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患儿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麻手术患儿120例,年龄3~12岁,体质量10~40 k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A组给予七氟烷麻醉诱导,B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诱导。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指标、术后苏醒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2组患儿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术后A组患儿睁眼、吞咽反射恢复、定向力恢复等时间短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患儿手术,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七氟烷的麻醉安全性优于丙泊酚,有利于患儿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肿瘤手术如胃、食道癌根治术,在全麻下容易引起术后苏醒时间延长,其原因与肿瘤消耗导致的恶病质有关外,与手术时程长、体液转移大,麻醉药物蓄积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此,作者采用异氟烷联合七氟烷全麻用于消化道肿瘤手术,试图缩短患者全麻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高龄患者苏醒质量和术后认知功能(MMS)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手术的86例高龄患者,根据不同麻醉用药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比较不同麻醉用药对患者苏醒质量和术后认知功能评分的影响。结果停药后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2 h的MMS评分均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但观察组术后1 h、6 h的MM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七氟烷比较,对高龄患者手术时应用丙泊酚麻醉,停药后患者苏醒质量高,对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6间开封市中心医院行单肺通气全麻手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维持方法分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观察组,42例)和七氟烷组(对照组,45例).比较2组患者单肺通气前后的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FNF)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THA术的老年FNF患者85例,年龄60~77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43例)和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R+S组,42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45 min(T1)、术毕30 min(T2)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氧饱和度(SpO2)。统计2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T1、T2时的HR、DBP、SBP、SpO2均低于T0时,但R+S组患者的HR、DBP、SBP、SpO2均高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术后2、4、8 h的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骨科手术麻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小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氯胺酮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七氟烷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氯胺酮组),观察:(1)2组患儿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后30 min分(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平均动脉压(MAP)变化;(2)2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1)2组患儿Sp O2各时间监测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儿各时间监测点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患儿T1、T2、T3监测点HR、MAP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1、T2、T3监测点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七氟烷组苏醒时间短于氯胺酮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胺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应用七氟烷吸入复合丙泊酚或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ASA1—2级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经相同方法诱导后,按照麻醉维持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七氟烷一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烷一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在持续吸入0.65MAC七氟烷的基础上,P组复合静脉输注2-6mg·kg-1·h-1丙泊酚,R组复合静脉输注2-6μg·kg-1·h-1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前15min停吸入,手术结束即刻停静脉麻醉药。记录术中不同时点的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观察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术毕至出室时间及拔管时OAA/S评分和从术毕至OAA/S评分达5分时间。记录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于诱导后MAP和HR均有下降,但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俯卧位后,两组患者MAP下降均较术前显著(P〈0.05)。各时点两组间SpO2和PETCO2无明显差异。拔管时的MAP和HR两组间无明显差别。两组间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患者睁眼时间、术毕至出室时间均小于P组(P〈0.05或P〈0.01)。R组患者拔管时OAA/S评分高于P组(P〈0.05)。R组从术毕至OAA/S评分达5分时间短于P组(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丙泊酚或瑞芬太尼均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苏醒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对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行扁桃体切除术的94例患儿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七氟烷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观察2组麻醉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不良反应、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等。结果 (1)观察组Watcha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麻醉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有助于提升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镇静效果,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在颅颌面正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术中需行控制性降压的颅颌面正颌手术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瑞芬太尼(R组)和硝酸甘油(A组),联合丙泊酚、七氟烷进行控制性降压,每组105例。麻醉前(TO)、麻醉诱导后(T1)、降压开始5min(T2)、10min(T3)、20min(T4)和30min(T5),记录心率、动脉收缩压、动脉舒张压、动脉平均压。结果两组患者在T2、T3、T4的MBP均有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T2、T3时间点的HR较A组明显减慢(P〈0.01);R组停止降压后血压回升较缓慢,而A组停止降压后血压回升较快。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七氟烷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血压.是颅颌面正颌手术中安全、有效的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莉  许巧巧  夏维  罗放  万里 《骨科》2019,10(2):130-133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七氟烷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的小儿骨科手术中,对小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小儿骨科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患儿采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the 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 m-YPAS)评估后入手术室,常规静脉诱导后置入喉罩机械通气,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进行维持,随后局麻下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所有患儿在恢复自主呼吸后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5%以上,拔除喉罩送至苏醒室。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时的拔管时间、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 PAED)评分及儿童疼痛行为量表(The 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tool, FLACC)评分和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ichmond 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 RASS)评分。结果 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患儿的m-YPAS评分分别为(26.94±11.07)分、(26.10±8.