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期间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构变化情况,提出相应策略。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9—2016年的山东省卫生统计年鉴》和《2015年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采用定性分析、描述性分析与对比研究等方法。结果 :山东省基层卫生机构总收入与总支出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47%和14.80%,但收支结余率下降;收支结构变化明显,财政补助收入占比逐年增长,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人员支出占比增长且增速较快。结论 :应继续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补偿力度,进一步增加人员经费和公共卫生事业补助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市乡镇卫生院收支结构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Excel调查表,由市卫生局统一要求辖区内全部卫生院填报近10年收支数据。结果:159所卫生院提供了完整的报表。扣除物价上涨,近10年院均总收入、药品收入、医疗收入及财政补助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39%、14.63%、15.54%及43.01%;总支出、药品及医疗支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11%、14.03%及18.64%;同期就诊人次年均增长5.79%。结论:该市卫生院近十年收支基本平衡且逐年增长,幅度高于物价、当地GDP及就诊人次增长。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公共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分析上海市20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20家卫生监督机构2002—2007年的收入与支出及人员经费状况。资料与方法:综合运用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核算中的公共卫生机构费用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公共卫生机构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在SARS之前一直维持在5.2%左右,SARS之后提高到6.1%,其后又明显回落,"重医疗,轻预防"现象明显存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仍有24%的收入依靠创收;不同地区的政府公共卫生投入差异明显,财政补助的人员经费仅能补足88%的人员支出。建议:加大政府财政补助力度,调整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统筹层次,保障人群均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要加强绩效评价和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天津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筹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方法应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天津市2006—2013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筹资结构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总筹资年均增长率18.31%,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年均增长率36.77%,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6.81%,妇幼保健、专科疾病防治和急救机构业务收入呈增加趋势,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机构业务收入呈下降趋势。结论天津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公益性逐步加强,但仍需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明确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清单,使财政投入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收支结构影响。方法:以宁波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对象,收集该单位实施该政策前后3年的收入、支出、收支结余等数据,进行分类比较。结果:该中心的业务收入与业务量出现上升,但其收入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药品收入占比下降(下降了4.68%),医疗收入与政府财政补助比例显著上升(分别上升了32.49%、119.07%);业务收支结余率从实施前的3.90%下降至实施后的-3.18%,下降了181.51%;均次门诊病人西药费及其占比分别下降了0.38%、9.94%。结论:基本实现"一升一降"改革政策目标,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收支亏损增大,应加强配套综合改革,构建多渠道联动补偿机制,加强医疗行为与就医行为的监管,有效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8—2013年经济运行情况。方法:从2008—2013年山东省卫生财务年报数据库中提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数据资料,选用收入及其内部构成、支出及其内部构成、财政补助及其构成等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收入与总支出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39%、20.16%;收入结构变化趋势明显,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占比逐渐增加,支出结构较为稳定;全省药品加成收入总体呈快速下降趋势;医疗服务量不断增加,病床使用率逐渐上升,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高。结论:提出合理调整服务价格,尽快建立完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转变管理者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服务利用效率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预算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是一个有机的预算整体,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缺一不可,1999年1月1日执行的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有利于医院统筹安排各项资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收支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四川和重庆地区共12所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的收支结余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上升了20.24%,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从实施前的36.86%和49.30%增长到实施后的41.68%和52.72%,增幅分别为13.09%和6.95%。收支结余率实施前后分别为-1.06%和-5.78%,降幅为-443.39%。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财政补助收入和医疗收入比重不断升高,药品比重略有下降,但多数基层医疗机构收支亏损增大。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在服务能力和补偿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广西县级妇幼保健院的经济运行数据,评价县级妇幼保健院的经济运行现状。方法:通过自编调查表收集广西67家妇幼保健院2008~2010年收入及其构成,支出及其构成的数据,分析其收支结余情况。结果:广西67家县级妇幼保健院2008~2010年平均总收入分别为915万元、1 198万元和1 606万元,平均增长率32.48%。在平均总收入的构成中,医疗和药品收入占76.62%,财政收入22.63%。3年平均总支出分别为871万元、1 164万元和1 517万元,平均增长率为31.97%。3年平均收支结余分别为45万元、33万元和90万元。结论:县级妇幼保健院的收入和支出逐年增长,总收入以医疗和药品收入为主,财政补助收入为辅,平均总收支略有结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以来我国居民就诊流向的变化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2010—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推进新医改以来,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量均呈上升趋势。