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拟构建义乌市中心医院药物管理中成药合理性评价标准并以随机对照实验的思路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2021年1—6月的中成药处方调查对象,每月抽取处方50张左右,共计抽选处方313张。其中2021年1—3月(第一季度)抽取处方155张,2021年4—6月(第二季度)抽取处方158张。统计比较第一、二季度中成药合理性评价结果及医务人员中成药合理用药认知。结果:第二季度医院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为1.27%,相较于第一季度的9.68%明显降低(P<0.05)。第二季度医院医务人员中成药合理用药认知得分相较于第一季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研究依据义乌市中心医院药物管理实际构建了中成药合理性评价标准,降低了中成药不合理使用问题发生率,提升了医务人员合理用药认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儿科中成药处方点评体系建立方案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月医院儿科18名医师参与研究,研究创新性的初步建立了医院儿科中成药处方点评体系,该体系于2021年10月起正式应用于医院儿科中成药管理工作中,依据该时间节点对本研究进行分组,将2021年6—9月作为应用前;将2021年10月—2022年1月作为应用后。在应用前后分别随机抽取300张儿科中成药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统计比较应用前后医院儿科医师中成药认知得分、用药行为及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结果:应用后医院儿科医师中成药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医院儿科医师中成药用药行为合格率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医院儿科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P<0.05)。结论:医院儿科中成药处方点评体系应用以来明显提升了医师中成药认知水平,降低了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构建医院ICU中成药重复用药点评体系。方法:以2021年4—9月医院ICU住院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2021年4—6月ICU中成药点评沿用既往的方案,设为实施前。2021年7—9月探索并实践中成药重复用药点评体系,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杭州富阳骨伤中医院ICU中成药重复用药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医务工作对重复用药的认知水平。结果:实施前重复用药发生率明显高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患者药学服务满意率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研究所构建的中成药重复用药点评体系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能够明显减少ICU中成药重复用药发生率,提高患者药学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热止咳平喘类中成药在呼吸科门诊中的使用情况,为其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适之处提供有效建议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21—2022年呼吸科门诊内清热止咳平喘类中成药处方512份为研究对象,对呼吸科门诊清热止咳平喘类中成药的使用金额、对不同中成药的DDDs、DDDc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使用情况予以分析。结果:在清热止咳平喘类中成药的使用中,肺力咳合剂及连花清瘟胶囊在2020—2021年皆在排在前3名,鉴于新型药物的不断研发,清热止咳平喘类中成药在呼吸科门诊中使用的频数越来越少,每一年都在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其在每一年使用金额上的变化也愈加减少;医院呼吸科门诊在清热止咳平喘类中成药上的使用频次及其日均用药费用靠前的主要是连花清瘟胶囊、肺宁颗粒及射麻口服液;在抽取的512张清热止咳平喘类中成药处方中,从用法用量、适应证、说明书、联合用药等4个方面作为判断依据,共找出24张没有进行合理用药的处方,发生率共为4.69%。其中因用法用量不合理有9张(37.50%)显著高于其他3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肺宁颗粒及射麻口服液等在医院呼吸科门诊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成药处方审核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1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处方点评。观察组实施中成药处方点评。比较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药品调换率、发放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大处方、用药禁忌、用量异常、配伍禁忌、用量异常、重复用药、错误用药等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品调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品发放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成药处方审核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中成药的用药准确率,减少重复用药、错误用药、用药禁忌的发生率,提高中成药的用药安全性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医院自2021年起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中成药管理,2020年为实施前,2021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实施常规中成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处方合格率、药品调剂准确率、审核准确率、人员配备率、中成药管理质量评分、患者对中成药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品调换错误率、不合理用药类型处方率等,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利于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能够更好地给予患者中成药使用上的服务,并提升药房管理的药品调剂准确率,减少出现药品调换的情况,进而减少不合理用药带来的不良影响,对医院的整体管理能力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戴明环”管理模式在骨科中成药管理中的实践方案与效果。方法:医院自2021年7月起运用“戴明环”管理模式对骨科中成药用药错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与改善,2021年4—6月为实施前,2021年8—10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骨科中成药处方350张进行研究,运用“戴明环”管理模式对骨科中成药用药错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与改善,比较实施前后骨科医务人员中成药用药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实施前后骨科中成药用药错误率。结果:实施后骨科医务人员中成药用药技能评分、理论知识掌握度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骨科中成药用药错误发生率为2.57%,达成了戴明环管理模式设立的管理目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3.43%(P<0.05)。结论:在骨科中成药管理中实践“戴明环”管理模式成效理想,能够明显改善骨科医务人员中成药用药的知识、提升用药技能,减少用药错误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医院产科中成药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基于现状为管理策略提供思路。