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影响疗效及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预后评价。方法4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治疗意向随机进入前瞻性研究,其中绝经前患者19例,绝经患者27例。应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6例中43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3%,每次治疗平均时间为40min。绝经前患者治疗4—30次,平均10次,显效时间为第1—10次,平均为第3.6次;绝经患者治疗6—30次,平均9.8次,显效时间为第1—10次,平均为第4.2次;不同体重指数(〈24或≥24kg/m^2)和尿失禁程度(轻、中、重)者治疗次数存在差异,但对疗效无显著性影响(P〉0.05)。治疗后随访3—22个月,4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失访6例,9例患者治愈,4例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有效者仍选择手术治疗,3例患者复发,复发患者主动接受再次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仍然有效。结论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绝经与否,体重指数以及尿失禁程度均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护理中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女性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进行盆底肌锻炼,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国际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ICI-Q-SF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5.14±1.88)分低于对照组的(7.93±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I-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85.14±10.22)分高于对照组的(70.14±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女性SUI患者护理中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探讨其疗效。方法:选择75例Ⅰ~Ⅱ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组42例和KEGEL训练治疗组33例,治疗后观察评定尿失禁改善情况,对照分析各治疗组的疗效。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Ⅰ~Ⅱ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有效的、治愈率较高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发生与妊娠和分娩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三胎政策"开放, 高龄和肥胖孕产妇人群增加, 妊娠期及产后SUI的患病率渐趋升高, SUI与妊娠及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分娩方式、高龄、超重/肥胖、巨大儿、第二产程延长、硬膜外镇痛、母乳喂养等, 正确识别高危因素, 有利于对高危孕产妇进行早期干预, 减少远期SU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宣教对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中的作用,探讨适宜的护理宣教方法。方法采用Sti mogyn BIO2001型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治疗48例SUI患者,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宣教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治疗后锻炼方法。结果 48例患者中,平均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次数9.1次,平均每次治疗时间41.2min,48例(100%)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83.3%的患者有不良生活习惯,宣教后患者改善不良习惯,正确掌握锻炼方法;绝经前患者平均显效次数为第2.9次,绝经患者平均显效次数为第3.8次(P0.05)。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7%,40例(79.16%)患者出现平台期;3例患者复发。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前后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治疗的主动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36例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妇女进行治疗.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2例患者.A组给予雌激素加低频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B组给予低频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C组给予低频电刺激加生物反馈加安慰剂口服治疗.结果:尿失禁量与Kupperman评分呈正相关(r=0.741,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3个月后Kupperman评分A组、B组、C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B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A组Kupperman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3个月后进一步降低(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3个月后尿失禁量A组、B组、C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B组、C组比较,A组尿失禁量治疗1个月、3个月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雌激素联合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明显减轻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电刺激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目的探讨盆底电刺激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12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进入前瞻性研究,应用Stimogyn BIO 2001型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选择适应治疗方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名患者中有4人治疗2~3次即明显有效,剩余8名患者接受8~24次治疗,6名患者治愈,2名患者症状改善,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生物反馈及盆底电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应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及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女性尿失禁是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社会及医疗问题,美国的学者研究显示,在一个社区内,尿失禁影响了35%的老年妇女。在美国每年约要进行25万例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在德国妇女中约有5%患有尿失禁。尿失禁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求帮助的患者在逐渐增加。在过去,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通常被认为与分娩及随年龄变化而出现的激素水平变化相关。因此只能忍受这样的疾病。