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100例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术释放脑脊液,观察组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红细胞数、颅内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栓塞术后3、7、10及14 d红细胞数、颅内压水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栓塞术后CVS、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8%、10%)显著低于对照组(28%、30%,P0. 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后的老年患者早期应用腰大池引流优于腰椎穿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CVS及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5岁,黎族,三亚崖城人。于2020年3月1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当地诊所以“胃肠型感冒”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3月8日起上述症状加重(剧烈头痛和呕吐),并伴神志淡漠、四肢乏力不能行走,带去当地某医院就诊,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予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无改善迹象,并持续进展。于3月21日转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入院查体:体温38.5℃,神志模糊,呈易激惹状态,气促伴呼吸困难,脑膜刺激征阳性。行腰椎穿刺检查,压力为310 mmH2O (1 mmH2O=133.32 Pa),脑脊液呈浑浊状。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87×109/L);脑脊液细胞总数1 080×106/L,多核细胞占80%,潘氏试验阳性。初诊为“细菌性脑膜炎”,入院后予抗生素治疗6 d,疗效欠佳。患儿家长诉患儿有食生腌螺、虾、蟹的习惯。3月25日行影像学检测,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炎性改变;头颅MRI示脑实质多发长条形强化灶。对脑脊液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序列数为368,提示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5岁,安徽蚌埠人,2021年10月19日因“间断低热、干咳合并脑积水1年余”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该患者1年来反复出现发热,体温37.5~38.0℃,伴阵发性干咳,外院头颅CT检查发现有脑积水,9月28日曾在该院行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仍有发热、咳嗽。头颅增强MRI示鞍区和基底池内异常强化影,遂收治感染科,行腰穿取脑脊液,送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到猪带绦虫序列208 721条;血清囊尾蚴抗体检测阳性。患者否认食用生肉史,但近2年来曾多次食用未完全清洁的生蔬菜。综合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mNGS结果和流行病学史,患者被诊断为“脑囊尾蚴病”。予以阿苯达唑口服驱虫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服用总量为150 mg/kg,第1疗程12 d,第2疗程8 d,治疗过程中无新发不适。第1疗程结束复查头颅增强MRI示鞍区和基底池内异常强化影,强化程度较前片减轻。第2疗程结束后复查头颅CT示脑积水,侧脑室引流术后改变,脑室扩大程度较前略有减轻,鞍区密度欠均匀。疗程结束外院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脑积水患者经颅多普勒(TCD)监测结果与颅内压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3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观察组),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5d行大脑中动脉(MCA)的TCD监测;另选择27名门诊体检健康个体为对照组,行大脑中动脉TCD监测,并与观察组作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行分流手术前TCD监测显示MCA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以及平均血流速度(Vm)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搏动指数H和阻抗指数砌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MCA的PI、RI、Vd、Vm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中RI和PI值可作为评价脑积水患者颅内高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VPS)对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颅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5月杭州市西溪医院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伴颅高压行VPS患者的临床资料、脑室腹腔分流情况和脑脊液(CSF)相关检验结果。结果共计调查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伴颅高压行VPS患者10例,初始颅内压均≥290 mmH_2O。在VPS时,CSF隐球菌培养仍阳性者5例。从诊断明确到行VPS的时间平均为42天。所有患者VPS前均反复腰椎穿刺和腰大池置管引流,部分还给予了ommaya囊引流。结论 VPS能有效缓解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颅高压;对于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伴颅高压的患者,如反复腰椎穿刺和腰大池置管/ommaya囊引流效果不佳,建议尽早行VPS,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腰椎穿刺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 97例tSAH患者于伤后4 d,随机分为治疗组(n=52)及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预防感染、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尼莫地平注射液防治脑血管痉挛,并行腰椎穿刺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10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患者头痛程度及呕吐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尼莫地平、腰椎穿刺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头痛、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的疗效。