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上海市实施冠状动脉支架(以下简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冠脉支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耗材的定价政策以及冠脉支架医疗保险报销政策(以下简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改变,对上海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住院患者PCI及相关手术治疗状况和冠脉支架利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2年4月出院的上海市所有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的人口学与诊疗相关数据,采用χ2检验和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政策实施影响。结果 共纳入上海市冠心病住院患者182 302人次。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上海市冠心病住院患者PCI治疗率(从41.30%下降至36.65%),且政策的即时效应使PCI治疗率下降5.18个百分点。住院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技术的利用结构有所变化,且PCI治疗的住院患者中至少植入1根冠脉集采支架的比例显著增加(从54.35%上升至84.10%),政策的即时效应使此比例增加了39.51个百分点,但政策实施后此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 上海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CHS-DRG政策实施前后北京X医院出院结算纳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病组的患者费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政策实施前后(2019年、2021年)该院出院结算纳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病组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政策实施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的住院例均费用平均降低了18,944.73元,例均个人负担平均降低了9172.37元,患者例均自付比例降低了7.86%。费用构成方面,耗材费用占比下降了21.56%。体现临床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了20.97%。医院例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9357.19元。[结论]DRGs付费改革有利于不断规范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参保人的就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浙江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前后冠脉支架患者费用及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12月、2021年2—12月FM1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医疗费用进行研究,病例数量分别为1 403、1 698例,对改革前后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 集中带量采购前后医疗总费用、材料费、治疗费、手术费、药品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中带量采购后材料费下降明显,治疗费增长;同时冠脉支架置入越多,医疗总费用及材料费下降越大。结论 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能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改善医疗费用结构,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性劳务价值,促进DRG成本管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冠脉支架带量采购与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政策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根据冠脉支架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价格预测患者住院费用变化情况.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改革政策实施前后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结果 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政策实施前后患者住院总费用基本持平,一次性材料费、药品费、化验费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系统(以下简称“冠脉支架”)的发展历程,回顾性分析了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中山东省上报的214例冠脉支架不良事件(包括集中带量采购前110例和集中带量采购后104例)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总结了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规范医疗行为、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监管合力等建议,为冠脉支架安全使用和监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集中带量采购对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深化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集中带量采购前后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回顾性分析住院费用。结果:集中带量采购后样本医院冠脉支架置入术出院患者人数比集中带量采购前同期增长19.28%,均次住院费用同比下降43.53%,手术用一次性医疗耗材费用同比下降64.4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显示,影响住院费用的首要因素是入院病情严重程度和住院天数。结论: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效果明显,但耗材费在住院费用中的占比依然最高,需三医联动,持续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其治疗原理和方法是怎样的? 通常所说的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医学专业上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下简称冠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激光血管成形术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陈杨  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3,(16):3000-3005+3011
目的 研究取消耗材加成政策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患者住院费用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7—2020年四川省两次耗材政策改革前后的心脏介入类手术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数据,构建双断点回归模型,分析耗材政策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 四川省两次耗材政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住院总费用、康复费、手术用一次性耗材费、耗材费用占比和药占比在两次政策改革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取消耗材加成政策使得费用结构进一步优化。结论 取消耗材加成政策和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使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下降,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手术费用呈现上涨趋势的同时手术耗材费用降低,表明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得到提升,应持续巩固取消耗材加成政策与带量采购政策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支架集采前后患者相关费用与支架等类别耗材使用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1 973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住院医保结算病例数据,依据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选取其中的1 317例经皮心血管操作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伴重要或并发症与伴随病的病组患者数据。按照冠状动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前后将其分为集采前组(667例)和集采后组(650例),进行患者医用耗材费用和患者医用耗材用量以及冠状动脉支架等耗材使用对医用耗材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冠状动脉支架集采对经皮心血管操作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住院日和平均支架使用数量无统计学差异。集采前组与集采后组的患者诊疗总费用、医用耗材费用、药品与耗材费用和药品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16、-23.546、-22.917、-5.724,P<0.05);集采前组的患者支架费用[16 260(13 300,32 272)元]、导管导丝球囊鞘耗材数量[5(4,8)套(件)]、导管导丝球囊鞘耗材费用[8 719(5 805,15 372)元]高于集采后组的患者支架费用[1 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带量采购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冠心病治疗成本及患者医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20年1-5月及2021年1-5月置入冠状动脉支架的出院病种为研究对象,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支架带量采购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支架使用人数、医疗总费用、医保统筹支付费用、个人支付费用均较调整前发生较大变化。与2020年相比,2021年置入一个支架、两个支架和三个及以上支架的人数均在增长,支架费用呈下降趋势。