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性铅性肾病大鼠血清γ-干扰素的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铅性肾病大鼠肾脏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及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探讨铅性肾病肾脏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A、B、C组为染铅组,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0.5%的醋酸铅喂饮1、2、3个月;Ac、Bc、Cc组为相应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喂饮1、2、3个月。实验结束时称肾重、体重变化,原子吸收光谱石墨炉法测定血铅、肾铅含量,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的超微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F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FN-γ含量。结果染铅3个月时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肾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肾脏在电镜下出现超微病理改变;染铅2个月后,肾组织中F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3个染铅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血铅、肾铅含量明显增高;血清中IFN-γ的含量则明显降低。结论染铅2个月后肾组织即启动了纤维化的早期环节,铅导致的肾脏纤维化与IFN-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染铅大鼠肾脏纤维化相关基因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探讨铅导致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1个月染铅组、2个月染铅组、3个月染铅组,分别以蒸馏水、质量分数为0.5%的醋酸铅喂饮。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肾皮质NFκB、TGFβ及FN的表达情况,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肾皮质中上述指标mRNA的表达。结果染铅组NFκB蛋白的表达增加(1、2、3个月染铅组分别为0.2315±0.0624、0.3213±0.0740、0.4729±0.0839),与对照组(0.1464±0.06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染铅组NFκBmRNA的表达也明显增加,其与相应内参照的灰度比分别为0.4370±0.0841、0.5465±0.0503、0.6443±0.0538,与对照组(0.3608±0.05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染铅组TGFβmRNA表达(0.5225±0.0416)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0.4645±0.04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在各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N蛋白的表达在2个月组(0.4243±0.0595)和3个月组(0.4917±0.0891)与对照组(0.3530±0.04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mRNA的表达同样在2个月组(0.8650±0.0880)和3个月组(0.8714±0.0980)与对照组(0.7432±0.063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铅大鼠肾脏NFκB、TGFβ及FN表达增加可能为铅所导致肾脏纤维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醋酸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NFκB、Bcl-2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0、2.5、5、10、20μmol/L醋酸铅组,分别染毒72h,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HK-2细胞NF-κB、Bcl-2蛋白表达的改变,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随着染铅剂量增加HK-2细胞NF-κB、Bcl-2蛋白表达逐步降低,NF-κB与Bcl-2降低显著相关(r=0.71,P<0.01);细胞凋亡率随着铅剂量增加而增加,在5、10、20μmol/L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率与NF-κB、Bcl-2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625,P<0.01;r=-0.709,P<0.01)。结论醋酸铅能下调HK-2细胞NF-κB、Bcl-2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诱导HK-2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肾脏损伤机制中意义。方法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学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肾组织p50、p65、IκBα和Bcl-2、Bax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50和p65阳性表达强度分别为(134.65±9.71)、(113.62±10.49)、(105.30±8.00)和(119.74±5.17)、(111.90±6.90)、(101.71±9.31),核阳性细胞数随染氟增加而逐渐减少;IκBα表达[(152.67±3.36)、(155.75±3.37)、(156.29±3.78)]则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强度逐渐降低,Bax蛋白则逐渐升高(P<0.05);肾组织中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水平一致;凋亡细胞数随染氟增加逐渐增加(P<0.05);p65、p50及IκBα与Bcl-2/Bax比值呈相关性(r=0.696、0.720、-0.435,P<0.05)。结论 NF-κB相关基因表达减少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慢...  相似文献   

5.