方法选取20例正常颅压脑积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腰椎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治疗后脑脊液压力、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远期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脑脊液压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远期生活质量评分量表(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的疗效较好,与腰椎腹腔分流术相比优势显著,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重度脑积水的效果.方法 对10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重度脑积水的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术后意识障碍好转,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缓解,1例头痛、头晕缓解不明显,但经治疗4 d后逐渐缓解.1例术后2个月后出现分流管阻塞,无一例发生结核性腹膜炎.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重度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4岁。右眼失明10年,右眼球突出和阵发性痛6年余。查体发现眼球下方深部包块。眼底检查:双侧视盘边界不清,色苍白,有新生血管,高起约3D,静脉略纡曲扩张。右眼球明显突出。眼科诊断为右眶内肿瘤,随即入院行眶内肿瘤切除术。手术中发现肿瘤位于眶尖部,与视神经关系紧密,但与颅内无沟通。术后1年,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CT示左侧脑室及三脑室内肿瘤而再次入院。行开颅手术切除,术后出现脑积水行侧脑室静脉分流术好转出院。术后3年再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经CT发现右侧脑室内肿瘤并侵及颞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长程脑室外引流术(long tunnelled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LTEVD)对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传统脑室外引流术(EVD)治疗(传统EVD组),17例采用LTEVD治疗(LTEVD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7例LTEVD组患者引流时间为16~67 d,平均(28.12±13.86) d;其中,5例(29.4%)拔管后脑积水加重,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26例传统EVD组患者单次引流时间均未超过14 d;其中,16例(61.5%)拔管后脑积水复发,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LTEVD组患者住院时间[30.00(24.00,33.50) d]与传统EVD组[30.50(26.00,39.2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7,P=0.397),但引流期间LTEVD组患者脱管频率和脑脊液漏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均为0.0%(0/17)]、置管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ETV)在老年梗阻性脑积水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神经内镜行ETV,对21例老年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9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例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1例术后8个月症状加重,复查磁共振成像(MRI)提示造瘘口闭合,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症状有所好转。结论神经内镜行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安全、有效,在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已逐渐成为首选的一种治疗方法,未来有取代传统脑室腹腔引流术手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所有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组(58例)和特重型组(50例),收集所有病人性别、年龄、疾病史等临床资料,疾病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和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病人之间差异。结果 108例颅脑损伤病人出现术后继发性脑积水为29.63%,其中重型组37.50%,特重型组62.50%。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受伤程度及是否有脑挫裂伤、蛛网膜纤维性增厚、行腰椎穿刺、行硬膜缝合、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室内积血、颅内感染、血肿位置、脑疝形成、术后颅内压25 mmHg、颅内大面积梗死、手术创面入脑性渗血、腰大池置管引流的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存在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纤维性增厚、脑室内积血、颅内感染、脑疝形成、术后颅内压25 mmHg、颅内大面积梗死、手术创面入脑性渗血、血肿位置、硬膜缝合和未行腰椎穿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腰大池置管引流及GCS评分5分和受伤程度为特重型均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较常见,及时评估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和机体状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可降低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4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联合分流组和传统分流组,每组21例。内镜联合分流组采用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VPS治疗,传统分流组单纯应用VP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成功穿刺至预设位置、术后并发症(发热、颅腔积气、硬脑膜下积液、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低颅压、癫痫)、术后分流管堵管、术后近期(术后≤3个月)疗效及远期(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 内镜联合分流组成功穿刺至预设位置患者比例[95.2%(20/21)比71.4%(15/21);χ2=4.286,P=0.038]、术后远期总临床有效率[85.7%(18/21)比57.1%(12/21);χ2=4.200,P=0.040]均高于传统分流组,术后分流管堵管发生率低于传统分流组[4.8%(1/21)比28.6%(6/21);χ...  相似文献   

14.