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合理优化后,患者的医疗总费用、医保统筹支付费用、个人支付费用呈明显下降态势。结论:耗材带量采购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冠心病治疗成本有较大的影响,是降低患者就医负担、优化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于2021年初正式落地执行,带量采购之后冠脉支架降价明显,执行情况有待观察。本文基于某三级医院在执行冠脉支架带量采购以来半年内的数据对比执行前两年的数据,讨论研究该院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期望与建议。从冠脉支架的供应、质量、费用、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数据对比结果来看,带量采购前后PCI手术相关情况整体运行平稳,支架费用下降所带来的控费效果明显,可继续稳步推进球囊等相关耗材的集采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总费用及各类构成费用的影响。方法 基于研究医院的9 852份糖尿病患者病案首页数据,整理患者基本信息、医疗服务利用信息及各项医疗费用信息,综合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确实能够降低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药品费用(t=-2.27,P<0.05),但是对住院总费用、医疗服务性费用影响不显著。OLS回归低估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患者检查化验耗材费用的增费效应(t=2.26,P<0.05)。结论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有序扩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系统推动医药领域集约式改革,持续放大改革红利,实现患者总体医疗负担减轻,让政策福利遍及更多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 政策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样本医院集采药品的完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落实政策前后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数据,对患者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化进行统计,以使用集采药品的首日时间为断点,构建精确断点回归模型,比较不同费用类别的变化情况。结果:样本医院部分集采药品的使用情况还存在进步空间,使用集采药品后,除综合服务类费用及耗材类费用分别上升了1.01和3.07个百分点外,其余各类别费用均呈现下降趋势,住院患者人均医疗总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了644.58元和300.19元。断点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集采政策显著降低了样本医院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药品费用及西药费。此外,患者平均住院日得到有效缩短。结论:国家集采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需要制定更合理的采购量指标,同时综合调整控费措施,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王帅 《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28-129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该院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56例,所有患者中术前采用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者103例,无论患者的哪支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大于50%则可确诊为冠心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采取术后护理及随访,详细记录并分析其治疗结果、各种不良反应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153例,占98.1%。包括行支架植入术148例,植入率为94.9%。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手术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术后出现血肿5例,8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3例并发假性动脉瘤。术后随访3年,复发2例。结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手术创伤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基于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人工晶体植入术单病种医保住院费用,分析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医保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情况的影响,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比较分析政策实施前后两组数据中住院总费用、晶体材料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等费用明细以及基金支付情况的均值差异。结果 政策实施后,次均住院总费用及晶体材料费用分别下降21. 46%和60. 08%,患者平均个人支付费用降低了52. 00%,医保基金支付率提高了13. 57%。结论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效果显著,国家在全面推进带量采购模式的同时,要完善医疗价格体系、医保支付制度等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作用,以达到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初步经验.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4年3月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16例,采用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5%者施行PTCA和支架术.术后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生活质量改善.结果:16例中管腔狭窄≥50%病变者10例,其中1支病变者5例,2支病变者3例,3支病变者2例.5例施行PTCA和支架术,1例支架置入后3个月再发胸痛,为支架内再狭窄行切割球囊术后症状好转.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4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方法,PTCA和支架术后患者胸痛复发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用耗材零差率和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白内障手术费用的影响。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样本医院三个时期(基线期、零差率期和带量采购期)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医疗费用,并进行定性访谈。结果:三个时期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总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费、耗材费和药品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零差率和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有效降低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医疗费用,节约了医保资金支出,且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作用更显著。结论:未来配合DRG付费制度改革,要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完善医疗机构绩效分配机制,使结余留用资金真正起到规范医疗行为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基于IVUS(血管内超声)指导开展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的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4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入院时间以及37例单组区间条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IVUS组(基于IVUS指导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对两组造影剂使用量、支架置入数、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手术成本。结果:IVUS组相对比对照组而言,造影剂使用量以及支架置入数较少,支架直径较大,长度较短,手术成本较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基于IVUS指导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造影剂使用量与支架置入量,且手术成本较低,有利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4+7"药品带量采购对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政策效应.方法:使用福建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省内异地就诊信息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后,高血压患者的总医疗费用负担下降了11.4%,其中药品费用负担下降了13.8%,非药品费用没有出现显著上涨,患者自付费用负担下降;政策对降低...  相似文献   

20.
杨林飞  高潮 《现代保健》2009,(19):124-125
目的总结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60例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在笔者所存科室及所在医院胸外科住院的病例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6例,肌桥3例,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13例,三支病变3例。发现病变50处,处理29处其中置入支架20枚。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更应该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并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