铅对胎鼠脑组织中蛋白激酶C和钙调蛋白M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铅对不同发育时期胎鼠脑组织中蛋白激酶C(PKC)与钙调蛋白(CaM)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去离子水对照组、0.2%醋酸铅组和1.0%醋酸铅组,从妊娠第0天起开始通过自由饮水染铅.分别于孕12、18 d处死孕鼠,取胎鼠脑组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脑铅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n blotting)法分别观察各组PKC与CaM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同一发育时期的染铅组胎鼠脑铅含量高于对照组,同一剂量染铅组孕18 d时胎鼠脑铅含量高于孕12 d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孕12 d时,与相应的对照组(mRNA:PKC:1.03±0.01、CaM:0.80±0.01,蛋白:PKC:0.70±0.05、CaM:0.75±0.05)相比,1.0%醋酸铅组胎鼠脑内PKC与CaM的mRNA(0.86±0.03、0.71±0.02)和蛋白表达(0.49±0.03、0.46±0.03)均降低;孕18 d时,0.2%和1.0%醋酸组胎鼠脑内PKC与CaM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孕期母鼠染铅可使胎鼠脑组织铅含量升高,并引起PKC与C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核因子-κB(NF-κB)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尿酸性肾病模型组(M组),每组10只,用腺嘌呤制作尿酸性肾病模型,于18 d后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组大鼠肾组织NF-κB和MCP-1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血尿酸及肾功能。结果与C组比较,M组大鼠NF-κB表达的阳性小管百分数明显增高(40.38±2.88对1.45±0.70,P<0.01),MCP-1在肾小管表达的平均积分吸光度明显增高(0.456±0.059对0.083±0.037,P<0.01),而且NF-κB的表达与MCP-1的表达、肾功能损害呈显著相关。结论NF-κB和MCP-1在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能与肾组织中NF-κB活化介导MCP-1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姬松茸多糖对染铅大鼠脾脏组织形态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而探索姬松茸多糖对染铅大鼠的免疫功调节机制。方法选用45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多糖对照组,染铅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姬松茸多糖组(50、100、200 mg/kg.d)。染铅模型组、姬松茸多糖试验组分别给予含0.2%醋酸铅饮水,自由饮用。饲养60 d后,采集脾脏,制备常规HE染色切片,观察姬松茸多糖对染铅大鼠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并提取RNA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细胞因子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组织相容性抗原I(MHC-I)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染铅可引起脾脏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而姬松茸多糖可缓解染铅造成的脾脏损伤。(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染铅模型组NF-κB、ICAM-1、MHC-ImRNA的表达量分别升高39.6%、67.9%、20.7%,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染铅模型组相比,随着试验组多糖浓度的增加,NF-κB、ICAM-1、MHC-I mRNA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姬松茸多糖能够缓解染铅造成的脾脏损伤,且对染铅大鼠脾脏细胞因子NF-κB、ICAM-1、MHC-I mRNA的高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姬松茸多糖对染铅大鼠免疫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营养学报,2013,35(2):176-180]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孕鼠低水平铅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组织肾母细胞瘤过度表达基因(NOV)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铅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低剂量(125 mg/L)、中剂量(250 mg/L)、高剂量(500 mg/L)3个染铅组,每组8只.母鼠自受孕1d起分别给予蒸馏水和不同剂量的醋酸铅饮水,直到仔鼠出生.分别在胚胎18 d及仔鼠出生后1、21、60 d时,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仔鼠血铅、海马铅含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海马NOV蛋白及mRNA的变化.结果 低、中、高剂量染铅组胚胎18d及仔鼠出生后1、21 d时,血铅[(312.46±43.55)、(419.35±62.25)、(541.45±47.90)μg/L、海马铅[(2.10±0.18)、(2.58±0.12)、(3.41±0.2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4.31±40.77)、(0.76±0.13)μg/L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60 d龄时,染铅组仔鼠血铅、海马铅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中、高剂量染铅组在仔鼠出生后1、21 d时,NOV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0 d龄时无明显差异.原位杂交结果 显示,各染铅组在胚胎18 d及仔鼠出生后1、21 d时,NOV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0d龄时,仅高剂量组NOV mRNA表达量(0.0355±0.0100)与对照组(0.0900±0.02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可使子代海马组织中NOV蛋白及其mRNA表达降低,这可能是铅影响学习记忆能力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母体铅染毒对仔鼠学习记忆及海马中突触体相关蛋白-25(SNAP-25)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小鼠自妊娠第1天开始经饮水染铅(0.3、1.0、3.0g/L),对照组饮蒸馏水,至仔鼠出生后21 d断乳为止.