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三阴性乳腺癌中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明确ki67是否可以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i67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x2=10.536、16.824、11.020、7.180、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ki67与患者总生存均相关(OR=4.211、3.800、0.288、3.502、2.612,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总生存有一定的相关性(OR=2.768,P<0.05).结论 ki67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中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候选指标.通过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与总生存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DCLK1和Snail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CLK1和Snail在60例三阴性乳腺癌及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DCLK1和Snail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53.3%,癌旁正常组织中DCLK1和Snail的表达率为10%、6.7%.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DCLK1和Snail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学分级越高,DCLK1和Snail的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DCLK1和Snail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DCLK1和Snail均有表达,DCLK1可能调节Snail通过E MT促进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调控因子SOX4和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241例乳腺癌组织及126例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SOX4、EZH2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OX4的高表达率为82.2%,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的高表达率(57.1%,P0.05);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80.1%,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的高表达率(47.6%,P0.05)。SOX4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高分期、HER-2高表达相关(P0.05);EZH2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学高分级、淋巴结转移、ER阴性、EGFR阳性、Ki-67高增殖指数相关(P0.05),并与SOX4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256,P0.001)。结论 EMT调控因子SOX4和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乳腺癌的转移,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中Rb2/P130、PTEN及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内膜癌组织中Rb2/P130、PTEN及Ki-67的表达以及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2例单纯型增生过长、31例复杂型增生过长、36例不典型增生、6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b2/P130、PTEN和Ki-67的表达.结果 Rb2/P130、PTE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复杂型增生、不典犁增生、子官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性增生中Rb2/P130、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增牛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过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Rb2/P130、PTEN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均<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无关,Rb2/P130阳性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TEN阳性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无关.Rb2/P130、PTEN蛋白表达与Ki-67呈负相关(P<0.003.P<0.000).结论 Rb2/P130、PTEN蛋白与Ki-67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Bcl-2和nm23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bcl-2与nm23基因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65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检测,分析bcl-2与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bcl-2和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63.1%.bcl-2基因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nm23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乳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bcl-2与nm23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bcl-2阳性表达和nm23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细胞恶性程度高,bcl-2与nm23基因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p53的阳性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永州市中心医院乳腺癌标本8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herin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①E-cadherin、p53在80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56/80)、66.2%(53/80)。②E-cadherin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升高而降低(P<0.05),且有淋巴结转移组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低(P<0.05)。③p53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且有淋巴结转移组p53的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p53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浸润转移潜能的判断指标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HBDD1和EGFR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发生、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TNBC(ER、PR、HER2均阴性)和30例非三阴型乳腺癌(no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NTNBC)(ER、PR、HER2至少一项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酶联免疫法和qRT-PCR技术检测组织和血清中RHBDD1和EGFR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结果 TNBC组织中RHBDD1和EGFR蛋白阳性率(83%、80%)高于NTNBC组织(6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血清中RHBDD1和EGFR的浓度含量亦明显高于NTNB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织中的RHBDD1 mRNA和EGFR mRNA含量分别是癌旁组织的3.68倍和4.5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DD1和EGFR的表达与TNBC患者年龄无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 EpCAM 和 Sox2在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CAM和Sox2在81例TNBC、7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 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on-TN-BC)、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NBC组织中EpCAM、Sox2的阳性过表达率分别为74.1%、54.3%,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15.0%和0)(P<0.05);EpCAM蛋白过表达与TNBC 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05);Sox2蛋白表达与TNBC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呈正相关( P<0.05)。 EpCAM 和 Sox2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关性。结论 EpCAM和Sox2蛋白在TNBC中均高表达,可能具有促癌作用及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1基因检测在ER阳性、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扬州友好医院及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ER阳性、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172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43)和未复发转移组(n=129)。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AJCC第7版标准诊断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的癌转移抑制基因(PR)、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P53基因(P53)、基底细胞角蛋白CK5/6(CK5/6)、拓扑异构酶Ⅱα(TOPⅡα)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指标。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1基因(包括16个乳腺癌相关基因及5个参考基因)表达,计算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对于复发转移患者查阅病历资料,记录并统计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分型、Ki67、P53、TOPIIα、EGFR及CK5/6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病理组织下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ER阳性、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均经病理结果最终确诊,确诊率为100. 0%,病理结果中43例发生复发转移。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21基因检测,复发转移组21基因检测评分为(37. 93±6. 83)分,高于未复发转移组(21. 48±3. 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 193,P 0. 05);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表明,乳腺癌不同病理组织下21基因检测评分与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级、P53、TOPIIα、EGFR、CK5/6、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乳腺癌不同病理组织下21基因检测评分与肿瘤直径、Ki67、PR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21基因检测用于ER阳性、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中效果理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GFR、nm23及Ki-67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5例大肠腺癌组织、19例大肠腺瘤组织和12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GFR、nm23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黏膜、腺瘤及腺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47.37%、71.30%,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68.42%和41.74%,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36.82%、63.48%.