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红藤汤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以红藤汤灌肠治疗,对照组24例以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红藤合剂联合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湿热瘀阻型CP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红藤合剂治疗,治疗组予红藤合剂配合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妇科检查评分、B超下盆腔积液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7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妇科检查评分的减少均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③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盆腔积液量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④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降低均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红藤合剂联合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腔炎汤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湿热瘀阻型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漳州市中医院诊治的84例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康妇炎胶囊和盆腔炎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带增多、子宫压痛、盆腔积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患者联合应用康妇炎胶囊和盆腔炎汤效果理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珠红藤汤配合西医及TDP电磁波照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配合TDP电磁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珠红藤汤内服外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珠红藤汤配合西医及TDP电磁波照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新霞  黄秋阳  龚杏姿 《新中医》2023,55(10):68-74
目的:观察加味红藤败酱汤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湿热瘀阻型CPI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2组均予左氧氟沙星片与甲硝唑片联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红藤败酱汤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下腹部、腰骶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体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检测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评估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65%,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及下腹部、腰骶部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4项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红藤方化裁治疗来自农村社区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有效性,并进行生存质量评价。方法:对来自农村社区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以红藤方化裁,以清热利湿、益气养血、补肾、理气活血为治则,疗程2个月经周期;并设立对照组,口服头孢呋辛酯、奥硝唑治疗。两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4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在提高生存质量总积分、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方化裁治疗来自农村社区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良好,对改善生存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张越  谢文娟  范丽丽  武淑慧 《新中医》2022,54(16):124-128
目的:观察红藤煎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1周后,改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片口服1周治疗,观察组加予红藤煎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治疗14 d评定2组患者的腹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8.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小霞 《新中医》2004,36(8):23-24
目的:观察内服清热调血方、外用妇痛平灌肠方等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倒内服清热调血方加减、外用妇痛平灌肠方加减治疗;对照组46例内服妇乐冲剂、外用妇痛平灌肠方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97.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疗程明显缩短(P<0.05),症状改善比较明显(P<0.05)。结论:清热调血方加减合妇痛平灌肠方加减等综合治疗能有效缩短慢性盆腔炎疗程,迅速改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
血竭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竭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血竭红藤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环丙沙星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血竭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藤合剂灌肠配合腹部微波药透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99例用红藤合剂灌肠配合微波药透,对照组194例单用红藤合剂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59例,显效68例,有效5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1.96%;对照组痊愈32例,显效54例,有效71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茹珺 《光明中医》2020,(8):1125-1127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中药红藤汤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少腹逐瘀颗粒组55例、少腹逐瘀颗粒+红藤汤组60例,红藤汤组53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2个疗程治疗后,少腹逐瘀颗粒组总有效率为78.18%、少腹逐瘀颗粒+红藤汤组91.67%,红藤汤组77.36%,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用药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少腹逐瘀颗粒组和红藤汤组(P<0.05);联合用药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少腹逐瘀颗粒组和红藤汤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明确,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不良症状,且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腔治疗仪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提高,且呈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亦有所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脉冲调制中频电疗配合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3例用脉冲调制中频电疗配合红藤汤灌肠治疗,对照组83例单用红藤汤灌肠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89.2%,对照组68.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冲调制中频电疗配合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结合二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效果。方法: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用二藤汤灌肠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调周法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结合二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清化汤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灌肠组及口服加灌肠组,用清化汤按上述方法治疗2疗程,比较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口服组76.7%,灌肠组80.0%,口服加灌肠组93.3%。结论:清化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或灌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甲珠红藤汤配合莫西沙星及TDP电磁波照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以第四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莫西沙星400 mg口服,配合TDP电磁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甲珠红藤汤内服并辅以下腹部中药外敷(塌渍)。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痊愈15例,总有效率79%。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珠红藤汤结合莫西沙星及盆腔微波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云  刘立平 《中成药》2000,22(3):244-244
临床上,慢性盆腔炎症治疗较困难,病程长。我院对门诊诊断慢性断盆腔炎症的35例患者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辅用汤红藤汤保留灌肠,其疗程短,治愈率高(且经济无痛苦)取得了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妇科门诊病例,妇科检查、B超等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症70例,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热调血汤加减辅治CPID湿热瘀结证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调血汤加减方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症候积分、总症候积分、VAS评分、炎症包块大小、盆腔积液大小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调血汤加减方辅治CPID湿热瘀结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996-1999年,笔者采用自制红藤汤配合氟嗪酸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