随机抽取各组仔鼠,在出生后第7、14、21天分别测其血液和海马组织中铅的含量;在出生后第21天时,进行水迷宫试验,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海马组织中SNAP-25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染铅组血液、海马组织中铅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仔鼠错误次数有随母鼠染铅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0、3.0g/L组错误次数分别为5.89±0.54、9.53±1.03,与对照组(1.73±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染铅组海马中SNAP-25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体铅暴露可导致仔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铅下调SNAP-25 mRNA的表达,可能影响了突触前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铅染毒对大鼠下丘脑及纹状体的损伤作用。方法 45只SPF级SD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双蒸水)、低铅组(60 mg/kg乙酸铅)、高铅组(120 mg/kg乙酸铅),每组15只。每天经口灌胃染毒,连续9周。应用旷场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大鼠下丘脑及纹状体的铅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及纹状体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基因1(OGG1)mRNA表达;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方法检测下丘脑及纹状体中TLR-4、NF-κB、TNF-α、IL-1β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蛋白含量。结果染毒期间各组大鼠摄食和饮水量未见异常,体重变化未见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铅染毒大鼠总运动距离、总穿格数及中央区域运动距离显著下降(P0.05)。低、高铅染毒组大鼠下丘脑和纹状体中的铅含量分别是(60.10±6.71)、(71.20±11.24)及(44.07±9.63)、(66.67±8.78)μg/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77±8.19)和(25.75±6.33)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铅组和高铅组大鼠下丘脑中NF-κB和OGG1的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3.47±0.15)、(1.43±0.16)及(0.67±0.13)、(0.57±0.19)倍,而只有高铅组大鼠下丘脑中的TLR4和NF-κB mRNA表达与低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低铅组大鼠下丘脑中NF-κB、TNF-α、IL-1β蛋白水平分别为(5.85±1.10)、(56.15±6.96)和(1.18±0.20)ng/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3±0.71)、(49.25±7.21)和(0.86±0.11)ng/g。高铅组大鼠下丘脑中TLR4、NF-κB、TNF-α、IL-1β蛋白含量分别为(0.67±0.12)、(4.74±0.68)、(69.73±9.61)和(1.43±0.29)ng/g,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TLR4和TNF-α蛋白水平高于低铅组。高铅组大鼠纹状体中TLR4、NF-κB和IL-1β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TLR4、NF-κB、TNF-α、IL-1β和8-OHd G蛋白分别为(0.33±0.02)、(4.66±0.51)、(82.63±7.99)、(1.92±0.35)和(1.21±0.14)ng/g,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其中NF-κB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铅组(P0.05)。结论铅染毒可导致大鼠下丘脑和纹状体损伤,炎症损伤和DNA氧化损伤可能参与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子代胎盘父系表达基因3(PEG3)、父系印记基因L3MBTL1(L3MBTL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产科行IVF-ET的剖宫产产妇及自然受孕剖宫产产妇各45例为IVF-ET组、对照组。胎盘娩出后收集两组胎盘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法测定胎盘组织中PEG3、L3MBTL1、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不同新生儿结局IVF-ET产妇胎盘组织中PEG3、L3MBTL1、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胎盘组织中各指标表达与新生儿结局关系。结果:IVF-ET组胎盘组织中PEG3、L3MBT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IVF-ET组中出现不良新生儿结局产妇胎盘组织中PEG3、L3MBT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无不良新生儿结局产妇,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无不良新生儿结局产妇(均P<0.05)。Spe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铅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对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以2.5、5.0、10.0μmol/L醋酸铅剂量染毒,以Oμmol/L醋酸铅剂量组为对照组,应用形态学、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醋酸铅染毒72 h HK-2细胞形态、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改变,以及对纤维化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结果 5.0、10.0μmol/L醋酸铅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5.0、10.0μmol/L醋酸铅组α-SM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32%,和6.9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醋酸铅组FN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醋酸铅组细胞TGF-β1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强,2.5、5.0、10.0μmol/L醋酸铅组CTGF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5).