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Rh阴性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RhD血型的方法。方法通过SRY基因确定胎儿DNA的存在,采用PCR-SSP技术对32例妊娠11~40周的单胎RhD阴性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进行RHD基因外显子5、7、10和内含子4的特异性扩增,其基因型结果与产后新生儿脐血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回顾性评价胎儿基因分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32例样本中,28例基因定型结果与血清学表型相符,准确率达到87.5%,通过检测RHD1227A等位基因鉴定了RhD放散型,使结果达到93.75%(30/32)的准确率。结论利用Rh阴性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无创性诊断胎儿RhD血型,是一种简便、快速且无损伤性的产前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损伤性产前诊断胎儿RhD血型的方法。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1999年2月至2001年12月,以妊娠14~40周的单胎孕妇为对象,其中RhD阴性孕妇8例,RhD阳性孕妇12例,利用PCR技术对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RhD基因第10外显子的特异性扩增,扩增片段长度为186bp,另外以等位基因RhCE基因为内对照,扩增片段长度为136bp,结果能同时扩增出186bp和136bp两条带,判断所妊娠胎儿血型为RhD阳性;扩增出136bp一条带,判断所妊娠胎儿血型为RhD阴性。8例RhD阴性孕妇中,5例扩增出136bp一条特异性片段,3例同时扩增出136bp和186bp两爷特异性片段;12例RhD阳性孕妇血浆标本,均同时扩增出136bp和186bp两条特异性片段,所有RhD-PCR扩增结果均得到脐血血清学检测结果的证实。结论利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对胎儿RhD血型进行诊断,是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性较高的产前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32例RhD阴性孕妇产前胎-母免疫状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RhD阴性孕妇产生抗-D抗体的影响因素及与Rh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 对32例RhD阴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D抗原的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和红细胞D抗原的吸收发散实验,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DNA序列分析技术分析弱D表型孕妇的RHD基因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多次妊娠的RhD阴性孕妇的胎-母出血状况。结果 在32例初筛RhD阴性孕妇中,18例孕妇妊娠两次以上。在这18例中,有3例为D^el表型,1例为部分D^ⅥⅢ型,其余14例真实RhD阴性孕妇中有2例产生抗-D抗体,13例在其外周血中,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到胎儿红细胞。初次妊娠的RhD阴性孕妇均未检测到抗-D抗体。结论 在初次妊娠的RhD阴性孕妇中,抗-D同种免疫少见;14.3%多次妊娠的D阴性孕妇产生抗-D抗体,导致Rh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未观察到D^ⅥⅢ型和D^el表型个体产生抗-D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双管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检测RHD基因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采用简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RHD基因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有效性。方法 按美国基因序列数据库中的RHD盒子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分别检测RHD基因下游盒子和融合盒子,并引入一对内对照引物,建立双管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于检测RHD基因合子型。同时以经典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作对照。共检测30份Rh血型D抗原(RhD)阳性、阴性及弱D表型个体的全血DNA样品。结果 30份血DNA样品中,29份样品双管PCR法和RFLP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并分别与样品的血清学血型相吻合;对其中的1例弱D表型血DNA样品,PCR和RFLP法均鉴定为RHD阴性纯合型(RHD^-/RHD^-),显示该个体拥有一条RHD^-单倍体,但RHD下游盒子检测出现假阴性。结论 双管PCR法是简易而有效的基因检测方法,可用于RHD合子型鉴定,在临床上可以预测胎儿的RhD血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O型血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胎儿ABO血型的可行性。方法:用酚/氯仿法从39例O型血孕妇(孕36~40+3周)且孕男性胎儿的血浆中提取胎儿DNA,巢式PCR扩增血浆中的SRY基因证实胎儿DNA存在,再用特异性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检测胎儿ABO血型。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测母体及新生儿血型。结果:10例孕A型血胎儿的孕妇血浆中扩增出A基因8例,6例孕B型血胎儿的孕妇血浆中扩增出B基因6例,23例孕O型血胎儿扩增出O基因而无A或B基因21例,准确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9.7%(35/39)和87.5%(14/16)。