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4):1258-126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假体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择同期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老年患者共151例。其中骨水泥型组65例,生物型组8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术后髋关节疼痛VAS评分。[结果]15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年以上的有效随访。生物型假体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要优于骨水泥假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水泥型假体组在术后引流量、术后部分负重、术后完全负重及住院时间方面要优于生物型假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在术后1、6个月时Harris评分均优于生物型假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1、6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关并发症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两组间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治疗疗效,可根据假体不同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6-03—2017-06间收治的3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依照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取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和6个月Harris评分、末次随访WHOQOL-100评分等指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可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9-01间接受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半髋关节假体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观察组采用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结果 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型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与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9-12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7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3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下床不负重行走,无髋关节脱位倾向。术后4周所有患者步态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6.36±9.67)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例出现肺部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发生股骨假体远端股骨干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论非骨水泥型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可避免出现骨水泥植入综合征,降低手术风险。非骨水泥型假体置入后依靠骨组织长入使骨与假体表面形成紧密的生物固定,进而实现良好的骨传导,但是需要注意防范早期假体松动与假体周围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与生物型髋关节假体置换后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选择的不同假体将72例需行全髋关节置换(THA)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骨水泥组(38例)和生物假体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24 h两组各项指标基本趋于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 h骨水泥组D-D有升高趋势,但与生物假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行THA采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治疗后凝血功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应用生物型或骨水泥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及疗效差异。方法笔者自2007-06—2010-06采用THA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213例(60岁),分别应用骨水泥型假体(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假体(生物型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部疼痛发生率、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4年的Harris评分、假体松动率及再手术率的差异。结果 213例中176例(骨水泥组47例,生物型组129例)获得平均64(48~84)个月随访。骨水泥组手术时间较生物型组长,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早于生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术后末次随访松动率及髋部疼痛的发生率高于生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骨水泥组与生物型组分别观察到2例和1例假体松动,因患者症状较轻,未进行二次手术。2组松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与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均有较好的中长期疗效,骨水泥型假体可以缩短患者下地时间,但手术时间稍长、后期髋部疼痛及假体松动发生率均高于生物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able-Ready索绑系统应用于不同类型股骨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H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79例患者,根据初次THA所使用的股骨假体类型,分为生物型假体组(47例)、骨水泥假体组(32例)。t检验或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χ2=0.855)、年龄(t=-1.132)、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温哥华分型(χ2=0.349)、住院时间(t=-0.872)、骨折愈合时间(t=-1.336)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生物型假体组的手术时间(t=-5.860)、术中出血量(t=-50.128)比骨水泥假体组少(P<0.05)。两组患者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前的髋关节Harris疼痛评分(t=-1.897)、功能评分(t=1.7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年评估Harris评分,疼痛情况(Z=-1.157)、功能情况(Z=-0.540)与受伤前比较,评分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畸形评分(t=-0.858)、关节活动度评分(t=-1.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期间生物型假体组出现共计7例并发症;骨水泥型假体组出现共计6例并发症,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6,P>0.05)。 结论Cable-Ready索绑系统应用于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基本一致,但应用生物型假体的患者可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加长的中远端稳定的生物型股骨柄假体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月到2015年12月绵阳市骨科医院94例75~95岁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骨水泥组和生物组各47例,纳入标准为患者外力创伤后经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无手术绝对禁忌证。骨水泥组给予骨水泥假体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生物组给予加长生物型假体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用SPSS 23.0软件包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总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初次下地煅炼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月、6月、12月Harris评分,用χ2检验2组优良率。 结果生物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骨水泥组(手术时间:t =3.733,术中出血量:t =2.207,均为P<0.05),2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初次下地煅炼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组和骨水泥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组深静脉血栓和心肺事件发生率与骨水泥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χ2 =4.642,心肺事件:χ2 =6.409,均为P<0.05)。2组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Harris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月、6月、12个月手术效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长的远端稳定的生物型股骨柄假体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与骨水泥型假体一样的临床效果,且可减少创伤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善斌  刘智 《中国骨伤》2016,29(11):977-981
目的:研究比较骨水泥型与生物型股骨假体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早期固定效果和患者死亡率,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有关假体选择的问题。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30例(130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假体固定类型分两组:骨水泥组72例,男26例,女46例,平均年龄(82.0±6.5)岁,GardenⅢ型32例,Ⅳ型4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5±3.3)d;生物型组58例,男19例,女39例,平均年龄(80.1±6.7)岁,GardenⅢ型21例,Ⅳ型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4±2.1)d。所有患者出现患侧髋部肿胀、压痛、下肢轴向叩击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入院后进行ASA等级评价、心功能评估、手术治疗以及有效的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残余疼痛(VA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生物型组比骨水泥组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5)。围手术期骨水泥组2例(2.7%)患者死亡,而生物型组无患者死亡。12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骨水泥组随访期间比生物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VAS评分低(P0.05),Harris评分高(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早期固定效果比生物型假体较好。术前ASA等级高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可酌情选择生物型假体以降低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骨水泥与生物型半髋假体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相关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的步态变化,探讨两种假体植入术后早期的康复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髋部创伤科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共60例;后外侧入路骨水泥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30例),后外侧入路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30例)。