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上海市冠状动脉支架(以下简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冠脉支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耗材的定价政策以及冠脉支架医疗保险报销政策(以下简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改变,对上海市冠心病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2年4月出院的上海市所有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冠脉支架使用状况的数据,采用Wilcoxon检验和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医疗费用指标值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动。结果 上海市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使上海市冠心病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脉支架费用降低,年节约冠脉支架费用约4亿元;总住院医疗费用降低14.85%,政策的即时效应使总医疗费用均数平均减少了9 142.12元,且政策实施后总医疗费用均数的变动趋势较政策实施前显著下降;总医疗费用的结构得到优化。结论 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撬动了冠脉支架行业价格,降低了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但需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及其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系统(以下简称“冠脉支架”)的发展历程,回顾性分析了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中山东省上报的214例冠脉支架不良事件(包括集中带量采购前110例和集中带量采购后104例)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总结了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规范医疗行为、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监管合力等建议,为冠脉支架安全使用和监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冠脉支架带量采购与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政策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根据冠脉支架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价格预测患者住院费用变化情况.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改革政策实施前后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结果 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政策实施前后患者住院总费用基本持平,一次性材料费、药品费、化验费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其治疗原理和方法是怎样的? 通常所说的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医学专业上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下简称冠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激光血管成形术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集中带量采购对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深化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集中带量采购前后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回顾性分析住院费用。结果:集中带量采购后样本医院冠脉支架置入术出院患者人数比集中带量采购前同期增长19.28%,均次住院费用同比下降43.53%,手术用一次性医疗耗材费用同比下降64.4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显示,影响住院费用的首要因素是入院病情严重程度和住院天数。结论: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效果明显,但耗材费在住院费用中的占比依然最高,需三医联动,持续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浙江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前后冠脉支架患者费用及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12月、2021年2—12月FM1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医疗费用进行研究,病例数量分别为1 403、1 698例,对改革前后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 集中带量采购前后医疗总费用、材料费、治疗费、手术费、药品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中带量采购后材料费下降明显,治疗费增长;同时冠脉支架置入越多,医疗总费用及材料费下降越大。结论 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能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改善医疗费用结构,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性劳务价值,促进DRG成本管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因素,提出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741例冠状动脉支架治疗中的6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经再次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脉内溶栓抢救成功,2例患者死亡。结论: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有:(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2)植入多个药物洗脱支架;(3)手术本身的因素;(4)抗凝治疗失去连续性。PCI术后出现胸痛必须警惕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及时发现,作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裸金属支架(BMS)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来本院首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靶血管为小血管病变且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28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BMS组114例、DES组173例,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特点、PCI成功率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冠脉造影随访显示DES组再狭窄率均明显低于BMS组(4.87%vs32.25%,P〈0.01);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亦明显低于BMS(3.00%VS13.59%,P〈0.01)。结论DES治疗小血管病变安全可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于2021年初正式落地执行,带量采购之后冠脉支架降价明显,执行情况有待观察。本文基于某三级医院在执行冠脉支架带量采购以来半年内的数据对比执行前两年的数据,讨论研究该院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期望与建议。从冠脉支架的供应、质量、费用、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数据对比结果来看,带量采购前后PCI手术相关情况整体运行平稳,支架费用下降所带来的控费效果明显,可继续稳步推进球囊等相关耗材的集采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CHS-DRG政策实施前后北京X医院出院结算纳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病组的患者费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政策实施前后(2019年、2021年)该院出院结算纳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病组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政策实施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的住院例均费用平均降低了18,944.73元,例均个人负担平均降低了9172.37元,患者例均自付比例降低了7.86%。费用构成方面,耗材费用占比下降了21.56%。体现临床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了20.97%。医院例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9357.19元。[结论]DRGs付费改革有利于不断规范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参保人的就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前血清LOX-1表达与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PCI治疗的98例CHD患者,检测术前血清LOX-1水平,统计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情况,分析术前血清LOX-1表达与PCI术后冠脉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98例CHD患者PCI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率为9.18%;冠脉再狭窄患者的术前血清LOX-1水平显著高于冠脉无再狭窄患者(P <0.05); ROC曲线显示术前血清LOX-1水平预测CHD患者PCI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的AUC值为0.738,具有一定预测性能。结论 CHD患者PCI术后冠脉再狭窄的发生与其术前血清LOX-1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影像学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16例受检者的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82例受检者后期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进行对比。结果:615人冠状动脉正常,轻度狭窄(<50%)411人,中度狭窄(50%~75%)195人,重度狭窄(>75%)170人;支架植入术后125人。182例患者的CTA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有164例造影图像与CTA图像对比基本一致;18例CTA狭窄程度的评价与冠脉造影不符。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是冠心病患者无创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为冠心病患者的分级和治疗提供依据,且是高危人群体检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林飞  高潮 《现代保健》2009,(19):124-125
目的总结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60例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在笔者所存科室及所在医院胸外科住院的病例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6例,肌桥3例,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13例,三支病变3例。发现病变50处,处理29处其中置入支架20枚。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更应该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并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于药品利用与支出的影响。方法:利用2018—2019年的药品采购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比较了集采品种和同类替代非集采品种的价格、采购量、采购金额、质优药品的使用比例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的变化。结果: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政策实施后,与未实施试点政策的省份相比,实施试点政策或部分实施试点政策的省份集中采购试点品种的标化价格下降72.2%,标化采购量增加16.9%,采购费用下降55.3%,质优药品的使用比例增加15个百分点(均为P<0.01)。尚未发现集采品种的采购向同类替代非集采品种转移的证据。结论:药品带量集采政策有利于药品支出的控制和用药质量水平的提升,有必要扩大药品带量集采的覆盖面,尽快将中成药和生物类似药纳入集采之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心律失常,在术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前提下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92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有16例并发心律失常经对症治疗后心律失常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冠心病患者经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心律失常,认真掌握各种心律失常治疗原则,必须特殊对待心律失常,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能有效消除或减轻心律失常的危害,提高PCI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评估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PCI术后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50例患者,分析比较DS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①DSCT能清楚显示全部支架,95%支架图像达到良好以上;②DSCT对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2.3%、94.45%、89.5%、94.2%及77.95%,与SCAG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③DSCT对直径≥3.0mm支架的再狭窄检出阳性预测值、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优于直径<3.0mm支架.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是评价PCI术后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代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支架内的再狭窄(ISR)的作用及其对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104例接受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治疗组(口服缬沙坦80 mg/d 基础治疗,n=57)和对照组(基础治疗,n=47),随访6个月,采用冠脉造影检查,统计PCI术后2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根据定量冠脉造影QCA的结果),并观察其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⑴缬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1%和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缬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的再狭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刘华  林芬 《医疗装备》2024,(6):75-77
目的 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分为FFR组(50例,采用FFR指导PCI)与造影组(48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指导PCI)。统计两组行PCI的患者数量、行PCI患者的血管病变部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两组出院后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共26例患者进行PCI,其中FFR组18例(36.00%),造影组8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FFR组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均低于造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使用FFR可指导CHD患者行PCI,明显降低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史艳明 《工企医刊》2013,(6):525-526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一种,是将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刻制或绘制成网壮带有间隙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支撑血管壁,保持管腔血流通畅.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PTCA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和后期再狭窄,以保证血流通畅.现将我科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62例患者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史艳明 《工企医刊》2013,(5):426-427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一种,是将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刻制或绘制成网壮带有间隙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支撑血管壁,保持管腔血流通畅。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PTCA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和后期再狭窄,以保证血流通畅。现将我科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62例患者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