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医学影像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仿真内窥镜 (virtualen doscopy ,VE)技术就是其中之一。VE技术是 1994年Vining等首先应用于结肠的检查新手段 ,是先进的计算机科学与现代医学影像学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技术 ,能够产生类似光学纤维内窥镜 (fiberopticendoscopy ,FE)的视觉效果 ,不仅可以显示空腔内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观察腔外的改变。国外对此技术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并已初步应用于临床 ,国内亦有报道。本文就临床应用现状等作一综述。1 VE技术的成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患者均有纤维支气管镜对照并经病理、手术证实。使用计算机软件将图像数据重建为三维支气管立体图像,通过鼠标操作进入支气管腔内检查。结果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检查25例中心型肺癌,结核病4例,炎症1例,正常2例。结论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是一种无创性安全的检查方法,可部分取代纤维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T仿真结肠内窥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的使用价值,应用方法及镜下表现。方法:使用Hispeed FX/i扫描机,扫描层厚3~5mm,螺距1~2,重叠重建率50%~67%。利用Navigator Smooth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仿真结肠内窥镜的影像,并与纤维肠镜和/或手术所见对照分析,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结果:通过选择不同的观察方位,角度和阈值,CTVC能清楚显示靶器官内正常解剖结构的立体影像和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CTVC对结肠病变形态的显示与FC或/和标本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另外,CTVC能从闭塞和狭窄的远端观察病变。但CTVC不能显示组织的颜色变化,不能活检。结论:CTVC作为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结肠检查方法,可以作为纤维结肠镜的有效补充手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仿真结肠镜(CTvirtual colonoscopy,CTVC)对结肠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56例患者行结直肠螺旋CT检查,并进行工作站后处理,分别获得结直肠的CTVC、SSD、VR及多平面成像等二、三维图像,并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9例,多发性息肉3例;结直肠癌30例。结论:CT仿真结肠镜(CTvirtual colonoscopy,CTVC)的临床应用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CT仿真胃镜 (CT virtual gastroscopy,CTVG)在胃部病变诊断中的使用价值 ,应用方法及镜下表现。方法 :使用 Hispeed FX/ i扫描机 ,扫描层厚 3.0~ 5 .0 mm,螺距 1.0~ 1.5 ,重建间隔 1.0~ 2 .0 m m,应用 Navi-gator sm ooth功能对 2 1例病人及志愿者进行了 CTVG成像。结果 :通过选择不同的观察方位 ,角度和阈值 ,CTVG能清楚显示靶器官内正常解剖结构的立体影像和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 CTVG对胃部病变形态的显示与FG和 /或标本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性。CTVG显示病变的准确率达 95 .2 %。结论 :CTVG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无痛苦新的检查方法 ,可以作为 FG的有效补充手段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位对结肠隆起性病变CT仿真结肠镜(CTvirtualcolonoscopy,CTVC)成像的影响。方法56例患者行结肠直肠螺旋CT检查,并进行工作站后处理,分别获得结肠、直肠的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成像等二维、三维图像,并于临床病理对照。将病灶按直径≤5mm、5mm~10mm、≥10mm分为3组,分析双体位下CTVC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8例,多发性息肉3例,结肠、直肠癌31例。双体位下病灶检出率较仰卧位提高,双体位下大肠扩张满意度高。结论采用双体位能有效提高结肠隆起性病变的CTVC成像效果。结合其他后处理方法,能明显提高CTVC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的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不同部位的病变行CTVE检查,层厚3~5mm,螺距1.3~1.5,重建重叠率50%,利用Navigator软件生成仿真内窥镜图像并与纤维内窥镜及手术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满意的CTVE图像,准确率为95%。结论:适当的检查前准备、扫描参数、阈值和观察方法是CTVE检查的关键,CTVE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鞠发军  李会祥  武传平  张志国 《河北医学》2005,11(12):1079-108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胃癌的诊断、术前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45例患者均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MPR、SSD Raysum、CTVG、MIP)进行图像重建,并进行诊断分析与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本组病例病灶检出率100%,TNM分期准确率为91%,术前评估准确性为95%,淋巴结检出率为96%,准确率为100%,与手术结果相同.结论:综合运用MSCT及其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在胃癌的诊断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最具潜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胃癌患者的术前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SCT及其后处理功能判断121例胃癌患者的大体类型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93.39%,判断胃癌侵犯邻近器官的准确性为93.49%,胃癌的浆膜侵犯程度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68.60%.结论 综合运用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够安全、无创、准确显示胃癌的部位、大体分型及胃癌与邻近器官之间的解剖关系,一次扫描即可为胃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 sprial CT,MSCT)在肠套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证实的成人肠套叠12例的 MSCT 检查的原始资料,将轴位图像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肠套叠诊断及原发疾病的诊断能力进行分析,探讨肠套叠的CT表现,提高肠套叠病因诊断的能力.结果 12例经手术证实的肠套叠,11原发疾病,利用MSCT及MPR多方位观察正确诊断12例,其中原发疾病9例,6例定性(良恶性)诊断.结论 MSCT及MPR对成人肠套叠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并且对原发疾病有较高的发现率,对于鉴别良恶怀的诊断有较高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虚拟内窥镜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它使用计算机处理 CT产生的三维医学图像,生成人体内部特定解剖结构的三维动态视图,以模拟标准内窥镜的检查过程和视觉效果.它具有非侵入性、重复使用、动态病理分析、无检查死区等独特优点,因此很快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细胞的死亡是不可复性的,因此,有创伤的脑内窥镜检查在应用范围和发展一直受到很大限制[1]。CT仿真镜的出现为临床研究空腔脏器病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许多仿真镜检查如CT仿真支气管镜、CT仿真结肠镜等技术均已相当成熟[2-4],但有关CT仿真颅腔镜技术目前国内尚未见专题报道。现将作者近一年来开展多层螺旋CT仿真颅腔镜的情况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9~76岁,平均年龄43岁。全部患者均疑有颅内病变而行MSCT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Sensation4层螺旋CT机。先行头颅CT定位扫描及平扫,然后按CT脑血管成像条…  相似文献   

13.