腺癌组织中EGFR、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而nm23的后两者表达要明显高于前者,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nm23、Ki-67的表达分别与大肠腺癌的分化、浸润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埃兹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乳腺导管内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探究埃兹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及32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22例。通过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分别检测埃兹蛋白在22例正常乳腺组织、32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和4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参照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埃兹蛋白在40例浸润性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2.50%、在32例乳腺导管内癌的阳性表达率为40.6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3.64%,浸润性乳腺癌中埃兹蛋白的表达高于其他两种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兹蛋白在G3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G1~G2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兹蛋白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在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埃兹蛋白在<40岁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在年龄≥40岁的患者中的表达率,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埃兹蛋白在PR阳性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在PR阴性患者中的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中埃兹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PR呈负相关(P<0.05);埃兹蛋白在浸润性润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脉管侵犯、肿瘤大小、患者月经状态以及Her-2、ER、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埃兹蛋白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不同,对判断乳腺肿瘤性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此外,埃兹蛋白能够帮助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和预后,可能启发乳腺癌新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Ki-67、ER、PR、Her-2等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乳腺包埋石蜡块IDC组织7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Her-2、Ki-67在ID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①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IDC患者ER、PR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IDC患者Her-2表达低于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的IDC患者Her-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的IDC患者Ki-67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IDC患者Ki-67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R与PR正相关,ER与Her-2、PR与Her-2负相关,ER、Ki-67和PR、Ki-67负相关,Her-2与Ki-67正相关。③Ki-67阳性表达的IDC患者病死率高于Ki-67阴性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ER、PR、Her-2表达情况的IDC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高于阳性表达患者,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阳性表达是影响IDC患者OS的独立因素(95%CI:0.212~0.865,P=0.018)。结论 Ki-67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危险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其阳性表达可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ER、PR、Her-2的表达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D)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在临沂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存档病例,其中乳腺癌61例,乳腺增生症2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VEGF-D、MVD和MLD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EGF-D蛋白阳性率为62.30%,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15,P<0.05);乳腺癌组织中MVD和MLD分别为(17.70±7.10)和(2.41±0.85),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00、t=8.795,P<0.05);VEGF-D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χ2=0.394、0.032、0.244,P>0.05);MVD和MLD密度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χ2=0.081,0.126,0.219,0.196,P>0.05);VEGF-D、MVD和MLD密度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χ2=13.076、23.892、10.082,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递增,VEGF-D、MVD和MLD密度明显增高;MVD和MLD在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中密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2.481、5.791,P<0.05).结论 VEGF-D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MVD和MLD与乳腺癌肿瘤分化、转移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i-67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00例CRC组织中EGFR和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Ki-67在CR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85.0%.EGFR的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的不同分化程度和TNM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Ki-6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原发部位有关(P<0.05).在CRC组织中,Ki-67与EGFR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581,P<0.001).结论:EGFR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云南白族地区乳腺癌EphA2和EphrinAl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phA2、EphrinAl的表达,比较各自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二者间的相关性。 结果 EphA2、EphrinAl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呈棕黄色或棕褐色。150 例乳腺癌组织中,EphA2、EphrinAl阳性表达分别为123例、129例,阳性率分别为82%、86%。二者的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而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浸润性导管癌EphA2和EphrinAl阳性率较导管内癌的高;肿瘤较大组、淋巴结转移组、临床分期较晚者、组织学分级较高组EphA2和EphrinAl的阳性率分别高于肿瘤较小组、无淋巴结转移组、临床分期较早者、组织学分级较低组EphA2和EphrinAl的阳性率。EphA2和EphrinAl阳性染色共同定位于大致相同的肿瘤区域和血管内皮细胞,二者的阳性率有相关性(P<0.05)。 结论 EphA2、EphrinAl在乳腺癌高表达,并与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恶性程度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预后评估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8年~2020年存档的乳腺组织标本149例,包括正常乳腺组织30例,乳腺导管内癌33例,乳腺浸润性癌86例,行免疫组化检测不同乳腺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β-c...  相似文献   

17.
EGFR、COX-2及P63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环氧化酶 2 (COX 2 )和 p6 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 7例PTC(其中腺内侵袭 4 1例、腺外侵袭 2 6例 ;有淋巴结转移 2 9例、无淋巴结转移 38例 )、3例滤泡癌和 15例甲状腺腺瘤中EGFR、COX 2及 p6 3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COX 2和 p6 3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8 1%、82 1%和 70 2 % ,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 (P <0 0 5 ) ;EGFR与COX 2、COX 2与p6 3蛋白在PTC组织中的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5 ) ;EGFR和COX 2在PTC腺外侵袭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腺内侵袭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 ,p6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与浸润程度无关。结论 EGFR与COX 2在PTC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p6 3蛋白在PTC的高表达提示其与PTC的细胞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18.
The HER-2/neu oncogene, localized to chromosome 17q, shares substantial homology with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HER-2/neu gene amplification and protein overexpression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in breast cancer.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primary invasive breast cancer tissues from 135 women were tested for HER-2/neu gene amplification by automate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using a sequence probe. The tumors also were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proliferation markers Ki 67 (MIB1) and p34cdc2 cyclin-dependent kinas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an of 61 months. There were 70 node-negative and 65 node-positive cases. Ki 67 and p34cdc2 proliferation marker overexpression, HER-2/neu oncogene amplification, large tumor size, high tumor grade, advanced tumor stage, positive lymph node status, and distant metastasis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predicted disease-related death in combined node-negative and node-positive breast cancer. HER-2/neu gene amplification, tumor stage, lymph node metastasis, tumor grad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disease outcome. HER-2/neu amplification detected by FISH also predicted disease-related death independent of lymph node status, tumor grad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adjuvant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