结论 铅在体外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并能增强FGF-β1、CTGF、FN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对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p50、NF-κB p65及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7月于余姚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50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捕获杂交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和病毒载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F-κB p50、NF-κB p65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Bax和Caspase-3 mRNA水平。结果 150例乳腺癌患者HPV感染95例,其中HPV 16型感染52例,18型感染35例,33型感染8例,HPV DNA载量为(2.08±0.50)lg(RLU/CO); HPV感染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ER阴性、PR阴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NF-κB p50和NF-κB p65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HPV感染组患者癌组织中NF-κB p50、NF-κB p6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32%、70.53%,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Bcl-2 mRNA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Bax和Caspase-3 mRNA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 HPV感染组癌组织中Bcl-2 mRNA水平(0.62±0.11)高于未感染组(t=7.207,P0.001),Bax和Caspase-3 mRNA水平分别为(0.29±0.05)和(0.27±0.05)均低于未感染组(t=11.383,7.881;P均0.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可以激活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NF-κB p50、NF-κB p65的表达,抑制凋亡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NF-κB和survivin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及比较与癌旁组织不同的凋亡情况.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KT-PCR)检测NF-κB、COX-2和survivin在肺腺癌组织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结果 肺腺癌组织中COX-2、NF-κB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肺腺癌组织中COX-2、NF-κB和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旁组织的凋亡率为7.84±1.02%,显著高于对照组2.51±0.35(P<0.05).结论 肺腺癌中NF-κB的高表达与COX-2的高表达有关,COX-2和survivin的高表达抑制组织凋亡,其可能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少峰  王娜  刘瑜  燕贞  王威  冯斐斐  秦丽娟  吴逸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27-3929,3931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 (NF-κB p65)蛋白、CD68阳性细胞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人NSCLC标本(每个标本取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NF-κB p65和CD68的表达,多组间比较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F-κB p65蛋白表达与CD68阳性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NF-κB p65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74±0.034,0.139±0.016,0.090±0.01;CD68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779±1.368,97.486±2.538,52.140±1.85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8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节转移、是否侵及胸膜有关(P<0.05).NF-κB p65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节转移及是否侵及胸膜有关(P<0.05).CD68阳性细胞数量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6,P< 0.05).结论 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和CD68+巨噬细胞的浸润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相关,提示CD68+巨噬细胞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p53在铅中毒导致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及中药的治疗作用. 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空白组12只,饮用双蒸水;造模组48只,饮用0.02%醋酸铅水,连续60 d以制作大鼠慢性铅中毒模型,然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4组:中药高剂量(按3.0 g·kg-1 ·d-1的剂量灌胃)、中药低剂量(按0.6 g·kg-1·d-1的剂量灌胃)、EDTA组(依地酸钠钙加普鲁卡因肌肉内注射,50 mg·kg-1 ·d-1,连续注射4d为1个疗程,休息4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7个疗程)及病理组(不予任何治疗),连续60 d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中铅、锌、钙等元素含量变化,并用TUNEL法检测各组动物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RT-PCR检测NZ-κB p65、p5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53表达.