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丙泊酚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七氟烷组[(9.95±5.27) min vs. (5.30±2.94) min],急性躁动PAED评分明显低于七氟烷组[(7.15±2.30)分 vs. (9.50±2.44)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七氟烷组(5% vs. 15%),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躁动患儿的FLACC评分为3~8分,RASS评分为-3~-2分,处于轻度至中度镇静状态。结论 小儿骨科手术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术后苏醒躁动仍有发生;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躁动发生率较七氟烷低,患儿舒适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喉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氯胺酮静脉麻醉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七氟烷吸入麻醉治疗,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术后10、30 min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镇痛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喉手术患儿七氟烷吸入麻醉治疗可取得良好麻醉效果,且术后镇痛作用好,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全身麻醉药可产生伤害反应从而影响手术后疼痛,在一些手术后疼痛的研究中,均没有考虑全麻药对镇痛药需要量的影响,仅有最近一项研究显示丙泊酚麻醉的手术后镇痛效果比异氟烷麻醉好。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记录在七氰烷、地氟烷或丙泊酚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后2、4、8、和24小时吗啡的需要量和疼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中维持BIS35~45。同时记录患者送至麻醉监护室时的疼痛评分。结果3组患者手术后2、4、8或24小时,吗啡累积消耗量无差异(P=0.50)。手术后24小时内吗啡消耗量:七氟烷组28±13.8mg;地氟垸组25±11.7mg;丙泊酚组27±16.1mg。疼痛评分在患者转运至麻醉监护室即刻、手术后2、4、8和24小时,分别在静息及咳嗽状态下评估,显示3组间无差异(静息时P=0.40、0.39、0.50、0.47、0.06;咳嗽后P=0.67、0.45、0,22、0.26、0.29).结论手术后24小时吗啡消耗量和手术后疼痛情况在七氟烷、地氟烷或丙泊酚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七氟烷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05—2013-02接受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50例,随机分为F组和L组2组,F组(25例)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L组(25例)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F组患儿诱导时间显著慢于L组。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F组显著快于L组。F组患儿诱导期心动过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L组。L组诱导期短、血压显著高于F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诱导快,循环干扰小、苏醒迅速、可控性强、心脏保护作用好等特点,可在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微创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2018年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术时间满足≤1.5 h或≥3 h)的老年患者128例,年龄65~75岁,受教育程度≥6年,体重指数(BMI)19~24,ASAⅡ~Ⅲ,术前1天MMSE评分≥27分。入选研究对象术中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术后再根据吸入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1.5%七氟烷≤1.5 h组(LS组,n=33)、1.5%七氟烷≥3 h组(LL组,n=30)、3%七氟烷≤1.5 h组(HS组,n=34)、3%七氟烷≥3 h组(HL组,n=31)。术前1 d、术后7 d和术后14 d应用MMSE评分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术后1 h(T_1)、术后6 h(T_2)、术后1 d(T_3)抽取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S100β蛋白和IL-6的浓度。结果 4组间术前1 d、术后7 d和术后14 d的MMSE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HL组术后7 d的认知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LL组T_1、T_2的IL-6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S组(P0.05),HL组T_1、T_2的IL-6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S组和LL组(P0.05)。结论吸入1.5%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微创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每组20例.于术前(T1)、术中2 h(T2)、术后24 h(T3)、术后72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于术前1d(S1)、术后6 h(S2)、术后24 h(S3)、术后72 h(S4)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 结果 A组和B组在S2时点MMSE评分[(26.2±0.6)和(27.1±0.8)]与术前基础值[(29.5±0.5),(29.4±0.6)]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A组较B组低.A组和B组术前血清Hcy测定值[(5.8±1.4)μmol/L和(5.9±1.6) tLmol/L]基本相同.A组T2血清Hcy测定值[(6.7±1.5) μmol/L]明显比术前高(P<0.05),T3、T4时点血清Hcy测定值已回落到术前基础值水平(P>0.05).B组T2、T3和T4时点血清Hcy测定值虽有升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泊酚与七氟烷均能引起老年患者短暂术后认知功能改变,持续吸入1.3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七氟醚3.5 h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比用3μg·kg-1·h-1~5 μg· kg-1·h-1的速率泵注丙白酚3.5 h的影响大.其机制之一可能与血清Hcy的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传统开腹手术在关闭腹腔过程中,可以留给麻醉医师足够的时间调整拔管期用药,但腹腔镜手术在充气腹过程中需要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一旦关闭气腹而手术亦即结束,因此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在腹部手术闭环靶控吸入麻醉中,七氟烷与异氟烷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波动、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辅助药物应用、苏醒情况与术中知晓等方面的差异。方法:4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七氟烷组(25例)与异氟烷组(15例)。两组均采用经静脉诱导、吸入麻醉药闭环靶控系统维持麻醉;采用BIS为反馈控制变量,并设定BIS值55为控制目标。记录并比较两组的BIS值、血压、心率、辅助药物剂量、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和术中知晓等数据。结果:两种药物对麻醉全程的BIS、HR、和脉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七氟烷组BIS波动与收缩压波动显著小于异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睁眼时间显著少于异氟烷组(P<0.01);两组躁动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亚宁定与麻黄碱用量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在腹部手术闭环靶控吸入麻醉中,七氟烷与异氟烷相比,可减少术中的BIS和收缩压的波动,缩短患者的睁眼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氧化亚氮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小儿腭裂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4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ests,ASA)身体分级为I~II级的腭裂手术患儿,年龄1.5~4岁,随机分为两组。K组:给予氯胺酮5~8m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诱导插管,术中丙泊酚5~10mg/(kg·h)麻醉维持。S组:给予七氟烷8%面罩吸入+维库溴铵0.1~0.15mg/kg缓慢静注诱导,术中吸入七氟烷及氧化亚氮和氧气,氧化亚氮1L/min、氧气1L/min,七氟烷1.2~1.5MAC(3%~4%)维持麻醉。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手术刺激程度,适当调控麻醉深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两组诱导插管均顺利。K组诱导后患儿心率显著增快(P〈0.01)、血压下降(P〈0.05),插管及术中剥离腭瓣时仍保持较快心率(P〈0.01),与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S组在诱导后患儿心率、血压有所下降(P〈0.05),但插管和术中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术后S组患儿自主睁眼和拔管的时间显著早于K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氧化亚氮麻醉能较舒适、平稳地满足小儿腭裂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苏醒期HR、MA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行扁桃体切除术的96例患儿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行七氟烷麻醉诱导与维持,观察组实施七氟烷麻醉诱导、丙泊酚麻醉维持。比较2组的HR、MAP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2组HR、MAP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实施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缓解术后苏醒期躁动,安全且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