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25-(OH)-D3]、维生素D活性指标与维生素D受体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开滦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ITP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中25-(OH)-D3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中维生素D受体(VDR)mRNA的表达,进行分组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血清中25-(OH)-D3、1,25-(OH)2-D3水平与VDRmRNA的相关性.结果 ITP组25-(OH)-D3、1,25-(OH)2-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36±1.86)vs(13.74±2.73)]ng/mL、[(68.25±9.80)vs(88.09±11.7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DRmRNA的表达量为1.051±0.148,ITP组VDRmRNA的表达量为1.593±0.185,ITP组VDR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844,P<0.001).25-(OH)-D3、1,25-(OH)2-D3水平与 VDRmRNA 表达均呈负相关(r =-0.592,-0.486,P = 0.017,0.028).结论 成人ITP维生素D活性指标与维生素D受体表达水平与健康人群比较存在异常,且25-(OH)-D3、1,25-(OH)2-D3水平与 VDR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 ITP的发生,维生素D可能对ITP有一定的治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25-羟维生素D[25(OH) D)]已被证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有关,但对于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作者检测了25(OH)D的主要载体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研究其在25(OH)D与原发性肝细胞癌风险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46例HCC患者和249名对照组的血样,检测血浆VDBP和25(OH)D的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评估外周血VDBP、25(OH)D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浆VDBP浓度与HCC风险之间呈负相关;血浆25(OH)D与HCC风险呈正相关.只有在25(OH)D浓度高于中位数的人群中,VDBP升高显著,降低了HCC风险.在VDBP浓度低于中位数的人群中,高浓度的25(OH)D显著提高了HCC风险.结论 高浓度的VDBP可结合更多的25(OH)D,减少游离25(OH)D的生物利用度,同时检测VDBP和25(OH)D水平对于确定维生素D与HCC风险的相关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Roche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25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的25羟维生素D[25(OH)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根据血清25 (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25nmol/L)、缺乏(≥25nmol/L且< 50nmol/L)、不足(≥50nmol/L且<75 nmol/L)和充足(≥75nmol/L).结果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25(OH)D浓度为33.80±18.43nmol/L,为维生素D缺乏水平.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中年组(35 ~49岁)、老年前期组(50 ~ 59岁)、老年1组(60~69岁)、老年2组(>70岁),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25(0H)D的浓度呈逐渐降低趋势,老年2组的25(OH)D显著低于中年组(P=0.044),而骨标志物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缺乏、不足、充足的比例分别为36.43% (94/258)、48.45%(125/258)、11.63% (30/258)和3.49% (9/258).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的β-CTX明显高于其他各营养状况组(均P<0.05),而tPINP在各营养状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25(OH)D水平与β-CTX呈负相关(r=-0.197,P=0.001),与tPINP无相关性(r=-0.046,P =0.464).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状况,维生素D严重缺乏对骨吸收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肺功能及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66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3例,将哮喘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of predicted,FEV1% pred)及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结果 83%(55/66)哮喘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不足,轻度、中度和重度哮喘患者血清维生素D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最低,哮喘组血清25(OH)D浓度与FEV1%pred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 哮喘患者血清维生素D普遍缺乏,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低水平与其哮喘严重性有关,与肺功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孕中期孕妇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贫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贫血孕妇322例为本研究的贫血组,选取同期血红蛋白在正常参考区间内的孕妇322例为本研究的孕期对照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血红蛋白在正常参考区间内的正常未孕女性100例为未孕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贫血相关检测(包括血红蛋白、铁蛋白、孕前BMI、红细胞计数)结果及25(OH)D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贫血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孕期对照组和未孕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25(OH)D水平整体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的维生素D缺乏比例高于孕期对照组和未孕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的血红蛋白、铁蛋白、孕前BMI、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孕期对照组和未孕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孕妇血清25(OH)D与血红蛋白、铁蛋白、红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BMI呈显著负相关(P<0.05).孕妇血清25(OH)D水平对贫血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及评估价值,AUC(0.95CI)为0.767(0.612~0.961).结论 25(OH)D水平与孕中期孕妇贫血情况密切相关,对孕妇贫血有较好的辅助诊断和评估价值,临床应重视对于妊娠期女性的维生素D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儿维生素D(vitamin D,VitD)水平与智能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5例早产儿开展回顾性分析,以出生后24h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所有早产儿的平均水平为高水平组,血清25(OH)D水平<所有早产儿的平均水平为低水平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维生素D情况,评估两组的智力发育水平;依据早产儿胎龄不同分为极早早产儿组(<28周)和常规早产儿组(28~32周),比较两组的DST及BSID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智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685例早产儿的血清25(OH)D水平为56.59±15.43nmol/L,高水平组365例,血清25(OH)D水平为83.41±12.64nmol/L,低水平组320例,血清25(OH)D水平为38.42±13.22nmol/L;高水平组的MDI、PDI及DQ、MI评分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MDI、PDI及DQ、M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与其智力发育水平呈正相关,其能促进神经发育,提高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发Graves甲亢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10月于核医学科就诊的新发Graves甲亢患者665例,血清检测甲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钙、磷及25(OH)D,SPECT法计算甲状腺质量.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VitD)缺乏组、不足组和充足组,分析患者病程、年龄、FT3、FT4、TSH、TRAb、TGAb、TPOAb、钙、磷、PTH和CT与25(OH)D的关系.结果 新发Graves甲亢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率分别为47.52%、30.98%、21.50%.三组比较,患者甲状腺质量、TRAb、PTH、CT和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乏组患者甲状腺质量更大,TRAb及PTH水平更高,25(OH)D及CT水平更低;而病程、年龄、FT3、FT4、TSH、TGAb、TPOAb、钙和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25(OH)D分别与TRAb(rs=-0.414)、PTH(r =-0.175)和甲状腺质量(r=-0.094)负相关(P<0.05),与CT(r=0.115,P=0.003)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RAb(OR=1.124,95% CI 1.086 ~1.153,P<0.001)的OR值为1.12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发现,TRAb界值>12.9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新发Graves甲亢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TRAb及甲状腺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水平监测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97例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作为实验组(n=97),并选取同期9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97),所有患儿均给予rhGH治疗.对比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D、IGFBP3水平;检测实验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D、IGFBP3、身高和体重;分析血清维生素A、25-(OH)D、IGFBP3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维生素A、25-(OH)D和IGFBP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维生素A、25-(OH)D、IGFBP3、身高、体重和生长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m后、治疗6 m后和治疗12 m后血清维生素A、25-(OH)D、IGFBP3、身高、体重和生长速率均依次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维生素A、25-(OH)D、IGFBP3与生长速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维生素A、D及IGFBP3水平监测在rh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中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水平与生长速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25(OH)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25(OH)维生素D水平,应用Mayo评分法对UC病人的疾病活动度进行分级,将维生素D水平与UC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疾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15.8±12.3)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2.5±26.7)ng/ml,p0.05,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是否吸烟、抗生素的应用、5-氨基水杨酸的应用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应用无相关性,但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及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性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低储备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 维生素D水平与HSP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9例设为实验组,另选取40例健康儿童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免疫浊度法测定补体、免疫球蛋白并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血清25-(OH)D水平为(19.061±6.572)ng/m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0.789±1.88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28,P<0.05);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示,实验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呈负相关(r=-0.352,P<0.05),与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r=0.199、0.248、-0.165、-0.204,均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中25羟维生素D可能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