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总结我院4年间行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42例患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的护理处理。【结果】42例患共植入93枚Branemark种植体,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及时、有效和合理的,其中92枚获得骨整合,1枚失败,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上颌窦内提升过程中窦底黏膜穿孔不植入骨移植材料,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修复上颌磨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上颌磨牙缺失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时不慎发生窦底黏膜穿孔,同期行13颗种植体植入术,随诊观察半年.结果:一期手术6个月后,X线片显示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种植体周围无骨吸收及炎症表现,行常规种植修复,随诊半年无不良反应,种植牙行使功能良好.结论:上颌窦内提升窦底黏膜穿孔不必修补破损区,可直接植入种植体,但需要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87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其中66例窦底牙槽嵴高6~10 mm者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手术,其余21例骨高2~5 mm者行开窗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术,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手术3~6个月后拍X光曲面全景片,确定骨结合后行上部修复.修复后6~52个月观察评价骨结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上颌窦炎症,在98枚种植体中,1枚种植失败,其余97枚种植体稳定,未见明显骨吸收影像.种植体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不同,选用开窗植骨或上颌窦内提升技术提升上颌窦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在临床上是可行的.由于ITI种植体本身的特点,同期植入,可以保证其初期稳定性,利于种植体-骨结合.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13例(22颗牙缺失)患者进行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术前做好器械消毒准备、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指导患者。结果13例患者(22颗)随访6个月至3年,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表明正确的手术配合是上颌窦提升同期人工种植牙获得种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总结我院4年间行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42例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的护理处理。【结果】42例患者共植入93枚Branemark种植体,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及时、有效和合理的,其中92枚获得骨整合,1枚失败,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种植体值入成功的关键在于种植体有足够的长度并与周围骨组织形成良好好的骨融合,这就要求种植体周围有 骨组织支持。上颌后牙区因上颌窦的存在及骨质疏松,加这牙槽骨的吸收,不仅使上颌窦底骨高度降低,难以取得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同时种植体易皮上凳窦粘膜进入窦腔,引起感染导致种植失败。因此该区域一直被视为种植的危险区,其远期的种植成功率很低。。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生物膜技术同时应用于这一区域使得种植成功率大大提高,成为常规修复的安全区域,也为大多数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就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移植材料的选择、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改良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29例,进行侧壁开窗外提升配合骨挤压同期种植,共涉及36侧上颌窦42个缺牙位点。术后6~12月完成修复并随访1~2年。结果: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月影像显示术区骨高度平均提升6.6 mm;6~12月41枚种植体形成良好骨结合并完成修复,随访1~2年咀嚼功能良好,无明显颈部骨吸收。结论:改良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能够缩短疗程、减少手术次数,具有较好的初期稳定性和较高的临床成功率,有效促进窦底成骨,随访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心得与体会。方法选择2010~2013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5例患者,均为由于上颌后牙区(单侧或双侧)剩余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牙种植体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我们采取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口腔种植健康教育、心理安抚支持、术中医护配合等,并参与术后定期随访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共计植入28颗种植体,其中NobelAcitve植体12颗,Groovy植体10颗,Replace植体6颗。所有患者均成功配合顺利完成种植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相对平稳,术中能主动配合。术中良好的医护配合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随访(7~36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牙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均成功接受后期义齿修复。结论对于上颌窦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患者,正确的口腔健康宣教、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和良好的术中医护配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聚乳酸材料PLA/PGA在同期植入种植体时的成骨效应及种植效果。方法:将预制成形的PLA/PGA材料,通过上颌窦提升术植入新西兰兔的上颌窦中,同期植入钛种植体,术后4、8、12周进行X线检查观察成骨情况,12周全部处死通过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成骨及种植效果。结果:在所有植入PLA/PGA材料的兔上颌窦都有新鲜成熟骨形成,在同期植入的种植体稳定与新形成骨紧密结合,同时材料本身完全吸收。结论:自体骨复合多孔支架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具有简便高效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14.
《吉林医学》2019,(3)
目的:探讨不同植骨材料在上颌窦开窗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选取行上颌窦开窗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治疗的上颌后牙缺失后牙槽骨高度不足患者60例,根据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1组采用BI-OSS进行植骨,对照2组采用同种异体冻干骨进行植骨,观察组采用BI-OSS混合同种异体冻干骨进行植骨。记录并统计三组剩余骨高度、垂直骨高度保留率及种植体的稳定系数;记录并统计三组术后渗血、感染、上颌窦前壁黏膜剥离穿孔、骨组织结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剩余骨高度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体的稳定系数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垂直骨高度保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渗血、感染、上颌窦前壁黏膜剥离穿孔、骨组织结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SS混合同种异体冻干骨在上颌窦开窗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效果理想,能有效提升修复效果及种植体的稳定性,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骨牙种植中的成功率。【方法】22例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37颗短种植体,术后六个月行临时义齿修复,临时修复半年后行永久修复。【结果】种植体术后观察8~24个月,种植体均稳定无松动,无疼痛,能负担固定修复体的咬合力。X片显示所有种植体周围及底部均有硬组织包绕,垂直骨吸收量〈1 mm。【结论】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短种植体植入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就诊时间,是上颌后区萎缩牙槽骨种植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宏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4)
目的 观察中老年患者骨引导再生术提升上颌窦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患者骨引导再生术提升上颌窦并同期植人XIVE二段式种植体26颗,其中骨引导再生术上颌窦外提升完成10颗种植体/5例,骨引导再生术上颌窦内提升完成16颗种植体/13例.负载2年后统计其成活率.结果 26颗种植体中仅有一颗出现种植体周感染但无松动,成活率96.15%.结论 提示骨引导术提升上颌窦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对于上颌肯氏Ⅰ、Ⅱ类缺失患者是一种可行的临床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骨引导再生术提升上颌窦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4):665-666
目的观察中老年患者骨引导再生术提升上颌窦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患者骨引导再生术提升上颌窦并同期植入XIVE二段式种植体26颗,其中骨引导再生术上颌窦外提升完成10颗种植体/5例,骨引导再生术上颌窦内提升完成16颗种植体/13例。负载2年后统计其成活率。结果26颗种植体中仅有一颗出现种植体周感染但无松动.成活率96.15%。结论提示骨引导术提升上颌窦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对于上颌肯氏Ⅰ、Ⅱ类缺失患者是一种可行的临床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上颌后牙区由于解剖位置的限制、长期缺牙后牙槽骨的废用性萎缩、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的吸收、上颌窦气腔化等造成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妨碍了在此区域内的种植修复。近年来,上颌窦提升术同期牙种植技术的开展,拓展了上后牙区的种植适应证,提高了该区域种植修复的成功率[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