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科2006.4~2009.4应用丹参注射液辅佐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5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 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均来源于2006.4~2009.4我院住院治疗患儿,均符合1 999.9昆明会议<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1].其中男47例,女38例,<6岁36例,6~12岁27例,12~14岁22例,有病毒感染史83例,胸闷、心慌、气短或乏力76例,晕厥4例,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是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其病理特征是心肌细胞本身变性坏死和间质损坏,有时病变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约半数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约5%病毒感染后可累及心脏.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6例,均合并有心律失常,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部分患儿可形成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10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昆明会议制订的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1]。心电图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小儿心电图学》[2]。105例中男60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3∶1。发病年龄<3岁8例(7.6%);3岁~,46例(43.8%);6~12岁30例(28.6%);~14岁,21例(20.0%);3岁以上者共97例(92.4%)。发病时间:1~3月份共11例(10.5%…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系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利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心肌炎,副作用小,疗效明显,现总结20例如下。 1 临床资料 经确诊20例心肌炎患者,患儿年龄4~14岁,女11例,男9例。临床症状可见心脏症状出现前数日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咽痛、流涕、腹泻、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查体可见第一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似有增高,已引起临床普遍注意。本文总结我院1973—1979年病毒性心肌炎30例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的诊断依据是:1.病前1-4周有病毒感染史,有发热,周身痛及不适,咽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本文对我院2004年1~12月的111例病毒性脑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1例患儿均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于发病后12小时~4天入院;男80例,女31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其中<7岁36例(32.4%),≥7岁75例(67.6%);住院最短7天,最长20天。发病时间:1个月~20例(18.0%);4月~,20例(18.0%);7月~,61例(55.0%);10~12月10例(9.0%)。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呕吐症状,最短2天,最长8天。<7岁组中伴有惊厥20例(55.6%),头痛、嗜睡16例(44.4%),呼吸…  相似文献   

7.
陈梅英  吴炳亭  陈英 《海峡药学》2001,13(2):6-6,F003
我科在治疗轻型病毒性心肌炎过程中 ,运用黄芪配合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科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从门诊病例中选择符合轻型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病例 2 0例 ,随机安排入治疗组 10例 ,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5岁~ 14岁 ;对照组 10例 ,男 3例 ,女 7例 ,年龄 6岁~ 1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相同 ,具有可比性。患儿在发病前 1~ 4周有病毒感染史 ,如发热、咽痛、咳嗽等 ,继尔出现心悸、气短、出现心动过速、早搏、第一心音减弱 ,低钝等体征。实验室检查 :肌钙蛋白 (Tn I)阳性。柯萨奇 B组病毒 (CBV…  相似文献   

8.
陈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414-1415
病毒性脑炎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前1~3周,患儿多有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史,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及后遗症.我院自2005年对症状典型的患儿进行腰椎间穿刺术检查脑脊液,提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共148例,治愈率达100%,术后均无并发症,现就患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K MB)检测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1993~1996年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3例,其中男26例,女2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5岁。采血时病程:最短发病当天,最长31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与治疗。方法对8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病前均有病毒性疾病史,以春末夏初发病较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若抢救治疗不当,常可危及患儿生命。结论加强临床预防与治疗工作,加快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诊治的29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起病前数周内均有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伴有腹泻、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且不能用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的原发疾病来解释。根据是否伴随有心源性休克分为A、B组,两组经比较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辅助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死者病程短为(1.5±0.3)d,1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B组心悸、头昏乏力、胸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心肌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恢复正常者8例。两组的疗效比较发现A、B两组缓解率分别为71.43%、83.36%。结论: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与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4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国产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同上,观察其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脏扩大变化,检测心肌酶谱,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与90.0%,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与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与单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0月收治的103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成FDP治疗且53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FDP每日100-250mg/kgivgtt qd;对照组用能量合每日1支架入10%葡萄糖溶100ml iv gtt qd,疗程10-14d,观察其症状体征、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示心脏大小及心功能的改变,心肌酶谱、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心率减速力(DC)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辅酶A100U、ATP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对所有患儿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DC处理软件,离线计算DC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DC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DC值及CK—M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伴有迷走神经功能受损,灯盏花素注射液可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观察它们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发展以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30例,同时选择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仪及放射免疫法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对照组的血清中IGF-1的水平及TNF-α的浓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毒性心肌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的水平及TNF-α的浓度升高。结论:IGF-1和TNF-α参与VMC的发病过程,动态检测并分析VMC急性期血清IGF-1和TNF-α水平,有助于对VMC的发病机制作进一步阐明,以及判定VMC的发展与转归;也为VMC应用IGF-1及其受体激动剂临床治疗VMC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小儿心脏早搏的原因、心电图表现及预后。方法 对最近5年的94例早搏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小儿心脏早搏52.12%是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婴幼儿及年长儿以室性为主(48.94%),新生儿则以室上性为多(75%)。病毒性心肌炎与非心肌疾病的早搏在心电图表现上有明显不同。结论 小儿早搏预后良好,是否用抗心律失常药需视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17.
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胸腺肽,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显著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急性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儿茶酚胺及炎症因子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20),心肌炎组(n=30),卡维地洛组(n=30)。后两组经腹腔接种CVB3诱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感染 24 h 后卡维地洛组每日灌胃给予卡维地洛 10 mg/kg,连续 14 d。于接种第7和14天随机从各组抽取8只小鼠取血后处死并留取心脏等标本。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心肌病理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IL-6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心肌IL-6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心肌炎组比较,卡维地洛组心肌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升高,卡维地洛干预后小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心肌炎组心肌IL-6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心肌炎组比较,卡维地洛组IL-6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卡维地洛通过抑制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以及下调心肌IL-6表达水平,减轻心肌炎小鼠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肌钙蛋白(cTnI)及心室晚电位(VLP)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的临床价值.方法 10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轻、重两组,同时检测肌钙蛋白及心室晚电位,通过对轻、重两组的统计分析,观察CTNI及VLP在VM的快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中的意义,选择同期健康检查儿童作健康对照组.结果 轻症及对照组心室晚电位均为阴性,重症组心室晚电位阳性率为75%;肌钙蛋白在心肌炎组阳性率为94.5%,对照组均为阴性.轻症VM组与重症VM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心室晚电位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能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20.
屈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2):1764-1765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科治疗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病毒,吸氧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最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①经比较,观察组CK、CK-MB、HBDH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心电图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对心肌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使用能够减轻病情,缩短疗程,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