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医健康管理用于血液科疾病管理的创新。方法:将杭州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血液科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血液科患者开展常规疾病管理。观察组血液科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前后的观察指标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疾病管理后的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血液科患者疾病管理前其疾病管理能力评分、自我保健能力评分及情绪处理能力评分相较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科患者疾病管理后其疾病管理能力评分、自我保健能力评分及情绪处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科患者疾病管理前其心理状态SAS及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科患者疾病管理后其心理状态SAS评分及心理状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科患者疾病管理后其食欲改善时间、失眠改善时间、乏力减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管理中,中医健康管理具有良好应用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学内容为主的延续性管理服务模式对肛肠疾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9月的66例肛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管理流程基础上接受以中医学内容为主的延续性管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控制、药物管理、营养指导、心理疏导等随访管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掌握、自我检测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康复锻炼能力、饮食调整能力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医学内容为主的延续性管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肛肠疾病患者的管理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老年慢性疾病康复为出发点,探讨中医经络文化体系背景下中医药干预手段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老年康复科2020年5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6例疾病康复期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老年病基础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基础管理方案基础上接受以中医经络文化体系为基础的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疾病感知、康复管理依从等方面的康复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药学干预、专科护理、心理维护、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经络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干预,有助于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完善专科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学与当代组织行为学相结合在提升医疗风险防范管理质量中的实践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ICU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根据当代组织行为学管理理念为对照组患者制定专科管理内容。在当代组织行为学管理内容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药危重症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人群筛查、风险事件管理等方面的医疗风险防范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风险防范管理过程中表现出的部门间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专业救护执行、管理规范有序、医疗服务态度、医患沟通能力、专业照护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将中医学与当代组织行为学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管理中,有助于提高医疗风险防范水平,对科室综合管理质量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肛肠疾病基础理论在推动科室管理质量整体提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医院肛肠科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基础肛肠疾病专科医学服务,观察组患者除了接受基础肛肠疾病专科医学服务外还接受了中医管理项目。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态度、患者信念、多元化服务可获得性、团队沟通与协作、医疗风险管理、医疗差错监测等医学服务效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素养、遵医行为、情绪状况、诊疗配合度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中医肛肠疾病基础理论研究,适当开展相关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科室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和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移动健康技术的心胸外科中医康复医学服务模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康复管理流程中各环节管理效果。方法: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医院心胸外科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住院和随访期间仅接受基础医学管理。观察组在住院和随访期间不仅接受基础医学管理,还积极开展基于移动健康技术的中医康复医学服务。设置患者管理需求满足情况评价方法,评价两组患者对健康管理、入院筛查、健康知识普及、药学指导、锻炼指导、突发情况处置、并发症控制、心理健康支持方面的需求满足情况。术前评估与教育、术后早期康复、中期个性化康复、康复维持管理、多学科团队协作设置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管理、入院筛查、健康知识普及、药学指导、锻炼指导、突发情况处置、并发症控制、心理健康支持方面的需求满足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评估与教育、术后早期康复、中期个性化康复、康复维持管理、多学科团队协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移动健康技术的心胸外科中医康复医学服务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综合健康管理在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胃肠外科疾病患者90例和胃肠外科在职护士2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和10名在职护士。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综合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的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中医护理综合能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外科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患者对中医健康管理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中医护理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外科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患者对中医健康管理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疾病患者中,开展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综合健康管理,有利于提高胃肠外科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护士的中医护理综合能力水平,在胃肠外科疾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改善、中医症候缓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能够让患者对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更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中医康复模式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择医院康复科2022年4—11月收治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管理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中医康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循环功能、神经肌肉骨骼功能、消化功能、呼吸功能、泌尿功能、认知水平、睡眠、身体活动等康复效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管理流程、细节、方式、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中医康复模式的合理应用,在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为康复医疗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专科团队服务中引入中医适宜技术后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人群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在医院精神科内连续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依据医院的方案给予精神疾病的专科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疾病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疾病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疾病健康教育情况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疾病健康教育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疾病健康教育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干预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结合中医适宜技术的专科团队服务干预策略投入到精神科长期住院治疗患者的疾病管理工作之中,能够较为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疾病的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疾病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中医人文理念增进医患关系的方法和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一般医学服务项目,优化就医环境,巩固和深化责任制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无缝隙的专科医学管理服务。将中医学人文理念与专科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医学人文理念,并将中医学人文理念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方案中。