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肿瘤和乳头为中心、以安全边界或 3 0cm为半径分别画圆 ,沿两圆边作两个“S”状纵切口线 ,上、下两端相交并位于锁骨及肋弓中 1/3段 ,术后形成典型的“S”形缝合切口。结果治疗乳腺癌 68例 ,全部Ⅰ期缝合 ,无患肢水肿及功能受限 ;2例出现皮瓣束状区域坏死 ,1例皮下积血 ;均在术后 3~ 4d开始辅助治疗。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通过改变切口走向可以更多的节省皮肤 ,预防并发症 ,提高生存质量并为提高治愈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JYD远红外线康复器在预防胸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4月采用宽频谱小神灯———JYD远红外康复器照射预防开胸手术切口感染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1.1 一般资料1999年 1月~ 2 0 0 0年 4月手术 5 10例 ,分为A、B两组 ,A组男 2 12例 ,女 31例 ;年龄 38~ 72岁 ,中位年龄 5 6 2岁。食管贲门癌 15 4例 ,肺癌 89例。B组男 2 2 9例 ,女 38例 ;年龄 39~74岁 ,中位年龄 5 7 3岁。食管贲门癌、肺癌分别为 175和 92例。1.2 切口处理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抗生素 ,主要为头孢菌素类 ,麻醉时开始应用 ,持续 3~ 5d。A组按传统的方法每日清洁换药 ,B…  相似文献   

3.
以肿瘤和乳头为中心、以安全边界或3.0cm为半径分别画圆,沿两圆边作两个“S”状纵切口线,上、下两端相交并位于锁骨及肋弓中1/3段,术后形成典型的“S”形缝合切口。结果治疗乳腺癌68例,全部Ⅰ期缝合,无患肢水肿及功能受限;2例出现皮瓣束状区域坏死,1例皮下积血;均在术后3~4d开始辅助治疗。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改变切口走向可以更多的节省皮肤,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并为提高治愈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5.
进展期胃上部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以及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85-1995年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83例胃上部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手术20例,经胸或胸腹联合手术163例。结果:经腹手术在缩小手术创伤、减少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安全性较好,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手术路径的选择主要应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合理掌握指征。对于非贲门胃上部癌、食管侵犯在2cm或以下者以及BorrmannⅠ、Ⅱ型的胃上部癌应优先考虑经腹路径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评价腹、盆部手术切口全层丝线间断缝合的关腹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2002年5月至2007年8月对3200例腹、盆部手术采用丝线间断全层关腹技术,对其临床资料、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上腹部手术1780例(55.6 %),Ⅰ期愈合率98.5 %;下腹部(包括盆腔)1420例(44.3 %),Ⅰ期愈合率98.2 %。老年组Ⅰ期愈合率97.9 %,非老年组98.8 %(P>0.05);糖尿病组Ⅰ期愈合率为97.4 %,非糖尿病组98.2 %(P>0.05);关腹时间(11±4)min,主要并发症为切口裂开(0.5 %),感染(1.4 %)。随访率66 %,随访时间分别为30 d、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切口疝的发生率为0.2 %。结论 全层丝线缝合切口愈合良好,便于操作,经济实用,适用于各种腹、盆手术。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其皮瓣坏死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相关的后续治疗.我科1995年以来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13例.无皮瓣坏死,临床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8.