治疗重度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阿苯达唑减量法及外科降颅压措施治疗重度脑囊尾蚴病的方法。 方法  74例重度脑囊尾蚴病患者经脑CT和/或磁共振成像 (MRI)证实囊尾蚴数为100~1160个。先用阿苯达唑减量法找到初始耐受剂量,之后逐渐递增到治疗剂量(口服阿苯达唑每天20mg/kg,分3次服用 ,10d为1疗程,共3~4疗程)。服药治疗期间同时用降颅压药物和抗癫痫药。使用药物降颅压无效者行外科降颅压治疗。 结果  74例患者服用阿苯达唑后,经药物降颅压有效者7例,无效者67例。无效者,经脑室外引流术治疗48例,脑室外引流加颞肌减压术治疗19例。67例经手术降颅压治疗的患者,除1例外皆可耐受阿苯达唑治疗。74例患者中随访70例,随访期为19~52个月(平均372月)。随访中经复查CT或MRI,除1例(囊尾蚴数达 1160个)治疗失败外,其余69例均临床治愈。结论 阿苯达唑减量法并行降颅压药物或外科降颅压治疗重度脑实质囊尾蚴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脑炎患者颅内压增高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医学中心脑炎需行腰椎穿刺术的住院患者17例,均行ONSD和(或) TCD检查。行腰椎穿刺术,并记录颅内压的初压,将初压 200 mm H_2O定义为颅内压增高,初压为80~200 mm H_2O为颅内压正常。根据颅内压结果,将17例脑炎患者分为颅内压增高组(10例)和颅内压正常组(7例)。比较颅内压正常组及颅内压增高组患者基线资料、ONSD及TCD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MV)和血管搏动指数],并分析ONSD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结果 (1)颅内压正常组与增高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颅内压正常组ONSD值低于颅内压增高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0. 4) mm比(4. 9±0. 4) mm,t=-3. 873,P=0. 002]。(2)两组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PSV、EDV、MV和搏动指数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颅内压与ONSD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 87,P 0. 01)。结论初步分析显示,超声测量ONSD可反映脑炎患者的颅内压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非外伤性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其脑室积血位置与颅内压相关性。 方法筛选在发病后3天内行CT检查为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50例,全部行脑室外引流术,并监测颅内压。 结果以非外伤性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三、四脑室,颅内压升高最显著。其次一侧脑室有血,继发另一侧脑室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亦显著升高。而一侧脑室有血时颅内压升高相对较轻。 结论 通过对脑室积血位置的分析,可估计颅内压,并以此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用家兔自体颈项部肌肉研浆枕大池注入法制作兔脑积水动物模型3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6只.实验组测量脑室压力后,行侧脑室―横窦脑脊液(CSF)分流术,5周后再次测量脑室压力,取出分流管并检查其通畅性,而后断头处死,取全脑固定、切片,测量脑室大小.对照组除分流管用银夹夹闭不通外,其余和对照组完全相同.发现术后实验组平均颅内压(mICP)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P<0.01,《0.05);切片脑室测量显示,实验组脑室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认为侧脑室―横窦CSF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12岁,汉族,大理祥云县人。2020年8月2日出现阵咳、有痰,口服阿莫西林胶囊3 d后无减轻;8月5日至当地卫生室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炎琥宁、溴己新输液治疗3 d,仍咳嗽;8月11日起发热,并出现口周青紫、呼吸稍促;8月11日转至祥云县医院,血常规示白细胞、嗜酸粒细胞升高,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脓肿形成可能,诊断为“肺脓肿、重症肺炎”,予万古霉素静滴3 d,患儿咳嗽减轻,无气促,仍发热;8月14日转至昆明市儿童医院,以“肺炎、肺脓肿”收住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患儿无外出旅居史,常与家养犬接触。实验室检查示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棘球蚴抗体IgG阳性;胸部CT示双肺感染并左肺上叶空腔形成,见“水上浮莲征”,临床诊断为肺细粒棘球蚴病。予左肺上叶包囊剥离术,术后肺组织病理检查鉴定为细粒棘球蚴感染。包囊组织DNA经PCR扩增后测序,结果显示与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2 (cox2)基因序列一致性高达99.24%。术后口服阿苯达唑[10 mg/(kg·d),2次/d,每4周为1个疗程,间歇1周,连用3个疗程],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明显减轻。术后6个月复查,胸部CT示左肺上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据有创颅内压监测实施降颅压治疗的重型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方法 103例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在入院后48 h内进行脑室置管有创颅内压监测,控制颅内压维持在20 mm Hg以下;B组依据症状降颅内压。比较两组14天、6个月的病死率,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14天病死率分别为21.5%、25%,6个月累计病死率分别为39.2%、42.3%,住院时间分别为(37.2±8.9)、(39.1±8.4)d,ICU治疗时间分别为(10.0±3.7)、(8.8±3.5)d,6个月时GOS评分显示预后良好分别为10、10例,两组比较,P均>0.05。A组颅内压监测脑室置管相关并发症中发生感染、导管移位、导管脱出、脑出血各1例。A、B组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有创颅内压监测实施降颅压治疗并不改善重型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王玉巧 《山东医药》2005,45(26):51-51
低颅压性头痛是腰椎穿刺术(腰穿)常见的并发症。2001~2004年,我们对186例患者行腰穿,其中44例术后出现低颅压性头痛,现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