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增长速度远快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机构诊疗人次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显示,患者持续流向医院。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门诊部的诊疗量增长快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公立医院收入以医疗收入为主,财政补助收入不足10.0%。医院床位增长较快,且远快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议通过医疗保险的杠杆作用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通过提高政府补助,规范医院诊疗行为。通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做好健康守门人。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综合性医院合理补偿渠道探讨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通过对原部属13所城市综合性医院补偿现状的分析,探索其可行的补偿渠道,旨在构建合理医院补偿机制、减轻社会医药总负担。目前,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使医疗收不抵支,医疗业务收入不能完全补偿医疗业务支出:药品加成收入结余成为弥补医疗业务亏损的主要渠道:财政补助在医院补偿中作用甚微。认为应采取的对策为;保证财政补助并对其投入方向有所调整;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从低差率过度到零差率;加强药品管制;增强卫生部门主管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海市公立医院的收入与支出结构,提出优化建议。方法:对2015—2021年上海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收入与支出数据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结果:2015—2021年,上海市公立医院收支结构逐步优化,但卫生材料收入占比与检查化验收入占比上升,部分挤占医疗服务收入增长空间。结论:继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成本核算:医疗矛盾的“暴风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亏损压力下的医院运营 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服务成本与价格专业委员会主持的“医院成本与价格的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市20余家直属医院2005年至2007年三年平均医疗收支结余及药品收支结余均呈下降趋势。尽管财政补助逐年增长,财政经常性补助却远远不能填补药品收入降低的“窟窿”,总收支结余仍呈下降趋势。2006年北京市直属医院在不含财政补助的情况下大部分医院亏损,含财政补助的情况下仍有三成以上的医院亏损。被调查的医院在2005、2006、2007三个年度总共亏损接近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展2018年经常性卫生费用核算,以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卫生资金。方法 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框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将全市经常性卫生费用分摊至需要核算的各个维度。结果 2018年上海市经常性卫生费用为1 992.0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53%,人均经常性卫生费用8 218.87元。经常性卫生费用中,治疗服务费用占78.72%,医疗用品费用占10.86%,预防服务费用占7.61%。从卫生费用支出结构看,公共资金支出占57.52%,家庭卫生支出占37.55%。从机构流向来看,医院占68.1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12.85%。结论 人群就医负担仍然较重,需采取差异化减负策略。不同人群就诊流向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举措。需完善政府投入机制,优化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天津市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投入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运用天津市以及国内其他部分省市财政决算报表数据、年鉴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十三五”期间天津市政府对于卫生健康事业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对于公共卫生领域重视不够,财政拨款支出表现出明显医疗服务系统偏向性,公共卫生机构支出明显偏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事先投入严重不足。结论:建议调整优化卫生健康支出结构,加大公共卫生财政投入, 切实落实疾控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全额保障政策,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储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投入、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三个方面。政府投入主要包括政府预算拨款和专项经费投入;业务收入主要包括体检收入、有偿服务收入和监督监测收入。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筹资机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限制和卫生服务成本的增加,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政府投入的依赖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刍议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公立医院财务状况1.收支结余亏损目前公立医院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财政拨款、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则由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组成。由于医疗服务价格偏低,以药补医现象比较严重,一旦年终药品收支结余上缴,大部分医院将收不抵支,处于亏损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综合改革以后补偿与激励政策变化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收入和医疗服务提供的影响。方法:资料来源于安徽省3个县的机构调查和关键知情者访谈,利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009~2010年,样本地区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收入构成比平均从10.93%增长到44.37%;卫生人员人均年收入环比增长11.03%,同时收入差距在减少;医疗服务提供的数量明显下降,其中门诊服务量降幅较小,住院服务量降幅较大。结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以后,虽然卫生人员收入有所提高,但政府全额补助下的绩效工资制度缺乏足够的激励作用,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方法:数据来源于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的卫生统计报表,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中药品所占比例最高,且该比例持续增长;支出中医疗支出比重最高,该比例逐年上升;2011—2016年浦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比逐年提高,财政补助比例也逐年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收入逐渐提高,绩效工资是收入主体。结论:浦东新区在落实基本药物、收支两条线过程中,应注意同时完善综合评价体系与绩效考核方案,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收入规模和结构对总支出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份医疗卫生机构收支数据,利用差分GMM估计法,进行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上一期总支出的自回归系数显著为正,总支出对总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与医疗(事业)收入比值、财政补助收入、医疗(事业)收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