方法:采用分层定比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产科2021年2 640张处方作为调查样本,对处方中成药进行使用频率排序,以使用频率前5顺位的药物为调查对象,包括阿胶生化膏、桂枝茯苓胶囊、生血宝合剂、蒲地蓝胶囊、产后逐瘀胶囊,对其应用特点进行汇总与归类。结果:(1)销售数量最高的为生血宝合剂,年销售量为5 510盒。销售金额最高的为阿胶生化膏,年销售金额为806 740.00元。5种中成药的年销售数量为11 848盒,年销售总额为1 578 782.40元。(2)单张处方中成药品种数多为1种或2种,处方累计构成比为91.82%。未见≥4种中成药联用的处方。(3)单张中成药处方费用总额多集中于≤400元,其累计构成比为92.04%。结论:2021年医院产科常用5种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联合用药符合规范,药品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药事管理制度优化对医院心血管内科中成药应用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21年,2021年7月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始优化药事管理制度,在《意见》的指引下,优化心血管内科中成药药品配备、合理用药管理、药学服务范畴、药学人才队伍建设、药学监管、组织实施制度。依据实践时间分为优化前(2021年1—6月)和优化后(2021年7—12月)进行数据比较。在优化前后分别随机抽选心血管内科中成药处方500张作为分析对象。研究过程中参与的医务人员共21名。统计比较优化前后心血管内科中成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与管理质量综合评分。结果:优化后医院心血管内科中成药处方审核率、处方点评率、处方合格率均明显高于优化前;优化后用药错误报告率低于优化前(P<0.05)。优化后医院心血管内科中成药管理安全、有效、应用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应用前(P<0.05)。优化后综合评分总分达高于优化前(P<0.05)。结论:药事管理制度优化明显优化了中成药的应用与管理质量,更有利于中成药合理、经济、安全、适宜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分析800张消化内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用药合理性,并基于相关问题给出合理化管理建议。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20—2021年医院消化内科门诊中成药处方800张作为调查对象,每个月抽取数量为30张左右,利用Excel表格分类汇总中成药联用情况、单张处方价格、用药不合理问题。结果:(1)中成药联用情况:1种中成药单用的处方构成比为29.62%。≥两种中成药联用的处方构成比为70.38%。中成药联用方案主要为两种中成药联用,构成比为58.13%。≥4种中成药联用情况较少见,构成比为2.37%。(2)单张处方的中成药价格:单张处方的中成药价格区间在35~405元。主要集中在51~250元,构成比为73.88%,其中以101~150元(构成比为23.62%)和151~200元(构成比为22.38%)居多。少部分中成药单张处方价格≥300元(构成比为6.88%)。(3)用药不合理:2.88%的中成药处方出现用药不合理问题,其中2020年抽取的400张中成药处方中筛选出18张不合理使用处方,占2020年抽取处方数的4.50%,2021年抽取的400张处方中筛选出5张用药不合理处方,占20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019—2021年某院口腔科中成药应用现状,并评价开展医院药事管理联合药学服务干预后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某院口腔科未施行医院药事管理联合药学服务干预时口腔科中成药用药状况,设为实施前;以2020年7月—2021年12月施行医院药事管理联合药学服务干预后口腔科中成药用药状况,设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后某院口腔科中成药处方各800张、患者各100例开展研究。调查2019—2021年某院口腔科中成药情况,分析开展医院药事管理联合药学服务干预前后口腔科中成药用药不合理处方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满意率。结果:2019—2021年某院口腔科中成药临床用药排名前10的中成药为溃疡散、黄连胶囊口炎清、康复新液、一清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珍黄丸、金莲花胶囊、独一味胶囊、青鹏软膏,且中医药类型适应情况基本稳定。实施后口腔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给药频次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用药适应证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用药配伍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的处方量及所占比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药师干预对医院中成药重复使用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选择2020年于医院就诊且开具中成药处方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处方点评的方式对中成药处方的重复使用情况进行统计。选择2021年于医院就诊且开具中成药处方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采取药师干预的手段进行处方点评。比较两组的中成药重复用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中成药处方总用药重复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处方中两味成分和3味成分的重复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用药处方中1味成分、4味成分、5味及5味以上成分的味数重复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是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加强药师干预可明显降低医院中成药的重复使用率,提高患者的用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医院2020—2021年精神科口服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旨在为中成药的使用管理提供对策。方法:抽取2020—2021年医院精神科中成药处方,统计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药物名称、所属类型、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统计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医院精神科口服中成药销售金额最高的类型为安神助眠类中成药,其次分别为清热解表类、活血祛瘀类、补益理气类、止咳化痰类;医院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种药物分别是枣仁安神胶囊、稳心颗粒、芪胶升白胶囊、乌灵胶囊、麝香保心丸、安脑片、一清胶囊、脑心通胶囊、黄连上清片、疏肝解郁胶囊;782张口服中成药处方中共计23张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94%;不合理用药类型以超疗程使用、超适应证用药最常见,分别占34.78%、26.09%。结论:医院精神科口服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应加强口服中成药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某院妇科门诊中成药用药情况分析及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某院妇科门诊的于2019—2021年的中成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妇科门诊2019—2021年的中成药用药情况(销售总金额、平均每日金额)进行研究;分析2019—2021年妇科门诊中成药的主要药物剂型;分析2019—2021年妇科门诊中成药前10名(康妇炎胶囊、保妇康栓、益母草颗粒、妇科千金胶囊、克痒舒洗液、乌鸡白凤片、坤宁颗粒、桂枝茯苓胶囊、洁尔阴洗液、少腹逐瘀颗粒)用药频度(DDDs);分析2019—2021年妇科门诊中成药的不合理处方情况(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药物配伍不当);分析2019—2021年妇科门诊中成药使用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过敏、全身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妇科门诊中成药的销售总金额均超过了15万元,且呈现出2021年<2020年<2019年的趋势,且2020年上述数据低于2019年。