结论:利用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胎儿ABO血型可行,对诊断和预防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两个B1型短指(趾)(BDB1)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和产前诊断。方法:提取两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致病基因ROR2的第8外显子和一部分第9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提取两例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和羊水细胞DNA,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超声检查评估胎儿表型。结果:两家系中发现同一杂合截短突变c.2273CA(p.S758X)。无创产前筛查的结果表明,家系1中的Ⅲ3胎儿不携带c.2273CA杂合突变,家系2中的Ⅲ4胎儿携带c.2273CA杂合突变,该结果与羊水细胞DNA检测、超声检查的结果一致。结论:c.2273CA杂合突变为两个BDB1家系的致病原因,推荐综合使用多个指标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多重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PCR-DHPLC)技术和Sanger测序法对6616例孕妇(早孕产检孕妇6609例和具有SMA阳性家族史孕妇7例)进行SMN1、SMN2基因筛查与诊断,并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分析。结果:①在6609例早孕产检孕妇中发现123例孕妇(检出率1.86%)可能是SMA的携带者,其中由于SMN1缺失形成的携带者84例(1.27%),SMN1转换成SMN2基因形成的携带者35例(0.53%),SMA携带者为SMN1∶SMN2=1∶0的样本4例(0.06%)。另外,丈夫同为SMA携带者21例(SMN1缺失形成的携带者14例,SMN1转换成SMN2基因形成的携带者7例)。②7例SMA阳性家族史孕妇中发现:2例先证者明确为SMN1基因exon7纯合缺失;4例先证者通过父母基因型推测可能为SMN1基因exon7纯合缺失;另1例SMA先证者通过PCR-DHPLC技术检测出SMN1基因exon7拷贝数为1,同时通过Sanger测序法发现该SMA先证者样本在SMN1基因上也存在c.570 G>A(p.Trp190*)杂合突变,为复合杂合突变。③对28例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分析,其中SMN1基因型异常胎儿6例,胎儿可能为SAM携带者13例,胎儿基因型正常者9例。SMN1基因型异常胎儿6例均引产,16例出生后随访生长发育未见异常,4例继续妊娠,2例失访。结论:PCR-DHPLC技术可以对大部分人群和SMA患者进行筛查与诊断,且能对SMN1和SMN2拷贝数进行鉴定,少数复合杂合突变病例需要结合Sanger测序方法。对高风险家系孕妇行介入性产前基因诊断,对于优生优育、有效预防SMA胎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α-地中海贫血的产前基因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PCR技术,对9例父母双方均为γ珠旦白基因缺失杂合子的胎儿进行羊水产前基因诊断.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果9例中3例胎儿表现为基因正常序列(aa/aa),4例胎儿纯合子(--/--),2例胎儿为杂合予(--/aa).B超检查疑有胎儿水肿的3例胎儿,经基因诊断仅有1例是纯合子,1例是杂合子和另1例是正常.结论PCR在α地中海贫血胎儿产前诊断决定胎儿是否存留的最可靠的方法,宣传教育和人群筛查十分必要,尽早发现杂合子夫妻,实施有效的产前诊断是降低水肿胎出生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对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所有产前诊断中心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210 923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NIPT筛查出染色体高风险异常孕妇2225例,检出率1.05%;其中850例行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核型产前诊断,确诊506例染色体异常,确诊率59.53%,其中21三体综合征284例、18三体综合征65例、13三体综合征17例、性染色体异常104例、其他染色体异常36例。NIPT筛查中自愿要求检测占51.56%;行羊膜腔穿刺孕妇中,高龄妊娠(≥35岁)占39.85%。经统计分析,高龄妊娠在不同分型染色体异常中有差异(P<0.05)。NIPT实验室检测失败占0.15%,其中主要原因为质控标准未达标。结论 对于无明确筛查指征的孕妇,NIPT是优选有效筛查方法;NIPT染色体疾病筛查中,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高;NIPT实验室检测失败原因亦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X染色体异常对于其外周血游离DNA(cf-DNA)产前筛查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就诊且cf-DNA产前筛查提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SCA)高风险的孕妇共124例,遗传咨询后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对于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与cf-DNA产前筛查结果不相符者,取孕妇白细胞、提取孕妇DNA进行大规模平行测序,以检测孕妇X染色体是否存在数量异常或拷贝数变异。结果124例cf-DNA产前筛查提示胎儿SCA高风险的孕妇中,除9例拒绝诊断,余115例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其中41例与cf-DNA产前筛查结果相符,74例不相符。在结果不相符的74例孕妇中,孕妇DNA大规模平行测序发现孕妇X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携带拷贝数变异者19例,占SCA假阳性孕妇的比例为25.7%(19/74),占总SCA高风险病例的15.3%(19/124)。