而现在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保守治疗可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信息与帮助,而且护士能够进一步加强技能训练,可使得治疗更加专业化,更加有效。故我们总结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2005年2月~8月间因尿失禁行保守治疗的8名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压力性尿失禁(SUI)中对患者进行盆底肌电刺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SUI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均治疗3个月,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3~12个月盆腔肌力评分、1 h尿垫试验结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12月,两组1 h尿垫试验量均逐渐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盆腔肌力评分则均逐渐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可有效减少SUI患者漏尿量,提高其盆腔肌力,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治疗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生物反馈治疗干预,研究组在生物反馈治疗基础上开展核心肌群训练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干预后研究组尿垫试验1 h漏尿量、漏尿次数及总排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性容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生物反馈治疗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就诊的2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给于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锻炼盆底肌,对照组100例进行单纯Kegel锻炼盆底肌,3个月后填写尿失禁等级评分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盆底肌肉功能Glazer评估测试,评价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评分降低,有效率、盆底肌收缩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优于单纯Kegel锻炼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即将发生早产时母体应用硫酸镁有助于早产儿神经保护, 但不良反应及应用人群等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文根据现有指南及最新研究总结现行具体方案, 包括干预孕周、给药剂量、用药时间及是否重复等, 旨在为我国孕妇产前硫酸镁治疗保护早产儿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盆底磁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及对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100例SUI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盆底肌张力、尿动力学指标、盆底纤维肌电位、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MOS评分、尿动力学指标、肌力Ⅰ类纤维、Ⅱ类纤维、肌电位及I-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盆底磁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盆底肌张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胆囊发育异常虽少见, 但可合并染色体异常和/或并发胆道闭锁和囊性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常规中孕期胎儿超声筛查时, 胆囊发育异常未被充分重视, 但产前发现对生后及时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胎儿胆囊发育异常的研究进展, 包括胆囊重复、胆囊内回声物质和胆石症、异位胆囊、胆囊增大、囊性纤维化的临床特征及围产儿预后, 总结胆囊未显示的类型、发病率、临床特征、产前诊断和围产儿预后, 以期提高对胆囊发育异常产前筛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规范产科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和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管理学专业委员会专家经共同讨论, 制定了本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包括产科患者备血、血液制品选择、输注指征和剂量、特殊情况的输血, 以及输血反应的识别和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指出, 以胎盘为主体的母胎界面微环境对胎儿生后远期的健康状况有长期影响。胎盘是孕育生命的重要器官之一, 但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 本文将对人类胎盘的认识发展和胎盘植入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和回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抑郁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至4月30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前抑郁筛查阴性产妇2 889例, 在产后5~7 d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分、家庭关怀指数量表(Adaptation Partnership Growth Affection Resolve, APGAR)评分及相关生活习惯的横断面调查。根据产后5~7 d EPDS评分是否<13分分为抑郁筛查阴性组2 354例和抑郁筛查阳性组535例, 采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本人性格、夫妻关系、家庭功能、孕期睡眠、孕期吸烟、孕期饮酒、产前EPDS评分、分娩方式、是否中转剖宫产、是否产钳助产及阴道分娩总产程、产妇转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前置胎盘、双胎妊娠、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及合并症/并发症≥3个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  相似文献   

18.
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晚期流产及早产的常见原因,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方法。目前对于不同指征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时机、围术期处理及管理均存在分歧及争议。本文对目前宫颈环扎术存在的分歧和争议进行简要评述并进行观点阐述, 以期为临床决策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1例产前诊断的ZTTK综合征胎儿。孕妇因配偶染色体平衡易位, 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孕18周+取羊水细胞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均未发现异常。孕23周+5及孕26周+3超声检查显示严重胎儿生长受限、小脑发育异常、骶骨及尾骨显示欠清、脊柱裂, 孕23周+6胎儿颅脑MRI显示胎儿双侧小脑半球体积小, 大枕大池。对胎儿及其父母行全外显子组测序, 结果显示胎儿SON 基因3号外显子存在1个杂合变异c.2092delG(p.Glu698fs*4), 父母不存在该变异, 为新发变异;该位点为致病性, 关联疾病为ZTTK综合征。经遗传咨询, 孕妇及家属选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妇产病理学专家,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第一、二届编委会编辑委员,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刘伯宁教授, 因病于2022年12月26日21时55分逝世, 享年9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