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针灸传承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医针灸文化传承之精髓应包括“仁、顺、活、和”四个方面,其中“仁”是基石,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之心,更体现了对“大医精诚”的尊重和追求;“顺”是手段,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现了针灸“治未病”的特点和潜力;“活”是灵魂,体现了整体的把握与对个体的尊重统一;“和”是目标,调和阴阳,和谐天人关系是预防和解决人体疾病的不二途径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针灸疗法在社会公众中防治疾病的地位。方法:对213名来诊患者进行针灸疗法接受度相关的访谈或问卷调查。结果:8%被调查者曾接受针灸疗法;未接受过该疗法的调查者42.%不会选择针灸疗法;其中导致被调查者不愿接受针灸疗法治疗的最主要因素为其特殊的治疗方式;所有被调查者对针灸疗法的选择意愿均为被动性。结论: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针灸疗法目前的状况及对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3.
4.
6.
7.
针灸是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9个传统医药项目之一,王雪苔和贺普仁教授为本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调研了解针灸传承人现状及其所传承项目的保护状况,发现针灸项目传承队伍仍显单薄,没有形成人才梯队,应建设老中青结合的传承队伍;有效保护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制定确实可行的传承方法,做到科学传承;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保存传承人相关文物、著作,建立传承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李嘉健;郭静;王麟鹏 《中医杂志》2015,56(14):1178-1181
自金、元、明、清以来,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地域特色的针灸流派传承文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对晚清及民国时期北京地区中医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北京针灸流派传承在近现代中医发展背景下的特点,并探讨针灸流派传承研究的方法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冀来喜教授通过从事多年的临床工作,总结治疗各种疾病的针灸优势技术组合。介绍冀教授使用优势技术组合,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经验,从辨证分型、治疗特色、预后判断及操作方法等方面,并结合典型病例,总结冀教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型,综合使用梅花针、镵针、针刀、锋勾针或毫针等多种针具,发挥各针具之所长,且针药结合,形成一套完善、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宝贵经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五行针灸的历史源渊,国内发展传承模式、临床应用现状,五行针灸学会的筹建与运行,分析探讨五行针灸在国内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五行针灸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传承是技术进步的必由之路。长效针灸——穴位埋线疗法,具有久远的理论渊源的传承和现代医学成果的创新应用;在针具的发展中,具有留针、埋针的传承和微创埋线针具的创新;在线体的选择上,具有羊肠线、胶原蛋白线的传承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创新;在操作技术上,具有传统刺法、改良刺法的传承和特殊术式的创新。传承创新是长效针灸(埋线)技术进步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针灸专业本科毕业生2个年级81名学生毕业10年的跟踪调查,分析了10年间毕业生从业状况的变化,探讨了目前针灸教育存在问题及现状,并就新世纪针灸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新世纪形势的发展,改革课程设置,增设新的专业,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针灸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回顾近代中医针灸在美国所出现的"三次高潮",重点介绍美国针灸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其医疗、教育、执照考试、立法及保险、科研、交流与合作等各方面的探讨,以期了解中国针灸在美国的发展现况。经过40多年的发展,针灸已成为美国补充与替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疗法,得到美国民众的普遍认可,针灸的医疗范围越来越广,教育体系日臻完善,执照考试趋于规范,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医疗保险循序覆盖,科研项目不断增加,中美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随着中美两国政府间的高度重视,针灸和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相信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必将日益繁荣壮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挖掘针灸治疗耳鸣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耳鸣的文献,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利用软件集成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进行选穴规律研究.[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56篇,共包含68首治疗耳鸣的针灸处方,78个针灸穴位.穴位出现频率≥1...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基于临床文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穴位配伍规律,总结针灸治疗失眠的核心处方。方法检索1997~2015年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将其中的辨证分型、穴位处方等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中的穴位配伍规律。结果 1共纳入86篇文献、237首穴位处方,涉及10个证型,其中以心脾两虚证(21.9%)和肝郁化火证(21.5%)最为多见;2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神门(80.6%)、百会(68.8%)、三阴交(61.2%)、四神聪(56.5%)、内关(54.0%)等;3设定置信度为0.8、支持度为47,得到23组穴位;4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得到核心处方7首。结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是一种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本研究得到的穴位配伍规律和核心处方可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氏针灸流派以黄鸿舫、黄羡明为代表人物,是沪上针灸流派之一.本文介绍黄氏针灸流派代表人物的简略生平,阐述黄氏针灸流派的三大学术观点:①辨证求因,审因立法;②治重脾胃,以胃为先;③选穴精简,主次有方.总结了黄氏针灸流派的行针、运针、导气、补泻等针法特色,为进一步研究和传承黄氏针灸流派的学术思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