结论孕妇X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或携带拷贝数变异会影响cf-DNA产前筛查的结果,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对于cf-DNA产前筛查提示胎儿SCA高风险的孕妇,应强调该结果可能受孕妇X染色体异常的影响。对于侵入性产前诊断和cf-DNA产前筛查结果不一致的孕妇,推荐对孕妇染色体进行检测,以明确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而对已明确X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携带拷贝数变异的孕妇,则不推荐进行cf-DNA产前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mRNA含量变化作为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08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6例孕中期(15~26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例为单胎行常规产科检查的孕妇(A组),9例为21-三体综合征胎儿的孕妇(B组),4例为其他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孕妇(C组),提取其外周血血浆中游离mRNA,应用QF-PCR技术检测胎盘来源的HPL,β-HCG,TFPI2,DSCR4,LOC90625基因,以此确定母体血浆中的胎儿游离mRNA含量,并同时检测代表母体与胎儿总游离mRNA的18sRNA基因作为内参照。结果除TFPI2基因外,其他4种基因,在21-三体综合征胎儿孕妇组和其他染色体异常胎儿孕妇组血浆中胎儿游离mR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胎儿孕妇组(P<0.01)。结论胎儿游离mRNA可能成为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福建地区孕妇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对少见的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进行测序确认。结果:1502例孕妇中检出314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阳性率为20.9%,其中东南亚缺失型杂合子(--SEA/αα)225例,右缺失型杂合子(-α3.7/αα)30例,左缺失型杂合子(-α4.2/αα)10例,左缺失型纯合子(-α4.2/-α4.2)1例,右缺失型纯合子(-α3.7/-α3.7)1例,血红蛋白H病27例(-α3.7/--SEA9例,-α4.2/--SEA13例,ααCS/--SEA2例,ααQS/--SEA2例,ααWS/--SEA1例),另外检出少见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4例;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中,ααQS/αα8例,ααCS/αα6例,ααWS/αα2例。对28对夫妇均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胎儿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确定正常胎儿6例,地中海贫血杂合子9例,巴氏水肿胎儿(HbBart's)13例。结论:福建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较为复杂,首次报道福建地区非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4568例孕妇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突变携带者筛查,并对已明确携带者夫妇胎儿进行产前诊断,了解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SMN)变异携带率及SMA产前诊断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法及Sanger测序联合应用,对石家庄市第四医院4568例孕妇进行SMN1缺失/点突变检测,进行携带频率统计;对携带者配偶进行筛查并对双方均为携带者夫妇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1)4568例孕妇共检出SMA患者3例,2例SMN1外显子7纯合缺失,1例患者检测出SMN1外显子杂合缺失,拷贝数"1",该患者同时检出SMN1点突变变异位点p.Q164X,临床诊断为"1+1型"SMA患者,发病率0.066%。(2)126例拷贝数异常携带者(SMN1杂合缺失/转换个体),84例为缺失携带者,含SMN1∶SMN 2=1∶1样本35例,SMN1∶SMN 2=1∶2样本49例。35例转换携带者SMN1转换成SM N 2基因,含SMN1∶SMN 2=1∶3样本32例,SMN1∶SMN 2=1∶4样本3例。7例携带者SMN1∶SMN 2=1∶0。(3)126例携带者配偶中25例同为携带者。(4)应用DHPLC联合Sanger测序技术对25例SMA高危胎儿行产前诊断。结果显示3例胎儿SMN1外显子7/8纯合缺失(SMA患者);1例胎儿SMN1外显子7/8杂合缺失(SMA携带者)。余胎儿检测未见SMN1拷贝数异常。Sanger测序1例胎儿携带p.Q164X点突变变异位点,余样本未见SMN异常。结论:本研究检出SMN1变异携带率高于中国南方地区报道,且在北方地区属高携带率地区。DHPLC联合Sanger检测技术可以完成SMA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二者联合应用对于优生优育、有效预防SMA胎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RhD血型基因诊断的方法并对胎儿RhD血型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采用PCR方法 ,对 4 89例供血者 (其中Rh-2 3例 ,Rh+ 4 6 6例 )外周血标本和 2 7例胎儿羊水 /脐血标本进行RhD基因外显子 10及外显子 7特异性片段的扩增。结果 :凡扩增出 136bp一条特异性片段者判断为Rh-;扩增出 136bp和 186bp两条特异性片段者判断为Rh+ 。 2 3例Rh-供血者有 2 2例扩增出 136bp特异性片段 ,4 6 6例Rh+ 供血者均同时扩增出 136bp和 186bp特异性片段 ,该方法的灵敏度为 10 0 % ,特异度为 95 6 5 % ,假阳性率为 4 .35 %。 2 7例胎儿羊水 /脐血标本的扩增结果 ,1例Rh-,2 6例Rh+ 。