(2)胶囊类型为常见中成药用药剂型,之后是颗粒与洗剂。(3)2019—2021年内,妇科门诊中成药前10名药物DDDs均呈现2021年<2020年<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提高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依据医院所设定的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规则。2020年1—6月,未实施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设为实施前。2021年1—6月实施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设为实施后。描述实施前后所抽取的中成药处方数量。比较实施前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实施前后中医师和西医师的不合格处方占比情况。结果:实施前共抽取含有中成药的处方54 621张;实施后共抽取含有中成药的处方56 377张。实施后中成药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中成药处方判定为不合格数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医师和西医师的不合格处方比例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处方前置的审核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中成药临床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规避工作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 (中成药部分 )为依据 ,统计分析目录中规定的二类品种的百分率、剂型的分布、每日平均日用金额等。结合某医院中成药房在用 35 2个中成药 ,三类中成药的比例关系、剂型分布、每日用量金额。并随机抽取三天处方 ,统计三天处方中三类中成药的使用张数、金额。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报道。1 资料来源及方法收集医改办规定的医保甲类、医保乙类、非医保类中成药的各类百分率 ;结合某医院中成药房在用的 35 2个中成药 ,按照剂型情况 ,调查统计三类药品在各剂型中的比例 ;以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作为标准 ,计算每日成人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排序分析法在提高某院药剂科药品库存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1—6月医院药剂科施行基于ABC分析法的药品库存管理时的状况,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7—12月医院药剂科施行基于排序分析法的药品库存管理后的状况,设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后药剂科医务人员各20名、500份药品管理记录开展研究。比较实施前后医院库存药品A类种类/重点管理品种和占比、库存量单位和库存量占比、药品金额和占全部库存金额比例、存药品周转时间、药库药品滞销率、缺货率、药品库存管理质量考核评分、医务人员对药品库存管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药剂科库存药品重点管理品种数、占总库存品种比例、占总库存量比例、占全部库存金额比例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剂科库存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剂科药库药品滞销率、缺货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剂科库存药品周转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剂科药品库存管理质量考核评分、医务人员对药品库存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基于排序分析法的药品库存管理后,能够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促进医院普外科患者中成药合理用药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医院在2020年1月开始起对中成药使用和中成药处方实行信息化管理,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实施前随机选择130例患者共145张处方为研究对象,实施后随机选择124例患者共136张处方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处方中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普外科患者中成药使用的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理念,有助于减少处方调剂错误和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对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1—6月医院未施行医师、药师联合管理时心内科中成药用药状况,作为管理前;将2021年7—12月施行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后心内科中成药用药状况,作为管理后。抽取管理前后医院中成药处方各1 500张、患者各150例开展研究。分析开展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前后心内科中成药用药不合理处方率、患者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结果:管理后的心内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诊断不合理、中成药剂量不合理、辨证用药不合理、用药途径不合理、中成药配伍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合理、给药疗程不合理、中成药处方书写不规范)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MMAS-8量表评分、患者用药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开展医师与药师联合管理后,能够有效降低心内科中成药用药不合理处方率,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让患者对中成药用药管理质量更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规范化管理在提升中药饮片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中药房于2021年7月采用规范化管理,将2021年1—6月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7—12月设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实施后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各500张、患者各50例开展研究。分析实施前后科室管理质量评分、中药饮片管理水平考核评分、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患者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中药饮片使用满意率。结果:实施后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科室管理质量评分、中药饮片管理水平考核评分、MMAS-8量表评分、患者对中药饮片使用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规范化管理后,有利于降低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避免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让患者对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管理服务更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