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4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后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两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后无反复,同时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其临床效果优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30例DKA病人,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各15例,两组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CSII组与对照组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CSII组较对照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pH值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是一种更安全、更快、更有效、更方便的DKA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冶市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酮体转阴、血糖达标、p H恢复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胰岛素用量、日均胰岛素用量、每人每天低血糖发生次数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阴离子间隙(AG)值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C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缩短血糖达标、尿酮体转阴、p H恢复及住院时间,减少患儿胰岛素用量与低血糖发生次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3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16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血酮、尿酮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II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血酮、尿酮和pH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60例住院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组(CSLL组)和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组(CVLL组),对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达标时间、血CO_2-CP恢复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CO_2-CP及血酮体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VLL相比,CSLL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3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16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血酮、尿酮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II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血酮、尿酮和pH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研究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与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66例,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数量为33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胰岛素泵治疗,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尿酮体变化情况、胰岛素的使用量以及血糖达标的时间等。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疗效较为显著,不仅转阴速度较快,而且还能控制低血糖与高血糖症状的发生几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和探讨。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间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DKA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两组的血糖达标和血酮转阴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FBG、p H恢复时间、低血糖反应和胰岛素用量等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DKA,操作简便、显效快、疗效确切,能显著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 甄选2019年6-12月该院6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患者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日常生活水平方面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  相似文献   

13.
黄翠芬 《内科》2011,6(4):382-38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住院DKA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微量胰岛素,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小剂量静脉滴注。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二氧化碳结合力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低血糖发生率则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胰岛素泵微量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DKA患者,给药更均衡与准确,安全性好,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童1型糖尿病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的诱因、临床诊治要点和措施。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临床收治的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45例进行回顾式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45例患儿中有84.44%以上有明显诱因,临床上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儿16例,占本组病例的35.56%,经过补液、纠酸、小剂量胰岛素等综合应用,患儿均转危为安,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多有诱因,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由于年龄原因易被误诊误治,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小剂量正规应用胰岛素是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的脑梗塞[RoeTF.JournalofDiabetesandItsComplications,1996,2:100.]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急性持续神经病变是一个高致残和致死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治疗开始的24小时内。...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酮症酸中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病人100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对照组,CSII组输注诺和灵R,对照组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点,酮体消失后于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R和睡前注射诺和灵N。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但CSII组酮体转阴快(P〈0.05),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心衰、心绞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DNHS)各40例,分别采用胰岛素静滴和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胰岛素泵和持续静滴胰岛素方法均能有效控制DKA与DNHS,但本研究显示,无论是胰岛素用量、血糖下降速度和血糖控制的稳定性,还是消除酮体,改善代谢紊乱以及避免低血糖发生,胰岛素泵均较胰岛素静滴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AK)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实验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胰岛素平均用量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平均胰岛素用量均显著短于或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比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恢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观察病情、酮症酸中毒纠正、皮肤及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尿糖及尿酮急性比较,分析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有效的护理及治疗,与入院时相比,患者的血糖、尿糖及尿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患儿酮症酸中毒症状基本消失,血酮体含量增加,均好转出院。结论各项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良好,此外应当进行个性化护理以更好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与常规输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胰岛素泵组和常规输注组,胰岛素泵组通过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方式进行治疗,常规输注组通过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种不同输注方式的具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胰岛素泵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常规输注组,且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正常时间、血酮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输注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组患者的胰岛素平均用量明显少于常规输注组,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输注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输注方式相比,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尿糖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各项指标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