结论 :PCR方法检测RhD基因型简便、快速 ,且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吻合率高 ,可用于胎儿RhD血型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学唐氏筛查和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NIPT)结果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中孕期血清学唐氏筛查(2483例)和NIPT(2312例)的孕妇,随访妊娠结局.比较血清学唐氏筛查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Rh阴性妊娠妇女的抗D抗体直接与Rh阳性胎儿红血球膜上RhD抗原结合,红细胞破环导致胎儿溶血性贫血,引起胎儿水肿和胎死宫内(胎儿成红细胞增多症)。Rh抗原包括D,C,c,E及e抗原,其中以RhD抗原的致免疫力最强,为主要的Rh同种异体免疫原因。Rh阳性的白种人中,约50%为RhD基因的杂合子。编码Rh血型系统的基因定位于1p~(34)。如果Rh阴性妇女的配偶为Rh阴性的杂合子,其胎儿有50%机会为Rh阳性。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可预防患重度遗传病的妊娠。本研究用单个人细胞,包括取自人胚胎的分裂球,应用PCR技术以判定RhD血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 D-TGA)的围产期多学科诊治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产前超声诊断37例D-TGA胎儿(其中2例是双胎之一), 接受围产期多学科(胎儿医学科、遗传科、产科、超声科、儿童心脏科和新生儿科等)诊治, 总结诊治效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胎儿D-TGA的检出率为0.059%(37/62 413)。37例D-TGA中室间隔完整型D-TGA占56.8%(21/37), 合并室间隔缺损的D-TGA占43.2%(16/37)。37例D-TGA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均正常;4例胎儿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高风险;31例孕妇行无创胎儿游离DNA检测, 26例孕妇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检出异常2例。D-TGA胎儿中引产19例(51.4%), 其中因医学因素引产10例, 非医学因素引产9例。活产胎儿18例(48.6%, 18/37)中, 1例生后复查超声显示D-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二叶畸形, 生后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孕妇人群中SMN1基因的第7以及第8外显子(E7、E8)缺失情况的筛查研究,建立起一种简便、准确、高通量、快速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孕妇E7、E8缺失的方法,防止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出生。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10月就诊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孕中期妇女162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F-PCR)对孕妇进行SMN1基因E7、E8缺失情况筛查,对同为SMA携带者夫妇胎儿进行SMN1基因缺失检测,并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验证。结果:在162例孕妇中共筛查出含有SMN1 E7杂合缺失的携带者6例,其中4例携带者配偶为E7和E8正常型,2例为E7和E8杂合缺失。夫妇双方均为SMA携带者的2例高危胎儿中,1例为E7、E8纯合缺失,1例为与其双亲相同的SMN1 E7、E8杂合缺失,与MLPA法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QF-PCR能够广泛应用于筛查SMA携带者孕妇,对避免出生缺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2977例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1173例孕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分析胎儿染色体拷贝数,检测结果为高危的孕妇再做羊膜腔穿刺及脐血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173例孕妇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11例染色体高风险胎儿,羊水/脐血核型分析证实其中10例为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例21-三体和2例18-三体,1例13-三体.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敏感度为100.00%(10/10),特异度为99.91%(1162/1163),假阴性率为0(0/1173),假阳性率为0.09%(1/1173).结论:母体血浆游离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可用于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的检测,有准确性高、假阴性和假阳性率低、无创取样的优点,但由于费用较高,可结合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产前筛查临床应用的开展,国际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相继发表和不断更新了关于该技术的应用指南和共识。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总结我国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试点工作经验,结合国际国内的临床研究成果制定了我国《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基本要求、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检测技术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指标等内容。为规范、有序地在我国开展该技术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