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病理组细胞凋亡、NF-κB p65及p53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病理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治疗组血铅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NF-κBp65及p5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铅通过诱导的大鼠海马区NF-κB p65、p53高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中药驱铅颗粒能抑制NF-κB p65、p53的表达增高而减轻脑组织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慢性氯化镧(La Cl3)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0.25%、0.5%、1.0%La Cl3组,染镧组仔鼠自雌鼠受孕至断乳后1个月通过自由饮水摄入镧;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p-IKKα/β的分布和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IκBα和p-NF-κBP65的表达。结果 0.25%、0.5%、1.0%La Cl3组仔鼠海马CA1区p-IKKα/β表达分别为(54.72±10.04)、(40.73±4.90)、(32.99±5.42),CA3区表达分别为(64.80±8.27)、(47.78±4.92)、(36.17±7.71),DG区表达分别为(303.67±34.78)、(166.83±29.8)、(87.01±17.40);CA1、CA3、DG区各染镧组仔鼠海马3区的p-IKKα/β表达与对照组比较,除DG区0.25%La Cl3组外其他各染镧组仔鼠海马p-IKKα/β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0.25%、0.5%、1.0%La Cl3组仔鼠海马p-IκBα和p-NF-κBp65蛋白表达IDV值分别为(0.58±0.06)和(0.46±0.06)、(0.49±0.07)和(0.36±0.08)、(0.36±0.09)和(0.25±0.08),均低于对照组的(0.68±0.05)和(0.56±0.08)(P<0.05),仔鼠海马p-IκBα和p-NF-κBp65蛋白表达均与La Cl3染毒剂量呈负相关(r=-0.994、-0.978,P<0.05)。结论亚慢性La C13染毒可引起子代大鼠海马细胞NF-κB活性降低,可能是镧引起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铅染毒对仔鼠海马酸敏感离子通道(ASm)la、2a、2b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蒸馏水对照组及0.2%、1.0%醋酸铅组,每组5只,从妊娠第0天起开始通过自由饮水染铅.幼鼠出生后,先经哺乳染铅,断乳后则自由饮用与其母鼠浓度相同的含铅水.分别于出生后第8、50天处死仔鼠,测定其脑铅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观察各组仔鼠海马ASIC1a、ASIC2a、ASIC2b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同一发育时期的染铅组仔鼠脑铅含量高于对照组,同一剂量染铅组出生后50 d仔鼠脑铅含量高于生后8 d的仔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1.0%醋酸铅组不同发育时期仔鼠海马ASIC1a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铅组不同发育时期仔鼠海马ASIC1a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铅组ASIC2a、ASIC2b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铅染毒可对仔鼠海马ASIC1a mRNA和蛋白表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慢性铅染毒对仔鼠海马蛋白激酶C(PKC)、钙调蛋白(CaM)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铅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2%醋酸铅染毒组和1.0%醋酸铅染毒组,从妊娠第0天开始通过自由饮水染毒.幼鼠出生后,先通过哺乳接触铅,断乳后则自行饮用与其母鼠相同的饮用水.出生后8 d内行悬崖回避试验,50 d行跳台试验,随后处死仔鼠,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脑铅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各组仔鼠海马PKC、CaM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同一发育时期的染铅组仔鼠脑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剂量染铅组出生后50 d仔鼠脑铅含量明显高于生后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铅组仔鼠悬崖回避试验完成率和跳台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发育时期的1.0%醋酸铅染毒组仔鼠海马的PKC、CaM的mRNA表达下降(分别为0.53±0.04、0.59±0.02和0.65±0.01、0.62±0.01),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慢性铅染毒可使仔鼠海马PKC、CaM的mRNA表达降低,这可能是铅致仔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PS)对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AP)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及病理改变的影响,了解LPS在A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AP组、LPS干预组及对照组;AP组蛙皮素诱导产生AP;LPS干预组在AP组基础上,给予腹腔内注射大剂量LPS(2mg/kg);对胰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评分;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F-κB表达的改变.结果与AP组相比,病理结果显示,LPS干预组胰腺组织水肿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明显加重,胰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加重(病理评分7.21±0.53us,3.65±0.37,P<0.01);FCM显示由于LPS的作用,NF-κB的表达明显上调(61.28±7.56us,41.13±11.72,P<0.05),胰腺组织内炎性介质TNF-αmRNA的表达也同步上调(3.798±0.438us,2.856±0.365,P<0.05).结论 LPS有加重AP病情的作用,其可能机制是LPS通过激活NF-κB及TNF-α从而实现了上述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