采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每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行走时步长、步速、步频、行走时髋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改良髋关节(MHHS)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步长、步速、步频、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在术后3、6个月检测结果较术后1个月改善明显(P<0.05)。术后1、3个月时,骨水泥假体组患者的行走时步长、步频、步速、髋关节外展活动度检测结果优于生物型假体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与生物型假体组术后1、3、6个月的改良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术后3、6个月的MHHS评分均比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患者(54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其中骨水泥组20例(20髋),非骨水泥组32例(34髋)。术后随访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自主功能恢复Parker评分,并观察术后死亡率、假体翻修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骨水泥型组相比,非骨水泥型组术中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水泥组1例患者住院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非骨水泥组有3例住院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水泥组置换后3个月,14例患者可独立行走,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1例仅能活动(卧床活动);非骨水泥组23例患者可独立行走,9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置换后1年,在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患者自主功能恢复Parker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置换后3年,骨水泥组有4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0%。而非骨水泥组仅有3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9.37%,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随访期间骨水泥组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用非骨水泥假体可明显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随访期内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9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骨水泥组,51例)或生物型股骨假体(生物组,43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终点时间为12个月或患者死亡。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骨水泥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t=3.964,P<0.05)及输血量(t=5.245,P<0.05)均较生物组低,而手术时间较长(t=3.535,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均无假体松动需要翻修。 结论采用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骨水泥型假体具有降低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的优点,同时增加手术时间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237-2241
[目的]对比观察骨水泥型与生物加长柄型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采用股骨头置换治疗的36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骨水泥组16例,非水泥组20例。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大腿疼痛、患者满意度、死亡率、早期并发症和髋关节Harris评分。对两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大腿疼痛、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均显著进步,骨水泥组下地时间更早。非水泥组粗隆间骨折愈合良好,两组近期随访无假体移位、松动及下沉。[结论]两种假体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骨水泥型假体下床早,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IF)治疗Garden Ⅲ型65-70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HR组21例和IF组37例,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早期并发症和中晚期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术后随访60~86个月,平均74个月,2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下地时间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THR具有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IF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要明显优于THR.[结论]总体而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后在患者能忍受的疼痛程度内,其关节功能大大高于人工关节置换者,绝大多数年龄在70岁以下的老年Garden Ⅲ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应优先考虑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型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将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55例符合标准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收集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均衡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所有15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获得1~5年,平均34个月的随访,两组均取得96%以上的优良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与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均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生物型假体在临床安全性上优于骨水泥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髋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对65例老年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实施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X线片示假体位置均良好。术后平均随访13.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下沉及脱位。末次随访依据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15%(56/65)。患者日常生活均可自理或基本自理。结论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髋关节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使用生物型股骨假体柄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本组进行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100例(100髋)进行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股骨假体柄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60髋), B组(股骨假体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40髋)。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影像学特点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柄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柄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型者股骨假体柄术后近期疗效明显优于生物型,但它有诱发深静脉血栓栓塞和骨水泥危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长柄假体翻修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加长柄假体翻修术治疗21例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7~296 min,术中出血量428~1 24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7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大腿外侧异位骨化1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6分±6分,VAS评分为1. 69分±0. 59分。结论加长柄假体翻修术治疗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髋置换股骨柄在股骨近端髓腔不同形态固定方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分别连续收治的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纳入标准:Garden Ⅲ、Ⅳ型、骨折前尚能独立行走;排除标准:股骨颈病理性骨折、同侧髋骨关节炎、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分为骨水泥组和生物组。骨水泥组行骨水泥股骨柄双动头置换术,生物组行生物双动头置换术,对比骨水泥组与生物组术中并发症,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情况,股骨近端髓腔Noble分型,股骨假体的初始位置,假体松动情况及其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10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5 ± 3)个月。骨水泥组术中出现明显骨水泥反应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有2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VB2型和VC型)。生物组术中出现股骨距骨折6例(Vancouver分型VAL型),术后假体周围骨折2例(Vancouver分型均为B2型),术后3个月内出现髋关节后脱位1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2例,均为肾功能衰竭患者。股骨柄的位置安放在内或外翻位>3°为异常时,100例中仅生物组1例烟囱型髓腔出现内翻位置达4°,异常率仅为1%。骨水泥型股骨柄容易出现外翻位放置,生物型股骨柄容易出现内翻位放置。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骨水泥组和生物组优良率分别为89%和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 结论生物无领矩形股骨柄(LCU股骨柄)与有领骨水泥股骨柄(Classic股骨柄)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股骨近端不同类型的髓腔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两种假体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差别。方法回顾了本机构近3年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例共221例,按应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进行分组。随访时间为1、3、6、12个月。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地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下地时间存在差异,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功能评分无差异。结论两种假体都能很好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需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