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对照《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和细则》.分析当前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临床科室质量管理中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一体式三级管理模式在科室仪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52台呼吸科常用仪器设备为研究对象,2022年10月起实施“信息化一体式三级管理模式”对科室仪器设备实施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科室仪器设备管理使用、负面清单、教学培训情况。结果:实施信息化一体式三级管理后,仪器设备的准确使用、应对故障、规范维护及仪器清点均有明显提高(P<0.01);仪器设备的取用耗时、负面清单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P<0.01);护士对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基于信息化的一体式三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科室对护理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效能,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士使用与维护仪器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浙江省三级综合性医院质量管理组织设置现状,结合JCI、六西格玛、ISO9000、卓越绩效模式、QC小组等质量管理组织建设经验,根据医院质量管理活动的不同特性,提出了基于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组织设计模型。指出:控制型质量活动依托常规的三级质控体系,从高层领导、质量专职部门、科室层面的质量管理3方面,强化了原有质量组织的职能与作用;创造型质量活动则借助跨职能团队的运作,到达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护理质量智能化管理系统。其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功能角色、科室信息、科室质量管理信息维护、帮助功能等系统配置,以及基本信息、三级指控、质量检查现场管理、数据统计与检查分析、持续改进与效果追踪等功能模块。应用该系统后,改变了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率,实现了质量管理智能化,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对2013—2016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简要分析该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以供同行参考。方法:对2013—2016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科室、场所、原因、级别、处理方式、存在缺陷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论: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上报作为管理抓手,对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医疗安全的前置预警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方法:在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的保障下,在全面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加强过程管理和环节质控,对护理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落实改进措施。结果:护理质量稳步上升,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将护理质量管理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科室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的切入点则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全面客观地分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在医院进行持续改进工作中所存在的劣势、优势、机遇及挑战,并结合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4种策略,更好地提升医院的品牌文化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8.
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开始,我院将持续质量改进引入医院感染管理,针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 1 持续质量改进的做法 1.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三级网络 成立院长直接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组织,制定各级管理组织职责,定期对各级管理组织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结果与医院的绩效挂钩,充分发挥各级管理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临床科室质量管理水平。方法:回顾等级医院创建三年来,临床科室管理状况,用鱼骨图进行根因剖析。结果:临床科室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通过了等级医院的评审验收。结论:等级医院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抓手,临床科室质量管理的关键是科主任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全员参与管理,临床科室质量才能达到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识管理在妇产科病房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在全院常规标识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妇产科病房专科特点,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突出细节管理设计、制作具有科室特点的标识牌,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结果:通过科室半年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标识管理得到不断地规范、丰富、强化,患者对病区护士的各项工作满意度由原来的95.5%提高到98.2%。结论:全院常规标识与妇产科特色标识结合使用后,强化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公立医院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同时要面向市场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以提高医院声誉度和患者满意度。医院后勤管理部门是医院运行流程中重要的一环,落后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会制约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升和医院形象的塑造。随着医院后勤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更好地提升后勤管理能力与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公立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将是医院后勤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文章结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食堂外包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运行,建立食堂管理优化方案,探索医院后勤管理建设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in health care delivery and its utilization in applied public health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urative and diagnostic process, rational use of material and technical resources and medical personnel of curative and preventive establishments under new economic methods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The volume standards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comprising the standard, optimum sets of measures for patients including the list of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procedures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instrument and the major criteria in evaluating the completeness and quality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at hospital stage and at different regional level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规范压力蒸汽火菌物品卸载环节质量管理。方法对灭菌效果的分析判断和物品放行标准、物品卸载时间、器械包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操作人员及环境物品准备、灭菌信息的记载存档五个环节进行细化和标准化。由护士长和专职质控护士不定期抽查。结果卸载环节器械包质量控制流程达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了卸载操作的随意性。结论建立全面的压力蒸汽灭菌卸载环节质量控制方案有利于规范卸载人员的行为,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摔制。  相似文献   

14.
谭学书  喻明成 《现代保健》2012,(17):143-145
目的:研究笔者所在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效能与持续改进效果。方法:对2008-2011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医院管理年评价体系标准,建立院、科两级管理体系,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发挥持续改进优势作用,病历书写质量明显提高,诊疗行为进一步标准规范,医疗纠纷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功能与职责,推进制度执行能力;改善院级质控方式,提升质控有效性。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医学装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认识有待提高,缺乏规范标准,政府主导与医院实践业务脱节等,指出了建设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同时,从健全质量管理规范,业务流程与工作报告,信息报告与处理通路,分析、评价与干预4个方面介绍了医学装备控制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周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23-1624
目的规范手术间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防止污染扩散和传播感染性疾病,并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在我院手术室12个手术间无菌台上实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进一步规范手术间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①实验组手术伤口感染率、外科医院感染率以及锐器伤发生率分别为16.5%、8.9%、7%。②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保洁员的满意度分别为:95%、98%、100%。结论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是手术间医疗废物的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保证了手术间的干净整洁,减少了医疗废物在手术间的二次污染,防止了污染扩散,避免了手术台上产生医疗垃圾的混放,减少了医务人员的锐器伤率,防止了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优化了手术间的保洁流程,提高了手术团队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手术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WFME has recently decided to extend it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me for the Reorient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educational policy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The first objective is to stimulat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formulate their own plans for change and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to align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second objective is to establish a system to assure minimum quality standards for medical school programmes. Both objective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publishing a World Register of Medical Schools , which will constitute an instrument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medical education. The Register should specify designation of a World Register Accreditation of medical schools, which fulfil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and approved standards of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The accreditation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in various categories.  相似文献   

18.
运用FOCUS-PDCA分析围手术期医疗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查找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和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因素.通过完善和落实围手术期相关管理制度,改进和优化医疗护理流程,建立围手术期专项质量监控网络等,加强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FOCUS-PDCA应用后,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各项主要指标均显著提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0.16%下降到0.08%,有效改善了围手术期医疗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住院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综合月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建立住院科室医疗工作质量常规月评价系统,把医疗质量的评估、监测和改进融入日常目标管理制度中。方法 从医疗环节和医疗结果两方面,对医疗、护理工作环节质控标准检查的评分以及各科综合目标值在诊疗质量、工作强度、经济效益三方面完成的终末结果,应用秩和比法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计算出各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的环节指数、结果指数以及综合指数和排位,并指出了各科室需要改进的问题,建立了定量的月评价系统。结论 此系统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结果较客观合理,有效地促进了目标管理的检查评价和医疗工作质量的管理、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手术室器械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集中管理的运作和意义.方法 建立手术室术后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的工作程序和质量标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结果 手术器械集中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保障了清洗、包装及灭菌质量,提高了消毒供应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工作效率,有效预防了由器械不洁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管理促进了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灭菌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