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尊重示善、采集信息、表达共情、风险告知、协商决策等医患关系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心理学指标、生活质量、合理用药、药效评价、药学检测、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管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学习和运用中医学人文理念有助于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患者需求,发展特色专科管理方案,不断丰富医学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健康视域下中医康复技术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医院中医康复理疗科2021—2022年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患者康复管理中对照组选择常规康复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大健康视域下将中医康复技术融入到患者康复管理中,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在诊疗技术、资源配置、效果评估、医疗安全等康复管理质量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诊疗技术、资源配置、效果评估、医疗安全等康复管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在整体康复效果、辨证康复效果、功能康复效果、综合康复效果等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整体康复效果、辨证康复效果、功能康复效果、综合康复效果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体征积分、ADL评分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体征积分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基于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的中医适宜技术综合应用对老年患者康复管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9—2021年收治的150例老年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基于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综合应用,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管理前后的康复管理质量、疾病康复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效能感,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管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诊疗环境、风险预防、功能锻炼、心理康复等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诊疗环境、风险预防、功能锻炼、心理康复等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水平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水平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康复管理中,基于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患者综合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疾病康复管理质量,更有利于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升清降浊探索运用中医药方案进行泌尿外科疾病管理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接受一般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接受升清降浊理念指导下的中医药管理方案。基于升清降浊理论调理脏腑功能,并对围术期发生的功能性便秘、疲劳、失眠等症状进行专科干预。对各阶段的管理效果、患者康复质量进行评价。管理效果方面,比较两组疾病诊断阶段、风险评价阶段、专科管理阶段、康复阶段的管理效果评分。康复质量方面,比较两组系统功能、愈合程度、生存质量、身心诉求满足评分。结果:观察组在疾病诊断阶段、风险评价阶段、专科管理阶段、康复阶段的管理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系统功能、愈合程度、生存质量、身心诉求满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管理中,从中医升清降浊视角出发开展专科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专科管理水平与患者预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准中医康复管理在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某康复医疗中心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心肺康复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心肺康复科患者疾病管理中实施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心肺康复科患者疾病管理中实施精准中医康复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情志状态调摄、运动养生保健、四时序贯调节、社会关系维持等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情志状态调摄、运动养生保健、四时序贯调节、社会关系维持等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的疾病管理中,对其实施精准中医康复管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质量,可以对患者生活质量起到更大改善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疾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价值,提高心内科护理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的100例心内科护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健康管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效果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在心内科老年护理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实施相应服务模式后老年患者的管理效果情况、干预依从性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了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在骨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骨科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管理项目的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康复管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预后效果与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管理、生活质量、心理学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行为训练的内容与方法、辅助器材的使用方法、辅助器材的使用时间、合理用药、生活起居的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养生保健理念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提升骨科患者的康复预后质量,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理论指导的肛肠科疾病管理方案的应用优势。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肛肠科2021年6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被收治后应用常规管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被收治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中医药方案进行管理。根据辨证结局,给予患者内外结合的中医药干预方案。通过内服中药方剂,进一步提升现代医学治疗效果。通过中医适宜技术的体外干预,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辅以中医营养管理与中医情志管理。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分别与管理方案干预前(患者入院当日)、干预后(管理方案实施1周时)对专科指标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风险筛查、疾病诊断、预后质量、并发症防范的管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管理方案干预后,两组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心理学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以上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中医理论的合理应用,在有效改进现有管理策略方面的重要性显著,不仅能够改善临床指标,还可以提升科室的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医药学策略在泌尿外科专科医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泌尿外科2021年5—12月收治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学管理模式,遵循西医学对泌尿外科专科疾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要点的分析原则,为患者开展专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学管理模式下接受中医药学管理方案。统计两组患者的综合管理质量与专科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础医学服务、操作技术、服务态度、护理管理等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尿流动力学、风险事件、感染学等管理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学模式下开展中医药学服务,能够明显提升泌尿外科的综合管理质量,从专科指标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效果,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决策辅助工具在中医院呼吸疾病患者功能保护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3—10月在医院收治的8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中医药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应用决策辅助工具指导下的中医药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体力活动能力、心理状况、社会功能、睡眠质量等功能保护效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依从性态度、用药依从、康复计划依从、健康行为依从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决策辅助工具指导下的中医药管理方案在中医院呼吸疾病患者功能保护中具有显著优势,该工具结合技术工具或系统,提高了诊断、治疗决策、预后评估和数据监测的效果,这表明决策辅助工具在中医药管理中的应用,可为提高患者功能保护和治疗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中医疾病观角度出发,探讨急诊医学管理中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急诊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一般急诊管理项目的基础上,以中医疾病观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急诊医学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专业实践、协作能力、辨证思维、综合管理等管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病情转归预判、不良结局、不良反应、生存质量、满意度等管理效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管理领域,中医学更为注重整体、强调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关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个性化,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