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临床分析分消清利汤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多潘立酮药物,研究组使用分销清利汤药物,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得知,研究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使用分消清利汤治疗,可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观察分消清利汤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7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2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该次治疗方案划分成参照组(多潘立酮治疗)及治疗组(分消清利汤治疗),且每组等分为26例,对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作出总结。结果治疗组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经治疗后的胃腹胀气评分(0.73±0.60)分、厌食评分(0.62±0.43)分、便秘评分(0.52±0.46)分、大便稀溏评分(0.71±0.52)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胃腹胀气评分(1.03±0.36)分、厌食评分(1.15±0.42)分、便秘评分(1.12±0.52)分、大便稀溏评分(1.15±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5.38%更胜一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42,P0.05)。结论应用分消清利汤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肾病(DN)并发性功能障碍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12月选取了该院的糖尿病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60例来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接受中西结合治疗,两组均进行了3个月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前的IIEF-5评分平均是(9.82±1.09)分,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是(15.64±3.35)分,研究组治疗前的IIEF-5评分平均是(10.06±1.10)分,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是(19.28±2.31)分,两组的IIEF-5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过改善,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好,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理想,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过快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50例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中,对患者临床采取常规药物方案治疗,对研究组中,临床中应用个性化药物方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对于临床中两组患者,研究组中患者在个性化药物方案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无发生降糖速度过快情况,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心血管疾病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预后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避免降糖过快,对其应用个性化药物方案治疗,临床疗效好,降低患者临床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对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内科》2020,(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液pH值、腹腔内压力、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腹腔内压力、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与对照组患者(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COPD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状况,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该院接收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单纯肺结核患者接受抗核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肺结核患者70例,对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进行分组,研究组3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对照组35例患者没有合并糖尿病,对照组使用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增加降糖药物口服或胰岛素注射治疗对血糖进行控制,对比两组的病灶变化和痰菌转阴情况。结果临床中使用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及乙胺丁醇等药物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患者的痰菌转阴和病灶缩小情况均得到了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半年的效果比研究组优秀(P0.05)。结论糖尿病和肺结核两者会相互影响,肺结核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要对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延长抗结核治疗时间,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联合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5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7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使用长秀霖与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前期患者88例,均分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格列美脲药物对患者治疗,研究组则应用长秀霖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C—P(空腹C—肽)、2 hC—P(餐后2 hC肽)、FPG(空腹血糖)以及2 hPG(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C—P、2 hC—P、FPG与2 hP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长秀霖药物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予以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疗法。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甲亢症状的临床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亢症状的临床改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综合疗法,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112例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D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62例行复方樟柳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CVA、OPS总振幅及CS。结果两组BCVA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OPS总振幅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各段CS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服用降糖药物、健康教育等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木丹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金芪降糖胶囊对于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早期肾病患者110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金芪降糖胶囊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 h UAER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中,研究组96.36%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后研究组24 h 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金芪降糖胶囊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UAER,且安全性较佳,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吸氧、吸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单一应用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组的改善幅度、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12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门诊就诊顺序进行排序,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62例给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甲钴胺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观察组62例,治愈34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62例,治愈21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7.4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患者未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硝苯地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治疗前后血压、24h尿微量清蛋白变化,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24h尿微量清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3%,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治疗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60例患儿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行多次皮下注射,研究组患儿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之后,血糖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且控制良好;研究组患儿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注射方式,在治疗儿童糖尿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重症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重症脑梗死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3~4 d后给予鼻饲流质,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重症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42例采用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苯脲联合胰岛素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12月该院对6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研究组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比研究组高,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高。结论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伤口愈合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7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研究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得知,研究组根除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实施泮托拉唑治疗,其疗效类似于奥美拉唑,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可明显改善溃疡症状,缓解糖尿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