我们以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目的,采用WHY型吻合器联合医用蛋白胶治疗食管贲门癌62例,积累了一定经验,将一些处理技术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危因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病例中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因为活动性咯血而未进行抗凝治疗,随诊发现患者患肢肿胀加重,超声复查提示血栓较前增大。1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因病情危重未来得及行抗凝治疗以及溶栓治疗已经死亡。另1例PTE患者经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接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复查超声提示静脉血栓较前缩小。其余18例DVT患者经过抗凝治疗后患肢肿胀,疼痛减轻、消失或(和)超声检查提示静脉血栓较前缩小、消失,血流恢复通畅。结论通过分析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高DVT诊疗水平,减少PTE的发生,对防治VTE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 15例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 ,认为腹膜后肿瘤病程长、病情进度缓慢 ,与周围脏器易发生粘连及压迫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中 ,操作轻柔、观察仔细、及时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系统回顾了机械性支气管 -肺外科的发展史。就机械性缝合应用于支气管 -肺外科的适应证、禁忌证、应用形式、优缺点、临床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苑永辉  杨宇红  姜力 《中国肿瘤》2015,24(12):1038-1041
摘 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非感染性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1743例非感染性甲状腺手术患者资料,将围手术期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1497例设为研究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246例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等,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构成、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式、切口感染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4年间非感染性甲状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明显下降(由48.3%降至0.9%)。[结论] 围手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未增加非感染性甲状腺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合理降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在实体瘤化疗止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动态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2011-08-02-2012-07-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实体瘤化疗的患者动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在常规化疗同时,给予常规止吐药物及口服小剂量奥氮平(奥氮平2.5mg,早、晚各1次口服;或5mg,每晚口服1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止吐药物治疗.观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完全缓解22例(73.3%),部分缓解5例(16.7%),轻度缓解2例(6.6%),无效1例(3.3%),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完全缓解11例(36.7%),部分缓解14例(46.7%),轻度缓解4例(13.3%),无效1例(3.3%),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96,P=0.035.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便秘等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止吐治疗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在实体瘤化疗中,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耐受性好,提高患者的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乳房手术中运用分层切口设计及分层手术理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按照乳房解剖分层,在乳房表面采用美容切口设计,在乳腺腺体表面采用放射状切口设计,而对部分术后腺体缺损较多的,采用在腺体表面和乳房后间隙之间向缺损两侧游离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对乳房美学的影响。结果:306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乳房外观满意率达99%。结论:分层切口设计及分层手术理论在乳房手术中是根据各层次不同的手术目的来进行手术设计和操作,避免了单一切口设计对乳房不必要的损伤,增加了乳房美容效果,促进了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了 2 0例腋下纵切口行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沿患侧背阔肌前缘做纵切口 ,在深筋膜浅面向切口两侧以电刀游离皮瓣 ,于背阔肌前缘切断其筋膜 ,分别向前、后分开背阔肌、前锯肌 ,切开肋间肌和胸膜 ,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开胸器开胸。与标准后外侧切口相比 ,开、关胸时间缩短 ,术后切口疼痛轻 ,上臂功能恢复快 ,肺部感染发生率低 ,切口愈合好。结果提示 ,腋下纵切口具有较多优点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胸腹联合切口切除贲门癌598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切口在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6年2月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598例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576例(切除率96.3%),姑息性切除15例,单纯探查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28/598),其中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3例,呼吸衰竭3例,肺部感染11例,脓胸2例,乳糜胸1例,心衰4例(死亡1例)。结论:经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有利于肿瘤切除及周围淋巴结清扫,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少,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左侧单纯开胸或剖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暂时性结扎对胰瘘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山东省肿瘤医院1989年 5月 - 2 0 0 2年 10月因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 2 30例患者 ,比较胰管结扎组 (A组 )和胰管不结扎组 (B组 )胰瘘的发生情况。结果 :胰管A组 16 0例患者发生胰瘘 4例 ,发生率为 2 5 % ;B组7例出现胰瘘 ,发生率为 10 %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胰管暂时性结扎手术操作简单 ,预防胰瘘效果可靠 ,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较可靠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应用“四步法”普查子宫颈癌(附13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红兵  刘诗权  杨庆忆 《肿瘤》1999,19(4):248-250
目的 建立一个实用,有效的宫颈原位癌的筛选诊断方法。方法 对25风以上已婚妇女采用“四步”检查法。结果 发现136例宫颈原位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4.10岁,寺临床症状者占50.75%,宫颈光滑者为44.78%,宫颈糜烂者占55.22%。“四步”检查中,阳性率依次为8.96%,83.58%、3.73%及3.73%。宫颈和颈管同时检查时阳性率(100%)比单项宫颈(90.98%)或颈管(84.42%)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每年有 16 6万多人新发各类肿瘤病 ,约有 15 0万人死亡 ,死亡率为 139 2 8/10万 ,死因居城市首位 ,农村第 2位。征服癌症已成为全社会的重要课题。WHO癌症顾问委员会 1981年就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 ,三分之一的癌症早诊早治 ,可以治愈 ,剩下三分之一通过综合治疗 ,可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防癌普查能较早发现肿瘤及有关疾病 ,及时治疗落实“三早” ,对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临床资料1997年 6月~ 1998年 4月采用临床检查、B超、内窥镜、X线、CT、病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基本反映广东省水平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和常见乳腺疾病患病的相关资料,为乳腺疾病的防治尤其是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区域性乳腺疾病监测网,对普查和乳腺专科门诊共55059例病例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并加以分析.结果5种常见乳腺疾病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增生症(40.83%),乳腺纤维腺瘤(3.83%),乳腺炎(1.19%),乳腺癌(0.28%)和乳管内乳头状瘤(0.25%).各疾病各有其高发年龄段.筛查出乳腺癌153例,其中早期乳腺癌(0期和Ⅰ期)占31%.结论建立乳腺疾病监测网,能有重点地开展乳腺疾病防治尤其是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工作,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258-2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