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心率变异性在糖尿病早期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接收的30例糖尿病早期合并冠心病患者、30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均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其心率变异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对照组HRV功率谱相比于健康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V功率谱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合并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机能明显下降,低频、高频HRV的功率谱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十分并发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动态心电图的HRV(心率变异性)指标联合Cys-C检测联合诊断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收集门诊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HRV值以及血清Cys-C水平的检测,比较两组间的HRV指标及Cys-C水平的差异,并对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RV指标(SDANN、SDNN、r MS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7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均经临床冠脉造影最终确诊。患者单独经动态心电图HRV的正确诊断53例,假阴性17例,诊断敏感度为75.71%;患者单独血清Cys-C水平检测诊断后正确诊断38例,假阴性32例,诊断敏感度为54.39%;当采用HRV联合Cys-C水平检测诊断的正确诊断64例,假阴性6例,诊断敏感度为91.43%。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HRV与Cys-C水平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安全、简单、检出率高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方法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4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该院收治的44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设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两组HRV时域4项指标、ST-T变化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HRV时域4项指标,研究组心率变异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平均心率较常规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缺血性ST-T段变化情况,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心率过快、心律严重失常、心率变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心率变异性(HRV)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6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103例为单纯2型糖尿病,113例合并冠心病,选取同期4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HRV指标,包括平均R-R间期(mean RR)、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平方根(RMSSD)、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组间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人HR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HRV较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减低更加明显。结论 HRV可反映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状况,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自主神经系统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检测并记录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尿病组)与96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对照组)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ST-T变化以及HRV时域4项指标。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缺血性ST-T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加重,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冠心病者的心率变异(HRV)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88例此类患者(A组),与50例正常人(B组)对照,比照两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结果 A组4种时域指标均比B组降低(P〈0.01或〈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冠心病者早期常有自主神经损害,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HRV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体外反搏(ECP)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患者,根据是否接受ECP分为: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EC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RV时域指标(低频、高频)、频域指标(SDNN、PNN50)、血糖值(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血压值(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HRV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糖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显著降低(P<0.05).结论体外反搏可显著改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HRV)改变,并观察疾病状态下HRV改变的昼夜节律性。方法 对26例冠心病、31例糖尿病患者及25例健康者24小时、白天段和夜间段HRV长程时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和糖尿病组HRV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冠心病组与糖尿病组及两组内白天与夜间HRV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两组患者HRV昼夜节律性丧失。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相同证候是否有相似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气阴两虚证患者124倒,其中冠心病组61例,糖尿痛组63例,另选同年龄段健康者66例为对照组。分析3组观察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HRV index,DI)、频域指标(总功率、极低频、低频、高频)。结果气阴两虚证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HRVindex)、频域指标(总功率、极低频、低频、高频)均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与糖尿病组HRV时域、频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阴两虚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受损,不同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相同证候HRV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纳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8例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值规则为随机原则,组员均59例,以上两组均施以常规护理,前者加入健康信念模式护理,统计两组护理前后血液各项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行为情况。结果经护理,两组各项血液指标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行为均有明显提升,相比而言,研究组提升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可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起到较好的辅助效果,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组织因子与凝血因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到本院参与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0例,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无合并症的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1,选取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设置为对照组2,对比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组织因子与凝血因子。结果针对组织因子与凝血因子水平,研究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因子与凝血因子水平增高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指标,同时,以血浆组织因子为依据,为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际病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方法 应用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RV时域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比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减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更应该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者心脏变时性(CR)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30例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者(A组)和20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单纯冠心病者(B组),行运动平板(TET)及24h动态心电图(VCG)检查,比较两组之间CR和HRV差别,并分析CR与HRV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心脏CR与HRV低于B 组(P<0.05),CR和HRV的各项指标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 A组CR与HRV比B组更低,提示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痛者心脏自主神经有明显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诊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两组患者动态血压进行24 h监测。结果研究组收缩压夜间平均值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22例相比对照组5例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存在显著昼夜变化节律,有效监测患者动态血压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早期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这段时期该院接收的2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两组,研究组患者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改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等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指标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高,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明显区别,数据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更趋近于正常,数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对于改善患者血糖和血压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情况。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收集的160名患者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24hHRV时域分析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组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PNN50、SDANN、RMSSD均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平均心率、夜间平均心率、最小心率也均较血糖正常对照组偏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RV降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早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关注心率变异指标,了解有无心率变异性异常,及早发现糖尿病伴心率变异性异常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经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且研究组患者空腹后的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心率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不仅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指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率水平,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7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成两组,单纯高血压病组(n=49)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n=28),采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及HRV情况,分析两组患者代谢及HRV指标特点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夜间心率、HRV时域参数及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ST-T改变检出率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HRV明显减低,且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进行系统探析。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诊治的55例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诊治的55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表现,并比较冠脉造影特征和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变冠脉以多支为主,且主要是弥漫性病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肌缺血等表现,且冠脉病变以多支、弥漫性病变为主,易引起心率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静息心率(RHR)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患者236例,分为健康对照组62例,单纯糖尿病组64例,糖尿病合并失眠组11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失眠组按失眠病程分为<5年组(40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进一步降低,RHR及LF/HF进一步增高(P<0.05)。结论慢性失眠可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中失眠病程越长,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