CTvirtualbronchoscopy (CTVB)isanewtechniqueforperformingsimulatedbronchoscopyusingdataobtainedfromspiralCTscanoftheairway ,inwhichtheviewpointisplacedwithintheairwaylumentoproduceanendoscopicdisplay 1 3  Beinganoninvasivetechnique ,itisusefulassessairwayl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2 0例可疑大肠癌患者清洁肠道及灌注空气满意后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 ,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仿真内窥镜 (VE)、MPR、SDD和Raysum三维重建。 2 0例患者中 13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4例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结果 :共检出 2 1个病灶 ,全部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CT仿真内窥镜结合MPR、SDD和Raysum技术使大肠占位性病变定位准确、直观。 结论 :CTVE是一项实用的非创伤性肠道占位检查新技术 ,尤其适用于不能承受纤维结肠镜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CT仿真结肠内窥镜对大肠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T仿真结肠内窥镜(CTV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高度怀疑结、直肠疾病的患者进行CTVC检查,其中24例同时行结肠镜检查,7例行钡灌肠检查,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正常结肠2例,大肠息肉4例,结肠癌14例,直肠癌3例,大肠癌术后复查3例。结论:CTVC是一项安全、非创伤性和有发展前景的结、直肠影像学检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间收住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符合相应标准的0-14岁儿童128例,其中男86例,女42例;年龄〈3个月28例,-1岁53例,-3岁31例,-14岁16例。全部患儿给予螺旋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有无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利用诊断试验计算并比较螺旋CT与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气管支气管畸形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诊断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共46例,其中气管支气管软化10例;支气管起源异常15例;气管支气管狭窄21例。(2)10例气管支气管软化均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螺旋CT三维重建对诊断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的特异性和纤维支气管镜相仿,但敏感性明显高于纤维支气管镜;CT三维重建对诊断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敏感性和准确率与纤维支气管镜相当。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和支气管狭窄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纤维支气管镜则能弥补CT对气管支气管软化诊断的不足,两者联合能有利于小儿气管支气管畸形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用16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后,将数据建成CTVB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对照,其中30例与病理标本进行对照。结果CTVB显示100%的段以上支气管和90%以上的亚段支气管。肿瘤呈块状或结节状,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结论 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所见,能较好地辅助判断中央型肺癌的位置和支气管狭窄程度,结合其他三维重建功能,能同时显示管壁的厚度和肿瘤向管腔外侵犯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层面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在中心型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中心型肺癌的患者进行了多层面螺旋CT检查,将数据重建成CTVB图象。对与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有关的支气管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纤维支气管镜的观察结果、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CTVB可清晰显示全部的段以上支气管及80%以上的亚段支气管。对管腔狭窄、闭塞的显示与纤维支气管镜所见一致,但对肿瘤粘膜下浸润、粘膜充血、肿胀及出血,CTVB不能明确显示或区分,也不能进行活检。结合多层面螺旋CT的其他图像重建功能,能较完整综合地反映中心型肺癌支气管受侵的情况。结论:CTVB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观察支气管的方法,有独特优势,能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容积数据采集,为无创性影像诊断学开创了一个全新领域,其巨大的优越性已逐渐体现在临床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的研发与普及,进一步拓宽了CT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将CT诊断水平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CT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多层螺旋CT在设计上采用了多排探测器结构,显著提高了螺旋CT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单层螺旋CT相比,其扫描时间更短、扫描层厚更薄、扫描范围更大、重建质量更好、管球效能更高。学习和应用多层螺旋CT时会涉及到一些新的概念,其中有些是在原有非螺旋或单层螺旋CT概念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何科学、缜密地理解这些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