心肌瓣膜替换术后因妇科疾病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治疗结局 ,32例病人无一例发生术中、术后大出血、感染、血栓、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提示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病人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的管理 ,进行妇科手术是完全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医院感染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心外科术后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医院感染资料.结果 两年来医院对125例心外科术后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其中59例发生了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7.20%;分离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4株(46.84%),革兰阳性球菌58株(36.71%),真菌26株(16.46%);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X1)、住院时间(X2)、住ICU时问(X3)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42,P<0.01);医院感染组患者病死率为66.10%,非医院感染组病死率49.94%,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8,P=0.013).结论 医院感染是心外科术后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生存率应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真菌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例心脏人工瓣膜术后并发严重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术后并发真菌性心内膜炎,均影响瓣膜功能,术后均反复住院,病例一,心脏术后45 d出现发热,返院复诊,予以急诊在体外循环下行再次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赘生物培养为黄曲霉菌;病例二,心脏术后5个月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壁赘生物清除,术后赘生物病理提示毛霉菌。2例患者均及时手术清除感染灶并进行规范抗真菌治疗,曲霉菌感染患者抢救无效,毛霉菌感染患者治愈,后者抗真菌治疗强度更大。结论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真菌性心内膜炎,预防是关键,治疗要及时、有效,抗真菌药物必须足量、足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并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 - 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患者260例,收集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情况,采集术后院内感染患者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培养并鉴定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6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85%,23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54.84%),革兰阴性菌10株(32.26%),真菌4株(6.4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χ2 = 12.496,P<0.001)、手术时间≥2 h(χ2 = 11.782,P = 0.001)、术中出血量≥100 ml(χ2 = 6.779,P = 0.009)、住院时间≥2周(χ2 = 6.052,P = 0.014)、术后留置导管(χ2 = 7.856,P = 0.005)及卧床时间≥4周(χ2 = 5.426,P = 0.020)等因素是影响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OR = 4.860,95%CI:1.456~16.219,P = 0.010)、术后留置导管(OR = 48.777,95%CI:7.502~317.155,P<0.001)、手术时间≥2 h(OR = 9.325,95%CI:2.035~42.725,P = 0.004)及住院时间≥2周(OR = 24.559,95%CI:3.394~177.695,P = 0.002)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术后留置导管、手术及住院时间过长等均为引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医院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1例,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未感染组87例。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收集患者年龄、有无糖尿病、血清白蛋白(ALB)、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采用Logistic回归和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模型分析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21例患者CABG术后有3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10%;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9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7.59%)、大肠埃希菌(20.69%)、铜绿假单胞菌(17.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ALB<30 g/L、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引流管留置时间>7 d、术后气管插管时间>24 h、住院时间>30 d均为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CHAID模型分析显示,引流管留置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年龄及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均为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为72.70%(P<0.05);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医院感染的AUC为0.808,显著高于CHAID模型预测的0.640(P<0.05)。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预测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CHAID模型可以显示各变量的相互关系,可与Logistic回归模型互补应用于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血液科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感染部位、病原菌以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感染率为51.0%,例次感染率为65.1%;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5.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占44.3%。结论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外周血粒细胞计数、化疗以及住院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女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回预性调查2010年1-12月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04例女性患者,术前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并按是否伴有术后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比较两组间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差异.结果 肺部感染率为6.73%,两组间年龄、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肺部感染组的体重指数大于无肺部感染组(t=4.14,P<0.05);患有代谢代谢综合征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30.00%,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的4.26%(X2=9.54P<0.01).结论 患代谢综合征的心脏瓣膜病女性在瓣膜置换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超重是致术后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 对77例肿瘤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肿瘤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NP)感染病死率为14.3%,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免疫抑制治疗、手术、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呼吸道插管。结论 肿瘤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引起临床重视,尽可能控制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瓣膜手术的原因,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及对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瓣膜手术的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NYHA心功能Ⅲ级4例,Ⅳ级9例.单纯二尖瓣置换术7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7.7%(1/13),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因出血二次开胸止血和再次气管插管各1例,经抢救治疗后均好转,12例患者均于3~6周出院.随访6~15个月,无死亡病例发生,所有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尽早建立体外循环,加强心肌保护,术中、术后防止出血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瓣膜手术疗效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results of valve re-operative cases after 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 to find the better re-operative time, and to estimate the re-operative metho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operation. Methods Thirteen valve re-operative cases after 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 from October 2008 to February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ccording to NYHA classification, 9 cases belonged to class Ⅳ, and only 4 cases belonged to class Ⅲ preoperatively.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was performed in 7 case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VR) in 3 cases, MVR + AVR in 3 cases. Results The early-stage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was 7.7%( 1/13),and the reason was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Two cases who underwent re-operation and re-intubation respectively after operation for hemorrhage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Twelve cases were discharged in 3-6 weeks after heart valve surgery and all were followed up for 6-15 months.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all the discharged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and no death occurred during follow-up. Conclusion The key factors to reduce the death of re-operation are improving preoperative heart function,setting up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consummating myocardial preservation,perfecting operating skills,correcting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in time and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烧伤外科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烧伤外科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2000至200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0例烧伤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病原体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720例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6例,医院感染率为64.72%,烧伤创面感染289例,占62.02%,呼吸系统感染90例,占19.31%,血液系统感染49例,占10.52%,泌尿系感染29例,占6.22%,其他感染9例,占1.93%;共检出病原菌702株。结论加强烧伤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